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80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现在,嘉谷有能力,帮助晋省用一个健康的黑色产业,扶养其他绿色产业。而齐政不希望这份能力,最后还是沦为“官腔”。

    ——没有民众参与的振兴,不是真正的振兴。

    齐政笑笑,道:“我知道您的意思,稳定最重要。不过,如果我能让投资者心甘情愿同意我的方案呢?”

    ……

    第670章 着迷

    “嗯?”看着自信满满的齐政,胡主任不禁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

    “如果,分出去的蛋糕只是蝇头小利,相信也不会有人在意边边角角了。”齐政顿了一下,在胡主任更加疑惑的神情中,道:“我们除了超级麻疯树,还有一种能源树适合营造能源林,晋省的能源林计划,大可将目标翻一番。”

    “哦,咦……啊!翻一番?你是认真的?”胡主任用了多种象声词,才算是确定了齐政的意思,不禁站了起来。

    国内查明的油料作物据说有一千多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可用作建立规模化生物燃料油原料基地的乔灌木树种有30多种,麻疯树就是其中的一种。

    但也仅仅是具有可行性。目前全世界发展生物能源最大的制约都是原料问题,各方都在加强对能源植物提高含油量的育种研究,以及加强人工高产栽培潜力的研究。

    嘉谷能培育出高油高产的超级麻疯树品种,已经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现在才多长时间,居然又出了成果?

    齐政搓搓脸,半真半假道:“收到反馈的时候,我也很吃惊,所以才会有与民‘分蛋糕’的想法。”

    “可规模化种植,商业化生产?”胡主任其实有了答案,但还是想再确定一下。

    齐政颔首,道:“实验室已经在多地进行品种试验示范,形成产业化基本不成问题。”

    胡主任声音都变大了:“是什么品种?”

    齐政此时露出了笑容,道:“是文冠果……”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能源植物,也是我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甚至可以说是上苍特意赐给北方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荒漠化地区的一大战略性资源。

    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文冠果生产一直不能作为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产量不稳定且非常低。

    “嘉谷实验室对文冠果品种的改良与麻疯树是同步进行的,虽然进度一直不如麻疯树理想,但也在不断进步。现在正式宣布培育出了新一代文冠果品种。”齐政意气风发道。

    “产量,产量!”胡主任忍不住催促道。

    齐政轻咳一声,继续介绍道:“产量的话,进入盛产期后,一亩的地能稳产种子500公斤以上,种子含油率为50%。另外,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符合国家一级食用油标准,属高级食用油;除了可作食用外,文冠果油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碘值、酸值和皂化值,也都符合生物柴油制造工艺的相关要求……”

    胡主任皱了皱眉,道:“这跟超级麻疯树相比有点差距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每亩产油大概只有超级麻疯树的……一半出头?”

    齐政耸耸肩,道:“您说的没错,不过,种植文冠果的亩产效益,并不比麻疯树差多少。”

    “这是什么道理?”

    “很简单,文冠果的工业价值更高。除了产油,文冠果果壳富含文冠果皂苷、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是治疗小儿遗尿和老年痴呆症药物的重要药物成分,也可制成文冠果饮料;文冠果花中含有的茯苓苷、白蜡树皮苷和七叶苷等药用成分,可以改善睡眠和抗肿瘤的作用;文冠果木材纹理细致,又是制做家具和农具的良材……总之,从种子、树叶到树干,都是日用化工、医药、食品行业开发的重要原料,真·全身是宝。”齐政心情顺畅,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胡主任一时没有了声息。

    半晌,他才醒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没想到啊,这一不注意的,你就又在一个行业跑到尖尖上去了……”

    说产量数据,胡主任还没觉得有什么;但说起效益,他就瞬间感觉直观了。

    他对超级麻疯树的效益了然于心——这是已知的林业生物能源中的魁首,无论是产量还是效益。文冠果在种植效益上不逊色于超级麻疯树,确实是太出乎意料了。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妥妥是一个千亿产业!

