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78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不过想来也是,他这学生虽然出身寒门,但是家境应该不错。又被家里人护着很好,估计是没被欺压过。

    他可见的太多了。

    那些所谓上等人,哪里会把他们这样的人的命当命看。

    “来儿,所以说,寒门必须崛起。才能让上层的那些人看看底层的百姓。”

    谢来道,“可寒门的官,就一定是好官吗?”

    司马丞相道,“总比世家的官要好。我且问你,若是要选一边相信,你更信任那边?”

    谢来:“……学生觉得这个不好选,能不能都选?”

    司马丞相:“……”他以为出身寒门的谢来应当会选寒门。

    司马丞相教育道,“来儿啊,骑墙派可不好。你若是都不选还行,可不要想着左右都要。”

    谢来点头。他只准备要一小部分,不知道可不可以。反正不给他们伤筋动骨的。

    司马丞相见他点头,笑了笑,再次问道,“那你告诉为师,你选哪边?”

    “我选对百姓好的那边,谁对百姓好,我就信任哪边。若是不把人当人看,还管什么出身?”

    司马丞相道,“那必然是寒门将百姓放在心中。毕竟他们更了解百姓疾苦。”

    谢来道,“老师,我还要多看看才行。过早的做结论,是对老师您的问题的不尊重。”

    司马丞相但是自信,“你且慢慢看吧。”

    他很自信,谢来日后必定是寒门中的新秀。

    若是和他所猜测的那样,谢来与他同是一个天下之人,那谢来日后必定是他的接班人。也只能有这么个可能。

    他可不会让谢来投入世家或者青云书院那边。

    世家吃人肉,青云书院是自誉为正人君子,实则自自傲清高,不理俗物。

    他可不想自己的学生进入这两个势力中去,成为他们的一员。

    ……

    谢来虽然不能插手那些茶业商会的事情,但是也不代表他不能去打听。

    不过他发现这些消息越打听越艰难。

    谢来便自己每日里根据打听的情况,画了一个关系网图。一点点的分析。

    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思维。

    以前他的脑袋里除了读书就是空想。如今终于可以结合实际。也让他未来的计划一点点充实起来。

    孙大庆倒是每日里忙着瓷器市场的建设。

    然后来给谢来汇报建设情况。

    “我看再有月余,第一批商铺就能完工了,谢兄,接下来是不是要安排了?”

    谢来思考了一下,“确实要提早安排了,至少吸引那些手工业者成为市场里面的商户。把这些人要先定下来,不能等商铺建好之后再定。”他怕到时候本地商户看到了势头好,纷纷挤进来,这些手工业者反而就没了机会了。

    这些人可是变相的收商税的第一步。必不可少。

    这些计划是早已想好的,如今两人又在一起商议补充,比如说这些手工业者拿了铺子之后,能享受怎样的权益,需要向官府缴纳的金额标准。

    另外其他人进入铺子之后,需要遵循哪些管理条例,享受何种待遇。

    这些细节都要一一核实。

    两人忙碌不已,谢来甚至累的连学堂都没时间去。愣是好几天,才将这些细节完善,交给孙知府批复。

    孙知府最近心力交瘁,但是对集市的事情还是上心的。

    毕竟如今云州府暗潮汹涌,可容不得再生乱子了。

    不过谢来弄出来的这些市场管理条例,倒是让他无可挑剔。

    在商业方面,这位谢举人,似乎又非同一般的天赋。

    因此连续阴沉好些天的情绪也好了一些,连连夸赞谢来才思敏捷,智谋超群。

    谢来整个人都不好意思了。

    实在不好意思了,都是学别人的。这都是老乡们智慧的结晶。只希望在这里也能用上。

    第145章 团结工人

    市场一事明面上由府衙的人负责,但是其中规则制定,都是由谢来和孙大庆来做的。

    确切的说,是谢来指挥,孙大庆跑腿。

    谢来本人并不愿意在这些事情上面出风头。一是他年纪小,难以服众。二是他如今还只是个举人,太过出风头反而不安全。谁知道这盘根错节的关系中有哪些存在?作为一个没有靠山的人来说,谢来觉得自己发育期还是要小心谨慎。

    他还是很爱惜自己的。

    孙大庆为了弥补自己之前的过错,对谢来的提议是言听计从,执行力度极高。

    所以官府的瓷器市场很快就正式的对外“招商”。

    起初的时候大家也只是看个热闹,觉得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

    倒是有人准备着看看市场建设之后,会出现新的工作岗位。

    所以很多有手艺的人摩拳擦掌,就等着了。毕竟在这县里住着的人好多都是没田地的,就靠着给人做工赚钱了。

    当市场招商告示贴出来之后,工人们就围了过来。

    待有读书人念出了上面的内容这以后。

    这些手艺工人都惊呆了。

    “官府给我们铺子?”

