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24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这是针对谁的不言而喻了作为金龙鱼系列的龙头产品,金龙鱼食用调和油长期以“黄金比例1:1:1”占领消费者心智,宣称其“平衡营养更健康”。

    “事实上,如今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厂家在产品外包装只标注调和油的勾兑油料成分,但不表明配料的勾兑比例。命名时,却以最贵的油料冠名,使得产品价格暴涨并谋取更多利益。而实际上产品主要成分仍以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菜籽油等低价油为主。”

    “像是某个品牌的葵花籽清香型调和油、花生浓香型调和油中,转基因大豆油高达90%以上,标签上却并未标示各种油的配比,消费者也往往忽略了‘调和油’几个字……”

    嗯,实锤了对金龙鱼的针对它旗下就有葵花籽清香型食用调和油、花生浓香型食用调和油。

    “而我们西旺玉米胚芽油,拒绝转基因,100%玉米胚芽压榨而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磷脂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十分丰富……”

    ……

    你说它是广告吧,它放出了一通干货满满的“业内曝料”;你说它不是广告吧,里面“玉米油是一种对身体健康有益的食用油”声量极大。

    但不管怎么说,领军者金龙鱼一时被突然冒出来的“竞争者”打懵了。

    被卷入战火的金龙鱼这时哪里还顾得上涨不涨价的“小事”了,面对着汹汹涌涌的“误导、欺诈消费者”声音,益海嘉里立刻启动危机公关。

    针对被暗指的问题,益海嘉里一一做出了回应:“我们调和油1:1:1的黄金比例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而不论是转基因原料还是非转基因原料生产的食用油,只要是国家批准使用的原料,其实都是安全的……”

    “而像花生浓香型调和油、葵花清香型调和油,均是对于产品风味的描述,并不是风味油种的比例越高越好,而是比例合适,以满足消费者对风味的需求,在价格上又比较亲民……”

    平心而论,益海嘉里的回应很及时,也很有针对性。

    但是吧,争论声和质疑声不但没有平息下来,反而进一步席卷了整个调和油行业。

    原因很简单“转基因”!

    虽然产品上其实有标识,但普通民众一般很少去追究。而经此一事后,国内大多调和油采用转基因大豆油作基底已经被消费者了解到了,一时质疑声四起。

    多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转基因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挺转”和“反转”各有阵营,互相斥责辩驳。

    我国的做法是,在目前还无法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作出精确定论的情况下,相关企业需要在产品包装上标明转基因成分,给消费者以选择权。

    但很显然,在这次爆发的争论浪潮中,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确实存在着许多疑虑。

    这时,被拖下水的各大食用油企业顾不上看金龙鱼笑话了,不得不站出来表态:“以现在的工业榨油工艺,不管转基大豆因还是非转基因大豆,油里的那个蛋白已经吃不到。即使你认为转基因抗虫蛋白对人不好,但大豆油里已经检测不到那个蛋白。转基因大豆油从营养成分含量上与非转基因大豆油没有什么差别……”

    当然,转基因安不安全,很多时候不是由权威专业说了算,而是由隔壁大妈“说了算”她觉得不安全,就不会选择你的产品。

    ……

    王昱业看着这完全跑偏的画风目瞪口呆。

    他本以为还是和之前一样,要大打价格战,甚至为此准备了虚虚实实的应对方案。

    结果,白费功夫了……

    现在的重点都不是在食用油的价格上了,而是在转基因安不安全的问题上。

    其实吧,嘉谷内部对于转基因倒是没有什么恶意,秉持着齐政的观点,既不妖魔化,也不神化;严格遵循我们国家对于转基因发展的方针“确保安全、自主创新、大胆研究、慎重推广”。

    所以回过神来,王昱业猛然发现,现在的形势更好哇,简直是天助我也!

    ……

    第391章 鹤立鸡群的嘉谷油

    由一则广告引起的“转基因安全”大讨论,彻底将转基因食用油推上了风口浪尖。

    网络上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声,甚至引发部分消费者对食用油安全性的担忧。这种言论对各大食用油品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金龙鱼尤甚。

    转基因的存在毕竟只有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许多长期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乍然意识到转基因食用油已无处不在,消费者在争议中表达了深深的担忧和疑虑。

    食用油品牌们的声明在消费者的疑虑面前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消除影响。

    消费者们都发现了,如果是非转基因食用油,企业在所售食用油瓶体的正面都用超大字号标出“均用非转基因原料生产”,以吸引顾客购买。

    但如果食用油的原料是“转基因”,只有弱弱的一行小字标注,或是标在不显眼的地方。

    有消费者愤怒地表示:“按照《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有关条例,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食品标识中强制标注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是有规格要求的……”

    “但事实上,在各种调和油原料说明中,转基因的标注简直是遮遮掩掩;如果厂家们认为其产品是安全的,为何不坦坦荡荡呢?”

