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淘宝去异界 第276节

作品:《随身带着淘宝去异界

    “既然如此,我们这些有罪之人该如何赎罪呢?”其他人捏着嗓子问道。

    “自然一边忠诚地侍奉贵族,一边虔诚地侍奉教会,大把地买赎罪券,为教士的法衣绣上金线,一概法器也换成金银的啊!”那名商人举着勺子,指指点点地说,“倘若这还不够,那就将自己年轻貌美的家眷送去修道院,主教和神父就必定能感受到你的诚心了!”

    “原来如此!只要让各位老爷们在现世过得如同乐园,那我们死后便能与他们一同平等地进入乐园了。”其他人恍然大悟道,“不过若是我们既没有金银,也没有年轻貌美的家眷,甚至买不起赎罪券,看来死后只能沉沦地狱啦。那地狱是什么模样的呢?”

    “地狱呀,既然是环绕着火与水的沉沦之地,当然是充满了堕落之物,比如说叛逆的天界领袖啦,黑色的恶魔啦,不信神的异端啦,诸如此类的,他们不听神的教诲,放纵生活,还生出种种异端邪说,变出各种好东西,诱使人们放弃安贫乐道的正道,与他们一同沉溺享乐……”

    “哎呀,这不就是我们的新玛希城嘛!”人们哄笑起来。

    虽然“外邦人”——开拓者同样在这间食堂用餐,但商人们的话语并不是为了讨好他们而说的,在这样嘈杂的环境里,连邻桌都不关心他们在说什么。能争取到特许经营的资格,足以说明他们算不上什么虔诚信徒,商人们在各地奔走,为需要的人们带去外邦人各种有用的商品,最初为的只是自己财富的增加——售价或销售方式由外邦人决定,予以一定的浮动利润,待商队返回后再根据销售状况给予契约报酬,比起委托销售更近似于雇佣——但他们也在事实上扩大了外邦人对这个国家及周边地区的影响。

    因此无论他们怎么说自己只为利益,当这些专门商贩在外行走时,总难免面对人们的种种质疑。村民们与他们各取所需,只要经过的商队有人能念几句经典的经文,他们就会对商品上外邦人的特有标志视若无睹,有时还会主动为他们遮掩行迹。最多的、最严厉的非议全都来自领主和教会,而以教会为甚。

    在表面上,教会摆出了一副与“异端”势不两立的坚定姿态,但由于外邦人在交易区制定了严格的分级制度,视交易者同城市的关系向他们开放不同的区域,所以若谁是外邦人不太欢迎的客人,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唯独特许商贩,无论他们出身何地,他们背后的商会有多大实力,一旦拿到那张特许证后,完成外邦人规定的销售任务,他们就可以按额度从这座城的仓库中提走任何——包括武器铠甲这样的禁品——商品,销往各地,就算他们将武器卖给外邦人的敌人,也不会受到任何追究。

    这是外邦人强大和自信的证明,而对那些贵族和骑士来说,他们从其他任何途径得到的铠甲和武器,都远远不如这些“出卖了灵魂”的特许商贩从那座城中带出来的坚固、华丽和锋利,即使教会说这些铠甲和武器可能暗藏玄机,但外邦人自踏上这片平原起就不曾展现过任何天赋能力,他们坦诚自己的力量来自于他们的知识和机械,甚至连首领都是个疑似遗族。何况外邦人的商品早已像水一样渗透了这片土地,使用者们最知道它们有没有隐藏邪恶,如果它们是邪恶的,那为何同外邦人形同水火的教会还要通过贵族和商会的曲折渠道向特许商贩们下订单呢?

