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搞基建 第134节

作品:《朕要搞基建

    宋玉竹说出差别后,季怀德又掐了一株新穗递给宋玉竹道:“陛下,您尝尝这新麦可香甜?”

    宋玉竹剥开一粒尝了尝,一股原始的麦香味在舌尖蔓延:“香,百姓要是都能吃上这么香甜的麦子就好了。”

    季老大人忍不住咧开嘴笑道:“老臣也是这么想的。”

    二人正说着,不远处突然有人奔跑过来:“报!急报!”

    大伙回过头,只见一人骑马飞奔过来:“不好了陛下,京西大营发生踩踏了!”

    第130章 体育馆

    宋玉竹急切的询问:“长乐现在怎么样了?”

    “公主在观赛台上无恙,不过末将也没办法靠近,下面都被百姓围住了。”

    “怎么会发生踩踏?”宋玉竹朝旁边的马车上赶。

    当初他选择位置时,特地选了京郊这片空地,就是怕人太多造成拥挤。加上比赛的场地就在军营旁边,如果发生混乱,士兵们随时可以出动制止。

    负责传信的是杨平副将,他边走便道:“今天来看比赛的人太多了,还不到卯时周围就已经围满了人,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百姓朝京郊赶去。”

    上京常住人口三十七万,今天怕是去了十万不止,导致整个西大营外人满为患。

    宋玉竹坐上马车,由一大队人马护送着朝西城门走去,路上还能看见不少百姓正在朝西门走,不过已经有士兵在阻拦他们往回劝返了。

    走到西城门时,柴戎将军跑过来拦住圣架:“陛下您不能去!那边现在太乱了”

    宋玉竹掀开车帘道:“长乐公主还在那呢!”

    “末将已经派人进去保护公主。”

    宋玉竹还是不放心:“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乱起来?”

    “城外有人故意制造混乱。”

    宋玉竹一听,心道果然如此!这么宽敞的地方,百姓必然不可能造成拥挤踩踏,定是有人在其中煽动。

    “杜冲呢?”

    “回陛下,他这几日在家思过。”

    “思什么过,让他赶紧过来!”

    “是!”柴戎赶紧朝下属要来一匹马,急忙朝杜府赶去。

    “杨平,你派人去找一些薄木板。”

    “哎……”杨平虽不知皇上要木板干什么,但吩咐下来立马去办。

    不多时杜冲跟柴戎骑着一匹马跑过来,他刚想跪地请罪,宋玉竹拎起他的衣襟道:“快上城楼,叫百姓往回走!”

    “遵命!”杜冲是有名的大嗓门,当年战场上叫阵可没输过。

    他拎着衣摆三步并两步跑上城楼,清了清嗓子大喊一声:“所有百姓听令!现在转身回城,不准再往前挤了!”

    拥挤在外围的百姓闻声愣了一下,有人听话的已经开始往回走了。

    不过还有人大喊着:“赶紧走啊!一会看不见比赛了!”周围的人一听,越发着急的向前拥挤起来。

    “别挤了!别挤了,前头走不动了!”

    “啊!谁把我钱袋偷走了!”

    “嘿,谁在踩我脚?”人们吵吵嚷嚷,将杜冲的声音淹没,根本没人往回走。

    宋玉竹也登上了城楼,放眼望去,前面乌压压的一片人,像沙丁鱼罐头似的一个贴着一个。

    这样下去不行,一旦有人摔倒肯定会造成更大规模的踩踏事件。

    不一会杨平抱着一摞薄木片过来,这些木片差不多都有两尺见方,只有几层纸的厚度。

    “陛下,这是在附近棺材铺子里找来的木片,不知能不能用。”

    宋玉竹用手掰了掰,木片很有韧劲,用力一卷就成了斗状,宋玉竹对着中间的小孔试了试,扩音效果还不错。

    “杜将军,拿这个喊话,告诉他们违令者罚款五百文。”

    “哎!”杜冲接过扩音器大喊。

    “所有百姓听令,若再不回城,罚款五百文!”

    一听罚钱效果马上就来了,后面的人迫不及待往回跑,人流突然就朝城门这边涌来。

    城门狭窄,宋玉竹怕再次引起踩踏,他连忙登上城楼道:“安抚百姓,别让他们着急。”

    杜冲连忙又道:“莫要着急,排队慢慢进,故意拥挤者杖五十!”

    速度这才慢下来,大家有条不紊的进了城。

    人群中有人似乎不想让这桩闹剧结束,大喊着:“大家别走啊!这么多人在官府肯定不可能真罚我们。”

    “听说比赛可有意思了,错过这一次,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见了!”

    然而百姓又不是傻子,谁怎么可能听他们的吆喝,万一真罚钱他们给啊!五百文钱够普通人家一个月的嚼用了。

    柴戎眼神好,趁机捉住这几个挑拨的人,这些人会带回诏狱严加审问。

    很快外围的人清干净,里面的人也慢慢排队往回走,堵在军营里的士兵终于能出来维持秩序了。

    受伤的百姓被抬到军营中医治,有十多人重伤,七十多少轻伤,索性这次事故没有造成死亡,

    不过城防营和礼部可倒了霉,造成拥挤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礼部判断失误,没有重视围观百姓的人数增多。而后城门源源不断放人出去,造成了这场事故。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事故,运动会被迫取消,好好的一场活动泡了汤。

    宋玉竹从看台上接回了宋玉潼,小丫头倒是没害怕,趴在宋玉竹的肩膀上道:“哥哥,我看见有人故意在吵嚷,让后面的人挤前面的人,他们太坏了!”

