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打工妹 第26节

作品:《九十年代打工妹

    周锦程看她一眼,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地说:“你送你回去。”

    颜冬姿想开口拒绝,话到嘴边却又改了口,“谢谢你,周先生,麻烦你了。”

    周锦程开的是郭志贤的车,他沉默地打开了后车门,让颜冬姿坐进去,他自己上了驾驶座,翻了翻,找出一包手帕纸递给颜冬姿,然后说,“他的话,你别往心里去。从他的本心来说,并不是在侮辱你,也无意冒犯,只是你们有理念、观念的差异,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感受也不同。”

    颜冬姿头一次听周锦程讲这么多话,还是不很熟练的普通话,他说得慢条斯理,力图将每一个字都说得清楚些,让她听得清楚。

    颜冬姿点头,“我明白的。”她明白,所以她忍住了心里头汹涌而出的情绪。

    她拿出手帕纸,擦了下眼角,又把手帕纸在手掌里揉搓了一会儿,抬起头,看着周锦程短短的头发,低低的说:“谢谢你。”

    “没事。”周锦程微微转头,目光在后视镜里和颜冬姿相碰,而后又转回去。

    接下来的路程,周锦程没在开口,安安静静地开车。待等到距离明达厂还有一段距离时,将车停了下来,打开后门让颜冬姿下来,说:“回去好好休息,把今天的不愉快忘了。”

    颜冬姿下了车,想跟周锦程说些感谢的话,却只简短说了声谢谢。

    她快步往明达厂门口走,等走进到明达厂里,隔着铁栅栏往外看,这才看见周锦程进到了车子里,开车离开。

    颜冬姿深深呼口气,今天晚上的心情着实憋闷、压抑,但因为周锦程,总算有了一缕清新的空气钻入心间。

    天上硕大一轮圆月,闪烁着冷光。颜冬姿忽然想起,今天是阴历正月十六,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正是一年当中月亮最圆的时候,她索性不着急回宿舍,踱步到篮球边上坐下,抬头仰望着圆月,却想念着家乡的月亮。

    家乡没有工业,没有污染,每到夜晚,幽黑的天空上,满是璀璨的星子,像是谁在天空上铺了一条灯带。夏日的夜里,她和家人吃完了饭,就会围坐在院子里聊天乘凉,萤火虫在身边飞来飞去,蚊子也会飞来凑热闹,不过有二哥在,蚊子就不会咬别人,都盯着他咬,咬得他满身红包,爸爸隔了艾蒿编成辫子晒干后点燃,想把蚊子熏走,没把蚊子熏走,却把人给熏得咳嗽不止……

    篮球场旁边的几个电话亭都被占满了,几道声音掺杂在一起通过风,传入到颜冬姿耳朵里,其中有个女孩子的声音在对着话筒哭泣着,说她今天挨了拉长的骂,还要被扣钱,她说自己不想干了,想要回家去,那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她又擦了眼泪,说我不回去,我一定要干好,不会老挨骂的!

    颜冬姿笑了下,突然也很想听听家人都声音,可惜,村里还没通电话,要打电话还得去乡里的邮电局,她来平城这么久了,也只接过家里的两个电话。

    忽地,台球案子附近,一个突兀的男声响起,“老翟,要我说,那样的女人不跟你是你的福气,要是真跟了你,哪天遇见个有钱人,没准也会抛弃你,跟别人跑了,有的人啊,就是嫌贫爱富,爱慕虚荣,为了钱,什么都能干!”

    那个被叫做老翟的等他的话说完了,才开口劝阻:“你小点声,别被人听见了。”

    刻意提高了的男声说:“我怕她听见?自己做的好事还怕人说啊,我就是要让她听听!她能怎么着,让那个开小轿车的开除我啊!”

