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86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他说的自然是当年大张旗鼓给太子选太傅的事儿。闹的人尽皆知,都知道徐宗元和云太傅两人竞争。最后徐宗元落选,有些伤了颜面。至少徐宗元自己是觉得丢了脸的。

    云太傅赶紧道,“师弟那人脾气太硬,便是没那件事情,我们师兄弟二人也是处不来的。和陛下没有关系。”

    皇帝点点头,也不再谈这些。

    又勉励了云太傅几句,还奖赏了一番,这才让他回去休息。

    云太傅走的时候,步伐虚弱,看着老迈。也让皇帝心里平衡了很多。虽然没生病,但是至少也是要服老的。

    等云太傅出去了,皇帝又让人还是去盯着徐宗元的书院那边。

    看看他们到底在捣鼓什么东西。若是对朝廷无碍便罢了,若是有碍……

    皇帝的脸面也冷了下来。

    他对徐云两家是又爱又恨。

    爱,自然是因为爱其才华。

    可以这么说,满朝文武,半数都和徐家有牵扯。下面府城很多书院,都是徐家开办的。

    这也导致每次科举录取的举子们,半数都要归于徐家。

    要么是学生,要么就是子弟,要么就是徒孙。

    虽然有说天子门生,可这也只是说的好听罢了。这些读书人,最终记得的,也是他们的授业恩师。

    这也是让人生恨的地方。

    偏偏徐家又是树大根生,这不是一朝发展下来的。而是在数朝前,就有了根基。徐家掌管着天下学子的教学,若是无故动了徐家,天下学子都不同意。

    好在徐家都是书呆子,只在乎学问,并没有野心。否则皇帝如今可真要睡不着了。

    至于云家,那是世家,与大虞许多世家都是姻亲。子弟众多,在朝为官也多。这些云家子弟们也各有能耐,是朝廷要用到的人。

    皇帝如今只庆幸,兵权在手。这些威胁还在可控范围内。

    如今徐云两家也并不和气,朝堂之上,子弟之间也常有争辩。倒是让人放心。

    不过皇帝决定了,要加大提拔寒门子弟,与徐云两家分庭抗礼。

    这样他才能更安心。

    这天下还是要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更安心。

    而离开皇宫的云太傅正坐在马车上面喝着茶,看着书。

    他就觉得皇帝天天猜忌他们这些读书人,闲着没事儿干。

    从来没听说过秀才造反的。

    再说了,他们这些读书人也不是傻子。只见千年的世家,百年皇家。

    谁愿意去做几百年的皇家?若是运气不好,二世而亡都有可能。

    哪里比得上他们这些家族底蕴深厚,枝叶繁茂,绵延不息?

    当皇帝,劳心劳力,哪里有教几个聪明学生来的快活?

    休假一天,云太傅索性在家中给谢来整理学习资料。

    如今谢来已经快要科举,反而没有每天上课了。更多的是让谢来自己查缺补漏。

    然后上课的时候解答疑惑。

    这样一来,就连谢家人也觉得谢来如今是越要到科举的时候,越发的努力了。

    过了几日,云太傅的资料整理好了之后。就拿给了谢来。

    谢来看着整理齐整的资料,知道老师是用了心了。心中感动,“让老师费心了。”

    云太傅笑道,“无碍,这是为师的本分。”

    同样是一句本分,这句话是实心实意的。他是真的把这个小徒弟当做自己的责任了。

    在这个特殊的地方,无关家世,无关地位。一个好好教,一个认真学。他们只是一对最普通简单的师徒关系。

    当然,这种深刻的感情也和这神奇的课堂有关。云太傅觉得,这是何种缘分才能遇到。所以更加珍惜。

    谢来看了资料之后,提出一个不情之请,想把这些资料,分享给家中的兄弟。他们如今也要参与科考了。希望他们考出好成绩。”

    云太傅笑道,“就不怕他们考的比你好?”

    “不怕,学生若是没有这个自信,也不配给老师当学生了。”

    云太傅摸着胡子笑,“可。”有几个有用的兄弟帮衬,对来儿也是好事。世家出生的云太傅更知道家族和睦兴旺的重要。这也是云家屹立多年,族中子弟从未曾互相残杀,反而互相扶持的缘故。

    所以他很欣赏谢来这种能容人的胸怀。虽然不是云家子弟,但是是自己的学生,果然是随了自己了。

    谢来高兴的行礼道谢。

    下学后,他就把这些资料拿出来看,然后去找来禄来寿来自己屋子里抄录资料。

    来寿一看那资料,吓得眼睛直了。

    来禄却如获至宝。

    “林夫子可真是有本事啊。”

    来寿道:“毕竟是举人。”

    来禄认可的点头。

    在他们眼里,举人是很厉害的。在他们还没有见过县太爷之前,林夫子是他们见过最大的人物。

    三兄弟每天都在房间里一起埋头抄写资料。哪怕是来寿,也因为还剩下几月时间,所以咬牙坚持,准备奋力一搏。

    两人还回去在姨娘们面前念叨,“这就是亲兄弟,若是外人才不会把好东西这么拿出来。日后若是我们兄弟之间对谁心怀不轨,那就是书上说的奸诈小人。”

