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翻身把歌唱 第113节

作品:《军嫂翻身把歌唱

    小磊早就习惯了她,闻言脆生生的应道:“嗯,我也是来帮沈阿姨腌菜的,我以前也帮我妈妈腌过。”

    齐嫂子有些难为情,屁大点儿的孩子会个啥,也不怕人笑话,“你好好摆弄你的虫子就行了,少给我们添乱!”

    小磊眨眨眼,不服输的道:“我不是小孩子了,我爹说我是男子汉了!待会儿等着我大,大——”

    小磊想不起来大啥了,眨着眼,求助的看向齐嫂子,齐嫂子恨铁不成钢的点点他的额头,“是大展身手!”

    小磊连忙点头道:“对,就是大展身手!你们等着瞧好了!”

    沈慧在一旁默默的笑了,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童趣,另一方面则是深觉得有成就感,亲眼看着小磊一点点儿的开朗起来,这感觉还真好。

    “你个死孩子,还大展身手,就这个小坛子你能不能抱起来还是问题呢!”齐嫂子不客气的打击儿子。

    眼看小磊的小脸一点点的垮下去,沈慧赶紧站出来和稀泥,“好了好了,嫂子,不管小磊能不能干得了,他的心总是好的。”

    齐嫂子这才觉得自己反应过头了,到时候不让他摸就行了,干啥要这么厉害,孩子好不容易好了点儿别又吓回去了。

    沈慧已经提前把熟了的瓜菜摘下来洗干净,并且晾干放在了菜篮子里。

    “咱们先配腌菜水。”齐嫂子道,“你烧开水了么?”

    沈慧点点头,这点儿常识还是有的,“已经准备好一锅晾凉了。”

    “嗯,来。”齐嫂子拿起脚边的一只坛子,边走边解释道:“这坛子里是我家吃完了腌菜剩下的腌菜水,跟凉白开掺在一起,到时候好发酵。”

    到了厨房,齐嫂子果然把腌菜水倒了一半在凉白开的锅里,用勺子搅拌后道:“你这水还有一点儿热,再放一会儿就差不多了,这段时间里咱们先切菜。不过,这锅里的水只够腌两个坛子的分量,待会儿还得烧些水。”

    “辣子,大蒜,大葱,生姜,八角,香叶,花椒,茴香,白酒,嗯,准备的很全……我家去年就没放茴香,总感觉少了啥似的……你这样腌出来的肯定好吃!”齐嫂子看到案板上摆着的各种调料,每说一种,就扔进锅里一把。

    然后才看向菜篮子里的各种蔬菜。

    “像圆茄子就要切成细长条,到时候好入味儿,黄瓜则要切成小段。”说着齐嫂子手下动作迅速,不一会儿,一堆指头粗细的茄子条就出来了。

    过了一阵子,看齐嫂子的动作慢了下来,沈慧道:“嫂子,你先休息一会儿,换我来切。”

    齐嫂子早上切了不少的才,本来就还没缓过来,这一切,胳膊又算又疼,闻言也不跟沈慧客气,在一边慢慢的揉着胳膊,边告诉沈慧注意事项。

    等到茄子切了一案板出来,锅里的水也凉了。

    “嗯,去把坛子搬进来,要是里面还有水就用干布擦干净!”齐嫂子道。

    沈慧应了一声,提着两只空坛子进来,今天的太阳当头照,坛子干透了。

    齐嫂子接过坛子,快手讲茄子条放进坛子里,又将盐巴倒了一些进锅里搅开,这才用勺子把水连同花椒等装进坛子里,一直到水漫过茄子条。

    “让你准备的石头在哪儿呢?”齐嫂子喊道。

    “在这里呢!”沈慧回过神来,从碗柜里拿出一块三四公斤的石头来,齐嫂子将石头直接塞进了坛子,原本飘浮的茄子条全身没入水中。

    齐嫂子又把坛子上的盖子盖回去,在坛子和盖子之间的凹槽里倒了些白酒。

    “好了,搬到堂屋里放着,两个月后就能吃了,不过那时候还有新鲜菜呢,放到冬天再吃也行,那样更入味儿!”齐嫂子拍拍手道,“这就完了,过程都记住没?”

    *****

    二更!

    求订阅,求月票!

    第二百二十二章 生个孩子吧!

    沈慧点点头,“知道了,嫂子你先坐,剩下的看我的了!”

    齐嫂子笑道:“这么多菜你要是切完,今天晚上我就得管你饭了!”

    “我不打算一次弄完,待会儿再弄点儿黄瓜,剩下的慢慢来。”沈慧道。

    不然,他们家的锅都不够用了!

