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85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云太傅很满意。

    这两年他基本上摸清楚了谢来的性子。知道他更吃软,不太喜欢吃硬。若是对谢来严厉教导,虽然会努力,但是不会往拼了命的学。用怀柔之策略,才能让他心甘情愿。

    上完课,云太傅道,“剩下的时日,为师会将历年来的科举考试一些常常考到的点给你讲解。”

    谢来道,“老师……这种算不算走捷径?我之前那位老师……似乎不大同意我这样做。”他可还记得徐夫子当年的教导啊。读书不能走捷径。

    云太傅觉得他之前那位老师就是榆木脑袋。你不找,旁人也不找?书店里面那些试卷册就是摆着好看的?

    说白了,前三甲这名次,拼到最后,就是拼的资源。寒门子弟因为自身教育环境所限,能够录取末尾就算是幸事儿了。云太傅可不想自己的徒弟最后输在了资源上面,那他可真要去撞死算了。这比没教好太子,更让他难受。

    太子他是没好好教,谢来可是他手把手,用心教导栽培的。

    他笑道,“你那位老师说的没错,捷径不能走。不过你这样不算走捷径,这几年你已经学的很是扎实。如今为师给你找这些,只不过是让你知道,当今天下更注重哪些方面而已。你知道了,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为天下造福。”

    他教育道,“读死书是不行的。历朝历代的治国之策都是不一样的。难道为师专攻五经,就是走捷径?”

    “这自然不是,老师,学生们明白了。”这么一说,谢来理解了。这就和考政治一样,要紧跟时事。不过该学的还是要学扎实。

    云太傅道,“来儿啊,万事都要学会变通。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即可。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官。不要把自己束缚的太死板了。”

    就比如人人都觉得他这个太傅必须将太子教好,若是没做好,就要抬不起头一般。但是他不是一样没做到,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脸皮不厚,怎么装糊涂?

    谢来乖乖点头。但是下午上课的时候遇到徐宗元,他是一句话都没提的。

    他可不指望能够让徐夫子认可云夫子的教育。

    谢来想着,自己这算不算也学会变通了?

    好在徐夫子并没有提起科考这些。

    这两年,主要是云夫子教他。因为徐夫子把能教的教完之后,又考察谢来几次,发现云夫子很靠谱,就沉浸在科学大法中无法自拔。

    初中课本毕竟浅显,内容也不多,徐夫子日以继夜的学,基本上把初中的课本都学的差不多了。只是苦于没有实验器材,每次都是学点儿,做点儿。所以耽误了研发进展。最近在找人修实验室,准备把所有能修的实验器材都做出来。不能修的就等以后慢慢想办法。有了实验室了,就让更多学生参与学习。

    他从弟子里面找了一些人,根据他们的特长分科学习。

    因为这些不参与科考,所以这些学习的人还都是已经考试考完了,入朝为官的。但是职位又比较清闲的。毕竟在世人眼里,科考还是主业。

    这些人一开始是念圣贤书的,学这些东西的时候,还觉得奇怪,甚至心中隐约觉得像是奇淫巧技。但是因为是老师教授的知识,自然不敢有疑问。觉得应该只是像,但是并不是奇淫巧技。

    等学了一阵子之后,就沉迷其中,顺利的从文科男变成了理工男了。

    学完一些知识,就能验证一个成果,领悟天地之力……没错,他们觉得这些科学实验就是领悟天地之力的过程。

    比如地心引力,他们觉得这就是大地之力。是土地神甚至于后土娘娘,赋予这片土地的作用。所以他们才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而不是升天……要不然,怎么解释两颗不一样体积的球体,竟然可以同时落地?

    这种不能解释的事儿了,都是因为这种神奇的力量。

    还有物体之间力的相互作用,也属于上天赐予万物的规律。用来阻止凡人之间相互打斗。

    要不然怎么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徐夫子把这些告诉谢来的时候,谢来整个人就挺佩服这群人的。将神学和科学结合,这确实是在古代推行科学的好办法。这群师兄们真聪明,属于自己说服自己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谢来甚至想着,等以后自己学问大了之后,要不要也搞这一套。

    徐宗元给谢来上完课之后,又找谢来唠嗑,谈起了天书。

    徐宗元道,“只是老夫还有疑惑。这些书我都看完了,也确实懂得了天地之力,只是……总觉得还不够到达飞天遁地之力。”

    谢来道,“这些确实只是基础。若是想要更高深的,就要自己根据这些基础知识研究了。”

    说起研究二字,谢来心塞。研究两个字用的时间,那可就说不准了。这大讲堂坑人坑的太狠了。

    徐宗元道,“也罢,这些浅显的东西,我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完全研究透彻,就再花点时间继续研究罢了。正好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来儿,这两年你也辛苦了。”

    谢来惭愧道,“老师,我没做什么。只是将文字翻译罢了。后面还是您根据我翻译的资料,自己翻译了剩下的。”

    说起来不得不佩服徐夫子的学习能力。就根据他之前翻译的文字,一个个比对,然后知道了这些文字代表的意思。竟然将后面的一个一个的进行翻译出来了。后来谢来索性给他翻译了一些开蒙读物,方便他自己去翻译。徐宗元更喜欢这种自学方法,只是遇到实在不理解的,才会来问谢来。

    徐宗元道,“为师也想认识几个天外文字。说起来,这些天外文字比划更加少,似乎更加容易书写。”

    谢来点头,“这个就是天外用来给所有人普及文字用的。因为笔画少,易于学习。”

    徐宗元道,“天外人人都识字吗?”