    为了得到最大的利润,特许商贩们能接受贵族和教会的心口不一,但并不等于他们对鬼祟交易和交易完成之后的翻脸污蔑毫无怨言,并且商贩们非常清楚,这已经是外邦人持续向周边施压,还为他们配备了随队武装之后才有的良好待遇。

    相比之下,那些时常让人怀疑外邦人在想什么的“销售任务”就好多了。在各个村庄之间奔波当然十分辛苦,商人最重视的是自己的利益,可他们也不是铁石心肠,无论外邦人在发什么疯——虫卵换面包,这可真是个天才!他们的行为就是在拯救这片土地上的穷苦人。商人们完成的销售任务越多,越是感受到人们对外邦人的态度在转化,就像被落叶覆盖的溪水悄悄改变了方向。

    上午听完了交易会的举办事项,下午商贩们就来到了举办者选定的场地。既令人意外又不意外地,它被划在安置区与主城区的相接地带,当他们到达时,这里已经是一副大兴土木的场面,负责拆迁的队伍戴着面罩,动作娴熟地掀开茅顶,拆解屋梁,将深深扎入土地的立柱一根根起出。他们的动作如行云流水,看起来不紧不慢,运输队的马车来来回回运走废料,然后一排排的安置屋仿佛就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只留下平坦坚实的土地和汩汩的水渠。

    不超过三天,这里就会被清理出一片开阔场地,然后数十上百个临时商铺将在这里建起,成千上万的商品将从码头仓库搬来此地,无数的人将从四面八方应约而来,共享这个苦难世界唯一明亮的盛会。

    虽然一切的布局仍只是留在纸上的图景,但这里没有人怀疑外邦人能不能实现它。

    被拆除的安置屋里已经没有住户,他们在计划确立前已经开始逐批迁往主城区的新宿舍,这不是又一次的临时安置,而是就有这么多的人获得了这座城市的居民资格。实际上,新居民资格登记这件事对新玛希城的震动比这场交易会大多了。习惯了此地食物和生活的人没有不想在这座城中长久居住的,但很少有人想到居民资格居然如此容易获得——至少比他们想象的容易得多地得到了。

    “这难道只是为了让那些可怜人感到安心,并努力争取自己成为下一个城市居民吗?”一名商人看着那些边上旁观的灾民,十分感慨地说,“当然不!无论人们来到这座城市想要得到什么,他们都不能不看到,这些所谓的‘异端’实现了什么样的奇迹!没有一种语言比事实更有力,外邦人完成了从未有过的拯救壮举,教会的威信将进一步被动摇,而领主们将被质疑,他们是否还应当继续掌握权力。”

    “人们除了继续敬畏这座城,还将向往这座城。”另一名商人说,“他们将渴望成为它庇护的一员。”

    “是的。”戈尔德说,“而完成这一切,他们没有动用过一根手指的武力。”

    “那一日的‘天火’不算吗?”有人问。

    “那只是力量的展示,不是真实的战争。”有人回答,“他们没有杀死任何人。”

    “但只要他们想,他们就能杀死任何人,对吧?”

    “是的。没有人对此怀疑。”

    “所以我听说……”有人悄声说,“已经有领主舍家来投奔这座城了!”

    人们回过头来。

    “有几个领主?”

    “是谁?哪个家族的?”

    没有人问“这是真的吗”,就算对方回答得不甚详尽,还是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因为虽然这座城在平原的影响一直在加深,但在占领这座城之后,它实际上从未向外扩张过,就连土地都只耕种了近郊的一部分。当然,人们已经知道这座城能维持下去是因为它背后有一个新生的却强大无匹的联盟在支持,不过只要看过城内外的那些工坊和用惊人技艺建成的种种设施,人们同样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只能依靠母亲哺育的婴儿。

    它没有理由不对外扩张,只是现在仍在将别人送来的毒药变成自己的营养。

    那么,它会继续吞下那些领主送来的土地和人口吗?

    戈尔德不知道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将如何抉择,但在他带着选好的商品踏上回家的行程之前,外邦人问他能否带上两名同行的旅客。戈尔德记得他们,站在那天解说交易会的年轻人身后,是他不太熟练的助手,看起来都很年轻,却已经要承担孤身探索异域城邦的使命。

    戈尔德知道外邦人从不虚言,既然他们只要求他为两名探索者提供一些身份的方便,那别的事情就不会是他的责——但在航程开始之后,戈尔德还是自然而然地走上前去,同对方交谈起来。

    于是他很快就知道这两名年轻人都是“开拓者”的“实习生”,他们来自同一个沿海国家,一个是奴隶,一个是贵族家族的次子,以不同的方式前往“那个联盟”的核心城市之后,他们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然后又在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了新玛希城,并接受了同样的委任。

