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情

作品:《程雪羽文集

    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  生、死、爱——永远是文学和艺术的三大永恒主题。生是生命的伊始,死是生命的终结,而爱是生命存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她,生命有了熠熠生辉的活力,有了狂肆的激情,有了明知绝望而不放弃的追逐,有了生命最原始的动力,有了我们对生的赞美与渴望。爱的存在让我们腰佝偻,头发变灰、变白时,回望整个生命之路,洒脱地说,无悔此生!

    从地球上诞生了两异性时,也就诞生了爱。上帝创造了亚当与夏娃,他也就创造了爱。我们不必历数基督的教义,也毋庸寻章摘句古兰经,因为这些经文诞生之前已经有了爱。从古昔腊神话到中国的诗经爱无所不在。

    我们可以从史文中读出,女英、娥皇闻舜帝崩,临湘水,泪洒青竹,而成斑竹,跳水而逝。这是我们的先祖对爱的忠贞。项王困于亥下,兵少食尽,四面楚歌,虞姬为项王舞于帐前,劝一壶烈酒,从容赴死。这是后来者对爱的追随。爱啊,你的魅力何其大?让人从容生死,无怨无悔。

    爱是人类的祖先——猿,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就诞生了。不,应该是猿人还没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就诞生了。在没有思想的动物界,爱情同样可歌可泣。记得少年时曾读过一篇关于两只狼的爱情故事,书的名字忘记了,只有那冷峻温柔的文字让我记住了。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对夫妻——狼,在阳光西下的黄昏徐徐散步在丛林里,他们的脚步有些迟缓了,年纪大了。阳光温柔地洒在他们身上,妻子银灰色的毛如缎子,丈夫的威严不减当年。他们不时的用充满温柔的目光看看对方,回顾他们的少年时代,回顾他们的爱情辉煌时候,回想丈夫当年威武的雄姿,回想妻子当年窈窕的身姿。当他们沉湎在记忆温情的时刻,丧失了警觉,然而在这个充满危险的森林,他们的灾难也来了。突然丈夫掉进了猎人挖的陷阱,陷阱很深,丈夫积蓄了所有的力量窜不出来,力量越来越弱,他的前爪在窜的过程中不断地扒着陷阱四壁的土,不断地撞击,已经是鲜血淋漓,银灰色的毛沾满汗水和泥土。他的妻子一直在陷阱边守侯,鼓励他。这样过了一天,公狼饥饿了,没有力量窜起。他的妻子地窜入森林打来猎物,叼到陷阱边,甩进去。她柔弱老迈的身体,打来的猎物越来越少了。她打猎的时候还要不停地和同类更强大的敌人作斗争,她步履蹒跚,身上伤痕累累,但却不曾离开陷阱,因为陷阱中有她的丈夫。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他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母狼每次只能打到一点食物,打来的猎物她全部都给了陷阱中的丈夫。最后陷阱中的狼被猎人发现了,抓住被关在笼子里,运回了村庄,全村示众,最后被杀死。那只母狼一直跟随到村庄。在被公狼被杀死的那个夜晚,人都散尽了。夜里人们听到凄厉地狼嚎。第二天,人们看到在公狼被杀死的地方,有一只死去的母狼。

    记得少年的我看完这篇小说后,久久地处在震撼之中,被动物界的爱情久久地感动。狼历来被人们称为狡猾、凶狠的动物,而我们在这里读到的却是他们的温情,对爱情的忠贞。从此我喜欢上了狼,这种令人讨厌的动物。这种动物界的爱情令我们当今的人类爱情黯然失色。让我们充斥着商品交换爱情价值的人们愧颜淋漓。对于动物界的这种纯美爱情,今天的人们在思考什么?

    当过去人们相遇时的一声“吃了吗”变成了如今的“离了吗”这个时候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爱情。难道爱情真成为我们对中世纪古典爱情的怀念与追忆。当男人把养几个情人当成标榜理由的时候,当女人用和多少男人“睡过”作为衡量自己魅力的时候,我想对着上苍,对人类的灵魂扣问:

    “爱情啊,你在哪里?”

    现在影视中,文艺界越来越垂青古代历史,是什么原因?是对现实的失望,是对古人前期那种纯美爱情的追忆,他们虚构着一部部爱情童话,在虚幻中安歇这个世纪已经不存在的爱情,让充满浮躁不安的灵魂在那里栖息。让现实已经不存在的爱情在那段时空中演绎,以满足内心对纯美爱情的向往。