    谢来道,“所有的孩童,到了七八岁就要开始接受教育了,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孩子们上学是不用交束脩的。这个就叫做义务教育。和咱们这个大讲堂是一个意思。上完这些之后,基本上人人识字。日后再想学习,就要考试。就和咱们的科举考试一样,只是那个录取率更高。”

    徐宗元听着惊叹不已。一个人人识字的世界。

    “听着让人向往,又有些恐惧。

    因为若是人人都识字了,天下百姓如何管理?

    看来,也只有神仙才能管理这样的世界。若是在大虞,不说全部,只有一半的人识字了,这天下就要不太平。

    读书的人太多了,意味着朝廷不会再给这些读书人优待。而又没足够的官职安排读书人。

    那势必有一些读书人生活在最底层。这些有了文化的读书人,可不会像其他老百姓那样老老实实耕田种地。

    徐宗元不知道,谢来正在怀念这样一个世界。甚至在想着,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再看到这样一个世界。

    ……

    云夫子要给自己找学习资料的事儿,谢来也给林夫子讲了。

    因为他打算到时候拿出来和自己的兄弟们分享。这事儿要和林夫子提前打招呼,让他配合一下。

    林夫子如今可是举人老爷,他拿出任何东西,其他人也不会有所质疑了。

    这就是地位的提升带来的变化。

    林夫子道,“这个自然没问题。本来我也想为你准备的,不过如今你有了更好的,我也就不准备了。”

    “来儿,你今年这是准备乡试?”

    谢来道,“确实准备下场一试。哪怕不能考取功名,也能够积攒点经验。”

    林夫子点头,“你能这样想就好。莫要有心理压力。”

    然后又担心,“若是考中举人,日后只怕我就没法帮你了。”

    毕竟举人总不能教另外一位举人老爷去考状元。

    谢来道,“届时我就在家中学习。好些人都是这样的吧。”

    “你有没有想过去游学?”

    “游学?”

    “没错。”林夫子叹气,“上次为师去参加乡试就感觉到了,闭门造车还是不行,你虽然有名师指导,但是对天下却不了解。甚至连个同窗好友都没有。日后你若是进入官场,孤立无援啊。”

    林夫子可不傻的,只是平日里懒得去参与那些事儿,但是他看的也很清楚。

    官场不容易。若是孤立无援,就容易被人当成踏脚石。

    谢来也想到了文官集团都喜欢搞拉帮结派。一个人确实挺难的。

    但是谢来这个还真没有办法,他的师兄弟们,都在另外一个世界吧。

    罢了,先考状元再说。日后再和夫子们谈这个问题。

    第66章 疑心重的皇帝

    云太傅说到做到,当即就开始整理科举的资料,而且主要是收集下面一些省府的院试和乡试资料,自己从中总结。可比上次直接扔给一叠资料给林夫子要用心的多了。

    见云太傅每日里忙这些,有人问道:“太傅为何要看这些?”

    “老夫准备让太子了解如今举子们的考题,也对天下读书人更加了解。”云太傅闭着眼乱说道。反正到时候也给太子一份看着玩。

    众人一听,顿时拍马屁,说太傅辛苦了,太傅用心了。

    太子听到这消息就头疼了。

    当天就在课堂上闹着头疼。

    云太傅看他这样子,叹气:“太子既然不舒服,便罢了。”

    太子高兴道:“那太傅就好好休息,不要为孤费心了。”

    “老臣闲着也是闲着,不碍事。太子现在不想看,日后看也是一样的。老臣只是准备着。”

    太子松了口气。

    他又道,“太傅,我听说徐先生书院里最近有些好玩……有意思的东西,孤也想去看看。”

    云太傅闻言,眼皮子稍微抬了点,“太子听谁说的?”

    “父皇议事的时候提的。说是奇淫巧技。咳咳,孤并不是喜欢那些,只是好奇罢了。”

    云太傅知道,皇帝这还是派人看着书院那边呢。不止书院,还有自己的府上。近两年皇上是越发的疑心重了,他如今都未曾和师弟来往了,以免皇上猜忌。可惜这些皇子们都只是以为皇上年纪越发老迈了,都开始心急了。

    “太子既然喜欢,那就去看看便是了,老臣年纪大了,就不去了。爬不动那山。”

    太子欣喜,“那若是父皇过问……”

    “老臣便说太子是去请教学问。老臣也有不足之处啊。”

    太子太满意这老太傅了,觉得他很有眼力。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招人喜欢。

    太子出门之后,皇帝还真召见了云太傅。

    皇帝年龄其实也不大,也就四十来岁。年轻的时候也英武不凡,年纪大了之后,沉迷丹药,又因为身体日渐虚弱,脾气就变得怪了。整个人也开始苍老了。他甚至有点羡慕云太傅一把年纪却没有病痛。

    “听说爱卿近日为了太子,操心不少。”

    “臣惶恐,只是做了臣的本份罢了。”

    皇帝道:“太子近日学业如何?”

    “太子聪慧,老臣每日里讲的课业,他都无疑议,老臣觉得都可以告老还乡了。”

    皇帝道:“爱卿万万不能有此想法,朕看太子还需太傅教导,否则今日怎么去了徐先生处游学?可见是学问还不够。”

    “这个……老臣惶恐,学识浅薄。无法解答太子疑问。太子便去了师弟处请教学问。”

    皇帝道,“爱卿还不知道,徐先生似乎在教授别的学问,很久都未曾再接触圣贤书了。”

    云太傅道,“臣与师弟已经许久未曾联系了,倒是不知情。师弟的脾气与老臣实在不合。”说完还叹了口气。

    “这其中倒是有朕的缘故。”老皇帝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