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搞基建 第82节

作品:《朕要搞基建

    “陛下,孩子找回来了吗?”

    宋玉竹点头:“找回来了。”

    “那就好,怪不得昨天赵骁和柳燕子急匆匆的离开。”

    宋玉竹让内侍搬来椅子,两人坐在一起闲聊。

    徐冰:“抚幼堂建立起来,恐怕会花费许多银子。”

    银子其实宋玉竹手里有很多,他手握着大启的所有矿脉,其中不乏未开采的金银矿脉。只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一下挖出太多,恐怕会引起通货膨胀。

    “刘蔺的办法就挺好的,先让他试试,若是不行朕再想别的办法。”

    徐冰点点头:“也好。”

    “成亲的感觉怎样?嫂夫人体贴吗?”

    “挺,挺好的。”徐冰脸红的像螃蟹,拱拱手让他先休息,赶紧找借口遁了。

    宋玉竹笑得前仰后合,没想到徐冰脸皮这么薄。

    萍儿这次可被吓的不轻,回到家连着发了两宿高烧,最后还是麻烦宋柏帮她针灸才好过来。

    不过脾气也变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活泼开朗,现在见到生人便吓得往后躲,被小梅说过几次都不顶用,偶尔还会突然大哭。这些都是惊吓留下的后遗症,只能随着时间流逝,让她慢慢淡忘。

    一日后便是宋玉潼的周岁宴,天刚亮宫里的赏赐就来了。

    宋玉竹赏给妹妹的东西都是最好的,玉锁、玉镯、玉佩,全都是羊脂白玉,细腻的像一块油脂,孩子带在身上极其温润。

    小儿拳头大小的南珠整整十二颗,都给妹妹拿着玩,其他的金银珠宝更是数不胜数。

    紧接着更贵重的赏赐送来,是宋玉潼的封号:长乐公主。

    自先夏朝起,长乐就是嫡长公主才能赐的封号,也就是皇上和皇后的第一个女儿才能得到这个封号。

    宋玉竹自知今后不会有子嗣,所以把最尊贵的封号给了妹妹。

    其实宋玉竹心中另有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他还从未跟旁人提过,就连父母和赵骁也没说过。他想等宋玉潼再大一点,把她接进宫里由自己亲自教导,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宋玉竹心中清楚,光靠自己很难改变一个时代,他需要有人延续他的思想,还要开明有主见。

    如今妹妹年岁太小,还看不出性格如何。若是接替自己,也得她自己是这块料才行。

    古代对女子颇为苛刻,历史上仅有一位女帝登基,即便她做的比大多数男帝好,但褒贬依旧不一。

    盛朝对女子压迫非常厉害,贵族女子成亲后基本就不可以外出抛头露面了。

    民间百姓稍微好一点,女子需要劳作不可能待在家中不出门,但也限制了她们从事许多行业。

    宋玉竹来自未来,即便是他那个发达的年代,依旧有男女不平等的事。但女人已经可以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她们丝毫不比男人差,相反比男人更细心和更富有创造力!

    只不过现在提男女平等还是太早,只能潜移默化让世人逐渐接受这些。

    今日刚好是休沐日,宋玉竹和赵骁也早早来了,不多时徐冰夫妇也到了,大家还是第一次见他夫人,对这个徐夫人颇为好奇。

    相处下来宋玉竹发现她为人周到又有礼,见到自己荣辱不惊,说话又颇有内涵,简直就是女版的徐冰!

    怪不得徐相这么着急成亲,有这样的贤内助能帮他分担多少事啊。

    大家一一送上贺礼,这里礼物最重的当属赵骁,他直接给了宋玉潼一千金,也就是一百斤黄金。

    宋玉竹看着一箱子黄金哭笑不得,这箱金子还是他赏给赵骁的,如今又送了回来。

    赵骁挠着头道:“我也不知道给孩子买啥,就给钱吧,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宋桥一家也来,如今秦氏低调了许多,大概被方姨妈一家的突然离开吓着了,不敢再招惹三房一家。

    看见宋玉竹也都规规矩矩的行礼问安。

    时辰快到了,江蓉把打扮成福娃的宋玉潼抱出来准备抓周了。

    宋柏给女儿准备了抓周用的东西,里面不在乎是小女子用的香囊,针线笸箩、金银首饰,以及梳子和一本医书。

    宋玉竹看着觉得少了点东西,从袖子里摸出自己的私印悄悄摆了上去。

    “快把潼潼放过去,看看她能抓到什么?”

    江蓉把女儿放在桌子上,宋玉潼坐在圆桌上,先是巡视了一圈周围的人,看到宋玉竹马上伸出两只短手要抱抱:“嘚嘚!”

    宋玉竹指着桌子道:“去抓东西。”

    宋玉潼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磕磕绊绊朝前面走去,走到这一堆玲琅满目的东西面前,伸出小手似乎想要抓那个针线笸箩。

    江蓉露出笑容,女儿以后女红肯定不错。

    结果她的小手却挪开,移到旁边的医书上。

    宋柏屏住呼吸,难道闺女也喜爱医术?那自己以后得好好教她!

    结果宋玉潼推开医书一把抓起宋玉竹放下的那枚和田玉章,开心的拍着小手:“嘚嘚,嘚嘚~”

    第78章 海边夷人

    宋玉竹一把抱起妹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虽然抓周只是讨个彩头,但是潼潼一把抓到了他故意放在角落里的小印,这不就是缘分吗!