    那边的声音虽大,颜冬姿本也没在意,听到这里才明白,这两人原来是在说自己啊,她扭头看去,却见两三个人正朝着这边看,其中一个正是那名叫翟志刚的“知名不具”。

    颜冬姿忽地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说话那人见颜冬姿看过来,还扬起脖子和颜冬姿对视,大有,“对,我就是在说你,有本事你来打我啊的意思。”

    颜冬姿转过头去,离开了这里。

    回了宿舍,去聚会的几个人还没回来。宿舍里几个光床铺上的杂物都被收拾了出来,准备迎接新来的舍友。

    颜冬姿刷牙、洗脸、洗澡,又洗了衣服,就坐在阳台上晾头发。

    9点来钟,刘志慧他们几个才回来,高群也跟着回来了,一看见颜冬姿在宿舍,都很奇怪。

    王艳:“你不是跟帅哥约会去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颜冬姿看她们一眼,“你们就不怕我跟着陌生人出去会出什么事吗?”

    王艳:“他们哪是陌生人?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他就是那天在操场打篮球的那位,他这么个大人物能对你做什么。”她嘻嘻笑了两声,接着说,“便是做了什么,你也不吃亏啊!”

    颜冬姿看她一眼,无话可说,又看向高群。

    高群也嘿嘿的笑,说:“我是觉得,那个小伙长得不错,又有钱,配你挺合适的,再说,就是去吃个饭,能出啥事?”

    颜冬姿又看向刘志慧,刘志慧哈哈笑了两声,说:“人家是兴桥集团的大领导,咱们那天和他去吃饭,那个李立铭李经理对着钱小红毛手毛脚的,这位郭生可始终都是规规矩矩的,他们这样的人物,什么美女没见过,不至于的,对了,郭先生来找你,是要做什么,想追求你?”

    颜冬姿想,他们三人的想法大概才是普遍的,相对正常的吧。她说,“你们都说了,人家是大人物,怎么可能追求我一个打工妹!”

    高群立时瞪起眼睛来,“那他什么意思,这么招摇的来门口接你,就是想玩玩不能?冬姿,你听我的,这样的人,以后不用理他,什么东西,他就是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耍人玩!他这么一弄,以后你在厂里的名声可就不好了,瘪犊子玩意!”

    王艳:“没那么严重吧,就是谈个恋爱而已,都九十年代了,谈恋爱又不一定要结婚。人家国外,男女第一次见面就能上床,谈恋爱就同居,多正常。别说外国人,就咱们厂里这些搞对象的,有多少还没领证就去钻了后面的小树林,或者在外面租房子同居的。跟了那个帅哥,怎么也比跟厂子里这些歪瓜裂枣好啊,人家那种有钱人,就是将来甩了你,也能落下实惠。要我有你这个长相,这个身材,我早就发家致富了!”

    高群不同意了,使劲儿瞪王艳,“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好好的姑娘家,将来找个靠谱的搞对象、结婚,过正经日子,这样跟了人家,黑不提白不提的算是怎么回事?冬姿,你别听她的!”

    颜冬姿点头。

    王艳还要说话,被高群狠狠的瞪了一眼,高群人高马大的,厉害起来还挺让人害怕的,王艳立时不敢再说什么了。

    王小兰一直没插上嘴,这会儿才好不容易插上一句话,说:“冬姿,那个有钱人请你去吃了什么好吃的?”

    高群眼睛又朝她看过来,“正说正事,就知道吃吃吃!”

    王小兰有些讪讪的,又禁不住渴望地看向颜冬姿。

    颜冬姿瞧着现在气氛不太好,便笑着说:“有大龙虾,鲍参翅肚,木瓜雪蛤什么的。”

    “哇”,颜冬姿报出一个名字,王小兰就哇的一声,口水就要止不住了,连忙咽下去。

    颜冬姿接着说:“我还是喜欢吃家常便饭,这才是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吃得太好,我怕消化不良。”

    王艳“切”了一声,说:“吃好的怎么会消化不良,人家的高档饭菜可别咱们整天吃的这些缺油少肉的好消化多了!”

    高群看王艳一眼,又转向颜冬姿,“冬姿,你说得对,咱们普通人就该过普通人的生活,可别和有些人似的,崇洋媚外,别哪天人财两空,哭都没地哭去。”

    王艳原本还不服气,想要跟高群辨上一辩,可听她这么说,一下子就不干了,“高姐,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谁崇洋媚外,谁会人财两空?”

