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81节

作品:《七零之佛系炮灰

    几年下来,果然从来没出过错,相比起其他生产队因为探亲回乡的事情经常闹架,有几次还脑到了公社,上河村这一块清清爽爽。

    所以刘大妮找上门的时候,顾三叔心底觉得时间太赶,年底看着还要下雪,但他们小夫妻坚持,他也还是给打了证明。

    随后几天,顾三叔也只有在看见大雪的时候,担心一下还可能在路上的夫妻俩,主要是担心孩子,那孩子还小,怕出事儿没有人照应。

    那时候他哪里想到,钱知一带着刘大妮母子俩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时间已经到了二月份,春忙都开始了,知青们早就都回来了,钱知一一家三口却还是不见人影。

    最先着急的是刘三婶,她女儿跟着一道儿走了,临走前还问她借走了十块钱,说好了等见过城里头的公公婆婆,到时候拿两倍还给她。

    刘三婶都想好了,趁着这次女儿上门的机会,再把关系修补修补,虽说当初闹得难看,但母女哪有隔夜仇的。

    钱知青虽然是城里人,可现在生活在村里头,还不得靠媳妇娘家照应。

    等把关系弄好了,钱知青家里头再寄点什么东西过来,那不得有他们一份?

    过年那几天,刘三婶都已经琢磨着钱家会不会寄沙琪玛过来,到时候她就拿到晒谷场去吃,也让村里头的人见识见识,让他们知道不只是老顾家有本事,他们老刘家也有能耐人。

    谁知道这一等遥遥无期,刘三婶能不着急?

    这刘大妮要是不回来了,她的算盘珠子都落空了,岂不是白养了个女儿还赔了钱?

    “大队长,你可得帮我想想办法啊,这钱知青说带着他们娘俩回家过年,结果到现在还没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早知道就不该让他们小俩口自己去,他们哪儿能顶事儿啊,我就该跟着一道儿去。”

    顾三叔心底也着急,只能安抚道:“再等等吧,指不定过几天就回来了。”

    一开始他还想着,也许是钱知一几年没回去,这次回去就想着多待几天。

    后来又想着他们家孩子还小,说不定在路上生病了,所以才耽误了。

    可等到二月份,顾三叔再也说服不了自己了。

    钱知一怕是带着老婆孩子跑了。

    这事儿是瞒不住的,顾三叔只得硬着头皮去了一趟镇上公社,将上河村知青回乡探亲,结果一去不回的消息报上去。

    王书记一听,也是吓了一跳:“你说什么,你们生产队的知青跑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跑了,但去了都快两个月了,一直没回来。”顾三叔苦着脸说。

    王书记暴跳如雷:“你怎么到现在才说?”

    “我也没想到啊,之前没回来,我就琢磨着要么是孩子病了,路上耽误了,谁知道……”

    王书记只觉得头脑发晕。

    去年农科院那事儿,他可是在上头露了脸的,结果翻过年倒是好。

    “你啊你,你们上河村生产队是不是闲不得,不声不响就闹出个大事儿来。”

    平时最让人省心的生产队,偏偏不出事还好,一出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别说溪源镇了,十里八乡也没发生过知青逃跑的事儿,今天发生了这事儿还了得,跑了就赶紧去找啊。”

    顾三叔脸色更苦了:“他都去北京了,我们怎么找。”

    王书记一想也是,这事儿还得他出面。

    于是乎王书记茶也不喝了,直接往上级打电话,一层层的领导汇报,最后直接查到了钱知一的户籍地址。

    结果那边街道查了半天,回过来一句话:“是有一个叫钱知一的下乡知青,但下乡后一直没回来,家里头都没人了,回来干啥?”

    “跟街坊邻居都确定过了,那孩子下乡后真的没回来过。”

    “钱家没人了?”顾三叔一愣。

    王书记皱眉道:“你不知道他家没人了?”

    “不可能啊,钱知青刚来我们生产队的时候,家里头隔三差五的给他寄东西。”顾三叔对此还记得清清楚楚。

    就因为这个,钱知一下地干活从来不积极,吃的却不差,社员们也无可奈何。

    王书记一听,觉得事情不大对:“你确定?”

    “确定,王书记,你要是不信我可以问邮局,他们肯定有印象。”顾三叔说。

    王书记还真的派人去查,这一查立刻查出问题来,钱知一家里头不但寄东西过来,还寄钱,前前后后加起来可真不少。

    可从户籍地那边传过来的信息,这个下乡的钱知青就应该无父无母,压根不可能有家人。

    王书记心底咯噔一声,觉得自己大概是摊上了大事儿,立刻将这事情汇报上去。

    原本只是知青逃跑的事情,立刻被升级起来。

    一时间公社领导全部开会,相关人员都被带走调查,专门的工作小组都弄了好几个,甚至连公安都参与进来。

    有人负责外出找人,有的负责电话联系,有的负责核对信息,还有人负责去上河村查探消息。

    顾三叔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心底一阵阵发毛。

    王麻子那破屋子被翻了个遍,有价值的一样没找到,反倒是把王麻子媳妇杜萍萍的事儿又翻了出来。

    王麻子那是赌咒发誓,说自己就爱回家打老婆,所以才把老婆打跑了,绝对跟这次知青逃跑的事情没关系。

    比起钱知一,杜萍萍的事情反倒是好查。

    几个公安鄙视王麻子,但杜萍萍确实是在知青们来之前就跑了,两件事应该没关系。

    作为上河村生产队的一员,老顾家也接受了调查。

    顾明东一五一十的说了,自然是只说了自己表面上能了解到的,其他的分毫不露。

    他倒是没想到,钱知一居然一去不回,直接带着刘大妮母子逃走了,可在这个出门就要通行证,住宿都要介绍信的世界,他能去哪儿?