    这般殊途同归的命运让人感到非常奇妙,虽然彼此相识的时间不长,他们已经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大概是因为在外邦人的世界中,两者身份之间并无鸿沟。由于这两位年轻人不吝于分享自己的经历,作为交换,戈尔德也谈起了自己是如何在因缘际会之下成为外邦人的特许商贩的。

    “……就是这样,我过上了风餐露宿的生活。”戈尔德半真半假地说,“这可真是一件苦差事。”

    “不过利益也足够大,对吗?”那名叫赫曼的少年笑着问。

    “我用劳动交换自己的报酬,当然因为‘外邦人’,我们得到的利润确实高点儿,值得我们为此辛苦奔忙。谁能拒绝金钱入袋的叮当声呢?”戈尔德说,“实际上,如果你们没有做得那么彻底,导致名声顺流远播,把下游诸国都吓得够呛,你们未必需要我们这些中间商,自己就能把生意的地盘变大。”

    “我们的名气很大吗?”另一名青年轻声问。

    戈尔德笑了一下,“当然大。非常地大。首先作为商人,你们的商品无可取代,能够带来极大的利益;其次作为一个联盟的先锋队,你们对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洪水猛兽。当玛希城的城主引狼入室的时候,谁能想到你们背后竟然有一个如此强大的联盟国家呢?并且那不是一般的强大,而是能够带来颠覆的力量,一个王国,一片平原都已经被你们搅得天翻地覆……托你们的福,连我们这些安分守己的商会都被严加管制了起来。”

    “所以这就是您身兼塔司兰国间谍的原因?不这样做的话,您就没法顺利地来往于两地了。”那名青年说。

    戈尔德又笑了一下,“我只是像其他人一样,将一些公开的消息带给渴望了解你们的人……你们看起来也不太在乎这种小事。”

    “他们……我们确实不在乎。”赫曼说。

    戈尔德仍然笑着,然后轻轻叹息一声,转头看向船舷外。

    随着航程走到末端,水流越发和缓,河道在此地回转成湾,远方是巍峨群山。经过这道河湾,河流一旦走入峭壁之中,性格就会变得凶暴起来,在那激越无情的水流中,小船就如同一片飘叶,即使是最熟练的船工也不能保证次次安然穿越,所以从白船转移到普通商船之后,令人感到失落的不仅是舒适感的巨大落差,还有摆在面前的无法逃避的巨大风险。

    虽然戈尔德要乘坐的商船算不上小船,实际上,他雇佣的几乎是卢卡港最好的船只,不是最大的,至少是最坚固的之一,船工也无一不是好手,但是这艘令其船长十分骄傲的“萝拉”号商船在仅有一个数字编号的白色巨船面前,就如同野犬比之骏马。戈尔德同其他人上船的时候,看到萝拉号的船长站在船头,双手叉腰,几乎是一动不动地盯着横在前方的庞然大物。

    直到戈尔德走过去,他才回过头来。

    “这是我第三次见到它。”船长用低哑的声音说,“但没有一次不为它震撼。这是个真正的怪物。”

    “因为它就是被怪物制造出来的。”戈尔德说,“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在下游建立河道防卫线。”

    “您见过这些船战斗的样子吗?”船长问。

    “我只看见天灾一样的打击从河面越过整个城市,像一柄重锤敲在大地的铁砧上,整个城市都能感觉到那地动天摇的震撼,仿佛发生了地震。那些可怕的打击制造出令人神魂动摇的狂风,当它吹过我们旁观的地方,几乎能将瘦弱的人吹走。”戈尔德轻声说,“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看到了他们战斗的样子。”

    船长露出悚然的表情。

    在他们交谈的时候,德勒镇的码头工将货物从白船卸下,从码头的一边搬到即将开往下游的船只这一边,他们的皮肤被汗水滋润得油光发亮,显示出与下游水手截然不同的强壮体魄,这是只有“外邦人”的伙食才能养出的体魄,而他们干活的样子也体现出了一种“外邦人”式的利落和迅速。值得顺带一提的是,搬运这些货物的报酬同样是由“外邦人”来付给的。

