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打工妹 第65节

作品:《九十年代打工妹

    就目前的条件来说,她不认为自己具备了在平城买房置业的能力,虽然周锦程说成为了方舟集团的员工就可以拿到无息贷款,就可以以内部价格买房,诱惑力确实很大,但颜冬姿总觉得距离自己还是太遥远了。

    接下来,周锦程便用他剑桥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的专业水平,给颜冬姿讲了未来地产的升值空间。

    周锦程用的语言很浅显,夹杂着的英文术语单词,他也贴心的找到最合适的汉语词给她做解释,颜冬姿完全可以听得懂。

    中心意思就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里,就产生了居住需求。因为居住需求是刚需,而每个城市可作为住宅建筑使用的土地是有限的,外来人口会越来越多,有居住需求的人也就越多,如此,房价就会上涨,而且越长越高。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是买房置业的最好时机,不光能够自住,也相当于是投资了,而且投资回报率极高,很有肯能是十倍、二十倍的增长。

    不得不说,周锦程建立在事实和科学分析预测基础之上的“忽悠”让颜冬姿动心了。

    周锦程看着颜冬姿的表情,说道:“这样稳赚不赔的生意,没有道理不做,对不对?”

    颜冬姿不由自主的就点了头。

    作者有话说:

    小天使们,本文大概还有十万多字就完结了,成绩太差,作者想再多走几个榜单看看能不能好起来,所以会减少更新量,日更3-5千左右,敬请谅解,鞠躬!

    第60章 、商机

    晚上,颜冬姿躺在床上,回想起周锦程说的稳赚不赔的高回报率,仍是心潮澎湃,她当时就有股子冲动,想立刻答应周锦程去方舟集团上班,然后申请无息贷款,申请几乎是半价的房子价格,然后买它两套房,静等着升值。

    不过她强忍住了。

    此时,夜深人静,正是冷静思考的好时机。

    颜冬姿虽然社会经验少,但不傻。方舟集团又不是慈善行业,方舟集团那么多员工,怎么可能给它的每个员工发放无息贷款?便是再有钱,也没这么折腾的。还有所谓的给内部员工五折的房价折扣,恐怕连成本价都合不上,做企业的,便是对自家员工再好,也不可能做这种赔本的生意。

    这是周锦程给她一个人的专属优惠。

    她颜冬姿何德何能,不过就是带着周耀祖大半年,虽然是真心相待,可周锦程也是花了钱的,工资一分不差,还有比工资还高的奖金。

    她是占了大便宜的,不能再恬不知耻,假装不知道地继续占便宜。

    想及此,颜冬姿被霍动得火热的心渐渐冷静下来。

    此时周锦程也在辗转反侧。

    这个二十六岁的单身男人,头一次对女孩子产生了好感,又随着相处日久喜欢上了她,情根日益深种。

    可是这个女孩子太小了,对感情一无所觉,懵懂不开窍,和他固守着雇主与雇员,男和女之间的界限,尊重他,却不过分地亲近他。周锦程不敢贸贸然的向她表达好感,以防她被吓跑,只能潜移默化地拉进两者之间的距离。

    但颜冬姿这个小姑娘,界限感太鲜明了。周锦程也没有情感经历,总有种无从下手之感。

    之前想着,就这么相处着,等颜冬姿大一些,对感情开窍了,他再表白也不迟,可周耀祖离开了,三人稳固的三角关系缺了一角,两人之间相处的基础没有了。

    颜冬姿表现出了会离开的意思,周锦程这才急了。

    他想让颜冬姿留下来,留在他身边,想着各种办法来诱惑她,颜冬姿不可给明确的答复,周锦程就愈加焦急,就一反常态地更加迫切地,时时刻刻想要寻求颜冬姿的答复。

    他都快不认识自己了。

    颜冬姿这个小姑娘,要不是自己了解她,都会以为她是清场老手,把他这个初尝情滋味的青涩老男人,给耍弄得患得患失。

    他非常清楚,如果太急切,会起到反作用,可他总是控制不住。

    第二天清晨醒来,周锦程意识苏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自己,控制住情绪,不要逼迫颜冬姿,要给她充足的考虑时间。

    将周锦程送走后,颜冬姿去三楼看了一会儿书,看着看着,不由又想起周锦程,想到了他给予自己的,工作的诱惑和房子的诱惑,一时间,心里头又乱起起来,书也看不下去了,便决定出去走走。

