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娘(美食) 第110节

作品:《小红娘(美食)

    窦玉凤懒得理他们,但脸上的开心不是作假,谁看了都不觉得这是在骗人。

    苏茵茵只觉得罪孽深重。

    家里人知道后,揉揉女儿的头:“这不是你的错,玉凤肯定明白啊。”

    原锐也说过这样的话。

    为了弥补遗憾。

    在家人劝慰过后,苏茵茵终于打起精神,去何家药铺看了看。

    何家公婆同样劝阻无果后,帮着筹办婚事。

    这婚事办的简单,但该有的东西一样都没少。

    因为窦玉凤相公去世之前,已经备好两份东西。

    一份为聘礼,给他老家的堂兄弟准备,那位堂兄弟家境贫寒,估计备布了这么周全。

    另一份是彩礼,单独给窦玉凤准备的,让她也有东西傍身再出嫁,不能只依靠对方的良心。

    彩礼上写明了,何家药铺,以及他留下的笔记等等,都是窦玉凤的。

    两份单子事无巨细,几乎把生前身后事全部交代清楚。

    其中聘礼,甚至是他为自己妻子以后的丈夫准备。

    苏茵茵头一次看到这么让人震撼的礼单。

    两份东西拿在手上,只觉得有千斤重。

    看着是礼单,却是对自己心爱之人一辈子的保障。

    对方当时还在病榻上,又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做完这些事。

    苏茵茵无法想象。

    怪不得玉凤姐姐只嫁他相公,而且这辈子便认定了。

    想来在她被带到何家之后,还有无数这样让她感动的时候。

    他们两个生死相隔,却有最真挚的爱情。

    窦玉凤试穿了里面的嫁衣,还偷偷道:“我之前穿过的,试给他看,他说好看之后,就让我收起来了。”

    那时候她相公病入膏肓。

    现在想想,若知道他一定会走,就该拉着他办完婚事,现在也不用跟他种下的杏树拜堂了。

    苏茵茵认真听着,刚开始她确实有些惊恐,到现在已经慢慢接受了。

    知道玉凤姐姐不是头脑发热,是真的考虑过,她才放心。

    也许,这就是她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吧。

    也是完成她的心愿。

    这场婚事不是给去世之人看的,也不是给旁人看的。

    是玉凤姐姐自己想要的。

    既然这样,谁都不好阻止。

    现在看来似乎真的没有必要阻止,这份感情别人或许不理解,可苏茵茵已经有些知道为什么了。

    三月初六,春日正好,杏花开的极盛。

    婚礼当日,窦玉凤只让公婆,以及苏茵茵李锐渊他们在场。

    形式简单却不简陋,一切都是用心安排过的。

    窦玉凤轻声说了不少话,有对去世相公的,有对公婆的,语气轻快自然,显然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看着她脸上的笑,苏茵茵不仅接受,甚至理解了。

    窦玉凤笑的坦荡认真,她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心愿。

    是因为她喜欢,她愿意。

    她比任何人都勇敢。

    “如果真的有下辈子,希望他们可以好好的。”苏茵茵轻声道。

    李锐渊点头:“肯定会。”

    苏茵茵心里感慨,又问道:“玉凤姐姐怎么请了你。”

    “沾你的光,她知道我们关系好。”

    关系好吗?

    苏茵茵踏出何家药铺的店门,还没回答这个问题,便被蜂拥而至的人群围住。

    “苏茵茵,小红娘?你的名字如雷贯耳啊。”

    “杏树婚事成了?你怎么看出来她跟杏树有姻缘的啊。”

    “是不是你帮窦玉凤和他相公牵的线?”

    “看看我看看我,我什么时候能成亲啊。”

    原本就出名的苏茵茵,这次更加夸张,谁见了都要问一句,能不能把我牵线啊。

    苏茵茵吓得后退半步,可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

    谁让这件事如此离奇。

    就算家里有对象的,也要来打听打听什么情况。

    李锐渊先一步拉起她手腕,让郭展过去挡着,直接从缝隙里钻出来。

    暗卫们看的揪心万分,没有命令不好直接出来。

    一群人追着两人,多危险啊。

    还好苏家离这里并不远,李锐渊借机再次进到了苏茵茵家门。

    不过这会门里还站着一个人。

    苏显下意识皱眉,开口道:“怎么了?”

    苏茵茵连忙甩开对方,对哥哥道:“就是杏树成亲那事,更多人知道我了。”

    这是真的让人苦恼啊。

    苏显心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但李锐渊只当没看到对方眼神,反而正正经经告别离开:“我府上今日事多,先回了,过两日再来找你,马场的草长得差不多了,现在可以先练习着。你之前还说想学马球,等四月一过,便刚刚好。”

    等李锐渊离开,苏显又仔细想了想对方的话。

    他府上事多?

    他府上。

    这话就不对劲。

    “原锐他已经成亲了?”苏显语不惊人死不休,吓得苏茵茵喝水差点呛到。

    “没有吧。”他成亲的话,很多人应该会知道吧。

    苏显却分析道:“他说府上事多,一般只有开府的人才会这么讲,一般人开府,必要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成亲,又或者封了高官厚禄。”

    放在早些年,甚至只有后者才能称之开府。

    现在没那么多讲究,成家之后单住,也能这么说。

    苏茵茵想了想,直接道:“那就是后者。”

    说完之后,苏茵茵赶紧打个岔:“哥,你这会不应该在书院吗,怎么回家了。”

    “回来拿两本书,同窗想看。”苏显道,“没想到这几本书,竟然成了今年会试重点。”

    苏显一边找书,一边说起缘由。

    四月会试马上到来,山家书院不少举人学子正在潜心读书。

    谁料今年主持会试的太子殿下,竟然换了主考官。

    这位主考官早些年一直在家中赋闲,每日读书耕田,潜心研学,还编写了几本关于农耕,游记的书。

    而他的尝尝挂在嘴边的,便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意思就是,形容农家酒菜丰盛。

    更希望每一个农家都能有此丰盛的酒宴。

    相比其他大家的政治抱负,他更倾向劝耕。

    他甚至说过,自己读书,就是为了更好的耕田。

    如今五十六岁的他被请出山,直接担任今年会试主考,可见以后的倾向。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会试题目,也会从耕种上选择。

    一时间,各大书铺,以及各大书院关于农耕的藏书,或买或借,全都被学生们抢到手中。

    苏显之前就喜爱这方便的典籍,所以在书院借了几本,被同窗知道后,恳求他拿来看看。

    “我先把书还给书院,然后随他们去借。”

    苏显还是秀才,不用考会试,此刻更不好占着书。

    “原来是这样。”苏茵茵惊讶道,“风向变得这样快,考生们压力肯定很大。”

    但苏茵茵还是很喜欢新主考的,听着就是个很务实的人。

    苏显把书找全之后,继续道:“他们还让我带些点心过去,说的想吃,但没时间排队。”

    见哥哥拿的东西多,苏茵茵干脆跟她哥一起过去。

    两人提着食盒,抱着书去往山家书院,期间还路过苏茵茵名下的铺子。

    不过铺子现在关着门,还没有正式营业。

    苏显道:“其实不用等慧女点心稳定,妹妹什么时候想开,直接开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