    当多了两名特殊旅客的萝拉号缓缓离港,从德勒镇的方向突然来了一大批乘客,下游不同城市和国家的水手们站在甲板上,看着那群藏不住危险气息的异域人穿过码头,一一登上白船的舷梯。他们的服饰、肤色、发型充分说明了他们的身份。

    这是三百名卡斯波佣兵。

    第422章 他乡来客

    三百名卡斯波人的来到对新玛希城并无显著影响。

    经过了那场令人难忘的实弹演示,并且范天澜也已经从工业城归来,他对城市的掌控无人能及,在他的判断中,这座城市暂时不需要担忧周边的安全问题,所以这三百人是为奥森郡准备的武装力量。虽然塞力斯主教已有一群雇佣兵辅佐,但因为他开放通道,帮助一支起义军同新玛希城搭起了桥梁,使自己成了立新玛希城之前的新靶子,所以他需要一支更强的力量维持奥森郡的秩序。

    雇佣军在贵族战争中是完全合法且合理的,伯爵败亡之后,也有不少佣兵为了贵族的高昂佣金潜入新玛希城,伺机下毒、放火、谋杀、引发混乱,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无论他们自认伪装如何出色,潜伏的时间又有多长,一旦他们决定动手,裁决就会立即降临。虽然这座城市的统治者并不滥杀,比起把尸体吊在墙上风干,他们更喜欢用公审大会的方式教育自己的新居民,威慑其他心怀不轨之人,而他们的威慑也确实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公审大会召开的间隔越来越长,由盗匪团体转化而来的城外巡逻队接到的投诚也越来越多——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嘛,这年头还有什么比能吃饱更重要的呢?

    相比这些由无地农民、逃兵和流浪骑士组成的游兵散勇,卡斯波雇佣兵更符合一般士兵的定义。这些沙漠民族之人等级分明,纪律严格,性情凶悍并骁勇善战,一旦接受雇佣,就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除了代价高昂并桀骜难驯之外几乎没有别的缺点。只要他们人数够多,甚至一般的军队都难抵挡其锋锐,但很少有人会像这座城市的统治者一样如此大量地雇佣卡斯波人,仿佛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反客为主,劫掠雇主的传闻。

    三百名成队的卡斯波人加上奥森郡已有的一百五十位卡斯波雇佣兵,总计四百五十位身强力壮的卡斯波武士几乎称得上一支真正的军队了,他们不必像开拓者一样承担城市建设的责任,弓马娴熟,作战方式通常为主动出击,是肃清和镇压的老手,守卫一位老主教及其追随者可谓绰绰有余,但即使如此,他们的雇主仍然要保留雇佣更多佣兵的权利。

    来到这座城市之后,这支卡斯波雇佣兵便明白了为何雇主有这般魄力。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豪富。常人几乎无法想象,如此巨大的城市时如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而且这一工程不是在和平的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准备完成的,而是在周围都是敌人,没有一个盟友,还有无数难民冲击的情况下进行的。更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竟能自始至终保持着对周边敌人的强力压制,让对方日日胆战心惊,为不知何时将来的灭亡噩梦连连。

    哪怕没有从这座城去到他们族地的那批人,卡斯波人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跟根据开拓者与双方订立的契约,在前往奥森郡之前,这支雇佣军要在这座城里做暂时休整,通过相关人员的引导说明,理解他们在陌生战场的使命,学习新的战斗方式,接受不同于过去的战斗原则。由于奥森郡的粮食及其他物几乎完全依赖于新玛希城的援助,所以这支雇佣军的冬季服装、武器、坐骑和其他装备一样是由这座城市提供。

    虽然还未能见到他们应得的那些装备,仅仅就他们入城后得到的待遇就令这批卡斯波人受宠若惊。第二天首领去面见这座城市的最高统治者时,其余人等吃过早饭,便在导游的引导下来到了河岸边的码头库区,走进那些如城墙般高大的仓库里。当卡斯波人看到那些价值难以估量的钢铁铠甲和武器就像普通货物一样堆放时,他们的震惊无以言表,同离去不久的那些起义军代表一样,这些卡斯波雇佣兵完全被这座城市的力量与财富征服了,同那些起义军又不一样,他们在这座城市获得的补给是不计入报酬的,因此显得这份待遇尤为奢侈。

