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 第209节

作品:《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

    有时候对于年轻的帝王,立太子太早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点评完三人的策论,就见到外面有一位内侍走了进来。

    “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杨祖辉问道。

    内侍拱了拱手:“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的战报传来,大胜而归,陛下大喜,晚间设宴还请太傅出席。”杨祖辉年岁已大,不是三省六部的阁老,但太傅一职本就是三公,只是他除了教书外,基本上不参与朝政,前些年甚至已经致仕,若非乔微将人特地请回来当老师,这位早就赋闲在家了。

    杨祖辉笑呵呵地道:“这等大事,自然要与陛下同乐。”

    这场战役的胜利可以说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因为在建中帝

    时期突厥就曾数次南下进攻大燕,建中帝当时刚刚登基内政都没解决,只能求和,为此还遣嫁公主和亲。

    天授五年的时候,突厥再次大举入侵,并且扬言要大燕真正的公主和亲,帝王大怒。乔微派长平郡王赵盛和征北将军徐烨共同御敌,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三年,近日刚刚传来赵盛和徐烨的捷报,举国欢腾,可以说一洗建中帝当年的耻辱。

    听到这个消息,不仅是杨祖辉,就是坐在下面的弘文馆子弟都很高兴。

    等到下了课,安国公主就对着楚王道:“皇弟,我们去看看皇姐吧。”当初突厥求亲的消息一传来,最害怕的就是晋阳公主了,毕竟满朝当时就只有这一个适龄公主。晋阳是乔微在登基后赐给大公主的封号。

    安国公主和楚王只相差几个月,又在一起长大,感情十分深厚,他们也只有晋阳公主一个长姐,晋阳公主性情温婉和徐太妃如出一辙,又很有长姐风范,对弟弟妹妹都很疼爱,所以他们二人对着晋阳公主也十分尊重。

    楚王自然应好,比起安国公主的活泼好动,楚王的性子比较沉闷,能少说一句话就不多说一句。

    旁边的崔景听到这姐弟两个的对话,没有说话,他和晋阳公主不熟,而且他年岁也大,不好出入晋阳公主的宫室。

    可是安国公主没有忘记他,转头问道:“阿兄,你要一起吗?”崔景比安国公主还要大上两岁。

    看着少女明媚的笑容,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崔景还是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安国公主很高兴,楚王话少,崔景对她如同兄长一般爱护,她小时候闯祸没少找崔景替她背锅,两人是青梅竹马的情谊。

    外面很多人都说她和皇帝还有崔景日后会因为皇位翻脸,安国公主觉得这些人都是蠢货。陛下春秋鼎盛,早早地立下太子做什么?

    外人都说陛下对她和楚王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她觉得这些人太蠢了,以陛下的手段若想杀死她和楚王,他们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哪里还会在弘文馆为他们宴请名师?

    一群蠢货去猜测陛下,也只会得到一个个愚蠢至极的答案。

    安国公主对这些蠢货的想法没兴趣,她只想拉着皇帝和崔景去找晋阳公主。晋阳公主马上就要出嫁了,她早早地准备好了东西,就等着给皇姐添妆呢。

    安国公主、楚王和崔景都自幼在宫里长大,侍卫是不敢拦这三人的,等到他们到了晋阳公主的宫室,就见到晋阳公主正在试嫁衣。

    崔景和楚王到底年岁大了不好进去,安国公主却是没这个顾虑,直接扑到了晋阳公主的怀里。

    “皇姐!”安国公主将头埋在晋阳公主怀里。

    “怎么了?”晋阳公主一下子就能看出妹妹的情绪不对。

    安国公主道:“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大胜,皇姐不用和亲了。”

    这话让晋阳公主哭笑不得:“陛下早早地给我赐了婚,如何会令我和亲?”陛下早就应母后和徐家的请求为她和表哥赐婚,不然她为何试嫁衣?