    原来被我们视为神圣之物的爱情,被一代代人讴歌赞美的爱情,随着如今高科技的发展,差不多已变成电脑里的一个程序。那神圣的爱情如今已经风雨飘摇,被社会的高速发展肢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没有精力谈她说她,爱情出现了“速配”你看电视中“玫瑰之约”“今日之约”多火。浪漫的情节不再是找心灵倾诉的窗口,它只是一个程序。只要你提示几个字,电脑在瞬间便完成一部“麻辣火热”的情节。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样的爱情成为遥远的童话,人们站在童话的边缘反复吟咏,而谁也不愿涉足进入。人们讲的是经济效益,商品交换的等量价值,讲的是生理快乐。婚外恋,一夜情,性伴侣像爱滋病一样疯狂的滋长。人们追求的自由、辩解的爱情和生理享乐成为狼狈为奸,一丘之貉。

    人们充满智慧的诡辩,把爱情与性剥离了,又把爱情与家庭的关系巧妙的回避了。于是,这个世界没有爱情的性,没有家庭的爱情。马克思侃侃而谈说“没有爱情的家庭是不道德的”我想问一问,没有道德的爱情是什么?可惜马克思死了,人们回避爱情与家庭时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说没有婚姻的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爱是什么?爱是一句承诺,婚姻是例证承诺的结果。爱情在当今追逐的是无花果,相逢的夜晚,激情在床上耗尽,然后轻声说:“拜拜”大家都时尚地说两轻松,不累赘。双方都得到了快乐,又不用承担什么?这一切与爱情无关!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保守者,不开化者,才对如此的爱情念念不忘。他们保持着最后一丝爱情的纯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爱情没有任何的进步,反而越来越呈现技术上的颓废。人们在追寻疾呼着西方上世纪初的“性解放”却对西方的人们渴望的“性回归”视而不见,人们越来越不把性与贞节当回事了,其实是人们越来越不把爱情当回事了。

    被鲁迅先生诅咒一千次的贞节牌坊在世纪轮回中坍塌。牌坊不见了,是不是人们就不用固守什么了?对于每个男人,每个女子,是不是都不用守侯什么了?是不是就可以滥交,可以把爱情与性分离,可以四无忌惮藐视贞节。

    爱情的贞节是不分男女的。守侯爱情的贞节,是守望一份纯洁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感情。当我们经历漫长的青春,一个年轻的男子或美丽的少女把爱情贞节交给对方时,那是情怀系于你一身的圣洁,是为你留守青春是洁白的见证。我们诅咒的用殷红的血去证明贞节中,但我们赞美为爱情留守贞节。

    当我们从一座座贞节牌坊走过,如果只去诅咒它违背人性,应该是偏执的。难道抨击封建才能说明我们正确认识了社会进步,如果仅仅是这样我想会让许多亡者的灵魂不安的。他们之中许多不是为了名誉,不是为了赢得世人赞美,而赤守贞节不嫁的,他们是为自己的爱情留守。留守一份爱情,留守坚贞用青春青灯黄卷守护着对爱情的忠贞,对海誓山盟的兑现。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这不是我们诅咒的,这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爱情的忠诚。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普希金能为爱情角斗于枪口下,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能为丈夫奔走千里,去滴水成冰的西伯利亚,元稹是取次花丛懒为顾,纳兰若容郁郁惆怅之亡。这是古人对爱情的执着。相对于古人爱情的疯狂追逐,对爱情生死无悔。今天现实的爱情是多么的肤浅、脆弱。今天流行语是:天下美女千千万,一个不行接着换,谁能为爱情舍出生命,舍去享乐。爱情变得丑陋了,不再是爱情,是琉璃瓶,轻轻一敲,便支离破碎。

    爱碎了。当爱情用金钱、商品交换、物质等名词衡量时,爱已经碎了。越来越多的女子投身大款的怀抱,越来越多的男子为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而舍弃忠贞的妻子,抛弃爱情。物欲冲塌了爱情神圣的堡垒。当人们被感官所诱惑时,我们还能信誓旦旦的说爱情吗?

    爱情在金钱面前碎了。

    爱情与金钱对抗,实际上是人与自己的对抗。

    现实残酷竞争,人世充满了冷酷的风,我们没有时间和情感体会红绡帐的温情,我们用“速配”的方式解决了生命中的一半的“爱情”为了追求激情而填充爱情,我们追求感官上的“一夜情”古典意义的爱情正在渐渐地消解,浪漫主义的爱情情调也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往日云烟,缕缕飘散

    爱情碎了。

    男人在绝望之后说:“世上的女人其实都一样,认命了!”

    女人在哭泣之后说:“世上的男人没有好的。我算看透了”

    我在漫长的黑夜,对着西空闪烁的孤星放声追问:“谁来拯救爱情!”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结束时说:

    “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呀!”

    孩子回答说:

    “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今夜月光如水。

    今夜月圆如画。

    今夜,我为爱情祈祷。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编者按 从终南到蒹葭再到桃夭,从爱情到婚姻,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主题,甚至,世间万物同辙。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速食?成为程序?爱情,又是为何从人类的信念、孜孜追求,变成现在的百般不信任?相信真爱是那么难,在从流同俗中极尽万般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