    颜冬姿见事情不好,连忙拉住王艳,“好了好了,你们都没有错,都是为了我好,消消气,别吵了。”

    宿舍里忽然一下就安静了,颜冬姿这才想起,今晚上刘志慧请客是因为她调去公关部了,也即将从这个宿舍搬走,连忙问她:“你准备什么时候搬过去?”

    刘志慧沉默了一声,说:“明天吧,我早上去办公室报道之前把宿舍收拾好。”

    王小兰:“这么着急?”她的声音失落起来,说:“那我们今晚就帮你收拾东西吧。”

    几人就开始帮着刘志慧收拾东西,一会儿王小兰才说:“又走了一个,这个宿舍就剩下我们三个了。”

    几人都沉默了下来,刘志慧说:“我也不想搬,以后就要跟钱小红他们住一个宿舍了,还不知道他们几个好不好相处,他们三个关系很好……”刘志慧看向颜冬姿,“要是你也跟我一起搬过去就好了,咱们两个在一处,总能互相照顾。”

    明知道刘志慧只是说说而已,但王艳刚刚的火气一直没下去,这会儿有些没好气地说:“本来宿舍就只剩下我们三个了,你还想再带走一个!宿舍里就剩下我们三个,要来4个新人,还不知道好不好相处。”

    王艳的话一说完,大家都沉默了,一时间,气氛有些伤感。

    颜冬姿刚进厂,梁小华就跟她说过,大家的关系都是暂时的,此时关系再好,也都会有分开的那一天,颜冬姿此时深刻地体会到了梁小华这句话的含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是离开的那一个。

    刘志慧搬走的第三天,后勤就安排了4个新人搬进来,占满了空置的铺位。

    这几个新人很快就抱成了团,以一个叫张广娟的女孩子为首,形成了一个小团体。这个叫张广娟来平城有五六年了,比王艳、王小兰他们来的时间还长,年纪也更大些,今年二十四了,算是个大龄未婚姑娘了。

    据说去过很多工厂,大概因着年龄更大,阅历更多,张广娟一来,就争夺了宿舍的管理权,王艳和王小兰自然不想被一个新人拿捏住,于是本来想和平相处的心思也就淡了,宿舍慢慢分化成为两个团体。

    一个是颜冬姿、王艳、王小兰三人的老人团体,还有以张广娟为领头人的新人团体。而高群地位特殊,大概是因为她长得又高又壮,嗓门又大,看上去就是个不好惹的角色,只要高群在宿舍,张广娟几人就自觉收敛。

    平时两个小团体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

    明达厂又开始加班赶工,秦招娣倒是也没什么心思来为难颜冬姿,真要是为着为难颜冬姿而耽误了生产,颜冬姿责任未必有多大,她这个负责一条生产线的拉长,是车间主任首当其冲的问罪对象。

    这样平和、简单,每天只知道忙工作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0月底,到了11月,平城的气温也降了下来,没有以前的闷热,凉快、舒服许多。

    从11月开始,生产线任务少了不少,虽然每天还是需要加班,但相对于10月份每天都要加班到十点多的日子,已经轻松许多了。

    秦招娣从现在的生产线工人里,提拔出来一个当助拉,她意有所指地跟颜冬姿说:“本来这个助拉的位置可以是你的,可惜啊。”

    这种话,颜冬姿自然不会在意。

    从那次在饭桌上,颜冬姿坚决拒绝了郭志贤后,这人再没有出现在颜冬姿面前,颜冬姿还庆幸郭志贤总算有些优点,不是难缠的人,懂得就此罢休。

    可这天上午,王阿美把她从生产线上叫下来,她心里头又有了不好得预感。

    “王干事,你找我去办公室,到底是什么事儿?”颜冬姿很是忐忑地问。

    王阿美仰头看她,说:“颜冬姿,我第一次看见你,就看好你,觉得你会很有前途。”

    颜冬姿不想明白她说这话的含义,就没有回答。

    王阿美接着说:“人的起点不管是低还是高,都没有关系,还在于后续的选择。人呢,就怕选错了路,本来前方有一条光明大路等着你踏上去,你要非走偏僻小路,路就会越走越窄,会把自己的路堵死的。”

    第29章 、赔礼

    颜冬姿听着王阿美的话,心中更是忐忑,她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

    快到崔婷婷办公室门口时,王阿美才说:“进去吧,郭先生找你。”

