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60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谢来立马组成专项组,去各州府将这些田地进行测量,然后专门登记在册。以免这些田地过阵子又不知不觉的消失了。

    这些人想要左手倒右手,他可不会给这个机会。吐出来的就别想再吃回去了。

    户部上上下下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的。

    司马丞相见状,也安排了—些寒门出身的年轻官员去帮忙。

    这些官员如今还有着一腔热血,还没来得及被完全腐蚀,司马丞相觉得谢来还是有本事将这些人‘感化的’。之前谢来不就成功感化了云长玉,刘连青,祝桥这来自三个势力的年轻俊杰?如今这三人可是对他忠心不二,连家族的话都不听了。

    其他官员可不知道司马丞相的真实打算,只觉得司马丞相这是要往户部塞人了。纷纷赞叹司马丞相还是有办法,那谢来竟然也不敢拒绝,只能把人接收了。

    谢来可不客气,立马将这些人打散了,分到不同的专项组。

    田地置换组、民众迁移组、田亩登记组、修路组……

    这些人来不及摸清户部的什么秘密,就被繁忙的工作给绊住了,和户部的成员们开始了996的生活。

    眼见着户部这么忙,云太傅觉得自己也不能落于人后了。然后也在世家年轻人里面扒拉一下,推荐了一些人去户部。

    谢来是来者不拒。但是这些人都是只参与干活,不参与决策商量的。

    所以他们就是只能埋头苦干。不能提反对意见。—旦提出反对意见的,就要被送走。

    忙碌的生活,让这些年轻人们压根没有时间勾心斗角。为了不被赶走,比敌人留下来的时间更长,只能拼命的压榨自己,早日完成项目。

    谢来自然也不是完全放心这些人,生怕他们在其中动手脚。或者说习性不改,给家里人提供方便之类的。于是还安排了人偷偷监督。但凡是发现有人中饱私囊的就给抓起来,然后来个以儆效尤。

    他甚至还在每日里早会的时候,和大家笑着道,“本官也是很期待让我来一只鸡,让我有杀鸡儆猴的机会。旁人总说我对户部的官员宽容,那是因为我们户部的人都是实干的人才,不会弄虚作假。自然是轮不着我处罚他们。但是若有人想给本官‘大义灭亲’的机会,本官也不会拒绝。”

    说完笑眯眯的的扫视众人—圈,只让众人心里胆寒。

    因为这位谢大人真的敢杀官的。

    他都不知道给多少人抄家,给多少人砍头了。

    没人想成为下—个。

    谢来看到他们老实很多的样子,也就满足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是真的想当个仁慈的上司。他一点也不喜欢干那些抄家的事儿。

    都是被逼无奈。

    谢来深深的叹气,为自己不得不变成这样而感慨。想当年,他真的只想当一个小地主,过自己的小日子。都是这世道逼他变成这样的。

    算了,干活,不想了。想着就让人想哭。谢来摆摆手,擦了擦自己不存在的眼泪。不再回过那个过去纯良的自己。

    和置换田地相比,修路也在民间掀起了一股浪潮,倒是让虞都这边也热闹很多。条例一下来,各大商户就纷纷奔赴虞都了。

    这年头大家做生意也不光是做一项买卖,只要有什么赚钱的,都能努力开发。比如说这修路,自家不懂,那不是可以请人吗?路想修好,只需要材料用得好就成了。

    这其中赚多少钱,大家倒是也不算特别关注,只在意这路修好之后能有机会成为朝廷的御用建筑商,这待遇才是大家最想要的。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荣耀啊!

    作为商户,但凡加上一个御用二字,身价就杠杠的往上面抬了。日后也不担心因为商户身份低微被一些有背景的人欺辱了。这相当于一张护身符。

    而且还是可以传家的那种。

    而这种竞争机会还不是只给那些有关系的,所有人都有资格。是所有人!

