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殿春 第23节

作品:《深殿春

    一席家宴就这么不欢而散了,看过老齐王的情况,各人回了自己的院子,姚姨妈和姚敏俞也回了齐王妃安排的月衡院。

    赵复安一想到自己要去就心潮难平,他左想右想都觉得,为何老齐王的口业会牵连到自己身上。

    干脆直接跟上回昔杳院的沈观鱼,“是不是因为你?”夜色里,他的眼神有几分怨毒。

    面对这般不加掩饰的怀疑,沈观鱼冷笑道:“我从未与任何人有苟且之事,这几日昔杳院更是连只鸟都没飞出去,与我何干?”

    赵复安不甘心,定要为自己的遭遇寻一个可供怪罪的人:“与你无干,陛下赐下的那两件珍宝可还在你屋子里隔着?”

    “好了!好好的夫妻,别为捕风捉影的事坏了和气,左右说这些有何用!”

    齐王妃心里暗火旺盛,但现在不是闹僵的时候,要是皇帝真盯上齐王府了,那今日的争吵难保不会传到他耳朵里去。

    “复安,你这般指摘,可当观鱼是你的夫人?这差事也推不得了,你该好好想想怎么做好接下来的。”她意有所指道。

    听得齐王妃的话,赵复安到底是忍了下来,朝沈观鱼勉强道:“是我着急了,言语过分,求夫人原谅。”

    沈观鱼却觉得反常,何时齐王妃为自己说起了话,他们话里接下来的又是什么事?

    他们要演,沈观鱼也陪着演了起来,有些委屈道:“夫君也是受了委屈,观鱼不能为夫君做什么,才是心里有愧。”

    “天色也晚了,观鱼你早点休息吧,复安,今晚你就陪着祖父,可好?”齐王妃要留下他说话。

    赵复安不再走:“照看祖父是孙子的职责所在。”

    回到院中,沈观鱼打量了一圈院子,关上了房门,“扶秋……”她小声唤道,“你悄悄去祖父屋子看世子在不在。”

    她心里有不好的预感,齐王妃和赵复安定是瞒了什么同她有关的事。

    沈观鱼让人提了水沐浴,早早吹熄了烛火躺下,算日子,程六叔应该是在回程的路上,张凭云的事很快就能有眉目了。

    扶秋摸着黑回来了,小声说道:“世子并未在荣善堂中照看老王爷,奴婢不放心,又去王妃的院子门口守着,世子果然出来了,只可惜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她点头:“这些就够,这些日子小心些。”

    扶秋捏紧了拳头,颤声问:“他们是不是要害小姐?”

    沈观鱼拍拍她的手:“如今还不知道,你别怕,也别告诉析春让她平白担心。”析春胆小,她才只让扶秋帮自己防着。

    又过了半个月,陛下特意下旨告知齐王府降等袭爵,和赵复安去僧录司点到的消息,让齐王府再次成了整个京城的笑柄。

    这半个月沈观鱼一步未出王府,她什么也不知道。

    沈落雁只来了一回,她又瘦了一大圈,却握着沈观鱼的手腕说道:“姐姐,你怎么瘦了?”她安静了许多,听到那些消息,也慢慢想清楚齐王府帮不了她。

    沈观鱼眼眶有些发酸,她将沈落雁,抱着“他是冤枉的,朝廷就一定会还他清白,倒是你,好好吃饭知不知道?”

    “好,姐,端午你回家吃饭好不好?我学了几个菜,要是凭云也在就好了,以前怪我娇气,他还没吃过我做的菜呢。”

    端午节重大,沈观鱼已是人妇,如何能往外跑,但她到底还是点了头:“好,你等着我,我晚点就去。”

    正说着话,沈落雁就睡着了,沈观鱼无奈,齐王妃见她又把妹妹招来了,晚间喊她过去又训了一会话。

    两天后,“小姐,程六叔回来了!”扶秋跑进来急急说道。

    沈观鱼忙起身,张凭云的案子有没有着落,就看程六叔带回来的消息了,离端午也不过两天了,她能洗清张凭云的冤屈,让沈落雁见到他吗?