    “只需要赚银子之后,交出一成收入就行了?”

    “这是真的吗?”

    后面的工人都往前面挤着,拉着旁边的读书人,“先生,您再念念吧,让咱再听听。”

    读书人也正吃惊呢,闻言便也再帮着念了一遍。

    待确定了官府是真的要给他们分铺子之后,反应快的工人立马往府衙新建的市场跑去。往那边去报名去了。

    随着消息传开,往那边跑的工人越来越多了。

    白送铺子,谁不报名舒适傻子。

    至于那一成的收入,大伙儿都觉得没有问题。一成的收入而已,对生活完全不影响。想想那些种地的农民,每年还要交四成租子呢。

    他们这些没有恒产的手艺人,能有个铺子,这简直就是几代人都不敢做的美梦。

    报名的人实在太多,市场这里十分拥挤。现场气氛热烈。

    孙大庆看着这个场面都也是吃惊。“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

    谢来道,“能够谋生的产业,对于这些依靠给人做工赚工钱的手艺人来说,太重要了。这其中核实背景一定要仔细。不能让任何人从中搞小动作。”

    孙大庆道,“谁敢冒充,我必定不饶。”

    他们早就防着一些府上利用家里的工人来抢占铺面的情况了。所以报名之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选上。

    还要比手艺。总不能这市场里卖的陶瓷都是劣质品吧。另外就是要核实背景。

    要家世清白。不允许有作奸犯科的。也不能是卖身为奴的人。

    也不能与那些富商有什么大的牵扯。

    这些工作都十分繁琐。但是却十分必要。

    府城这动静自然惊动了商人们,特别是几家大瓷商。

    他们还抱着搞破坏的美梦。

    一开始就让底层商户和中层商户拒绝进入市场。

    所以他们还以为今日市场开始招商家入内的时候,会出现门可罗雀的情况。

    预备给知府大人来一个下马威。

    谁知道这孙知府竟然不按常理出牌。竟然不止让商户入内,还让这些工人入内。

    商户地位不高,但是在商户眼里,这些工人更是卑贱之人。

    如今这些人竟然在官府的扶持之下,获得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资格。

    各个都义愤填膺。

    而这些底层商户也开始后悔了。

    这些手艺工人有了商铺,他们必定是能够做出瓷器来卖的。届时这市场必定能盘活。

    说不得瓷器所就不行了。

    他们该去这市场分一杯羹的。

    好些小商户去了蔡黄两家商议此事。

    如今蔡黄两家也是火急火燎的。知府大人给他们来了个措手不及。

    这一招让他们毫无破解之法。

    那些小商户,还可以通过打压,让他们不许加入瓷器市场。而这些工人确实没办法打压的。

    因为工人们已经是在最底层了。再如何打压,面对改变身份的上铺,他们也无所畏惧。

    “黄老板,这可怎么是好?我们听了你们的,才没有去官府报名,如今那地方都被一群工匠给抢占了。倒是和我们平起平坐了,他们还有官府的扶持,日后肯定会比我们生意要好。”

    “这是必然的,别忘了还有一些外地商户在里面买了铺子。这些外地商户必定是要优秀采购市场里面的瓷器的。他们与其他行商相熟,拉生意都好拉。”

    这些人的分析,让傻子都能知道这其中对他们的不利了。黄家主看了眼蔡家主,此时蔡家主眼中除了焦急,也没有任何办法。但是此时为了稳住这些人,黄家主还是要表现的很镇定,“怕什么,这瓷器市场还能不能开起来,还是未知数呢。你们不要惊慌。再说了,我们瓷器所同样也是知府大人扶持的,瓷器市场就算建起来了,也不一定就比我们好。到时候我们适当的调整价格,也未尝不可。”

    蔡家主道,“是啊,如今还没开始比,你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商户们听着这些话,却未能有多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