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30节

作品:《后宫荣华录

    比起一纸诏书将人不情不愿的困在身边,他更希望顾瑾是真心实意的留下。

    “哦?那你便来说说,既冒犯了朕,朕该如何处置你?”

    “……”

    顾瑾睁大了眼睛,没料到他竟真会接下这话,她是有错不假,但潜意识里,就觉得皇帝不会追究。

    “想不出来?”

    顾瑾默默点头。

    “应该也不算大错……陛下就饶了臣女吧。”

    皇帝故意沉着脸,顾瑾神色可怜,本是在刻意讨饶,但被他这么盯着,慢慢便觉得这是真的生气了,不由紧张了起来。

    “陛下……?”

    皇帝摸了摸她的头发,笑道:“还以为你多大的胆子,怎么这就怕了?”

    顾瑾松气,泛白的嘴唇微微上扬:“是陛下有意吓唬臣女。再者,臣女不是怕,是不想您因臣女生气。”

    这小姑娘实在嘴甜。

    皇帝撩袍坐在榻边的鼓凳上:“朕不会生气,你安心养伤。玉山行宫清静,景色也不错,待你伤好后可四处逛逛。”

    顾瑾略一犹豫,还是小声道:“可是……可是臣女的家人皆知臣女在皇觉寺小住,陛下还是让臣女回去养伤吧,若是家里找不到臣女,怕会惹出什么闲话来。”

    “再者,让别人知道了臣女住在这儿,也是多有不妥。”

    “这你不必担心。”皇帝知道顾瑾心里的顾忌:“行宫内伺候的都很嘴严,不会让外面知道消息。永定侯府那边,朕也有办法拦住。”

    见她还要反驳,皇帝又语气平静道:“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想一想你身边的那个婢女。她伤得颇重,又在肺腑,此时并不宜挪动,有太医日日看诊,才是最好的。”

    顾瑾这回不说话了,给青玉延医用药并不难。但哪里能比得上御用的太医呢?如此看来,暂且留下才是明智之举。

    ……

    宫人们送进来一碗米粥,熬的不稠,里面只有稀稀少少的几粒米,旁的什么都没加,半点儿荤腥都没有。

    顾瑾被扶着侧躺起来些,皇帝则是动作自然的接过碗来,刚要喂她,就见顾瑾一副呆愣愣的样子。

    “这……陛下,怎好劳烦您……”

    皇帝亦是顿住。

    是他疏忽了,小姑娘昏着的时候尚能任他喂,醒了再继续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

    为了不吓着她,皇帝难得解释了一回:“是朕糊涂了,你昏睡时宫人灌不进汤药,唯有朕亲自动手才能喂进去几分。既然醒了,便由宫人来伺候你罢。”

    司兰连忙接过汤碗,待温度合适后才舀了一勺送到顾瑾唇边。

    自己竟然劳烦皇帝亲自喂过药?顾瑾暗暗咂舌,她惊到不知该说什么,只能避开皇帝的目光低头喝粥。

    暖粥下肚,空了几天的五脏庙里一阵翻腾,想要吐出来,但皇帝在这儿,顾瑾只能生生忍住,缓了片刻才慢慢见好。

    皇帝见此颇为欣慰:“吴院判说过,脾胃太过虚弱,是会有拒食的症状,需要喝上几日的暖粥调养一番,你能咽下去不吐就好。”

    顾瑾:“……”

    她心说,就算想吐,又怎么好在皇帝面前?

    幸好第一口下肚,后面的倒是容易了许多。皇帝眼看她喝了半碗,这才起身道:“你好好休养,朕先走了。”

    第51章 来谢恩

    守在外面的林常青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出来了,他都已经吩咐了人去前面搬奏折了,难不成是他猜错了陛下的心思?

    “陛下,这顾二姑娘刚醒,还正是要人陪的时候,您何不再多留一会儿?”

    皇帝笑骂道:“你这老东西!还给朕出起主意来了!”

    “奴才虽是阉人,但还是有眼睛的,这男女之情大差不差,总要多待在一起才能生出来不是?”

    皇帝看他一眼:“你懂得只是皮毛罢了。”

    想要多在一起,也要师出有名才行。那小姑娘是个还没开窍的,他要是逼的太过,反倒适得其反。

    人已经在眼皮子底下了,慢慢哄着,不必太着急。

    随后的半个月里顾瑾都老老实实的卧在榻上养伤,皇帝偶尔会过来坐坐,却不久留,只过问医女两句便会离开。

    每日送到她殿阁里的赏赐倒是不断,吃用穿戴样样不缺,伺候的宫人们也更加妥贴周到了。

    这般时日长了,顾瑾也渐渐习惯了这份出乎寻常的优待。

    她也有所怀疑过,但想起曾经皇帝说过,论辈分该叫他一声叔父,又觉得自己实在是自作多情。

    帝王之尊,若真的看上哪个女子,只需一句话便可收入后宫,宫里的女人更是要看皇帝眼色生活,哪里需要帝王费心费力的示好?

    想来,也只有小辈,才能分得皇帝的几分慈爱吧?

