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77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粮食是国之根本。也是他这府城的根本。

    这些人敢朝这个动手,就是动摇这个府城的安稳。这是底线。

    谢来倒是心有怀疑了,这么多的茶叶,想要卖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到底卖给了谁?

    而且还能保证这么多的粮食供应过来。

    这个商会不简单啊。

    因为此事事关重大,孙知府也不和谢来他们商量了,而是赶紧召集自己的心腹商议此事。

    当然也把谢来和自己的儿子都叫上了。

    知府大人的心腹也是他收的一些幕僚,平日里也安插在知府衙门办公,把持着一些重要的位置。

    原本以为自己带人过来,好歹能安稳度过。

    如今才体会到,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这些被他看不起的本地小人物,可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孙知府的幕僚们知道这些情况之后,也都额上冒汗。因为一旦动手,惹急了这些人,不收农人茶叶了,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此事无解。

    除非能弄到更多的粮食,可各地粮食都是有数的,哪里能随意挪用?就算挪用也不够,之前前线打仗,各处征集粮食,早已将府库搬走大半了。

    众人七嘴八舌开始讨论起来。

    提议最多的就是借粮。从各州府借粮食来,支撑今年一年,然后严令百姓明年种植粮食。

    谢来从旁认真听着这些人的分析。然后做下记录。

    这都是他对这个时代局势的学习。

    他也觉得借粮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是一个底气。

    但是孙知府却摇头,“谈何容易?离这里近的州府,可随时都想看本官的笑话呢。”

    众人顿时无语。

    谢来:“……”他也忘了,这可不是他曾经那个国度。

    这里的官,哪怕在涉及到百姓生计的事情上面,首先看到的也是自己的利益。哪里会想着共同度过难关。

    孙知府问谢来,“谢师爷,你有何想法?”

    谢来拱手,“回大人,学生还未曾有头绪,不敢妄言。”

    第144章 盘根错节的局势

    涉及到了粮食的事情,孙知府和身边的人都犯了难。

    这年头银子好借,粮食不好借。

    特别是这里的情况经过调查,越发的复杂了。孙知府都安排了几波人出去调查。反正不好解决。

    看着这个情况,孙大庆内疚的要死要活的。觉得都是自己搞出了这么一出事情,才让这些人有机可趁。

    谢来道,“如今得想办法拯救。”虽然这不全都是孙大庆造成的,但是他确实有责任,所以谢来也就说不出不关你的事情这种话了。

    “如何拯救,我爹连着几日都未曾合眼了。也不对我说什么,只说情况复杂。他甚至都不能大动。”

    孙大庆也是几日未曾睡好,如今眼睛也用了。“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绝顶聪明的,现在才知道的,自己是蠢货。天下第一大蠢货。”

    谢来道,“那就学聪明点,不要让自己再犯错。孙兄,你可是我的好同志,怎么能因此就一蹶不振?以后还怎么为百姓伸张正义?”

    孙大庆茫然,“我还能做什么?”

    “也不是不能做。”谢来道,“其实这事情还是可以解决的。既然这局势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我看到是也不着急。倒不如先等瓷器市场建设好了之后再说。”

    “你这是想到好办法了?”

    谢来叹气,“我并没有万全的办法。孙兄,我和你说,如今这局势我只觉得复杂,应该比我想的要复杂,所以我不敢随意出主意了。只能说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什么办法?”

    “等集市建好了之后,必定能吸引更多行商,到时候让这些行商用粮食来换瓷器。也许能暂时解决粮食问题。至少有点底气了。总比如今一筹莫展的好。”市场活跃点,兴许可以打破僵局。

    孙大庆一脸愤慨,“此事皆因这些贪心的大商户引起的,如今倒是还得靠着商户来解决。真是……”

    “相辅相成,也别一竿子打死了。”谢来道,

    孙大庆道,“我知道,我去和我爹谈谈。”

    “我去找大人吧,”谢来实在好奇一些问题,想找知府大人解惑。

    谢来如今是府上的师爷,府上的人都知道他和孙大庆关系好,又得孙知府看重,所以一路畅通无阻。只是到了孙知府的书房外面被拦住了。

    随从进屋里禀报之后,就让谢来进屋。

    谢来整理了自己的衣服,这才敲门进屋。

    “学生拜见大人。”

    谢来拱手。

    孙知府面容有些憔悴,看到他来了,道,“可是有什么想和本官说的?”