    这两年,三兄弟相处的情况,几位姨娘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也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敌视对方了。

    钱姨娘甚至后悔了,以前不该和谭家人搞出那些事儿来。

    虽然来寿会少分点田地。但是能多些有用的兄弟帮衬。她现在只希望三兄弟都完成考核,谭家人永远不要找上门来了。

    知道谢来给儿子分享了很重要的学习资料,吴姨娘和钱姨娘还拿了银子出来,给谢来买补品。可把叶姨娘心里得意坏了。又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个人人夸赞的好儿子,自己这个亲娘也不能落了儿子的脸面。也开始学会谦虚起来了。“都是自家兄弟,客气什么?”

    然后不等钱姨娘和吴姨娘把东西拿走,又感慨,“但是总不能辜负你们的一片心意。伤了彼此之间的情分。毕竟你们这也是礼轻情意重。”

    杏花在边上听着,直接喷茶。

    姨娘不会用词就不要乱用。

    好在钱姨娘和吴姨娘不懂,反而觉得这姓叶的念了几个字,也开始咬文嚼字了。装的很。

    崔兰儿更是羡慕的看着文绉绉的叶姨娘。小声和杏花道,“我想以后能学成姨娘那样就满足了。”

    杏花小声道,“咱学别的。咱学不一样的。”

    崔兰儿问道,“什么不一样的?”

    “学来儿他们那种。你就不好奇,为啥男娃儿看起来都聪明吗 ?咱学了,比他们还聪明呢。咱偷偷学,不让姨娘们知道。”

    钱姨娘可只让儿媳妇学算账,不让学四书,怕学多了和杏花这样不规矩。

    崔兰儿捂着嘴,眼中冒着星星。学这些应该没什么吧,来福说了,要多念书。念书是好事。

    出嫁从夫,听来福的是没错的。

    第67章 考试之前

    叶姨娘在钱姨娘这里占了便宜,回头就把这事儿和吴姨娘讲了。

    两人现在关系更亲近,加上也没什么利害关系,这两年越发亲近了。平日里一起挤兑钱姨娘也是常有的事情。

    吴姨娘听了捂着嘴笑,“就她比咱们多一个儿子就得意。也不看看,她两个比不上咱一个省心。现在还得靠着你闺女学字呢。”然后提醒道,“不过你也不要得意太过,桃花杏花姐妹两年纪到了,也在家里待不了几日。你就没张罗?杏花这性子也跳脱,整日里不是看书写字,就是出去射箭骑马,倒是比她几个兄弟还烈性。”

    听到这话,叶姨娘顿时一脸愁容,她哪里不着急,来福婚后她就开始等着夫人找她说这事儿了。可是夫人压根没提过。似乎不着急。

    “我咋没张罗,可我毕竟只是个姨娘,平日里管着她们吃喝就行了,还能管她们找婆家?那是夫人的权利。”

    吴姨娘叹气。她们这些给人当妾的,能自己养孩子就是天大的恩赐了。要是在大户人家,妾哪里还能管府上的少爷小姐。钱姨娘之前心大,让孩子喊阿娘,夫人都没说什么。这是夫人仁慈,她们可不能得寸进尺了。

    不过她还是给叶姨娘建议,让她找个机会问一嘴。

    “府上事情多,夫人如今不是还在开粮店吗?哪里顾得了家里。来福这婚事都还是之前定下的呢。”

    叶姨娘道:“那我就去问问?”

    “去问问,你好歹是当娘的,儿子还能拖着,女儿可是万万不能的。”

    叶姨娘也打算去问问,先私下里问女儿们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家,她好去和夫人商量。

    桃花和杏花都沉默。

    但是过了一会儿,桃花认命一般,“母亲和姨娘做主吧。”

    杏花坚定道,“我不嫁,什么样的人家我都不嫁。”

    叶姨娘道:“说什么傻话,你不嫁,一辈子当老姑娘,别人要笑死了。”

    “笑就笑呗,反正我死不了就成。”

    “呸呸呸,你给我别乱说话。杏花,平日里我都惯着你,这事儿可不行。”叶姨娘在这事情上面很是坚持。

    她平日里最大限度的惯着女儿,想让她们当姑娘的时候过得开心点。女人也就这点舒心日子了。

    可是现在看来是太舒心了,都不愿意嫁人了。

    杏花道,“我以后给来弟干活,挣饭吃。就和姨娘现在一样。”

    “这能一样吗,你弟媳妇进门管家了,容得下你在家里指手画脚?”

    杏花顿时倔强的红了眼。

    叶姨娘见她哭,自己也哭。

    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这个闺女才好。

    桃花见状,咬着唇,“姨娘,杏花还小,你先别管她了。还是先张罗我的事儿吧。”

    叶姨娘抱着她,“我的乖乖啊,姨娘肯定给你们找个好人家。不让你们受委屈吃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