    前来调查的公安做了笔录,又问:“在他们离开生产队之前,你们真的没有发现异样吗?”

    顾明东摇头:“我跟知青说不来,平时不来往。”

    公安也知道这样的情况,倒是也没继续盘问就放过了他们。

    相比起老顾家,知青所和刘三婶一家却倒了大霉。

    前者同样是知青,而且他们一起住了好几年,肯定是熟悉的。

    后者女儿嫁给了钱知一,现在还跟着一起消失了,已经被定位共犯。

    刘三婶欲哭无泪,当着公安的面满地打滚:“这是不让人活了,我好好的闺女被拐走了,临走还从我这边要了好多钱,现在我人也没了,钱也没了,反倒是成了嫌疑犯。”

    可惜公安可不吃这套,严令她赶紧起来配合调查,不然罪加一等。

    知青所那边倒是配合,可回过头来,他们才发现一起住了几年的人并不熟悉。

    杜家兄弟是同一批过来的,他们听了也是惊讶:“钱知青没有家里人了?这怎么可能,他家经常寄东西过来,而且他偶尔还会提起家里。”

    “你确定他提过?”

    “真的,有一次吃完饭的时候,饭烧得太生了,他就说这要是在家,他爸肯定一口都不吃下,不信你们问李明明,当时他也在。”

    另一头,李明明也一口咬定:“他真的提过家里头父母,我们都以为钱知青家里条件好,指不定还是当干部的。”

    公安对视一眼:“他还有其他的异常情况吗?”

    杜家兄弟摇头:“我们虽然住在一起,但大家的关系不太好,平时也不亲近,其实钱知青人很傲,也不爱跟我们说话。”

    犹豫了一下,他们还是说:“要不你们问问吴知青,他们关系很好,而且说过是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的。”

    公安早就掌握这个情况了,所以吴梦婷被单独隔离开来接受审问,审问的人也更加的严肃和认真。

    吴梦婷怎么都没有想到,钱知一居然敢一去不回了!

    难道他找到那东西了?

    不可能,如果找到了东西,他怎么会带着刘大妮灰溜溜的回去,还闹出这样大的动静来。

    吴梦婷唯一得到的答案就是,钱家出了大事儿,已经无暇顾及善后了。

    “快说,你跟钱知一什么关系,他现在逃到了哪里?他到底是不是敌人潜伏在人民内部的奸细!”

    吴梦婷张了张嘴,下意识的想交代钱知一真正的身份,好把自己的嫌疑洗脱。

    可是说出口之前,吴梦婷硬生生忍住了。

    她不能说,当时办理假户籍的时候,他们用的是一套关系,如果说出钱知一的身份,那么她自己的也就暴露了。

    到时候她就算洗脱了奸细的罪名,也会成为有国外关系的**!

    想到吴巍一家三口过的苦日子,吴梦婷神经质的咬着自己的手指。

    咬死了不认,那是只有钱知一倒霉被搜捕,如果她要是认了,那自己也得跟着一起倒霉。

    “还不说,你不要企图狡辩,我们会查明一切。”

    吴梦婷心底定下了计划,眼泪刷刷刷往下流。

    “我真的不知道,我们俩是一块儿长大的,但男女有别,来到上河村生产队后,我们的关系就变差了,后来他还娶了当地的女人。”

    她哽咽着,塑造出一个被青梅竹马恋人背叛,伤心欲绝的痛苦女知青。

    “那你怎么解释他家里头寄过来的钱?”

    抹了抹眼泪,吴梦婷继续说道:“当时我也觉得很奇怪,私底下追问过他,但他只说是远方亲戚知道他下乡了,怕他太辛苦,所以才寄过来的。”

    “他说你就信了?”

    “我不信也没办法啊,他……他那时候也愿意为我花钱。”吴梦婷吸着鼻子。

    “那他平时提起自己的父亲,难道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吴梦婷却说:“我以为他只是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爸妈都死了,在北京的时候,邻居都骂我们是扫把星,我真的没想到他会逃走,他能逃到哪儿去呢?”

    说着说着,吴梦婷就开始哭:“公安同志,我要知道他会逃走的话,那肯定会直接举报他啊,再不然也得跟着一起走,怎么会等到现在还留在知青所。”

    公安心底一想也是,吴梦婷要是早知道的话,为什么不跟着一起走。

    他们看了看吴梦婷,长得是娇滴滴的,但看着柔弱不已,很可能真的被蒙在鼓里。

    殊不知他们心底的娇弱女知青,却已经将钱知一恨到了骨子里,如果钱知一在这里,只怕是会被她撕成碎片。

    “不过……”

    “不过什么?”

    吴梦婷微微垂下眼帘:“他来上河村之后常常往山上跑,似乎在找什么东西,我也问过他,但他只说喜欢看高处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