    “也行,看你的吧!”齐嫂子想想道。

    黄瓜切成指头长短粗细的段,放进坛子里,再倒入剩下的腌菜水即可。

    等到收拾好,太阳都已经落山了,沈慧和齐嫂子一起把两个坛子搬到堂屋里,两个月后就可以开封了。

    “天不早了,我回家做饭去了。”齐嫂子一手牵着小磊,一手抱着空坛子。

    “等一下!”沈慧将剩下的洗干净的黄瓜装在一个小篮子里递给小磊,“没事儿了啃一根,解渴。”

    齐嫂子也不推辞,带着小磊回家了。

    沈慧也洗手打算做饭,决定做个简单的,吃完饭三散散步还要去牛大厨那里喝老鳖汤呢。

    想来想去决定凉拌个黄瓜,家里还有几个之前从齐嫂子家摘得长茄子,在蒸笼里蒸熟,捣点儿蒜,加点儿香油、辣椒粉和香菜,她妈以前就做过,很好吃。

    除此外,再煮点儿绿豆汤,就着馍馍一起吃,既不会吃太撑,也不会半夜饿醒。

    今天的天气算的上不热,她的饭都已经上桌了,绿豆汤也凉了,训练场上整齐的脚步声依然清晰可闻。

    她一个人没食欲,想着下午也没看书,随手拿出一本语文记上面的诗词,忽然觉得有道视线盯着她,抬头正好对上小磊的眼睛。

    不等他退后,沈慧就招呼道:“过来!”

    “吃过饭了么?”沈慧放下书问道。

    “没有!等俺爹嘞!”小家伙说着话视线却集中在桌上倒扣的书上。

    沈慧拿起书,问道:“识字么?”

    小磊迟疑了一下才道,“还没上学,不过我爹教了我好多字了!”

    “想看么?”

    小磊毫不迟疑的点点头,沈慧笑着将书递给他,“这是一首古诗,能认得全么?”

    是杜甫的《登岳阳楼》。

    小磊看了看,不好意思的道:“好多字都不认识。”

    沈慧笑笑,“我教你!”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记住了么?”沈慧摸摸小磊的头。

    小磊点点头,脸红扑扑的,有些委屈的道:“诗记住了!但是字还没记住!”

    沈慧磨磨牙,她就随口一问,这么难的诗,她都是读了十几遍又知道其中的意思,才堪堪记住,这孩子跟着读了两遍就记住了?

    “没事儿,字以后就学到了,到时候就会了!”沈慧摆摆手道:“既然记住了,那来背一遍!”

    于是,在她惊讶的目光下,小磊当真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神童呀!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神童!

    沈慧连连点头,小磊不解的问道:“阿姨,我背的对么?”

    呃,能不对么?一字都没差!

    “这么喜欢背诗学习学习,明天阿姨就跟你妈妈说让她送你去学习好不好?”

    本想着小磊会很高兴的,谁知他摇摇头道:“不用,我家最近没钱了,我妈妈说等明年再送我去学校。阿姨,我能天天过来跟你学认字么?”

    沈慧毫不犹豫的点头,这么聪明,又这么爱学习的孩子,任谁看了都喜欢。

    “谢谢阿姨!”小磊欢喜的道。

    沈慧揉揉他的脑袋,这才发现训练场上的口号声和脚步声已经停下了,站起身抬起头正要看看路上,顾正钦会来没呢,谁知那人就站在院子门口,温柔的看着这边。

    沈慧不禁脸红,嗔道:“回来了咋不进来,猛一看到你把我吓一跳!”

    小磊也响亮的喊了声,“顾叔叔!”

    顾正钦这才走进来,小磊也红着脸道:“我爸爸应该也回来了,我回家去了!”

    沈慧道:“等一下!”

    端过来一碗晾好的绿豆汤,“先把这碗绿豆汤喝了再走!”

    小家伙看了眼严肃面的顾正钦,乖乖喝完抹把嘴蹬蹬蹬跑了。

    沈慧又去盛了一碗绿豆汤,重新坐下来问道:“啥时候回来的?”

    “有一会儿了,看你在教小磊念书,就没打扰你们!”

    “哦,就是教他念了首诗,不过小磊可真聪明,才跟着读了两遍就记住了,让他背诵,一字不差!”沈慧惊叹道,随手端起碗来喝口绿豆汤。

    顾正钦嗯了一声,“这算啥,咱俩的孩子肯定更聪明!我们生个孩子吧!”

    噗——

    咳咳咳——

    “你慢着点儿,咋喝个汤也能呛着?”顾正钦赶紧给沈慧拍拍背。

    好半天,她才顺过来。

    怨念的看了眼顾正钦,怎么就突然说到生孩子了?

    是了,他在门口站半天除了害怕打扰到两人,更多的是在看到小磊后想到了两人以后的孩子吧?

    “咋了?”顾正钦不解的问道。

    “我们不能过几年再生么?我还小呢!”某个十八岁,在农村生的孩子已经可以打酱油了的年龄的女人说道。

    顾正钦怔了一下才点点头,“你说的对,我们当年的那个老师就说过,女人生孩子早了容易出事儿,而且对以后也不好。是我糊涂了,咱们还年轻,以后想生几个就剩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