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作品:《[日韩泰娱同人] 制作人

    &更新时间还是和之前一样固定一三五的,如果写得顺的话就随机双更,可能会写崩但是绝对不会弃文的~[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玫瑰]

    第98章

    lia给自己放了一周假。

    人确实需要休息。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具体地确认这件事。

    除了学校每周固定的课程安排,其余时间她睡觉、散步、看电视剧、打越洋电话和母亲聊天。没有打开任何工作邮件,唯一例外,是偶尔拿起她的作曲本写写画画。

    ——那对她来说,也是种放松。

    那种紧绷的、持续警觉的状态逐渐松弛下来,身体终于找回了应有的节奏,思绪也从那团晦暗的乱麻中一点点抽离出来。

    她象是被什么轻轻牵引着,重新回到了自己这副身体里。

    下课后,她就坐在学校草坪上晒太阳,耳机里随机播放melon榜单上的音乐,心情和阳光一样明朗,身上的沉郁一扫而空。

    周末的时候,kush在汉南洞办了一个派对。

    就是权至龙心心念念念在群里又提了好几次的那个“一起吃饭”。

    场地是kush朋友开的独栋餐酒馆,来的大多是音乐圈和时尚圈的人。这两个圈子本就有诸多交集,从艺人、模特到dj、造型师、混音师,lia眼熟的有不少,陌生的也不少。

    可惜这时已经是四月末。

    bigbang马上就要以日本站为起点开始海外巡演,为了提前准备宣传物料,权至龙已经先行飞去东京。

    kush毫不客气地在群里发了一堆派对靓照,于是喜提来自jiyo的一周拉黑。

    他是出了名的爱玩,一边打招呼一边带着lia四处见人。

    “就是我跟你们说的那个小鬼,写《beforeends》的那个。”

    “beforeends”,这几乎成了lia的代名词。她的youtube频道或许正在快速增长,但大多数人认识她,还是因为《kpopstar》的那桩争议。

    也有少数业内制作人,因与yg有合作往来,多少听说过她的名字。几圈下来,她的通讯录就多了不少人。

    她和他们交换联系方式,闲聊圈子里的大事小事。她并不热衷于这类社交,但在场的人都友善亲切,对她来说反倒是种新鲜体验。

    kush还不忘挤眉弄眼,让她多留意留意现场有没有“男亲候补”。

    明明几分钟前打探她感情生活的时候还一本正经说要关爱单身女士,结果转头就拿这件事取笑她。

    lia“啪”地一下拍在他手臂上,面上不动声色地朝新认识的朋友微笑。

    kush疼得龇牙咧嘴,迫于淫威眼含一泡热泪,不敢再说什么。

    一周休息结束后,她去公司见杨贤石。

    再次坐上前往顶层的电梯,她感到一种奇异的出离感。

    明明只来过一次,但记忆却出奇地清晰。分明还是一样的环境,可她的心境却早已不同。

    电梯在顶层停下,她穿过灰色长廊,敲了敲门。

    杨贤石坐在桌后办公,听见敲门声只是头也不抬地应了声“请进”。

    lia走进来打了声招呼,见他还在处理文件,便自顾自坐到沙发那边,把随身带着的东西放到一边。

    杨贤石很快签完手头的文件,抬起头时,目光在她脸上停顿了一下。

    不过一个月时间,她的气质有了微妙的变化。

    以往她身上还有些未完全消散的拘束感,如今却多了几分笃定。她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却让人一眼就明白——她很清楚自己是谁,要来这里做什么。

    宝珩汇报的时候提到过她最近的工作进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贤石几乎给了lia最大限度的自主权——或者说,这其实也是公司资源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但她成长的速度,仍然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一向偏爱锋芒毕露的人,不论那锋利来自天赋、判断,还是不加掩饰的野心。

    而眼前这个女孩,大概率就是他擦出的又一颗明珠。

    他神色略有放缓,起身走到沙发边,在她对面坐下,视线落在她带来的东西上——

    一份装订好的文件,上面放着一个硬盘。

    他多少有些好奇,但仍按部就班地先寒暄了几句,问了问她最近的工作和生活,然后才将话题引回正题。

    “带什么来了?”杨贤石问。

    lia将准备好的文件递过去,直截了当:“我准备了一份提案,想向社长您申请负责李夏怡的专辑制作。”

