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作品:《[日韩泰娱同人] 制作人

    她们坐在最里面的位置。

    店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日本人,说着略带口音的韩语,见她们落座不久,便送来提前点好的拼盘和一壶柚子清茶。

    夏青像往常一样,一边吃一边说个不停。

    她提前拿到了三星电子海外事业部旗下一个子部门的暑期实习,预计六月中旬入职。

    “就是那种跟市场调研、品牌本地化有关的工作,”她含着一口饭团解释,“不过我这种级别的实习生,基本上就是整理整理资料。”

    “这个部门有很多前辈是直系学长学姐,基本都被我们专业承包了。我之所以知道他们在招实习生,就是一个去年刚进去的学姐提前告诉我的。”

    她压低了声音,神色略带兴奋:“而且我有听说,有些组如果刚好在推进项目,甚至有可能跟着组长一起出差去东京或大阪。”

    “虽然只是跟着打杂,但可以顺便玩一圈也不错吧?”

    “晕,大发~”lia认真听着,忍不住感叹一句。

    夏青一向擅长交际。上大学之后认识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和不同年级、专业的学长学姐都能搭上线,有这样那样的渠道也并不稀奇。

    “啊,对了。”

    她象是猛然想起什么,忽然停下筷子。

    “怎么了?”lia有些反应不过来。

    夏青在随身的帆布包里翻了一会儿,取出一叠胶卷冲洗出的照片递过去:“喏,朴东佑学长让我给你的。去年摄影社采风拍的。”

    “你怎么会碰到他啊?”lia惊讶。

    她一直忙着校外的工作,回学校的时间又大多一头扎进课堂。一番下来,拜托他帮忙冲洗的照片竟然一直没有拿回。但夏青明明和他们不是一个学校,她怎么也想不到两人会有什么交集。

    “我...我去参加一个联谊,然后碰上了。”夏青支支吾吾。

    lia拆着套在照片外面的透明包装袋,闻言顿时凑近。

    “联谊?”

    夏青慌忙摆手:“不是你想的那样啦!反正...没什么结果。”

    lia揶揄地“噢~~”了一声,倒是没有再为难她。

    “这照片你看了吗?我那天拍了你的——”她话音一滞。

    那叠照片的最底下,是一张色调柔和的人像。

    画面不是春游那天的山坡,也不是任何她记得参与过的拍摄场景。

    那是她的高中教室。

    照片里的她伏在课桌边,低头写着什么,笔尖停在练习册上,眉眼被夕阳的光线勾勒出安静的轮廓。

    光线透过窗外错落的树枝,在桌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泛出淡淡的暖金色。

    她忽然就想起采风那天,崔知恩帮她调试相机时说过一句,“里面原本就有胶卷。”

    她当时没多想,只以为是俞承浩买来送她时,机身自带的配件。

    原来,那也是礼物。

    这张照片才是礼物。

    她指腹轻轻拂过照片的边角,象是在辨认自己是否真的是照片中的人。

    分明是熟悉的场景,熟悉到连窗外那株榉树的枝条长势,她都能清晰记得。

    但她却忽然感到一种疏离。

    象是在看另一个人、另一群人流逝掉的时间。

    “......小俞前几天给我发消息了。”夏青看着她的反应,猜到了一点,边说边小心打量着她的神色。

    她听说了“各自冷静”的事,但感情这东西,向来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他说什么了?”

    “就问我最近有没有见你。我说没有,他就没说什么了。”

    “这样。”

    夏青见她神色不明,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所以...你们到底分手了没有啊?”

    lia动作一顿,放下照片。

    “嗯。”

    “其实中间在电视台碰到过一次。”

    他大概是来录制电影宣传,两人在电梯里打了个照面。和他同行的还有工作人员,所幸彼此只是点了点头,气氛不至于太尴尬。

    “但没说上话。”她补了一句。

    “所以真的不会和好了吗?”夏青不解。

    lia摇头。

    “我其实想过我们两个之间的问题。那件事只是诱因。”

    失眠的时候她就会想这些。

    她在天台上给他打的那通电话,还有更早之前——他或她察觉到了异常而试图修补的瞬间。

    还有在那之前的一切。

    “我那天试着说了一些......我以为能安慰到他的话。”

    “但说完我就发现,我给出的依然是解释、是背景、是整理过的因果关系。”