    似乎一夜之间,“非转基因”成为了食用油行业的关键词。市面上非转基因食用油的销量明显上涨。走进超市的食用油专区,可以发现,非转基因油品被摆上了货架最显眼的位置。

    受此影响,各品牌的调和油售价纷纷下调。

    之前还是涨声四起,如今已是跌声一片。

    与涨价风声出来之前许多消费者拼命抢购相反的是,现在的食用油似乎一下子又陷入了“没人要”的境地。

    食用油价格大跌像一阵风吹遍了全国。多个一线大城市的食用油价格纷纷大幅度跳水,一度坚挺的食用油市场大有“兵败如山倒”之势,二线城市的油价甚至比大城市跌得更快。

    其实,不管有多少人觉得转基因不安全,大势所趋,转基因大豆油的消费量是不会有太大下降的。毕竟,转基因大豆油的竞争优势摆在那里,最终大多数人仍然会考虑经济问题。

    人们总是健忘的,这场风波过去后,该消费的还得消费。再说了,作为油脂生产商,试问谁又能完全避免转基因大豆呢?

    但是嘉谷粮油跳了出来,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能!

    ……

    事实上,早有媒体发现,嘉谷粮油旗下的食用油,均标注着“非转基因”的标识,一度还认为是企业作假,觉得发现了大新闻。

    但很快,嘉谷粮油举行了专门的发布会进行说明。

    “嘉谷粮油旗下的食用油产品,确系全部采取非转基因原料生产。以最常见的大豆为例,我们榨油所用的大豆,均是来自于俄远东地区的供应。”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们在黑省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大豆加工基地,正是为了俄远东地区进口的优质大豆原料。”

    “事实上,我们不反对转基因,但俄远东地区,它也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啊!”

    这引发了台下记者的一阵哄笑。

    随后,发言人表示,为了消费者的需求,保证食物安全,嘉谷粮油正在建立“食品可追溯性”,倡导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品质管控,着力体现嘉谷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形象。

    而针对食用油最乱的调和油所谓“油加油,神仙都发愁”,嘉谷粮油也主动打破行业潜规则:“目前市场上的调和油,每种油脂的含量并不公开。企业对于油的比例,想怎么调就怎么调,以次充好,‘大豆’甚至可以卖出‘橄榄’的价格!以至于消费者在购买调和油时,更多的只能以品牌和价格作为判断标准!”

    “而目前鉴定调和油成分比例的监测手段有限,这使得调和油质量问题陷入了囚徒困境。对此,我们旗下的相关产品决定推出新包装,并公布详细配方,让消费者做到心中有数,放心食用……”

    现场当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嘉谷粮油此举虽然在行业内引发了轩然大波,但外界普遍给予了好评。

    第二天,官方媒体甚至发出社评:“食用油的营养就是给人提供热量,至于保健价值或其它方面,更多的属于企业营销行为。比如有些食用油强调了不同类型脂肪酸的组成,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等,其实对消费者来说,这些东西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哪种食用油做菜更香,二是觉得哪个品牌更值得信赖,确保卫生安全……”

    “嘉谷粮油在食用油上做到‘原料可溯,成分有数’,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安全诉求,又有助于食用调和油国标的出台……”

    得嘞,继嘉谷乳业之后,嘉谷粮油也算是被官方树立了典型。

    因此在各品牌食用油大肆降价的时候,鹤立鸡群的嘉谷食用油显得气定神闲,仍坚守原有的价格。

    饶是如此,宣传效应爆发后,一些消费者纷纷前往超市抢购嘉谷食用油。短短几天内,一些超市的库存嘉谷食用油甚至被抢购一空。

    消费者们在采访时表示:“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更愿意选购非转基因油。嘉谷食用油,我们用得放心!”