    “姑娘的伤口愈合的已经差不多了,可能会有些痒,还请姑娘不要抓挠。”

    “至于疤痕,陛下赏赐了许多祛疤的灵药,只要精细涂着,假以时日定能消下去。”

    没有哪个姑娘家喜欢留下疤痕,顾瑾自是感激道:“有劳吴院判了。”

    “药是陛下赏赐,姑娘若要谢,只需谢过陛下就是。”吴院判可不想抢了皇帝的功劳:“躺了半月有余,姑娘可以多下榻走动走动,这样也更有助于康复。”

    ……

    太医走后,司兰见她一直望着外面,知她这是憋闷了太久,便提议道:“吴院判已经同意了姑娘下榻走动,姑娘可要出去转转?”

    顾瑾自是点头,“我已好些日子没见过青玉了,能带我去见见她么?”

    见青玉?倒也不是不行,但您第一个想起的不应该是陛下么?

    司兰委婉道:“姑娘想去看望青玉,也不急于这一时,可是不是该先去给陛下谢恩呢?”

    “……”

    顾瑾略有些尴尬,是她一时高兴疏忽了。皇帝最近日日都来,虽不久留,但她都快适应了,还真忘了该谢恩的。

    皇帝救了她,又派人细心照顾她,可谓是关怀备至,自己确实该去。

    “只是……没有宣召,我贸然前去,会不会打扰到陛下?”

    “自然不会。”

    司兰劝着:“您愿意去,陛下只会高兴呢。”

    司兰原本就是御前伺候的,虽因皇帝不爱让宫女近身,只能做些杂事,但跟着时间久了,总能揣测出几分主子的心思,陛下可是巴不得眼前这位主动去找他呢!

    顾瑾有些奇怪,虽不明白自己去谢恩,为何会叫皇帝高兴,但还是同意了。

    多日积攒下来的赏赐终于派上用场,一众宫女们围上来帮她梳洗打扮,换上了身百蝶穿花的云缎长裙,腰间束着织锦攒竹缎带,墨缎般的头发细细挽起,发间插着缠丝蝴蝶簪和流苏步摇,再配上一双白玉耳坠。

    顾瑾揽镜自照,还有些不适应:“这是不是打扮得太招摇了些?胭脂也浓了些……”

    顾瑾脾气好,伺候她的宫人们也都很喜欢这位主子,听她这么说,一帮人连连道:“怎么会呢,您这般正合适呢,多好看呀!”

    “姑娘这么一打扮,可真是貌若天仙呢,任谁见了都会被迷住眼的。”

    “胭脂也正好,浓淡合宜,只口脂多用了些,姑娘毕竟大病初愈,用来提提气色很是不错。”

    顾瑾无奈:“可我是去给陛下谢恩,太张扬了总不好……”

    “姑娘这可想差了。”司兰也道:“您身上的穿戴可都是陛下赏的,只有用在身上,才是对陛下的敬重。”

    顾瑾被一帮子人给说的晕乎乎的,最后还是出了门。昭文殿离皇帝所在的正德堂不远,但顾瑾刚刚恢复,体力不济,最后还是坐着轿子去的。

    林常青也没想到顾瑾会来,急匆匆的迎了出来,见到顾瑾后眯着眼笑道:“顾二姑娘怎么这时候来了?快快请进,您大病初愈,小心再冻着。”

    顾瑾手里提着司兰交给她的食盒,跟着林常青走进了后殿。

    “陛下正在前面与大臣们议政,姑娘还请在这稍后片刻。”

    这似乎有些不是时候,顾瑾忙道:“既然陛下在忙,那我还是先回去吧。”

    “我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只是想来给陛下谢恩的。”

    林常青连忙阻拦:“别呀!顾二姑娘手里这不还提着吃食么?都拿来了,总要让陛下尝一尝才是。”

    顾瑾一个人坐在后殿里,四下看去,这里应是皇帝平常小憩的地方,软榻上铺着厚实的毛毯,博古架前的案几上有半副没写完的字,还有半盏没喝完的凉茶。

    隐约能听见前面有声音传来,顾瑾走过去,就见一道紫檀雕镂的屏风,她靠近了些,便能从缝隙中窥见一身帝王常服端坐在上首的皇帝。

    ……

    “春闱还是由礼部操办,至于主考官,吴阁老可愿一试?”

    “陛下有托,臣必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有吴阁老坐镇,朕也就放心了。”

    “眼下就要年末了,各地方的官员考绩也要抓紧……”皇帝正沉眉说着话,突然听见了屏风后细微的响动,顿了顿,继续道:“吏部的动作还是太慢。”

    吏部尚书心里一紧,连忙道:“臣有罪,待臣回去后,定会亲自督办此事,三日内呈交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好了,诸位卿家也都辛苦了,今日便散了罢。”

    皇帝想着屏风后面的小姑娘,难得早早结束了小朝会。在场的大臣却面面相觑,哪次小朝会不是一两个时辰才结束?今日怎么散得这般早?

    自从皇帝一时兴起搬来了玉山行宫小住,可算是苦了满朝的大臣,每日要早起一个多时辰赶路不说,遇到皇帝召见或有事私下对奏而留下,再回家时差不多就披星戴月了。

    想在当今陛下手底做官,必须要有个好体魄才行……

    他们现在只求陛下能早日回宫!

    第52章 尽孝心?

    待殿内的人都退下后,皇帝这才看向没了动静的屏风。

    “出来吧,还藏着做什么?”

    顾瑾走了出来,刚欲跪拜,却被皇帝开口止住,“礼就免了,能下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