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江阴之屠

作品:《明末之巨宼逆袭

    “标下领命!”李盖干脆利落地一拱手,随即又嘻皮笑脸地向李元利道:“王爷,我能不能跟您要个人啊?”

    “你想要谁?”

    “尤烈……不不不,樊三!”见李元利一瞪眼,李盖连忙改口,“就樊三!”

    “你自己问他愿不愿意去,要是愿意我也不拦着。”

    “王爷!还是您发话吧!您不开口他哪儿会去?”

    海警局要要干的事情不少,确实需要有几个得力干将,而李元利身边的保卫力量已经足够,少樊三一个根本没有什么影响,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将樊三“借”给了李盖。

    “海军舰队没有解决鞑子南下之前,不许暴露海警局的存在,敌暗我明,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自身安全!”李元利又谆谆告诫了一番才让他们离去。

    …………

    永历十一年二月初三日,九星之天冲星值巳时,天冲为雷神、天帝、武士,宜出军报仇雪耻,征伐交战,鸣金击鼓,摇旗呐喊!

    二月之时冬季已过,东南信风从南海北上,正适合大军扬帆北上。

    辰时未至,厦门港已经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厦门百姓纷纷自发涌来,为大兴军北伐舰队祝福送行。

    “如白,福建之事,本王就委托给你了!”李元利对送行将官中为首一名中年文士叮嘱道。这文士便是年后赶到厦门来的连城璧。

    “殿下放心,微臣必鞠躬尽瘁!”连城璧深施一礼,沉声应道。此刻的他心中非常激动,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起伏的心情。

    自隆武二年以来至今已有十年,这些年来他奔走呼号,四处联络义师,殚精竭虑,然而却无法阻止鞑虏横行,直到大兴军收复广东,他才回到汶村安定下来。

    王兴投奔大兴军之前也曾请他同行,但他却放不下心中的执念,而且他觉得自己身为朝廷“两广总督”,却要主动投到李来亨帐下,这会让他有一种背叛朝廷的感觉,并且面子上也放不下。

    然而李元利的一封信却让他没了这方面的顾虑,郑军全军覆没,郑森逃亡海外,大兴军已拥南方八省之地,麾下精兵强将数十万,清虏败亡也是早晚的事情。

    改朝换代既然已经注定,况且李元利还承诺不会对前明皇室斩尽杀绝,李定国也附信奉劝,他又何必固执愚忠于前朝?

    “有你在,本王自然放心!”

    李元利转向陈永华李盖等人:“李盖、复甫、樊三,你几人一定要精诚合作,凡事多多商议,不可一人任意妄为!”

    “标下都记住了!”

    “学生定不负殿下所托!祝殿下此次北伐马到功成!”陈永华躬身回道。

    李元利向四周一拱手,大声道:“拜托诸位了!”

    “祝殿下旗开得胜!”

    “祝王爷马到功成!”

    码头上文武将官以及百姓们都大声呼喊起来,李元利猛地一拂大氅,在众亲兵簇拥下上了“海军一号”。

    大兴军海军北伐舰队拔锚,铁甲舰拉响汽笛,缓缓驶出码头。

    海面上桅杆如林,众将士列队站在甲板上,随着“海军一号”驶过,齐齐拱手作礼。

    十二艘铁甲舰恍如海上堡垒,帆船上的将士们等最后一艘铁甲舰驶过,这才拔锚升帆,一艘艘大小舰船越来越快,逐渐消失在码头上众人的视线之中。

    此次北伐舰队除了十二艘铁甲舰外,还有长十二丈以上的两千料大船十五艘,每艘可载士卒四五百人,长六丈以上的千料中船则多达三百余艘,至于快哨船等小船更是不计其数。

    不过因为时间关系,从郑军处俘获的船只还没来得及改装,装备的仍然是原来的红夷炮、各种铳炮、连珠火箭、火罐等火器。

    加上收编的郑军降部,整支舰队共有海军将士四万余人,再加上李元利的亲兵以及一千特勤大队战士,已经接近四万五千人,这还不算锁彦龙统辖的后勤船队。

    这支舰队在这个时候,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没有之一。

    由于郑军投诚过来的水师将士对这些海域都非常熟悉,大兴军舰队昼夜不停,只用了五日时间,便抵达了长江口。

    其时江南水陆清军均已撤回南京附近,大军在此并未停歇,继续扬帆西进,于次日抵达江阴,于江阴城外立下营寨。

    说到江阴,就不得不提“江阴八十一日”。

    顺治二年五月,满清豫亲王多铎等统兵南下,连克扬州等重镇,直逼南京。弘光帝被擒,公侯阁部、文武大臣两百多人,马步兵二十三万八千多人投降,同年夏,江阴八位父老和吏胥代表江阴人献出了户籍档案。

    多尔衮在占领南京后,立即发布剃发易服令,强迫清朝统治区汉人剃发易服。

    剃发令下,原本已经降清的江阴百姓群情汹涌,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率领下开始抵抗清军。清军大举攻城,博洛、尼堪、孔有德率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将江阴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日夜攻打不停。

    江阴百姓在顽强抵抗八十一天后终于城破,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城中百姓杀身成仁,竟没有逃跑偷生者,据载,在广济泉排队投井的人竟达数百人!

    此一役鞑子方面也损失惨重,共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士卒更是多达七万五千余人。

    而江阴百姓士绅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仅五十三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

    城破之际,江阴百姓在乐师鼓琴伴奏下放声悲歌:

    “宜兴人一把枪,

    无锡人团团一股香,

    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

    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

    江阴人打仗八十余日宁死不投降。”

    这是他们一生之中最后的绝唱!这歌,既有自豪之情,也有自挽之意!因为他们知道,殉节的时候已经马上就要了!

    城破后清军果然屠城,现在江阴城内的百姓,全是清军屠完城后从周边乡下和江北迁入的。

    “若人人皆如江阴人这般舍生取义,鞑子如何能如此肆虐?”李元利站在江阴城外,看着这座沧桑的城池,心中也是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