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封遗书依然是一份名单,上面更新了很多人名,出现了更多有能有权者,还有基地高层才能知道的隐秘信息。

    这两封信只有名单,没有陆未的只言片语。

    署名日期都在林希和向昕搬去和他们同住之前。

    最后一封很薄。

    林希怀疑前面那么大的纸都没有留一句他自己的话,这个信封里薄薄的小纸片也许更不会有了吧。

    林希拆开,里面是一张被撕过的小纸片,那张信纸头尾部分被撕掉了,只留下几行带引号的钢笔字:

    “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

    他从心里祝福那鸽子飞翔。

    你也飞吧。”

    没头没尾的一封信。落款日期是2027年9月14日,他们即将离开黎明基地前往白盾基地的最后一天。

    林希读了两遍,好像明白,但又不甘心地上网搜索了一下内容。

    水迹洇湿了纸片,把钢笔留下的墨迹晕了开来。

    那天是什么场景呢?

    陆未带来了遗书文件袋,大家都在写,而林希没有动笔,独自回到了书房。

    当时这张书桌供林希和陆未两个人使用,各占一半。

    林希坐在这一边保持学习状态阅读科研资料,而陆未坐在另一边默默书写,然后问她“真的不写”?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天每个人的神情的样子都刻在了林希的记忆里。

    黎明基地陆续迁了一部分人去地面上。

    大家纷纷整理行装重回地面,林希正要去仓库找科研院当初遗留的一部分不那么有用但对林希来说有意义的资料。

    她逆着人流走向基地深处。

    越往里,闲置的东西越多。

    林希废了一番功夫才找到想要的东西,巡视仓库深处时豁然看到一面废弃的信息公示墙,它被整面连玻璃一起放到这里。

    上面介绍着基地的重要管理人员。

    林希从那些照片中看到了向昕和梁辉,按职位排,陆未的照片放在最显眼处。

    展示橱窗里深色的背景和玻璃形成了一面镜子,将林希的脸也映照了出来。

    和那三张年轻的脸庞不一样,33岁的林希眼神深邃平静。

    她比照片上当时的人年长了几岁,成熟了一些。

    在展示窗前驻留了一会儿,林希跟上了人流末端渐渐回到地面。

    黎明基地的卡口全开,曙光照耀晃得人眯了眯眼。

    长夜结束,黎明缓缓到来。

    -

    嘻嘻皮一下,没完!

    回到地面后,林希做着一些灾后防疫工作,很轻松,对于适应了高强度的她来说甚至有些无聊。

    李舒怡成功找到家人后来找过一次林希,送了些小礼物,也试图给她一些陪伴。

    末日结束后的李舒怡渐渐胖了不少,眉眼也含了笑容。

    她很好。

    至少林希有点羡慕她。

    见过李舒怡后,林希开始着手联系陆未、向昕和梁辉的父母,以及梁辉写的那些女孩们,如果她们还在世的话会收到海王过期的遗书。

    不知道梁辉每给一个新人写遗书会不会试图撤回上一封遗书。

    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然后尴尬得脚趾扣地。

    应该不会了吧。

    身前哪管身后事,他们三个都不是会内耗的人。

    林希试图联系后,最先见到的是向昕的母亲。

    以前向昕租住在林希家时,林希见过向昕的父母,一别经年这个妇人苍老了很多,她双眼布满血丝,似乎早就在路上为噩耗掉光了眼泪。

    林希扶了扶她。

    向母没有推拒,而是抱着女儿的遗物细细抚摸。

    林希不是个会处理情绪的人,只能尽力说着一些安慰的话。

    等向母平静下来询问了一些事宜,林希一一回答了,最后问道:“伯父呢?”