    “大人,学生只是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想向大人禀报。”

    孙知府却兴趣缺缺,但是还是点头,“你说吧。”

    谢来就刚刚给孙大庆说的办法又说了一遍。

    孙知府点头,“也算是个办法,等瓷器市场建好之后,你要多费心了。”

    谢来道,“大人,这商业商会的事情,可有进展?”

    孙知府点头,“此事你不用操心了,好好办好瓷器市场的事情即可。”

    谢来惊讶,之前这大人还找他商讨过的。

    如何就变了。

    他好奇道,“大人,学生有一事不明,还请大人解惑。”

    “何事?”

    “商会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粮食,甚至,他们到底将茶叶卖到了何处?这么多的茶叶一下子卖出去,总要有个流向。我兄长作为行商,也未曾说起过云州府的茶叶卖的这样好。”

    孙知府道,“何止是你兄长,本官也未曾知道。不过此事你不宜知道更多了。这其中涉及的事情,不是我们能解决的。”

    听到这话,谢来心惊。看来这其中确实涉及到了很大的一张网。

    甚至可能就算没有孙大庆那馊主意,这茶业商会没有明面上的联系,背地里必然也是有什么勾当的。

    否则,如何能让这整个云州府将此等大事瞒的铁桶一般的严实。连孙知府都被瞒着了。

    这已经不是商人能做到的事情了。

    看来,敌人在云州府内部啊。

    这么一张网,明显已经不是孙知府能解决的了。

    谢来再次感受到了做官,特别是一个好官的不容易。

    这要是在他意志力不坚定的时候发现官场是这样的,他估计就宁愿缩在谢家村不出来了。

    谢来心烦意乱,甚至都想抹抹眼泪了。为自己未来即将面临的困难。

    孙大庆一直在等他,看他出来就问道,“如何,我爹说了什么没有?”

    “孙兄,之前咱们都是小孩子玩闹一样的,如今才是动真格的时候了。”

    “什么真格?”孙大庆道。

    谢来道,“就是这已经不是你我能够解决的事情了,咱们最多就是从旁学习宝贵的经验。别乱插手了。”

    孙大庆惊的瞳孔放大,“这么严重?”

    谢来点头,然后拍拍孙大庆的肩膀,“先把瓷器市场做好。也算给大人一点助力了。”

    孙大庆擦擦额头上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冷汗,“好,我先把瓷器市场的事情做好。谢兄,还请助我一臂之力。”

    谢来道,“当然会的。咱们一起为老百姓做点事情。”

    ……

    孙知府在谢来走后,就坐在书房里面思考起来。

    他思考了很久,决定此事还是只能先压着,徐徐图之。

    甚至他都不敢给上峰写信。

    是的,不敢。

    他甚至连上峰都不敢信了。

    从他调查的信息,结合起来,顺藤摸瓜,他发现这事情牵扯的实在太广了,涉及的利益关系太多了。

    商人已经只是小人物,不值一提了,其中竟然还牵扯世家,甚至还有寒门出身的官员。

    孙知府只觉得可笑。

    谁能想到有一天,世家和寒门联手,竟然是欺压百姓。

    这几日他心中悲怆,几乎动摇信念了。

    他甚至不知道,丞相大人是否知道此事。

    丞相大人当初的提拔,是他如今唯一的信念。

    他只想着多调查信息,然后交到丞相大人手中。

    谢来正和马老师聊天,谈自己的感悟。

    司马丞相给边批改策论,边听他发表感慨。

    当然,对于谢来吐槽的这些,司马丞相是无动于衷的。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是很小的事情了。

    什么势力勾结,欺压百姓,收刮民脂民膏。

    这不都是明摆着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