    他不禁感慨道:“你们实验室能做出一个个理想的成果,也说明科研团队够成熟,投入够充分,我们的企业啊,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投入创新。嗯,我看呀,有机会,还是要号召更多企业向嘉谷学习……”

    “胡主任,我们还是先谈晋省的能源林计划吧。”齐政打断了胡主任的兴奋。号召学习什么的,对一个点金手指的挂逼来说,太虐狗了。

    “哦?你继续说。”

    “不同于超级麻疯树对含煤地层有要求,文冠果更耐干旱、贫瘠、抗风沙,在黄土丘陵、石灰性质冲积土壤、沙区都能成长,甚至在裸露的岩石缝隙中也能生长发育……我的想法是,在晋省的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推广营造文冠果能源林。”齐政认真地说道。

    “好家伙,你在这里等着我呢。”胡主任点点齐政,笑道。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晋省就有两个,那里符合特困地区的一切典型特征: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工业滞后……

    对于晋省来说,如果能通过营造能源林将这些地区发展起来,绝对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而对于有意投资的能源企业来说,空白的市场,广阔的开发前景,他们只需要担心准备的资金够不够。

    齐政眨眨眼,道:“一把资源牌改革激活,一张绿色牌突出重围,您说,够不够分蛋糕?”

    “你有把握吗?”胡主任再次确认道。

    齐政肯定道:“有把握。”

    基于对齐政的信任,胡主任缓缓点头:“好,好……嘉谷的水平高,成果够,我为什么不支持?”

    齐政讶然,胡主任决定支持的速度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胡主任却没有多迟疑。

    为嘉谷的计划奔走,多少会冒着几分政治上的风险。

    不过,选择从政的人,总是免不了对政绩的痴迷。

    所谓“功在当代”,不是简简单单的钞票和权力就能满足的。

    扶持一个新兴的,从无到有,且能长长久久地存续下去的产业,对于一个从政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是一尊高耸入云的丰碑。

    冒点风险又有什么关系呢,若是可能,他真想一路扶着嘉谷在神州大地上矗立起“丰碑林”。

    就像是以“嘉豆13号”为核心的国产大豆产业;就像是以深远海开发为核心的海上牧场;就像是以麻疯树、文冠果为核心的能源林……

    发改委的胡副主任,靠着办公椅,不经意间,就已经着迷了。

    ……

    第671章 道义制高点

    世界向来都是这样,利益是自上而下分配,成本是自下而上承担。

    争取国家部委的支持,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首先要有一个契机。若以齐政的身份,一个个的拜见过去,倒也能见到人,只是付出的代价也会大的惊人。相反,请一位有资格的人代为周旋的话,成功的几率就高的多了。

    在美国有职业说客,只要给钱就能帮忙。国内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只好自己想办法。做政府公关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偏偏不能说开了。

    这一次,是齐政主动发起的邀请。能得到胡主任的同意周旋,除了他一向倾向嘉谷之外,更重要的是嘉谷的实力和齐政的影响力,可能还比不上顶尖那一撮央企,但至少是入了所有高层的眼帘。

    于是,发改委马上行动了起来,最后由高层拍板决定,授权发改委的胡副主任,组织晋省政府、一众能源企业和嘉谷等相关部门的责任人,开一场说明会。

    当然,开说明会是为了给嘉谷背书,而非吵架。胡副主任在开会之前,先和数个方面进行短暂的接触。

    所谓的有关部门,可不光是能源部门。地区发展是资源、资本、劳力以及政策、历史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晋省的能源林计划撬动的可不仅仅是一个新能源行业,只看各方的关注就知道了。

    能源局、林业局就不用说了,作为此事的主角,怎么都是逃不脱的。

    除此以外,晋省环保、旅游等相关部门,也非常关心此事。

    不到晋省,都不知道晋省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多丰富——晋省除了矿产储量中国第一之外,还有全国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第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第一、全国现存古建筑数量第一……

    然而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原因也很简单,一提起晋省的印象,全是乌烟瘴气煤灰漫天、土不拉几煤老板和抓壮丁的黑煤窑,就算是玉皇大帝的坟修在那里,相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参观的。

    相比于破坏环境的挖煤,晋省旅游行业上到政府相关部门,下到从业人员,都对大肆营造能源林改善生态喜闻乐见。

    光有资源也不行,得走出去引进来——交通部门也冒了出来。

    看铁路网络,会发现华北中部空了一大片,那个地方就是晋省。很难想象,作为中国中部枢纽,晋省交通发展极为滞后,境内高速还算发达,但铁路可谓落后,致使外省的客流、物流和商机难以入晋。