    “是,哥哥已经派人把他们抓起来了。”

    宋玉竹突然心思一动道:“潼潼,你有办法让百姓下次别这么拥挤吗?”

    宋玉潼想了想:“造许多凳子,凳子坐满了人就不许他们再进来了。”

    “那看不到人岂不是不公平?”

    小丫头皱起眉头思索半晌道:“可以花钱买位置,买不到的人看不到,就不算不公平了。”

    宋玉竹没想到她小小年纪竟然能想到这些,跟后世买票入场的规矩几乎一样!捏了捏她的小脸道:“下次哥哥就按你的方法做!”

    运动会还是要搞的,但不能这么简单粗糙的搞了。

    宋玉竹打算直接在西郊建一座可以容纳数千人的体育场馆。外围做成阶梯式的看台,中间则是比赛的场地,想要看比赛就得买票进场。这样既能推广体育又能带动经济,一举多得。

    第二天早朝宋玉竹提出想法,竟然被朝中不少人反驳。

    “陛下,建造这样的场地劳民伤财,实在不可取。”

    “是啊,这次踩踏事故已经提了一个醒,运动会不能让百姓们参加。”

    说话的是兵马司统领魏浩,前两天手下参加那劳什子接力赛跑,被玄衣楼的人好顿戏耍。他丢了面子,心里愈发抵触运动会。听皇上的意思以后还打算办,赶紧出来说了几句。

    倒是户部尚书刘蔺开口道:“鼓励百姓强身健体是好事,不能因这一次失误便放弃了,我觉得陛下提出的想法就很好。”

    旁边工部尚书咳了一声:“臣附议。”

    这俩人一开口,朝堂上争吵的声音瞬间小了很多。毕竟一个出银子一个出力,人家都不反对,他们再反对显得有些不识抬举。

    宋玉竹给了刘蔺一个赞赏的眼神,这小子猴精,亏本的买卖他才不干,肯定是想到体育馆能盈利。

    下了朝宋玉竹招刘蔺和纪明礼去了尚书房商讨这件事。

    宋玉竹把昨晚连夜画的体育场草图给两人看了看,这张草图是按照他记忆中,最大的体育馆的模样绘制的。不过建设难度有些大,他将整体简化了一些。

    “二位大人估算一下,建一座这么大的场馆需要花费多少银子?”

    纪明礼计算成本最拿手,将草图拿来一看,先算占地面积,再算材料费和人工费,最后加在一起给出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报价。

    这个报价还算良心,刘蔺捋着胡子盘算道:“纪大人将正南、正北这两侧的高台上建成十个独立的小亭子,需要加多少钱?”

    “亭子得看大小。”

    “放上桌椅板凳,能容纳四人即可。”

    纪明礼又多加了十万两银子,最后敲定一百六十万两。

    宋玉竹疑惑道:“景节,你让纪大人在两侧建亭子干什么?”

    刘蔺拱手道:“臣觉得,那些富贾贵人肯定不愿同平民百姓挤在一起,不如干脆给他们建一些独立观赛的地方。”

    “当然这些地方也不是白让他们坐的,看一次一百两银子,我想那些人肯定很乐意花这笔钱。”

    宋玉竹忍不住笑起来:“你啊你!钻钱眼里去了!”观赛区的想法倒是不错,果然古人跟现代人一样,赚钱的想法层出不穷。

    旁边的纪明礼也忍不住笑起来,照他这么一说倒真听出些名头,“难不成进这里看运动会都要花钱?”

    刘蔺道:“自然要花钱,看戏还得买戏票呢。不过定价也不能太高,这是个长期的买卖,得打着回头客才行。”

    纪明礼道:“一次十文?”

    “十文太少了,赚不到多少钱,一场比赛怎么也得卖到三百文一张票,五千人看便是一千五百两银子,加上旁边的观赛台,一场怎么着也能赚两千两银子。”

    一年大大小小的比赛举办几十次,钱这不就赚回来了吗!

    宋玉竹点了点头道:“平日里也可以在这里举办文艺演出。”

    二人疑惑道:“何为文艺演出?”

    “就是表演唱歌跳舞,上京不是有擅长歌舞的名伶吗,邀请她们来这里表演,我想肯定有不少人捧场。”

    刘蔺抚掌道:“这是个好主意!”

    事情敲定后由户部拨银子,工部负责建造。

    宋玉竹刚送走两人,脑袋里的系统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宋玉竹吓了一跳,赶紧打了系统查看,见上面浮现一行小字:版图遭受攻击。

    宋玉竹连忙打开地图,整个大启的版图无恙,根本没有地方显示被攻击。

    看了一圈宋玉竹突然想起在马六甲海峡那一块的柔拂州点开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