    但卡斯波人又很难怀疑对方提供这份待遇的理由,只是因为契约有这样的要求,而作为他们真正的金主,这座城又有这样的能力。他们领取这些武器的手续同普通货物也没有什么区别,当他们抱着自己的那一份装备离开的时候,又有一艘白船到港,无以计数的成箱货物如流水一般从货舱淌出,在平坦的广场上堆积成山。

    这比任何华丽的宫室、闪亮的珠宝和繁琐的仪仗更能彰显豪富,这座城甚至给不了他们更差的东西。而同这般财富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这座城市的管理者竟生活得这般朴素,他们不佩戴任何贵重饰物,自己走路,和靠劳力生活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同他们吃一样的东西,甚至干一样的活——他们会自己干活是最令人惊讶的。

    但这并不是一种自甘卑下的苦修方式,这座城市的统治者从不以受苦为荣,而是在用一切方法使生活变好,不仅仅他们自己的,而是所有人的。这实非常人所能为,但在见过这座城市的最高统治者之后,一切不合常理似乎有了解释。

    对方非常年轻,黑发,黑眼,一身和其他异域人无甚区别的黑衣,穿在他身上却异样地令人畏惧。年轻而有地位的雇主卡斯波人见得并不少,但无论他们如何出众,那都是在凡人的领域之中,而眼前这一位,几乎只要你是个人,就无法平视这个……超凡生物。

    所有的事实都表明,卡斯波人得到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庇护者。

    由于奥森郡的集体农庄刚刚开始建设,一时难以为这支军队提供应有的生活条件,而新玛希城的交易会也需要比平日更高水平的护卫,于是卡斯波人没有丝毫抗拒地接受了正式任务之前的临时雇佣,承担起了交易会会场的守卫工作。也许是因为知道这些卡斯波人在会后就要离开城市到奥森郡,被抢走了肥差的城市巡逻队对这个安排也没有太大的意见,实际上,他们之间甚至相处得很不错。

    而这些卡斯波人也对这段时间来到新玛希城的人形成了有力的威慑。虽然那场演习已经足够镇压所有心怀不轨之人的蠢蠢欲动,但常人很难相信这座城市的外邦人会为一点冒犯轻易动用这样的大杀器,卡斯波人恰好填补了这个空隙。看到他们穿着的精钢板甲和身上佩戴的制式刀剑,再想起有关于他们的种种传闻,也不会有人相信这只是这座城市提供给盟约者的基本装备,并且他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成为外邦人的爪牙,而是去保护一个衰落混乱,几近被完全放弃的领地。

    卡斯波人不关心雇主之外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很快就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

    他们本就习惯根据雇主更换不同的生活环境,何况这里吃的很好,睡得也很好,让他们在路途中消耗的体力和精力重新变得充盈起来,老旧的伤势得到了休养,和新武器的磨合也很顺利。因为大多数人口都是在一年里陆续迁来的,这座城的管理者对如何让他们克服语言和习惯的障碍进入新生活有丰富的经验,卡斯波人能感觉到他们得到了公平的对待。因为诸如此类的理由,卡斯波人决心为这次交易会的顺利进行竭尽所能。

    然而他们找不到多少机会发挥专长。统治者以奇特的方式经营这座城市,使得这里既没有奴隶也没有闲人,白天他们带着人去干各种城市建设的活儿,夜晚还要把他们聚集起来上课,为了一日三餐和可观的报酬,偷懒的人很少,孩子、老人和病人都有他们能待的专门地方,人们的生活是如此稳定而规律,任何人一旦脱离这个秩序就会显得形迹可疑。自接受任务以来,卡斯波人没有发现什么人在不合适的时候出现在不合适的地方过。

    商业区里倒是有不少真正可疑之人,然而卡斯波人已经知道那些探子的存在是被默许的,他们也只能在这个特意留出的窗口里活动,不敢鲁莽越过那无人的界限暴露自己,致使身后的主人失去同这座城贸易的权利,甚至被这些可怕的外邦人视为敌人。

