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213节

作品:《美食情报王

    然后捞出料渣,开始下番茄酱。

    依旧小火,炒出红油即可。

    这跟山楂一样,都是用来补充番茄的酸。

    接着则是主角,去皮的番茄小块,下到锅里,加一点盐,可以让番茄快速出沙。

    继续炒制,等到番茄本身的水分挥发之后。

    锅里面就是类似于番茄酱的东西,细碎的番茄果肉上面一层红色的油脂。

    油酱分离。

    看起来是非常诱人的。

    调味则相对简单,只有盐糖,保证了番茄本身的鲜味。

    汤底,当然是用来做汤为主,煮面、涮肉都行。

    但也可以作为番茄汤包的汤汁,只是番茄汁的话,口感还是偏向单调。

    店里的新品灌汤包,也可以结束试吃,正式登上社区食堂了。

    林女士听丈夫讲了半天,期间也给陈舟盛了两块虾滑。

    看陈舟停下说话,找起来杯子喝水,她笑着说道:“讲完了?”

    这次轮到陈舟嗯了一声。

    角色偶尔对换,夫妻俩相视一笑。

    而坐在他们对面的赵仪琳,看到这夫妻间平淡温和的互动,恰如眼前口味温和的番茄汤底。

    她也多少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向往。

    第197章 什么节气都有饺子,桃桃奶奶的留一手

    第二天。

    七点半时,陈舟刷新了本次的情报。

    首先是——

    【四时有味】:当凌厉的北风卷走枝头最后一片树叶,当日历悄然翻过“立冬”这一页,人们的肠胃,开始呼唤一种专属于这个节气的温暖仪式。这种仪式,便是一场在唇齿间上演的,与冬日最初的对话——一盘立冬的饺子。

    四时有味的老规矩,先看个舌尖上的情报。

    但作为拥有单独名字的情报词条,还是第一次刷新出来普通级别的。

    陈舟只能说看个文字版,也不算亏。

    不过黄河以北的地区,各种节日、节气,吃饺子的情况可太多了。

    远不止立冬。

    如果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那来顿饺子总不会错。

    光从陈舟知道的老话来看,就有很多句: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以及相同句式的:头伏饺子二伏面、初一饺子初二面、上车饺子下车面...

    老话嘴里塞满了饺子。

    而“老话”这一角色,也被陈舟敏锐捕捉到了食客喜好。

    美食情报拥有者的基础素养。

    当然,作为正式的美食登上陈舟的日常,饺子还是第一次。

    有必要应着节气准备一下。

    该来的终究会来的。

    店里现有大葱猪肉、韭菜三鲜,几乎是可以原封不动的换到饺子里面。

    相当于就换了个封馅的皮儿。

    而包饺子的方法也不难,毕竟能登上节令必吃榜,那肯定家家户户都会做,家庭团建,可能小孩们都是从擀皮做起的。

    然后是第二条情报——

    【食客动态(稀有)】:桃桃奶奶还有一道味道相当不错的香酥小炸鱼食谱,如果你和她请教一下的话,她会很乐意传授给你。

    多新鲜。

    我妈能不乐意教我吗。

    陈舟看到情报之后,莫名想笑。

    自己的亲妈似乎也留了一手啊。

    可能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后来会从事到餐饮行业。

    陈舟确实记得老妈以前炸鱼很不错,那时候一炸鱼,整个小区飘香。

    但自从陈舟带桃桃回家吃饭之后,她老人家就再也没炸过了。

    因为用的是刀鱼,味道虽然鲜美,但小刺儿太多。

    她怕卡着宝贝孙女的小喉咙眼儿。

    其实完全炸酥了之后,至少大人吃着是完全没问题的。

    无论是以后自己做,还是拿到社区食堂的菜谱。

    这都很不错。

    陈舟心想:那就配合老妈,走个流程流程好了。

    但出现在食客动态里面的桃桃奶奶,看这意思,她是想过来一趟。

    陈舟也稍微留意了一下,查看起下一条情报——

    而最后的【市场消息】给出来一则促销信息。

    关于团圆福超市的。

    这家超市已经是老面孔了。光这个名字,起的就很有象征意义。

    陈舟心里算了算日子,倒是真该回家一趟了。

    也省得他们老两口出门麻烦。

    周五就是立冬,还能回家一块吃顿饺子。

    ...

    总结下来,本次的情报,需要关注的内容并不多。

    未来几天的安排,无非是踏踏实实经营生意,然后等立冬回家一趟。

    当然,立冬这天,社区食堂也会跟着上顿饺子。

    陈舟看完情报,把周五这天的菜单调整,跟店员们说了说。

    也听大家讨论了会儿各个吃饺子的节气。

    接下来的冬至,也是正日子。

    进了冬天之后,吃饺子的频率明显上升不少,就这,还没算过年呢。

    ...

    接下来的两天,店里上新了番茄汤包。

    给顾客们真的带来了些新奇的体验。

    除了小区周围的居民,网上人淡如菊的账号,倒是因为番茄汤包小小的火了一下。

    这玩意确实有些稀奇:

    “这小汤包看起来真不错,第一次看到这种的,想尝尝啦。”

    -“别说,你还真别说,感觉就是酸酸甜甜的。”

    -“万物皆可包进包子,这次是番茄牛腩,那下次是什么【好奇】”

    也有人把想法付诸实践:

    “我已经在看海滨市的车票了,听说当地还有餐饮补贴?”

    -“本地人提醒,券是需要抢的。”

    -“社区食堂不在补贴范围,太可惜了。@海滨文旅”

    而经常能来社区食堂的吃饭的顾客,倒是对立冬这天的饺子多少有些期待。

    子涵妈妈:“立冬的第一盘饺子!”

    我不是吃货:“这我得来尝尝了。”

    饺子的味道,并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

    虽然和包子其实馅料没差太多,但是正因为没差太多,所以才好吃。

    唯一的区别,则在于饺子是死面,是锅里水煮的。

    这就使得面皮吃起来比包子多了一些水润。

    因为汤水的浸泡,让饺子皮,口感软糯,只带有微弱的弹性。

    嘴唇碰触的时候,体验非常滑嫩。

    稍微放凉,扒拉扒拉,让饺子别粘连到一块。

    再吃的时候,牙齿咬下去,则会感受到更多的韧性。

    面皮在微微回弹,紧紧包裹着里面的馅料。

    等到这层薄薄的壁障被咬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