    六月中旬的天气很热,从舒适的空调房里出来,便有滚滚热浪扑面而来。颜冬姿忙将帽子带好。

    来平城后,颜冬姿白了不少。用老家的审美来说,白就代表着漂亮。平城这边属于亚热带,紫外线更毒辣,防护不好就容易变黑,还容易得皮肤病。颜冬姿很珍惜自己好不容易白了的皮肤,出门之前都要做好防护。

    出了别墅的大门,她便往腾达工业园的方向走去。周耀祖走后,她没再叫过老屈司机的车,也没骑过三轮车,要么步行,要么坐公交。

    在腾达工业园周边这一片,也有不少工厂,以小型为主,绝大多数都是依附于工业园的工厂生存的,跟之前刘喜妹介绍吴凤梅去的厂子差不多,要么做分包,要么生产一些大工厂所需简单的零部件。

    按照产业等级来分,方舟集团旗下的电视机厂无疑是顶端的,而给电视剧厂提供电路板的厂家,比如明达厂,则算是下一层级的,而给明达厂做外包的工厂,这算是最低等级的。大家做工时,首要选择自然是顶端厂家,厂子更大,更正规,福利待遇也更好,但相对来说,对员工的要求也就更高,去不了顶端厂家的,才会考虑去一下层级,甚至是路边的这种小工厂。

    颜冬姿站在一家大门生了锈迹的工厂门前站住,她被门口贴着的崭新的公告吸引住了。

    公告的意思上说,这家工厂的内部食堂准备外包,具体可找王经理面谈。

    颜冬姿看得心中一动,往大门里张望了下,从门外就可以看到里面的厂房,规模不大。她又往门卫亭里看了看,见里面有人晃动,便叫了一声,“有人吗?”

    不大一会儿,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大爷从里面慢悠悠的走出来。

    颜冬姿忙笑着说:“你好,我想去找下王经理,问问承包食堂的事情。”

    那位大爷瞄他一眼,不甚高兴地过来打开了门,放她进来,然后指指不远处一栋二层小楼,“进屋右走最后一间办公室。”

    颜冬姿跟他道了谢,按照他的指示去找那间办公室。刚到小楼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嘈杂的吵闹声,不知道说的是哪里的方言,颜冬姿一句都没听懂,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等到吵闹声暂消,她才敲敲门。

    过了好一会儿,屋里才传来一声不耐烦的“进!”

    颜冬姿心里头有些打鼓,刚刚听到里面吵架时就想走了,但是想着外包食堂的事儿,又壮着胆子留下来,此时就更不能走了。

    她推门进来,屋内一男一女,皆是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一东一西,背靠背站着,有人进屋也不理。

    颜冬姿只得开口:“你们好,我找王经理,想问问包食堂的食堂。”

    那个女的立刻转过头来,看向颜冬姿,目光变得审视,说:“我就是王经理,你想包食堂?”

    颜冬姿连忙走过来,说:“是,我是干厨师的,从小学艺,手艺还行,我在门口看到公告,挺感兴趣的,就想进来问问怎么个包法。”

    王经理表情缓和了下,让颜冬姿坐到办公桌旁一个方木凳上。

    颜冬姿刚坐下,那个男的就没好气地嚷嚷:“包什么食堂,不包,食堂有人管!”

    王经理刚缓和些的表情又狰狞起来,说:“有人管,我呸,让你们家亲戚管的钱全都落到她腰包里了!工人天天吃白菜帮子土豆片,没盐没油,干活都没劲儿!”

    那男人梗着脖子喊,“他们能贪多少?每个月就那么点钱,他们就是都装在自己口袋里,能有多少钱,王玉兰,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斤斤计较了,都是自家亲戚,肉烂烂在锅里。”

    被称为王玉兰的王经理立刻叉起腰,朝着那男人“呸呸呸”几口,立刻反唇相讥,骂那些亲戚贪得无厌,不要脸,男的也生气了,就又和王经理对着骂了起来。

    两人骂着骂着似乎觉得用普通话不过瘾,便又不自觉地说起了家乡话。

    叽叽呱呱,吵得不得了,颜冬姿烦得不行,直想捂耳朵,但说想走吧,却不甘心,她着实想知道包食堂到底怎么个包法。

    她忍耐着,直到两人吵累,暂时休战喘息喝水,这才凑过去小声问:“王经理,能不能先跟我说下食堂是怎么包的。”

    王经理似乎是才想起来办公室还有外人,狠狠地瞪了一眼那男人后,对着颜冬姿笑了笑,提高声音说道:“这是我的厂子,想怎么调整,也是我说了算,某些人要是不同意,自己也开个厂子,把全村的亲戚都安排进厂子吃白饭,搞贪污我都管不着!”