    所以卡斯波人在城内外的守卫日常同巡逻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于是明白了对方对他们毫无芥蒂的原因之一。这种生活对卡斯波人来说很新鲜,不仅仅是因为轻松和安全,也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这座城的奇迹是如何出现的。

    他们刚刚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交易会场地上的安置屋还未完全拆除,他们接任守卫的时候,偌大空场人们才用白线标志好市场的大致形状,然后卡斯波人便看着这座市场如何在七天之内一日一变地被建设起来。

    不是安装一些帐篷,支起一些木板的摊位,把它们安置在道路的两侧就可以被称为市场了,这些来自异域的建设者对建造各种奇观有出奇的热情,在他们的带领下,数以百计的高大木屋像春日的茅笋一样从土地上冒了出来,一间连着一间组成了一个外方内圆的规则形状。外方的外侧是联排场屋,充作访客的旅舍,背靠背的内侧是各色店铺,四角是四个宽敞的出口,足以让数以万计的人同时进入内侧宽阔的市场,能够并行四列马拉大车的环形道路被草棚、木台和长凳分割成了内外两圈,内圈排列成圆的店铺中,每隔一段就有一间特别宽大的木屋,高及人腰的宽敞木台一直铺装到门边,卡斯波人不必特意探听就知道这是供人演出所用的,同时内圆也不是封闭的,店铺和舞台的背后,环绕着市场圆心的是仓库、市场人员的休息区和一间面积很大的医馆。

    这座新兴市场的面积大得足以容纳一整座村庄,但这样的规模并不是出于虚荣,这些卡斯波人在这里算是初来乍到,却不必在外监听也知道会有多少人像蜜蜂追逐花朵一样蜂拥而至,这是一场能够吸引所有人注目的盛会,没有人能抗拒财富的吸引。

    无论外界的人对这座城及她的所有者有什么样的感情,他们都不得不承认世上少有这般富裕的城市,那个曾经平平无奇的河港城市已经因外邦人对它的改造身价倍增,外人难以窥见这座城市中人们的真实生活,只能透过旅馆的高窗目睹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即使这座城市仅良好的市政建设就展示了它的新价值,但它最致命的魅力还是来自于它的商业。当市场的建设者开始充实他们的仓库和店铺,卡斯波人又一次感受到了财富的压迫。

    这座城市不以金银为奢,无论建筑还是人的衣着都很少花样装饰,与此相反的是充盈此处无以计数的商品。许多东西人们不仅没见过,甚至不曾想象过它们的存在,但只要见到它们,知道它们的用途,人们就知道它们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善,这价值甚至胜过金银。尤其是在这片原本丰饶的土地正在遭受罕见的连番灾害的时候。

    卡斯波人也看到了他们穿着的制式铠甲和其他武器也在出售之列中,他们询问了一下价格,顿觉自己身价倍增。那些在其他地区被行会或者权贵所牢牢把持的禁忌商品堂而皇之地陈列在店铺中,钢铁、武器、粮食、种子、种苗、书本、纸和笔,价格比之商业区都有所降低,若要换算成卡斯波人故乡的物价,那简直是一个令人疯狂的数字,但没有人担心这会招来他人的仇视和攻击。

    这些异域之人——卡斯波人的新盟友们几乎从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就被恶意环绕,他们早已习惯被防备、怀疑,被占尽便宜还要承受污蔑,从未主动害人却被传为恶魔——因为他们确实就是秩序的破坏者。

    无论手段如何温和,他们对侵入地区所造成的破坏是清楚可见的,虽然他们只进行过一场被动的战争,但胜利的影响不仅深远,并且直接动摇了一个王国的根基,对手的每一次反击都会让他们在这个地区扎根更深,唯有放任他们自行发展才能苟延残喘,然而最终的结局仍然会是被他们夺走一切:土地,人口,财富,未来。因为异域人就是为此而来,在他们要建起如这座城般的地上天国秩序里,没有给国王和贵族的应许之地。

    卡斯波人没有仅凭眼前的有限见闻就能推断出残酷真相的头脑,他们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来自他们的盟友,因为不仅这座城的居民被要求不断学习,他们这些粗野的佣兵同样要每日接受异域人的教导。这让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因为从未有人——不论雇主还是朋友——同他们如此坦白交心。与卡斯波人订立契约的只是异域人中一支地位不甚高的外派小队,但他们在这里却仍被视为重要而且平等的盟友,所以有人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释那些既光明磊落又残酷无情的谋略。