    正想找机会去见程六,前院就传来纷乱的一片。

    原来是赵复安今日领了僧录司的差事,巡游城外一处寺庙时,不慎碰翻了上香的大鼎,砸断了腿不说,还被烫了一片密密麻麻的疤,这才被快马加鞭送了回来。

    第22章 下药

    沈观鱼身为妻子,自然要赶紧过去看看,进屋就见赵复安抑制不住在痛嚎,大夫已经来了,正在帮他清洗伤口。

    赵复安的裤脚卷起,香鼎砸伤的地方青紫了一大片不说,大腿上密密麻麻的血红燎泡和香灰烫进皮肉里的黑印,整条腿瞧着十分狰狞可怕。

    大夫要将那些脏污的地方擦干净,涂上烫伤药膏,才好去处置被砸到了小腿。

    往日玉树临风的脸皱在一起,赵复安牙关咬紧,瞧着就十分痛苦。

    沈观鱼前脚刚到,齐王妃和赵飞月、赵衣寒连同姚敏俞都过来了。

    “这是怎么弄的?”齐王妃步子几乎算得上是跑着就进来了,头上步摇晃得不像样子。

    她才瞧了一眼儿子的腿,登时一口气抽不上来,眼前一黑,被嬷嬷扶了一把才勉强站稳。

    业平一边擦着赵复安的汗一边说起寺庙里的意外。

    沈观鱼则使人放下纱帘,对外头来探望的人说道:“世子现下不便,各位还是先不要进去了。”

    赵飞月一个劲儿地问:“哥哥没事吧,怎么听他的声音这么痛啊!”

    姚敏俞两只手抓着帕子贴在胸口,默念道:“表哥福泽深厚,一定什么事都不会有的。”

    沈观鱼想起方才看的那几眼,说道:“烫伤好治,砸到的地方想来骨头要裂了,但细心养两三个月,总是无虞的。”

    她从前和父亲手底下的仵作讨教过许多,赵复安那伤能看出个七七八八。

    “竟然要两三个月!”赵飞月心疼不已,姚敏俞的两撇秀眉也担忧地皱起。

    沈观鱼请走了他们就进去了。

    “世子的骨头裂了,这两个月要好好养着,不宜挪动。”大夫上好夹板,对齐王妃说道,和沈观鱼猜的倒没差多少。

    “冤孽啊!冤孽啊!”王妃摇头抹泪。

    又见她进来,既无伤心也不着急,抬手就想打她一巴掌,但到底是忍住了,说道:“你就在这好好守着,伺候好他!”

    面对齐王妃的迁怒,沈观鱼早已疲倦,说道:“这是儿媳的分内之事。”

    此时赵复安的伤已经处置完了,齐王妃见儿子慢慢睡过去,到底是走了,又让人只要世子一醒就马上去回她。

    屋内人走空,沈观鱼坐在一旁绣凳上,看着赵复安倒霉的脸叹气,这下好了,她出不去了,端午只怕也走不开。

    左右看了看,沈观鱼走出去,附耳吩咐了扶秋几句:“我此刻出不去,你去让程六叔设法到府上来。”

    扶秋点了点头,她又说提高了声量:“扶秋,去吩咐厨房这几日多熬些骨头汤,鱼也多做些。”

    “是!”她行礼出去了。

    傍晚时赵复安就醒了,齐王妃来得很快,还让沈观鱼回自己的院子歇息一会儿,用了晚膳再来。

    沈观鱼干脆借故去小厨房看起了汤。

    “六叔,可查出来了?”安静的厨房里,沈观鱼对着烧柴的人问道。

    程六露出那张平平无奇的脸,“沈侄女这桩生意不好做,又是跑登州又是进王府的。”

    她恭维道:“正是不好做,才只能仰仗六叔的本事。”

    程六呵呵一笑,从怀里掏出了几张纸:

    “那捣衣娘干的其实不长,家世也干净,如今还在好好干着她的活计,藏在张府的那四件衣裳被我带回来了,就在那柴堆里,这两年给里衣绣名字的绣娘供状在此,张佥事和二侄女都是在一家绸行做的里衣,掌柜的供状也在。”

    由此看来,张凭云当日穿去的并不是军营里发放的衣裳,捣衣娘洗这么多衣裳,不可能没发现绸布和苎麻的不同,但为何她在供状中没有提及。

    收拾衣裳的小厮可能发现不了,但捣衣娘在一件件苎麻衣里拿到绸布,应该记得才对。

    捣衣娘还好好地干着,说明她没参与这件事,那当日她洗的或许只是一件寻常的苎麻里衣,所以才没有特意提里衣的材质……

    只是为什么偏偏选了张凭云栽赃嫁祸……

    程六忽然认真说道:“沈侄女,我这儿还有一条消息,你买不买?”

    沈观鱼思绪被打断,也不犹豫,点头道:“买。”

    “沈侄女大气!”程六赞叹一声,而后神秘道:“最近登州军镇有些空了。”

    她心头一跳:“这是什么意思?”

    “我在登州待了几日,发现送进军营的新鲜蔬菜少了,倒是多买了很多米面,查完往京城赶,一路见到新鲜整齐的马蹄印,便不敢再走,抄了小道提前回来的,不知那登州兵是不是来的京城,你们倒是可得顾着自己的安危啊。”

    程六干完这单是要出去避一会儿了。

    登州兵……沈观鱼乱乱地理不出头绪,他们是受谁的命到了京城,这事皇帝知不知道?

    “无论如何,事情我是稳稳给你办妥了。”程六扬扬下巴。

    “劳烦六叔了。”

    沈观鱼从荷包取出两张银票交给他,这些都是她从嫁妆里拿的,已经没剩多少了。

    从柴堆里小心取出那四件里衣,沈观鱼悄悄回到昔杳院放好,才端着茯苓猪骨汤去了赵复安的屋子。

    这时齐王妃正好出来了,瞧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沈观鱼一进屋就注意到赵复安的面色不对,不是因病痛而泛起的苍白,而是黑着一张脸,仿佛极力忍耐着什么。

    “复安,喝点汤吧。”沈观鱼到床边坐下。

    赵复安本就已坐起,她省力许多,将汤盛了出来,试了试温度,才一勺一勺喂给赵复安喝。

    她如今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何方,齐王府的一切让她厌倦,可是和离,似乎还没到那个地步。

    况且带着赵复安的秘密,齐王府不可能安心放她走,只能囫囵地过下去,没准这辈子就过去了。

    暂且尽着做妻子的本分吧,妥帖喂完汤,她取了帕子擦干净赵复安的唇角,两人一时无话。

    “可是又困了?”

    他点头,沈观鱼将灯灭得只剩床边昏暗的一盏,赵复安看着她被烛光勾勒出的侧脸,美得像一场梦一样。

    这样的美人,当真要送给他的庶弟消受吗?他忽然又犹豫起来。

    “你……”

    “怎么了,可是困了?”

    “罢了。”他闭上了眼睛,既然齐王妃已经着手要做了,那就听天由命吧。

    赵复安受伤这两日倒好伺候,说话也不像之前一样夹枪带棒的,夜半起身去茅厕也是让业平扶着去。

    沈观鱼多细心些也就照顾好了,另一边又在分神想着张凭云的事情,还有那不知为何朝京而来的登州军。

    她如今不愿和赵究再有任何牵连,这几个月来,宫中但凡有宴饮,她全都装病避开了,但事关家国大事,沈观鱼还是不能冷眼旁观。

    她隐约觉得京城有一场大变故,如今又拿到了证据,该尽早去救张凭云出来才是。

    此时天已昏暗,无论如何,她明日就得出府一趟。

    可翌日正是端午,大理寺休沐,沈观鱼只得递信给沈落雁说赵复安受伤,如今不宜出门,但张凭云还是有望翻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