    那男人气得“砰”地一声摔门离开。

    王经理朝着门口大声地“哼”了一声。

    转头对颜冬姿说:“我是这么计划的。我工厂现在连干部带工人总共是120人,我按照每人每天3块钱的标准算,我把这钱给你,每天做什么你自己定,但必须得保证工人吃好吃饱,每人午饭晚饭最少一荤两素的标准。对了,食堂给你们免费使用,我能就不单独收费了。”

    颜冬姿之前就帮着颜建国同志核算成本,她按照王经理所说的标准迅速算了下,问王经理,“请问工厂男女比例大概是多少?”

    王经理不由得看了颜冬姿一眼,对待她的态度郑重起来,说:“我们厂子是干力气活的,男工人比较多,占到8成左右。”

    颜冬姿点点头,表示了解了,又问:“王经理,你说的餐标还有没有可能再调整一下?”

    王经理:“腾达那边的工厂差不多都是每人4块的标准,直接发餐票。咱们是小厂子,用餐标准自然没人家那么高。一人一天3块钱的标准,120人就是360块,你们还是挺有赚头的。”

    颜冬姿没反驳她的话,接下来又问了下餐费什么时候结算,是否签订正式的承包合同之类的问题。

    看得出来,王经理是深思熟虑过的,颜冬姿问的这些问题,她很快就能回答出来。

    颜冬姿问完该问的问题,便准备告辞了。

    王经理送她出门,说道:“你要是有意向,就尽快过来,我们也得考察下你的做饭水平,这两天厂里厂外不好人来问,我看你个小姑娘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一看就是利索人,我愿意包给你。”

    颜冬姿就笑,说道:“好的,王经理,我回去好好考虑商量,成不成的都尽快给你个答复。”

    两人又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心里有了事,颜冬姿也没再继续转悠,直接回了别墅。

    第61章 、问题

    回到别墅后,颜冬姿简单地洗漱,便去了小书房,找了纸、笔,仔细地计算成本。

    她在王经理办公室,粗略的计算后,便知道一个壮劳力,每天3元的伙食标准,顿顿是米饭、面食这些细粮的话,基本上是没钱可赚的,除非在伙食标准上投机取巧,但她是不愿意干这种事的,所以,才问王经理这个餐标还能不能再加。

    颜冬姿心里清楚,王经理那里的食堂是包不成,且不说赚多赚少的问题,便是将来夫妻两个之间扯皮,她就得夹在中心受气,平添很多麻烦,但,却给了颜冬姿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这是个非常令人动心的发展方向。

    首先包食堂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店面不用租金,厨具碗筷都是现成的,自己只要出人出力就行了。其次,不用担心客源。

    活儿确实是个好活,但是,也得有包食堂的机会才行。

    腾达工业园所有的食堂都是工厂自己在经营,归属于行政后勤部,作为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食堂油水很大,宥关着很多人的利益,没出现大问题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去改革。

    所以,包食堂这条路,大概也是行不通的。

    颜冬姿兴冲冲地计算完了成本,又把自己刚刚了解到的这个发展方向给否定了。

    不过,通过这件事,她也认清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她还是愿意干厨师,干餐饮这个行业的。她想着,明天去地锦大厦瞧瞧去,那边有好几家高档餐厅,不知道招不招厨师。不过以自己的经验便是被录用了,大概也是从学徒工干起,她倒也无所谓,这个行业本来就是熬资历的,她正好也可以多多学习一些高端菜品的制作。

    餐厅都是管吃管住的,要是能被录用了,吃住问题也解决了。

    打定好主意,她把自己写过字的纸拿出来,将其余的纸笔收拾好,归位。这张纸,她准备好好留起来,说不准将来真有机会包个食堂。

    这时候,颜冬姿口袋里的传呼机响了,颜冬姿先将那张纸放在桌子上,拿起了传呼机查看,是个陌生的号码,她便走出去,回电话。

    电话打通,听到那边传来的声音,颜冬姿的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

    “冬子,你昨天见到黄姐了?她跟你说了什么?你别听她的,我没做那种生意,你可别误会!”

    吴凤梅急切的声音传来。

    颜冬姿不知道那位黄姐回去之后是怎么跟吴凤梅说的,让她打电话过来急急解释。

    颜冬姿只好说:“凤梅,我昨天确实见到了黄姐,但我们没说什么,我想带那个女孩子离开,惹恼了她。”

    “真的?”吴凤梅有些不确定地问。

    “真的,我没必要骗你。”

    “行,冬子,我信你,就是我在这边的事儿,不管是真的假的,你都别和家里边说。”

    “好,我答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