    向母擦了擦眼睛:“她爸爸知道她一定会上战场,选择和她共同作战,也进了曙光基地的军队……然后……”

    她没说完,但林希大约知道了。

    她逃出守望基地后,杨奕丞曾告诉她曙光基地也出现了半感染者,而最先成为半感染者的基本都是经常出城执行任务的军人。

    林希把有关部门给向昕的抚恤金交给向母,里面还有一部分是林希的科研收入。

    又过了几天,林希接到了陆未和梁辉的父母。

    他们一样面容憔悴,双目赤红。

    林希倍感压力,但不得不去面对这样的场景。

    陆未的母亲抱着照片久久不能释怀,一遍又一遍地问着林希最后的细节,然后心痛不已。

    悲伤是会传染的。

    去世之人的家人在这里,而林希也是去世之人的家人,悲伤与痛苦并不比他们少。

    林希说着略显苍白的安慰:“他没有死,他只是去另一个世界了。”

    陆母摇了摇头,显然把这句话当成了一句套话,没去深想其中的意义。

    可林希知道的,陆未会在另一个世界拯救世界。

    只是他们再也见不到了。

    第266章 湮灭

    华国是全球第一个爆发丧尸的国家,也是全球第一个境内丧尸数量清零的国家。

    8年来丧尸慢慢席卷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幸免,人口密集的国家受灾尤为严重,幸存者统统搬入了基地。

    华国率先结束了末日,而其他国家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向华国寻求帮助——

    疫苗和灭毒素。

    这属于华国科研的重要成就,但因为末日下很多机关停止运作还没得到官方认证。

    有关部门对于疫苗和灭毒素的保护十分严谨,但覆巢之下无完卵,其他国家如果没解决丧尸暴乱,蓝星总人口数量将会持续下降,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反应、经济问题势必导致华国无法快速恢复。

    灾难面前应该团结。

    有关部门安排外交部和一支武装力量护送疫苗研发部门和灭毒素研发部门前往兰国交流。

    林希也在此次的队伍中。

    远在大洋彼岸的兰国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强国,林希从前没去过,第一次去兰国竟然是以科学家的身份前去交流。

    她有一把随身携带的袖珍枪,虽然没动用过几次,但从2025年开始就一直陪着她。

    华国结束暴乱后,人们回到地面上,有关部门计划对平民进行了一次“安检”,没收流落在外的枪支等热武器。

    项目刚刚实行,还没完全收官。

    林希还能带着它远跨大洋彼岸。

    随行的武装力量带队人曾是林希的旧识钱泽涛,他出现的时间和林希得到这把枪的时间差不多,当时钱泽涛是负责南华科研院戒严的,丧尸大规模爆发后他和南华科研院一起进入了黎明基地。

    两人简单叙旧后,钱泽涛提起:“那把枪来自于当时的陆上尉,有关部门保留着它的领用记录。等我们回国以后,这把枪……”

    要上交。

    林希没有抗拒。

    但目的地兰国迪城基地的科研院安检处把它扣了下来。

    和华国地下基地的居民们一样,林希在迪城基地看到的人肤色也都很白,只是人种不同显得没有那么奇怪,每个人也都神情麻木地生活着,仿佛适应了久居地下的命运。

    然而华国科研团队带着科研成果前来交流时,他们又露出了回光返照般的反应,一个个两眼放光热情地迎接着华国科研团队。

    末日前的敌对关系此刻在人类存亡面前显得十分渺小。

    他们进行了情况交流,态度十分诚恳,甚至愿意展示自己在丧尸病毒方面的一切成就。

    继而在迪城科研院院长的带领下,林希等人参观了他们的科研院。

    兰国的科技也很发达,但疫苗一直没能成功的原因是收集不到那么多有效抗体样本,没有原材料,所以无从合成有效的多特异性抗体。

    负责疫苗项目的院长将林希带入一处秘密实验室。

    院长用外语介绍着:“迪城科研院有一个重要的样本,它比我们见过的所有特异丧尸都更特别,我们曾把疫苗研究的希望寄托在它身上。”她叹了一口气,“但我们还是失败了。”

    院长输入了一串指令,连着两道舱门打开后,一张巨大的实验台出现在林希面前。

    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科员们都戴了口罩,乍一看和林希熟悉的同事没什么区别。

    中央操作台中间有个横截面约为一平米的巨大玻璃管,一个人穿着金属色的特殊衣服被困在其中。

    想必这就是那个特殊的丧尸样本。

    有些人因基因问题天生有产生抗体的能力,比如林希和林杰就能自己产生部分抗体,比如那些保留了些许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天然丧尸,体内也有少量天然抗体。

    只是不知道这个特异丧尸体内到了什么程度。

    林希略略好奇地抬眼对上了那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