    所以这些商户,甭管大小,都往虞都跑了。

    修路相关的人才也被大家到处抢着招揽。有些聪明的商户准备先下手为强,将能做事的人先笼络在手里,到时候自己就算落选了,也能跟着中选的人一起分一杯羹,结下一些交情。连一些常年被征去服役的百姓也被招揽去当修路工人了。各家各户都出高价招揽工人。竟然也掀起了一股招工热潮。

    参加这种招工的百姓们也越发的认识到了自己识字的好处了。

    看招工条例的时候,也不怕被人给骗了。不认识的字就问自己的同乡,几个人一起商量这些条例好不好。

    这些掌柜只觉得这些人真的是越发的不好骗了。想着招工以后克扣工钱,只怕也不容易。

    “这可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如今修路还得村里男人们抢着去了。”有女人们边洗衣服,边谈论着最近村里的热闹事儿。好多商户的掌柜来村里直接拉人。就要力气大的,有技术的优先。说是要去修路。

    往日里提起修路,大家脸色就要变。生怕自家男人被征收去了。不止要白干活,耽误自家收成。还要把男人的身子骨给拖坏了。

    之前村里就有男人因为去服役,回到村里没多久就生病,然后走了。好多人本来去的时候很强壮,回来身体也累垮了。穷苦人家也没什么补身子的,后面只能越拖越厉害。

    如今倒是好,朝廷修路不让人服役了,让商户修。商户请人可是要给工钱的。工钱不好的,大家也不乐意干。

    而且是在本地修路,家里忙的时候,还能回来帮忙。不像服役那样管理那么严格。

    村里的劳动力,但凡是能干得动的,就准备去赚这一笔工钱,补贴家里呢。

    “说来说去啊,还是谢大人管着户部好。他老人家管着户部之后,咱老百姓的好日子就来了。”

    “那可不,前日子不是刘地主家里置换田地吗,换了好多田地出来了,如今县里正在登记呢。我家有在衙门当差的亲戚说了。这些田地要给家里地少的人耕种,只要比平日里多给一成租子就够了。”

    “只多给一成?还有这么好的事儿?之前还免了许多税呢,这算下来就相当于白给种啊。”

    “那可不。要求还蛮多的,要求家里田地少的人才能去租。田地多的不给呢。查出来了,县太爷要掉脑袋。”

    大家一听这话,顿时打了个哆嗦。但是一想到掉的是当官的脑袋,和她们没关系。就很快又聊起来了。谈论起村里谁家有这个福气去租这些田地。自家又够不够格。反正越说越开心。往日里那些无地可种的愁苦仿佛已经过去很久了,久得已经没人记住了。只记得日子越来越好了。未来肯定能更好。

    ……

    空间里面,谢来正在忙碌的汇总各地的工作成果。

    虽然多线发展,但是谢来发现这些安排之后,竟然没有影响工作进度。

    往日里只能负责一个项目,如今在他的英明带领之下,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愣是同时多线发展了。

    北地那边土地置换还在进行,但是大部分的人已经开始种植了。抓紧住这暖和的天气种下庄稼。争取再多收获一些。

    按照北地粮食生产基地汇报的,如今的北地和往日里的北地真的完全不一样了。都不用官方的人特意组织了。这些人已经开始在那边招募百姓种田种地,自己盖房子形成村落。然后沿着官方的粮食生产基地附近还建立起了集市。很短的时间内,往日里荒凉的地方一下子就红火起来了。

    云长玉也因此更忙了,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安全。他是每日里都要带兵出去溜一圈巡逻。就怕那些异族人偷偷的摸回来了,到时候来个突然袭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谢来查看了一下如今的北地耕地面积,已经非常可观了。

    这些耕地里面的粮食按照往日里的推算,可以承担起很大的消耗了。已经符合谢来的计划所需。

    等路修好了之后,这边的商业也会发展起来。这里的粮食能够运往各地。

    谢来本该激动的心情反而平静下来了。

    他知道,自己等的那天不远了。

    忙碌的日子里,时间过得越发快。修路,种地。给百姓分田地。官员忙碌,百姓们也忙碌。但是都很满足就是了。户部的这群打了鸡血一样的年轻人仿佛经历了什么特殊的洗礼,内心深处原本存在着的一些阴谋诡计的小心思,似乎已经不见了。一个个的都在等着年底的对自己的评价。看自己是否能顺利留在户部,继续这九九六的充足生活。

    农人们则计算着这一年的收入。家里劳动力出去赚的修路钱,家里今年多租的田地又多收成多少。这一算下来都很满足。减免赋税之后,他们就能勉强吃饱了。如今又能找县衙租田地,只多给一成的租子,这多收上来的粮食还能给家里一点结余,等过年的时候,能过一个丰盛的年了。

    谢来算着秋收结束了,就郑重的和几位老师开会了。

    这个即将影响天下大势的变革已经势在必行了。

    “明年开年是个好时间,新的一年就要有新气象。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鬼魅魍魉也被压着不能动弹。如今正是我们进一步的时候了。”