    “可是如果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败了,那些朝臣还是会逼着皇姐和亲。”安国公主闷闷不乐,她对朝堂上那些老迂腐很看不惯。

    “你是对陛下没信心吗?”晋阳公主揉了揉爱操心的妹妹的头,然后说道。

    “陛下是最威武的!”安国公主觉得自己蠢了,她为何要怀疑陛下?瞬间觉得自己的烦恼没了。

    晋阳公主笑了,她这个妹妹将陛下奉若神明。

    “可是为何一出了问题,就要让公主和亲?就要让女子受罪?为何朝堂上的官员总是怯战?他们为何总觉得送了公主出去就能换回和平?”安国公主还是不喜欢和亲这件事,为何家国大事受益的是男子,受罪的是女子?

    那些朝臣个个老谋深算,为何在国战还是和亲的事情上如此天真?

    晋阳公主沉默了,这个问题她没办法回答自己妹妹。

    “你如果有这些疑问不如去问陛下?陛下应该会为你解惑的。”晋阳公主说道,陛下很多时候对他们姐弟三人还是很宽容的。

    安国公主一听也对,在外人看来陛下忌讳他们,可事实上陛下对他们一直都是好好教养的。

    “我一会儿去问陛下,我先给皇姐贴花钿。”安国公主笑道,“皇姐成婚的时候就贴这个牡丹花钿,只有牡丹才配得上皇姐,到时候徐郎君定然为皇姐倾倒。”

    晋阳公主被妹妹闹了个大红脸。

    等安国公主给晋阳公主贴完花钿后就被害羞的晋阳公主给赶了出去。

    从里面出来,楚王和崔景对着晋阳公主问好,几个人说笑了几句,三人就离开了。

    “我要去勤政殿。”安国公主道。

    楚王摇摇头:“我还要跟着老师学算学。”自从他展露出在算学上的天赋后,陛下就给他专门请了老师,他也沉迷此道。

    安国公主只能将目光落在崔景身上,崔景无奈道:“我陪公主去见陛下。”

    这下安国公主高兴了:“还是阿兄更好。”

    崔景被夸得无奈,安国公主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等到两人到勤政殿的时候,就见到勤政殿的偏殿中有不少穿着绿色官袍的官员在奋笔疾书,似乎在作答。

    绿袍在大燕是低阶官员,安国公主和崔景还是第一次在勤政殿见到这么多的低阶官员,要知道不穿紫袍都不好出入勤政殿的。

    “公主和大郎来了。”高恭见到两人笑着上前打了招呼。

    安国公主好奇地问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是今年吏部选□□准备派到各地的县令,陛下亲自出题考察这些人是否有为政一方的能力。”高恭说道。

    天授元年,乔微就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此诏一经颁布,就明确了乔微决心选贤任能,量才授职,决心整顿吏治。之后乔微铨选制度,裁汰冗员,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

    除了裁撤冗员外,乔微还特别注重京官的外放,在此之前时人都重京官而轻视外放官员,地方官也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为了剞劂这一弊端,乔微从京官重选择有才能者外放,又从各地的刺史等封疆大吏重选择有政绩者入职京官。

    当然除了对刺史、都督这些封疆大吏的任用慎之又慎外,乔微对县令的选拔也十分严格。每年新选的县令都会被召入勤政殿,乔微亲自出题考察这些官员的是否通晓治国安民之道,如果有不入第者,就会被淘汰。

    除上述外,还颁布了《整饬吏治诏》,各地的监察御史会对刺史、县令的政绩考察,为此御史大夫元载制定的御史院制度得到了充分运用。

    从整顿吏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多年,可以说大燕如今的朝廷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明。

    今日安国公主的看到的这些官员,就是吏部推举上来去地方赴任的县令,他们正在答乔微出的试题。

    对此安国公主不是很感兴趣,也许是继承了安都侯府武将血脉的远缘故,安国公主对军事的兴趣远远大于政事。

    “陛下有空吗?”安国公主问道。

    “陛下在批阅奏本,奴婢去给您通报一声。”高恭笑道。陛下对子侄都颇为疼爱,所以他才会替安国公主通报。

    乔微听到安国公主和崔景来了,点了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在乔微面前,安国公主就没有对晋阳公主那么大胆了,主要是乔微身上的威严让她忍不住绷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陛下,我听说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大败突厥,这下我们不用和亲了吧。”安国公主小声地问道。

    乔微头都没抬:“你想说什么就说,没必要吞吞吐吐。

    ”这姑娘的心思一点就藏不住。

    之后安国公主将自己不忿和亲的事情说了出来:“为何朝臣总是喜欢求和?”