    不论是解释的行为还是那些计划本身都令卡斯波人深受震撼,绝对的武力和财力在手,这些异域人的确可以蔑视他们的孱弱对手,但解释仍然是不必要的,不仅仅是对他们这些外域来的雇佣兵,对居住在这座城里的人也是不必要的。卡斯波人所知的最杰出的统治者坚决宣称人民应该将思考的权利交给智者,因为“一切忧怖皆生于多思”,过多的思考带来过多的欲求,这是灾祸之源,只有人人恪守本分,有限的资源才能惠及众人。

    “我们不这样做。”异域人的讲师说,“我们要干大事之前,总是尽力让要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因为人不是牛马,就算是牛马也有动物的知觉,不会去做那些损害它们自己的事情。人只有心甘情愿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只要他们知道所做的事情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有益的,并且劳动的成果不会被平白无故地拿走,去供奉那些什么都不干却拥有一切的人,他们的热情就会像落叶之下的火焰一样被点燃起来。”

    “节俭当然是美德,但人不是生来就该受苦,克制人最根本的生存所需也不能创造新的财富;人也不应当将分配的权利完全交由他人,因为无论最初掌握权力的人如何高尚,在不受约束的时候,人总是会给自己分得多一些,然后一日日积累下来,便是一部分人不劳而获,另一部分人一无所有。没有公平,何来高尚?”

    如果异域人在其他地方说出这样的话来,大约只能招致嘲笑。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有些人生而高贵,有些人生来下贱,贵族和平民奴隶的命运从他们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确定了,唯有天选之人方能跨越这道天堑。但新玛希城是没有贵族的,不仅没有贵族,传统中一切能称为“老爷”的职业都在这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异国他乡的奇异信徒,在他们创造的这个新世界里,“公平”和“高尚”是存在的。

    异域人说他们我们所做的事情不过两样,一是尽可能多地创造,二是尽可能合理地分配。无论要做到哪一样,他们都需要土地,一切的资源都来自土地,人们要长久地生存下去也需要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两件事注定了不仅异域人是国王与贵族的敌人,与他们以任何形式站在一起的人,都会是国王与贵族的敌人。

    仇恨不是被灌输的,而是在站稳立场之后的自然反应,这种阵营的对立非人的意愿所能扭转,而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也不想抵抗。有光自然有影,有对自然有错,对抗越是激烈,人们越是团结,卡斯波人通过对方的描述知晓这份盟约将把他们带入一场漫长的战争,这场战争是一切信任和给予的基础。

    他们并不抗拒这种使命,实际上,这是他们作为战士所渴望的。

    令卡斯波人感到有些惊异的是,这座城中的居民也有类似的觉悟。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卡斯波人同居民们自然而然有了接触,彼此都对对方有一些兴趣,并互相交换了一些经历,新居民自然认为卡斯波人背负的盟约是对这个沙漠民族明智的选择,卡斯波人则询问他们是否能接受异域的信仰,对自己过去的贵族主人有没有一点留恋。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贵族们的本性其实也是好的,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才犯下种种错误,是为了自保才驱逐自己的领民,相反地,他们说,如果有一天开拓者要推翻国王的统治——这是在不远的将来必定发生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愿意成为为此而战的战士。

    生活在这座城中的人们感激现在的生活,他们总结不出那些复杂的道理,却仅凭生存的经验就知道一旦开拓者与国王和贵族达成了和解,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将逐渐失去,可悲的饥饿和贫困再次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卡斯波人凭借如此粗糙的交流都能获悉的意愿,寄居在此的领主们只会感受得更深刻。换上常服旁听几次夜课之后,那三位领主他们大概是至此才明白为何那名外貌如天神般的青年不直接收下他们的忠诚,他知道他们会反悔。

    也许那位新玛希城的最高统治者不知道的,有时候,忠诚要像锻铁,越是锤炼越是精纯。

    同样地,那些将这一切都视为考验的领主也许同样不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