    三人都很激动,哪怕是徐宗元不问世事,一心只搞研究,培养新型人才。但是也为自己即将参与这种盛事而感到激动。

    有生之年,能见到这样大的变化,死而无憾。

    这次谢来和他们商议的自然就是进一步,先让太女登基。新年那天,新上任的女皇就会颁布退位诏书,宣布废除帝制。设立任贤选能的执政制度。

    皇帝退位,废除帝制,这在法理上面就有了正统性。不存在谋权篡位。

    推选贤能的模式也是有理可循的,上古时期圣人本来也是推选贤能的模式来挑选继任者。如今,他们不过是继续先贤们的意志罢了。这就能达到有据可循。

    这两样可以堵住天下有野心者,古板之人的口舌。

    谢来最后道,“届时,学生准备免农税。”

    “……!!”

    “这真的能做到?”徐宗元声音有点儿发颤。

    谢来表示可以。以前之所以不能免除,是因为朝廷需要供养的人太多了,什么勋爵,什么皇族。

    这些人都需要百姓供养。该收的税反而不去收,不该收的倒是乱加,这也是为何总是在皇朝末年有人起义。因为百姓们负担不起了。活不下去了。

    农业税解决之后,天下就基本上不会出大乱子了。没人想要再回到过去了。

    徐宗元心里激动不已,总觉得不真实。

    司马丞相心中也很开心,只是没有表达出来。

    倒是云太傅觉得这事情不至于这样简单。农业税除掉之后,朝廷真的能靠那个粮食基地的收入以及天下工厂收入就够了吗?

    谢来紧接着就放出了一个大招。要收取过路费。

    “朝廷花那么多钱给他们修路,百姓们倒是走不了多少次,倒是被他们这些商户们用马车给压坏了,难道不要维修吗?”

    “朝廷白白的给他们修路,他们赚了钱却都只进自己的口袋,这怎么可能?”

    其实过去也是有人提起来要收商业税的。古往今来不缺聪明的人,能看到这些税收的不合理。但是很少有人能付出行动。在谢来搞这个之前,基本上没人搞得成。商业税太复杂了,又不像未来那样的信息化。在古代收这个,往往是收不上来的。而且还得文武百官。这些百官家里可都有做生意的,只是不挂在自己名下而已。

    所以谢来干脆就不收商税了。就只收路费。

    能够在路上行走的大宗货物,那都是大商户家才有的能耐。收钱当然是找这些人家。那些小商户只能在本地讨生活的,不收也罢。

    徐宗元挺担心的,但是想到前面一条政策,就立马想明白自己这个徒弟为何能够如此淡定了。

    因为一旦免除农业税,那么从此以后天下百姓的心就彻底归于这个大公无私的朝廷了。有这样的向心力,还担心那些商户闹事吗?

    难怪来儿之前要搞粮仓啊,原来在这里等着了。有了粮仓,就不怕那些粮食商人为难朝廷,不卖粮食。让百姓饿肚子闹事。

    百姓只要能吃饱肚子,其他方面的不便利就能忍受。

    这些商户就熬不过朝廷禁制。当然了,徐宗元也不会知道谢来准备得更充分。比如同志会里面各地成员就基本上都有商户的。所以不用担心所有商户真的会那么齐心的闹事。

    司马丞相看向谢来的时候,面上带着明显的欣慰。他的这个学生可比他想的要优秀,成长得也更快。想到自己当初还想让来儿接替自己的位置,成为寒门领袖,只觉得自己格局小了。谢来的眼睛是往天下看的。

    只有云太傅一颗心跳得厉害。如果不是在空间里面,有空间滋养,他大概要承受不住了。

    他大概知道,这要损害多少人的利益了。

    说到做生意,寒门也做,但是做得最多的还是世家啊。

    世家基本上各行各业都有所涉及。这是他们的优势。如今谢来朝着他们收钱,受损最大的也是他们。

    司马丞相劝道,“所谓拔一毛利天下,此举甚好!”说完之后笑了起来,然后开始哈哈大笑,笑得很痛快。

    云太傅看着谢来,看着自己的这个得意学生,心里是悲喜交加。喜的是之前所说的,日后大变局来了,世家也有新的路走。

    可悲的也正是这新的一条路,对世家来说没有那么容易了。

    以前那些皇帝权臣只能压制世家,互相抗衡。来儿已经不知不觉中,有了挖世家根底的能力了。

    在免除农业税之后,他相信,只要谢来一声令下,那些拥护他的百姓会将世家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