    “我一直是食用嘉谷油啊,油体干净通透、口感纯正,而且下锅炒菜油烟小。现在才知道,这是健康安全标准与远东大豆的双重品质保证……”

    “买两桶干什么?你不知道行情,现在大家都认定嘉谷油,我估计很快就涨价了;有机会不多买点,到涨价的时候再买多心疼啊……”

    有媒体报道,由于销售火爆,不少超市为了防止抢购,甚至规定顾客“限购1桶嘉谷油”……

    嘉谷粮油在同行的眼红下,一边忙着从仓库调货补充商超,一边宣布货量充足,也不会涨价,抢购囤积食用油没必要云云。

    ……

    第392章 锋芒太露,联合抵制

    不能再让嘉谷粮油这么发展下去了!

    益海嘉里和国粮集团同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本来,经过多年无序的发展和积淀,金龙鱼、嘉谷、福临门三大品牌几乎占领了小包装食用油的大部分市场,后来者在残余的市场厮杀,新品牌不断产生,又不断消亡,维持着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微妙平衡。

    现在,嘉谷粮油凭借着“非转基因”因素出乎意料地脱颖而出,眼瞅着就要奔着占据市场半壁江山去了。别说领头羊金龙鱼不会眼睁睁看着,就是福临门也不会甘心。

    中国的食用油战场其实是一个一线阵营和二线阵营格局非常清晰的战场。

    其中一线品牌的三大巨头主打调和油和战场流行的品类油,是一个综合类品牌,决定战场地位的是靠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二线品牌则是通过品类占位完成战局面的攻城略地,譬如鲁花抢占了花生油品类、西旺抢占了玉米胚芽油品类……

    对终端消费而言,大豆油、菜籽油是消费量最大的基础油种,规模其次的便是调和油。食用油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不逊于快速消费品的任何其他行业,基础油种由于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竞争异常激烈。

    在一线城市市场,国内中小企业很难在主流食用油品种上与领先者竞争;但在二、三线城市乃至县乡市场,一些中小企业、地方品牌则拥有一定的品牌、渠道和配送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时候,想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就要拼食用油品牌的分销渠道了。

    益海嘉里和国粮集团这对“老冤家”,面对后来居上、气势汹汹的嘉谷粮油,默契地拉开了在渠道方面联手压制的序幕。

    ……

    “国粮集团还好说,跟我们一样,要补的课太多了。与其说是针对我们,不如说是在弥补他们的短板。”主导嘉谷粮油应战的王昱业跟齐政分析着竞争局势。

    齐政认可这个说法。

    本时空的国粮集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嘉谷集团的崛起。就拿食用油市场来说,原本没有嘉谷,国粮集团虽然打不过益海嘉里,好歹还是老二,勉强能保持国企的颜面。

    但事实是年轻的嘉谷粮油后来居上,不仅超越了福临门,现在连金龙鱼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就让国粮说不过去。

    更不要说嘉谷集团在国内大米领域的一家独大之势,以及率先走出国门之举,都让国粮无法再像原来那样,分心各种业务。

    国粮集团的掌舵人宁老大已经彻底意识到,国粮集团与嘉谷相比,规模确实上来了,但是核心能力没有形成。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里,成功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强、做深,这也是国粮集团需要将“粮油糖棉”等核心主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不再掉以轻心后,与竞争对手一对比,宁老大就发现了差距在哪了。

    究其落后的原因,是国粮在产业链前端的关键性要素技术、资源、品种、单品规模上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垄断性”。

    还是以食用油为例,每一滴食用油背后,都是一场没有油烟的加工市场战争。

    益海嘉里之所以在小包装油市场较有话语权,主要得益于其与adm等四大粮商形成紧密合作,从海外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使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当然,他最佩服的还是嘉谷。其不但从外资口中夺食,打造了国内油脂加工第一大产能,还在俄远东地区扎下了根,拥有了自己的大豆原料生产基地,也在成本控制上具备了极大的优势。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全产业链”模式。

    因此,国粮目前不仅与国储粮达成合作,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承接其管理的一部分国储大豆,降低加工成本;还在分销渠道上,与嘉谷粮油直面竞争。

    “在一线城市乃至部分二线城市,我们三家在销售渠道方向可以称得上是旗鼓相当。但是继续沉底的渠道,我们和国粮集团,加起来都比不上益海嘉里。”王昱业微微苦笑地说出了一个事实。

    这样的格局主要因为益海嘉里的渠道战略有一招“杀手锏”,就是经销商独家代理制度。王昱业称之为“一夫一妻制”,即每个经销商只能代理金龙鱼系列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在一个地区只选择一个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