    杨贤石略带讶异地看了她一眼,几乎是下意识就否定了她的提议。

    欣赏归欣赏,但以她现在的资历,想要主导整张出道专辑的制作,未免还是太早了些。

    尤其是李夏怡,那是他目前最为重视的新人。虽然teddy正忙于筹备2ne1的新专辑,他暂时找不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但无论如何,也不太可能交给她。

    “你是说,想完整主导整张专辑的制作?”他再次确认。

    lia点头。

    她的神色太过镇定,看起来没有一点心虚,叫人一时难以判断,究竟是底气十足、还是不知天高地厚。

    杨贤石神色不动,随手翻开文件。

    封面标题写着“李夏怡出道专辑制作提案”,内页是完整的制作框架:

    从专辑概念到艺人声音特质与表达分析、初步编曲结构设想,再到视觉氛围参考、目标受众定位与发行节奏建议,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他翻到后半,lia又默默递上了硬盘。

    气氛一度有些主客颠倒,仿佛掌控这场谈话走向的,并不是他。

    杨贤石看了lia一眼,沉默地接过硬盘,插入茶几上的笔记本电脑。

    硬盘里是几份配合提案制作的demo。

    她没有直接提交成品,而是将它们作为专辑概念探索的延伸——准确、清晰,又恰到好处地契合整体方向。

    杨贤石神色有些松动。

    这是一份非常成熟的提案。

    撇开她的年纪与资历不谈,单论内容本身,在任何背景下,这都是一份值得重视的企划。

    她对专辑概念的把握出人意料地有条理。节奏、主轴、意象方向都围绕清晰的框架展开,而非随意拼凑。

    那些素材或许不够老练,却透露着难以忽视的才气,又带着深思熟虑后的清醒判断。

    ——才华横溢,且恰到好处。

    “这些,是你自己写的?”杨贤石开口,目光落在lia脸上,语气带着些许迟疑。

    lia点头:“是,我这几个月陆续准备的。”

    准确来说,提案是她在节目录制的间隙逐步整理出来的,而demo多是过去某些时刻的灵感记录,如今重新组合,用在了这里。

    “...teddy是不是把谁的专辑偷拿给你做了?”杨贤石半开玩笑地说。

    lia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大概很难相信这是她独立完成的。

    “gdnim制作《heartbreaker》那张专辑的时候,我全程都跟在旁边。”

    她从一个高度自主、极具个人风格的创作者身上,学会了如何主导一张完整的专辑,并将那套经验转化重构成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他不拘泥于既定的分工边界,几乎参与所有环节,能从中学到什么,全凭个人的感知与领悟力。

    而这,恰恰是最适合她的方式。

    杨贤石闻言,面上一时震惊难掩。

    那时她才多大?十六七岁?

    这不是学着写几句旋律那么简单的事。

    “风格”“表达”“市场性”......一张专辑如何完整成立,并服务于艺人本身,是一整套精密而复杂的系统。而她在那个年纪,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跟在权至龙身后,把这套系统拆解、内化,并精准地运用进了这份提案里。

    更何况她还算了解李夏怡——经过那几个月的录制,她知道李夏怡的声线特点,也很清楚她在表达上的偏好。

    她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

    杨贤石几乎想点头,但话到嘴边又顿住。

    ——她成长得太快了。

    这对公司而言,是好事,但也不全是。

    他用人,自然希望对方不仅有能力,更要愿意为公司所用。他要的,是可以被掌控的人才。

    他一向擅长通过竞争与比较制造危机感,从而激发下属对他的认同与依赖。有了危机感,才会渴望被看见、渴望获得他的肯定。

    可现在,他在lia眼中,看不到那种渴望。

    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没有渴望,就意味着难以控制。

    他思索片刻,语气缓和了几分,既不是完全否定,也不算答应:

    “李夏怡的专辑......确实还没决定交给谁。”

    “你这份提案会纳入考量,但yg还是倾向找更成熟的制作人来负责她的出道专辑。”

    “你知道的,公司很重视这孩子。”

    lia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这个结果她并不意外。

    她的资历太浅,哪怕交出的东西已足够好,也不可能一下子打消杨贤石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