    “你觉得该如何?”乔微这才抬头看向了安国公主,随后又露出了一些笑容,“想说什么就说,朕又不会罚你。”

    听到这话安国公主才放心:“遇到战事就该开战!陈子公给元帝上书中就曾写道: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陛下,他写得多好啊!”

    总之安国公主对待外敌就一个态度:杀!杀!杀!

    旁边的崔景听得有些皱眉,他比安国公主大两岁,又是被崔洺教导长大,一听安国公主这话心都跳了起来,也不知道谁给这姑娘灌输的思想!就知道不该让这姑娘胡乱读书!

    想想整个弘文馆的老师也没这种思想的,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安国公主的外祖安都侯是个武将,会有如此想法了。

    崔景觉得定然是安都侯带坏了安国公主。

    安国公主见崔景颇为头痛地看着自己,乔微更是直接笑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难道她真的错了?

    乔微是真的被这姑娘逗笑了,这孩子和前世那些热血青年没什么不同。

    “还喜欢谁的文章?”乔微笑着问道。

    “贾长沙的《过秦论》啊,写得多好啊!”安国公主一脸崇拜道,这是她最喜欢的文人了。

    乔微被逗笑了,这姑娘热血过头了,甚至都有些中二了。

    不过后世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热血和中二才是青春的底色。少年少女若是没了热血,也就没了朝气和坚勇。

    乔微教过很多孩子,热血少女她自然也教过。

    “你见过战争吗?”乔微对着安国公主问道。

    安国公主一愣,摇了摇头。

    她没见过,她只去过外祖手下的军营,被那种军营的气氛感染过,她甚至想要做戍守边关、马革裹尸还的将军,觉得那才是将军本色。

    “你读过战报吗?”乔微又问道。

    安国公主还是摇了摇头。

    乔微对着旁边的高恭挥了挥手:“将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的战报拿过来让公主看看。”

    随后安国公主接过高恭找出来的战报,仔细看了一遍,看到上面战死一万人,重伤一万,轻伤两万的结果,有些窒息。

    可是很快安国公主又道:“陛下,可是我们还是胜了,只有给外敌沉重一击,他们才会知道怕。比起和亲的屈辱,这样才能扬我大燕国威,让那些外敌都不敢随意来犯。”

    “是的,我们扬了国威,没有了和亲的屈辱。”乔微指了指这战报说道,“这上面冰冷的数字,你知道在现实中是什么吗?那是一万个寡妇会问你要丈夫,数万个孩子会问你要父亲,两万个父母失去了他们的孩子。”

    大燕有抚恤金吗?没有的,在这之前的朝代也没有的。乔微这段时间让户部紧急核算过,因着如今的国库情况还不错,她这些年清查土地整顿吏治,所以国家富足,还能给得起每个士兵一年五匹布,一直给三年。

    她只能尽己所能补偿这些将士。

    “那重伤的一万人,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终身残疾,他们退伍后又该怎么活?”

    安国公主沉默了。

    乔微看着愣在那里答不上话的安国公主,叹了一口气:“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快回来了,到时候一定会抚恤残疾的战士和遗孤,你到时候一起跟去看看吧。”这个孩子需要成长,她不是要打破这些热血青年的激情,只是她希望这些孩子更能明白生命的可贵。

    除了安国公主,乔微对着崔景也道:“阿景,你也跟着一起。”至于楚王,相信这孩子也不会有兴趣的。

    崔景和安国公主一起应是。

    乔微晚上要摆宴席,其实也就是三品以上的宰辅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当然更重要的是乔微有事情和这些宰辅商议。

    “朕想要对西域用兵。”乔微说道。

    郭慈等人一听就知道来了,乔微的性子本就不是喜好奢华,好大喜功之人,她平日里很少会设宴,即便是万寿节这种事情,乔微也是能不办就不办,这个时候开宴会,肯定是有事情和他们说。

    “西域?陛下想要重设安西都护府?”崔洺很快就明白了乔微的心思,他这个女儿是奔着当千古一帝去的。

    为什么要打开西域,原因也很简单是为了丝绸之路,这是大燕的对外贸易通商之路,事关大燕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