    赵骁看着宋玉潼手里的印章,他惊讶的看着宋玉竹,低着头略有所思。

    待周岁宴席结束后,两人结伴回宫,赵骁终于问出口:“你……你打算让潼潼当皇太女?”

    “如何?”宋玉竹停下脚步,仰头看着他。

    赵骁沉默了一会道:“肯定会很难,不过有我在,即便是天下人反对,我亦站在你身边。”

    宋玉竹大笑着牵住他的手:“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休沐的第二天,工部送来一件东西,就是之前宋玉竹画的自行车,他们居然照葫芦画瓢给做出来了……

    宋玉竹推着车子试了试,发现除了轱辘上没有橡胶做的轮胎,其余跟后世自己熟悉的自行车几乎没什么区别。

    试着在殿外骑了一圈,回来时宋玉竹脸都是青的,实在太颠簸了,感觉自己的小兄弟都快甩掉了。

    这还是在平坦的路面上,若是在乡下的泥土路里骑行,怕会把人都颠散了。

    究其原因,一个是没有轮胎,二是车子没有做减震,这个时代还没弹簧这种东西。

    户部侍郎满脸堆笑的凑过来道:“陛下,这双轮车可还好用?”

    “凑合吧。”宋玉竹擦擦手,让内侍把车子搬进库房。

    当初宋玉竹画出图纸的时候,可把他们愁坏了,一群人忙活了两个多月才造出这么一台车子。

    车轮用的是小叶紫檀做的,车辆用的精铁,一块块凿炼出来的,最麻烦的是中间的齿轮和链条。小小的链条都是师父一点点打磨出来,再连接到一起的。

    车子做出来后,大伙都不敢相信这东西能行走,没想到皇上真能把车子骑着跑起来,简直太神奇了!

    宋玉竹心里清楚,这种跨时代的产物如今根本没办法批量生产,手工制作费时费力成本太大了,根本不适合在百姓中普及,只能等以后机器发明出来再做。

    封赏了工部后,嘱咐他们莫要再研究这些小道了,赶快把浇灌的问题解决了,马上就要春耕了。

    今年虽然不算大旱,但雨水依旧不多,为了避免粮食减产,宋玉竹已经命工部在各地做水利灌溉的设备。

    现在百姓大部分使用的灌溉工具是桔槔,俗称吊杆,就是简单支个架子,中间是一根细杆,一端挂木桶,一端挂重物。

    这种灌溉工具效率低,如果地离着水源较远,就得一桶一桶拎过去,费时费力。

    宋玉竹让科研部改进了一下,将原本的普通水车加上蒸汽机系统。

    只要燃烧蒸汽机,就能带动水车转动,带出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大大加快了灌溉的效率。

    工部负责将蒸汽机水车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

    二月底会试结束,卷子四月份才批改完。

    这次之所以用了这么久的时间,一是参加科举的人数比以往多,二来皇上增加了数术和巧工两项考试多了许多人。

    能批阅这两种试卷的人太少,所以时间延长了许多。

    会试录取三百名贡士,前二十名的卷宗送给皇帝过目,由陛下亲自挑选钦点出第一名为会元。

    这些贡士后续还要参加殿试,殿试主要是皇上亲自面试这些学子,再点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则为同进士。

    甭管是什么进士,只要考中了,就相当于半只脚踏入了朝堂。

    哪怕是最差的同进士,依旧能补缺到各地任职县令、县丞等官职。

    县令相当于后世的县长,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父母官,掌管着一地的人口、土地和税收。

    难怪古人拼命读书考试,有的甚至考到白发苍苍,依旧不放弃。

    会试的卷子送到宋玉竹桌前看了,说实话随便拎出一张都比他写的好。

    术业有专攻,宋玉竹自知学业不精,自然也不费太多心思。有秦凤图这样的大才子,和诸多翰林学士在,自然会优中择优,远出最好的那个。

    不过数术和巧工挑选出了三十名贡士他却是每一张试卷都仔细阅读了。

    居然还有了意外发现,其中有一个何兆的年轻人,他发现了蒸馏提炼法,而且通过该方法提炼出高浓度酒精。

    这一发现让宋玉竹欣喜若狂,连忙派人两他召入宫中。

    何兆今年刚满二十岁,是个身材矮小瘦弱的年轻人,第一次被召进宫中吓得浑身发抖,趴在地上差点尿了裤子。

    宋玉竹轻声安抚他道:“你是从哪发现这蒸馏一法可以提炼液体的?”

    何兆颤声道:“草民曾在当地富商家中烧过火,有一次煮酒糟时,发现锅盖冷却后会凝结出小水滴,尝了尝发现此水滴比普通的酒味道更浓,便采集下来回去慢慢研究。”

    他利用冷凝的原理,制作了一台简易的陶瓷蒸馏器皿,可以加快收集酒精的速度。

    酒精的用处非常大,最常见的医用消毒杀菌,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印刷、电子、五金、香料和化工合成等。

    然而酒精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蒸馏法。宋玉竹记得石头也可以通过蒸馏法分离!

    有了这个方法,他可以提炼出汽油和柴油做燃料。可惜现在没有内燃机,汽油的作用被大大削减,不过聊胜于无,只期盼这些人能早日研究出机器,加快发展的脚步。

    宋玉竹钦点了此人去科研部,让沈伦好好培养不早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