    光是持续下行的煤炭经济,支撑不起晋省通高铁。遍布全省的能源林,能否成为晋省另一发展支柱,加上交通部的野望,至少是要来看一看的。

    光是有政府部门参与也不行,领导也不能就帮所有的企业做主了,因此,除了晋省的煤炭国企“七大金刚”之外,三桶油、发电企业、银行等有兴趣做投资的,也都积极地参加说明会。

    胡副主任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和各方见面,同时与齐政沟通,才正式宣布召开说明会。

    胡副主任作为主持人,简单地介绍了晋省能源林计划的基本情况。

    但再怎么简单,也让一众参会者心旌神摇。

    ——未来晋省麻疯树种植面积可达2000万亩以上,文冠果种植面积至少也在2000万亩以上,不占用耕地,不消耗粮食,不破坏生态,年产值按现在的价格水平计算,也将不会低于5000亿元,足以成为晋省的一大支柱性产业。

    不用任何人发话,这样的肥肉,谁不想咬一嘴?

    不得不说,新一代文冠果品种带给众人的兴趣更高,毕竟文冠果油的市场更广,种植范围也更广,而且产业链更长,由此催生的机会显而易见。

    当胡副主任让齐政说话的时候,齐政就是顶着众人灼灼的目光,道:“……首先,嘉谷致力于能源植物的大规模种植,无论如何,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这几年,嘉谷积累了一些农业生产管理经验,我们是准备全部用在能源林,这项可能事关中国能源安全的事情上的。只是,嘉谷的能力还是有限,未免好心办了坏事,我们需要团结更多人,‘合作社制’种植模式很大程度上就是为此而生的……”

    说到利益分配问题,所有人都闭嘴了。

    尽管胡副主任早在前期接触中就做了沟通,但观念不是那么容易转变的。

    如果将能源林套在油田上,“合作社制”相当于他们让出部分“油田”管理权,怎么“采油”,他们不能管;除此以外还要给员工分红;虽然最后也得到了油,但总归是觉得不自在。

    尤其是在座的能源行业代表,无不是能源界的狮子和老虎。承担了大部分投资,还让国企不占便宜?很多人马上暗暗摇头。

    比起鄙夷、名声之类的事,金灿灿的票子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林“摇钱树”,自然更让他们动心。

    只不过,在场的都是多年历练的老狐狸,心里怎么想不重要,重点的是靠理智判断怎么做。在不清楚高层具体倾向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急着跳出来反对。

    但他们的沉默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就在这时,齐政向后靠了靠,语气放缓道:“当然,如果大家怕冒风险,或者有债务上的压力,那由我们嘉谷自行筹资好了,只是我需要一些政策……”

    很多场合,其实不需要争得面红耳赤。早有预料的齐政,也没有要强行掰腕子的意思。

    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斗争技巧,所谓以退为进,不争是争,说到底,就是换一个角度在争。

    胡副主任呵呵一笑,问道:“嘉谷要自行投资?你们能承担得起这样的投资规模吗?”

    自然是承担不起的。

    齐政抬了一下头,微笑道:“其实不是我们出资,而是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募集社会性资金,这算是之前的成功尝试吧……”

    这样的话,留给能源巨头们,可能就只剩汤汤水水了。

    齐政还真不是诓他们,如果有政策支持,由嘉谷自行筹资也未尝不可。

    红豆杉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募集的50亿,投入到新型红豆杉基地的建设中,新型红豆杉生长很顺利,也让投资人看到资本稳定增值,有兴趣追加投资的人越来越多。

    事实证明,有嘉谷的技术作为依托,优质的农业项目有的是人买账。

    毕竟,民间不缺钱。

    近14亿人创造的财富池,哪里会缺钱?

    现在、以后,一个p2p平台出来,不管他们做得规范不规范,许多资金就到那里去了。一些非法集资,动辄几十亿、上百亿……民间缺的是把这些钱通过合法的渠道、通过有效的渠道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去,投入到需要资金且能稳定增值的行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