    那才是她。

    遇到事情时,她总是本能地先分析、再处理。他最在意的、那似乎无时无刻都凌驾于他们感情之上的理性,却恰恰是她最自然不过的反应。

    无论是天性使然,还是过早开始独立生活而养成的本能——总之,它早已嵌入她的血肉,无法剥离。

    “本质上,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不一样。”

    她顿了顿,指尖在桌面上划出一个无意义的圆。

    “他更相信,关系是建立在互相依赖的基础上的。我越是冷静,他就越容易感到没有安全感。”她抬起头看向夏青,“但我不能一直假装我是另外一种人。”

    “所以...我们的分歧,其实没法解决。”

    他们都心知肚明。

    他们彼此递出了一张没有标准答案的问卷,却都在等对方写出自己预设好的答案。

    夏青撑着下巴,长长叹了一口气。

    感情的事太复杂,她还是比较适合吃点小丸子。

    这么想着,她随手扎起一个章鱼烧,嗷呜一口塞进嘴里,然后沉重地拍了拍lia的肩、表示安慰。

    lia笑着摇头,顺势抢过她扎起的第二个章鱼烧,明目张胆地吞下肚。

    告别夏青后,lia没有立刻回学校。

    夜色刚起,街道上人来人往,车灯把人行道照得明明灭灭。她忽然想散散步,放空一下脑子。

    过去的几个月她几乎没有真正休息过,身体诚实地反映了连轴运转的疲惫。

    来的时候她已经想好要给自己放一周假,除了上课,什么也不做。

    她就这么顺着主路慢慢往前走。首尔的春季很凉,风吹过来,带着不甚明显的湿意,仿佛也扫清了她的思绪。

    走到一处街角时,手机“叮”一声,收到了一条短信。

    是银行的入账提醒。

    lia低头扫了一眼,然后停下脚步。

    她往四周看了一眼,没有人注意到她。

    她拿近手机,又数了几遍后面的0,然后轻轻吸了口气,脑子里只冒出一句话:

    她好像,要发财了。

    她过去的收入主要来自作曲家协会按季度结算的版权分成,按照注册作品的使用频率结算,由yg代为申报与收款。这部分收入yg的抽成比例是30%,她能拿到的,是剩下70%的净额。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kpopstar》的顾问费。作为节目制作组的特邀顾问,她参与了部分选曲、选手辅导与内容编排,这笔钱按节目录制期数汇总,由节目外包公司打包支付。

    而这一次到账的,是她最近新增的一块收入来源——youtube广告分成。

    频道是她独立注册、单人运营的,内容不涉及公司资源,也未使用任何品牌背书,因此这部分被归入合约中的“非版权类收益”,yg抽成比例统一为5%。剩下的,都归她。

    频道上线仅两个月,数据增长却远超预期。

    她的视频整体完播率高、受众精准,尤其最近一个月平台算法开始稳定推送后,播放量几乎呈指数级上涨。

    youtube的收入机制,本质上是流量驱动:只要频道开通创收功能,那么视频开始前、播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广告形式,都能转化为创作者的基础收入。

    ——播放量越高、观众停留时间越长,收益就越高。

    哪怕她的视频里没有任何额外的品牌植入或商业合作,单单依靠飞速增长的播放量,这一笔收益也远远超乎她的想象。

    她站在人行道边,街道上车来车往,手机屏幕静静亮着,像一块无声但确凿的奖章。

    钱不是第一位,但很重要。

    生存需要钱,创作需要钱。设备、软件、场地、协作......一切都需要成本。

    没有物质基础的叙事或许能成立,却不具备持续性。

    这或许是一种阶段性的确证——她开始挣脱掉那些关于“天赋”与“偶然”的叙事外壳,重新掌握了表达的权利。

    她收起手机,继续往前走,脚步不由轻快了许多。

    --------------------

    蟹蟹小可爱们浇水~&提前蟹蟹之后阅读收藏评论浇水的小可爱们~

    这篇文写到这个阶段,大家对于内容的想法可能会有不同;我也到了某一个时刻,开始过度考虑人物情节是否讨喜。

    因为有点担心这种考虑会让后面写出来的东西四不像,所以这篇文完结之前,我就暂时不看评论区了。还是欢迎大家随意评论,等完结以后我会认真找时间都看一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