    颜冬姿竟也没有太过意外的感觉,等王阿美敲了门,里面传来崔婷婷说了声:“进来”,王阿美便推开门,又推了颜冬姿一把,把她推进了办公室里。

    办公室里,郭志贤坐在崔婷婷的老板椅上,见颜冬姿进来了,便站了起来。

    崔婷婷站在桌子的一边,双手交叉着放在身前,一副随时准备听吩咐的样子。

    看见颜冬姿进来,便对她极为亲和地一笑,说:“颜小姐,郭先生等你很久了。”又转向郭志贤,说:“郭先生,你们聊,我们就先走了,我在隔壁办公室,有什么需要就随时找我。”

    她见郭志贤点点头,便拉着王阿美离开,临走之前又抬起手臂来,想拍拍颜冬姿的肩膀,却又滑下来,使劲儿捏捏颜冬姿的胳膊,低声说:“和郭先生好好聊!”

    门关上后,郭志贤对着颜冬姿笑了笑,说:“好久不见了,你最近过得好吗?”

    颜冬姿站在一边,没有抬头,说道:“很好。”

    郭志贤:“那就好。上次的事情,我很抱歉,可能我的一些行为给你造成了困扰,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觉得我还是应该好好的跟你道个歉。”

    颜冬姿抬起头,看了眼郭志贤,此时的郭志贤脸上没了以往那种带着嘲讽,带着漫不经心的微笑,表情比以前郑重,这样颜冬姿觉得,郭志贤这次的道歉是真心实意的。

    她说道:“好,我原谅你了。”

    郭志贤不意外地点点头,挑挑眉梢,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包装得精美的小盒子,递给颜冬姿,说:“这是我的道歉礼物,请你收下。”

    颜冬姿顿时觉得刚刚在郭志贤脸上看到的真诚是自己的错觉,她没有去接,说道:“郭先生,你的道歉我收下了,礼物就不用了。”

    郭志贤将礼物的外包装三两下就拆掉,露出里面红色丝绒的小盒子,他将小盒子打来,露出一块璀璨生辉的女士手表来。他将手表举到颜冬姿跟前,说:“对我来说,表达歉意的最好方式就是送礼物,而接受了我的礼物,才代表着原谅了我。”

    他嘴边带起了一抹让人分辨不清是期待还是嘲讽的微笑。

    颜冬姿看了眼距离自己咫尺的手表,只觉得刺目得很,她不由得抬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说:“郭先生,我认为你是真诚在和我道歉,也认可你不是故意侮辱我,而只是彼此之间理念和认知的区别,郭先生,这个礼物我不会收的!如果你强迫我接受你的礼物,会让我再次误解你的用意。”

    颜冬姿声音不高,语气也还算柔和,说出来的话却是斩钉截铁的。

    郭志贤看了她好一会儿,见她的眼神定在一旁,那块价值不菲的手表就在她身边放着,她却一脸的无动于衷,郭志贤就又开口说:“这块手表是欧米茄,2500块,这代表我对你道歉的诚意,如果你还觉不够,你说出个价格来,我都可以满足的。”

    颜冬姿沉默了一会儿,忽地就笑了,这一笑,让她忽然间就释然了,她又笑了笑,说:“好了,郭先生,我真真的已经不生你的气了,也不会接受你这些昂贵的礼物,好了,就这样吧,我要去上工了。”

    说着,她也没去看郭志贤的脸色如何,推开门就出去了。

    她刚走出没几步,王阿美就追了上来,问道:“你和郭先生聊得怎么样?”

    颜冬姿站住,跟王阿美说:“王干事,有些道路看起来花团锦簌,却不是我想走上的那一条,我想,一家千人工厂能否有更好的发展,绝对不会取决于我这个小小的打工妹。”

    王阿美脚步顿住,似乎没太明白颜冬姿说这句话的含义,她在这个总是微笑着,看起来非常随和、忍让的女孩子身上看到了倔强和不容辩驳。

    颜冬姿没管她是什么表情,现在只觉得厌烦,非常的厌烦。在回车间的路上,头一次产生了换个工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