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206节

作品:《美食情报王

    没人家那个味儿啊。

    他听了对面老哥的评价之后,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状态。

    摄像头咂咂嘴,“大哥,我就是新起的号,不是什么百万粉丝的大博主。您是随机落座的吗?”

    “我当然是随机落座的,本来想和里面老板聊聊呢。”看了无数期舌尖华夏、早餐华夏的老孟,那还有点意犹未尽。

    他继续说道:“我还没说完呢啊...”

    摄像头只在末了补充了一句:社区食堂蚶子白菜的包子味道确实不错,很值得一尝。

    也是跟同伴暗暗吃惊。

    这社区食堂怎么感觉卧虎藏龙的。

    李老师探店两次也就算了,随便看到的一个店内老哥,都能说半天。

    短视频真难干。

    ...

    探店的摄像头顾客,也算新开业的一个小插曲。

    陈舟看着老孟和他们聊得那么起劲,也是在厨房偷偷笑了起来。

    找谁不好,偏偏找上了孟老哥。

    他还没聊食品工艺呢。

    ...

    正式开业之后,陈舟明显感受到了自己店里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还是一家稍带局促的小店。

    那现在真的成功转型成了一家空间宽敞,分区合理,还有些“独特视觉记忆”的社区餐厅。

    两种地板中间的那条线,作为一条有纪念意义的历史痕迹,仿佛也在诉说着小店的成长故事。

    陈舟看看时间,这次的情报也要刷新了。

    第190章 新口味灌汤包研究

    老孟平常喜欢吃点辣的,他吃包子总是要蘸辣椒油。

    所以这次的蚶子白菜,也如法炮制。

    往辣椒油碟子里,狠狠蘸了一下。

    包子表面比较光滑,挂上红油之后,摇摇欲坠,辣椒籽和芝麻粒倒是能粘上去少许。

    明显不太过瘾。

    得把包子咬开,让蓬松多孔的发面,和里面的馅料也沁入辣椒油。

    结结实实这样的一口,才是孟达吃起来最满足、最过瘾的。

    不过,老邻居的好评夹在不断刷新的好评动态里。

    他还得亲自跟店老板聊两句。

    “陈兄弟,这蚶子白菜的包子真不错啊。”

    陈舟笑了笑,好多专业话术,他都已经听过了。

    知道陈舟忙着生意,老孟没把刚才跟摄像头说的话再重复一遍,

    聊起了点稍微要紧的事情。

    十一月就是供暖季了,因为前几天的寒潮,海滨市今年决定提前几天供暖。预计当月上旬就试水加压。

    到各个商户,也需要人们自行检查一下供暖的管路,放放水。

    老孟商量着到时候一块找个师傅来一趟。

    省得天气再冷的时候耽误事。

    他去年冬天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租店了,暖气不怎么管用,老孟在店里还得穿羽绒坎肩。

    所以今年打算找人好好弄一弄。

    陈舟点了点头,“行,咱一块,正好组个团。”

    老孟就是这个意思,“你们忙着啊,我回去研究研究。”

    陈舟笑道:“费心了啊,孟哥。”

    “不叫事儿。”老孟摆了摆手。

    说完,他又跟那摄像头打了个招呼,出门回了自己的烟酒店。

    北方冬天的供暖,确实是个大事。

    海滨市没那么冷,零下十几度还是有的。

    放在眼下的社区食堂,厨房里可能还好,毕竟有蒸箱一直开着,还要猛火旺灶的炒菜。

    但主餐厅那,也不能让客人们哆哆嗦嗦的吃饭。

    虽然采暖确实成本不低,可是该花的钱得花。

    这没什么可说的。

    ...

    七点半时,本次的情报刷新。

    食材快讯的定向情报,给到阔别已久的生猪。

    上次雪花梨售卖过程中,陈舟扫货的行为引起了蝴蝶效应,所以他对于投资反而更加谨慎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舟也不能沉了。

    然后,是第二条情报——

    【食客动态(稀有)】:阳光城小区物业公司的项目副经理明天会来社区食堂吃饭,他曾经吃到过番茄汤包,但在海滨市没有找到类似的,一直有些心心念念。这位副经理忘记了番茄汤包的具体馅料,但记挂着那股浓郁的番茄味。帮他回忆起当初的味道,你有机会获得相关联的食谱。

    这条情报还附加了备注:你经常接触的物业小高经理,只是中层岗位的物业管家,为了显示出物业公司对业主的重视,特意对外声称其经理职位。

    嗯.....

    陈舟本来还想吐槽一下,就自己小区这物业,怎么那么多经理,又是高经理,又是副经理的。

    看到备注后发现,原来这小高经理一直有点挂羊头卖狗肉。

    难怪在业主群里他总是那副不敢大声说话的样子。

    除了被子涵妈妈收拾服了,其职位本身也不高。

    而情报里提到的这位项目副经理,肯定是小高的领导了。

    喜欢吃番茄汤包。

    陈舟店里并没有这个款式的包子,不过他也一直打算自己研究新品。

    可以就这个机会试一试。

    先把这个番茄味道做出来,帮副经理回忆回忆。

    而且,顾客是位物业公司的副经理。

    一顿包子免一年物业费肯定费劲,但让他帮忙提高点物业服务质量还是很有必要的。

    待办事项+1。

    最后——

    【市场消息(稀有)】:海滨市即将开启餐饮消费小额补贴,发放10-1、30-5、50-10的消费券,本次补贴将持续到年底,后天上午银闪付开抢。提前填写信息可以提高抢到消费券的机会。

    需要抢券的补贴,陈舟觉得不是好补贴。

    不过,作为商户,陈舟也并没有接到通知,不知道这波促销费的事情,能不能让自己赶上。

    属于情报提前透露的消息。

    陈舟觉得,如果可以报名的话,自己的社区食堂应该加入一下。

    店里包子、饭菜的价格肯定不涨,不能像那些趁着国补涨价的电器一样。

    但多少能让顾客落些优惠。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要研究研究。

    终归算一件好事。

    眼下,还是先实验一下番茄汤包的事情。

    周日,赶上新开业,店里确实很火,但顾客没那么集中,包子这块交给大姨和小侯完全没有问题。

    ...

    店里目前在售的灌汤包,是郑阿姨带来的手艺。

    大姨曾经在汴梁干过十年,做的是打水的汤包。调好的肉馅分几次打水进去,然后包进包子皮里。

    而之前陈舟从钓鱼老哥那里也收获过蟹黄汤包,那里面的汤汁,则是由单独制作的汤冻提供的。

    两者味道上有着一些差别。

    打水的汤包,汤汁清亮,用猪皮、骨头熬出来的汤冻,则是味道更加醇厚浓郁。

    番茄汤包,这个款式的包子,海滨市确实少见。

    但从名字上来看,最显著的特点,肯定是那股浓郁的番茄味道。

    还原这股浓郁的番茄味道。

    如果体现在面皮上,和面时,可以加入少许番茄汁,除了味道上的改变,同时也能让灌汤包的外观颜色变得鲜红而透亮。

    而如果体现在里面的馅料。

    陈舟想到两种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