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249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当初那群护卫已经回朝了。谢来如果自己手里没有足够的武力值,可再不能指挥人去抄家了。

    一个调动不了人的知府,谁有把他放在眼里?

    他和自己三个‘师爷’商量着,要训练新的府兵。每个州府虽然不能私自设立军队,但是府兵是有的,用于各地的剿匪,以及维护当地的政治稳定。一旦前线有战事,还能随时的就去前线打仗。

    刘连青道,“用什么名目?如今府兵名额已经满了,”

    谢来问道,“果真已经满了?吃空饷的不少吧。”

    谢来笑着将一本名册扔了出来,“在职的满员,但是实际上,只有三百人。还有七百人在哪里去了?难不成他们还有什么秘密军营?”

    陈同知走的时候,完完全全的给谢来交了底了。把东州府的这些问题都交代清楚了,连自己搜集多年的证据都交给谢来了。

    “打量着本官不懂这些呢,连遮掩都不做了。昨日我去看了一下兵营,里面空荡荡的。府兵吃住都很差。估摸着还不如牢里的犯人。难怪当初咱们带的两百护卫就能横扫这东州府。”

    第208章 东州府变天

    “处置这些人,一定要速战速决,不能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否则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被压制。你们也不想以后被人架空,在这里沦为鱼肉吧。心性不坚定的,没准就是下一个高子文。 ”

    三人听到谢来这话,心里都打个寒颤。只觉得这地方上还不如朝中好混。至少有长辈护着。

    谢来的担心是有有迹可循的。

    高子文那个人,贪赃枉法,不顾百姓生死,整日里醉生梦死,有他自己贪心的缘故。也有人故意助长这份贪念。

    这也通常是下面州府架空主官的一种手段。有的是强硬的,比如对待陈同知那种没背景的,人家直接不理就行。

    对待高子文这种有背景的,就会哄着,讨好,腐蚀。

    当然,如果高子文不服从,会遭遇什么,这是谢来不得而知的。

    不过这也不是高子文做贪官的理由,贪就是贪。昏就是昏。

    谢来不想做的昏官贪官,他想做个好官,就要有对抗这些人手段的力量。

    掌管州府兵营的部门是兵房,主事人为兵书。东州府的兵书姓廖,是本地人。

    在本地盘踞已久,各关节都打通了。

    上次谢来抓高子文的时候,就和此人打过照面。看着恭恭敬敬的,但是实际上是个老狐狸。

    哪怕谢来只学了司马老师揣摩人心的手段的皮毛,也能看出此人外忠内奸。再加上那些证据,谢来必定是要除去此人的。

    只是这廖兵书在此地也是盘根错节,想要对付此人,就要出其不意,以绝对武力压制。

    至于谢来手里的那些证据,也只是在把人压制了之后,才能拿出来用的。

    没有了那些护卫,谢来手底下能用的人不多。

    但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谢来一琢磨。把来这里卖货的商贩的护卫队给征召了。

    孙大庆道,“我这边的都是从云州府那边挑的好手,一路上给我做护卫也是从来没出过差错,倒是可用。”

    杏花道,“我带来的人,也是我们谢家村练出来的,能看家护院,也能护着商队。还很可靠。”

    两人能五十人出来。

    至于其他商队,按照统计,也能凑个五十人出来。虽然不够,但是勉强算是有可用之人。

    杏花听着谢来分析现在的情况,不禁感慨,“没想到当官之后也这么难,明明就是一府长官,还要担心下面的人不听话。”

    谢来笑道,“哪里都是,不说别的,就说咱们上面最大的那位……不也有不能随心所欲的时候。甭管做什么,若是没有能力使唤下面的人,就会被架空。现在很多大户人家,奴大欺主的事儿也是时有发生。”

    杏花越发的觉得自己要强硬,要聪明。否则日后母亲大人不在了,她被人愚弄了可不好。

    虽然兄弟们都出息,也能撑腰。但是家中小事何必拉他们的后腿?

    孙大庆问道,“这些人也不够啊,万一他们狗急跳墙怎么办?”

    “不会不够的,我打算在失去土地的流民中再征召一些身强体壮的。洪水就算退了,他们暂时也找不到活干。我先紧急征召一部分人,拿了兵权之后,就再重新整理在册名单,把吃空饷的都踢出去。等练兵成了,大事就成了。”

    这时候当然不能打草惊蛇,否则狗急跳墙了。

    所以还是以商队的名义在这里招商队护卫。

    因为这段时间全靠外地的商户输送生活物资和粮食,所以这里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商队来来往往了。

    有了这些商队来往,大家心里也踏实。

    知道商队招护卫,以后专门跑这条线,很多失去家园的流民都愿意报名。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加入杏花的队伍。因为知道这是知府大人的姐姐。是个可靠的。

    城中大户也在暗中商议着这些事儿。

    几人聚集在了东州的廖兵书府上。作为本地的地头蛇,廖兵书在此地人脉广,手里又有兵,还管着当地征兵的事情,在其中话语权也最大。

    “新来的知府来了之后什么也没做,倒是准备加大商队的样子,还给商队征召护卫,不会有什么打算吧。”说话的是下面管理户籍的李户书。

    之前谢来赈灾,主要就是他管的户房来负责。原本他们赈灾油水很多的。等谢来接手之后,在其中安插了很多自己人。搞得他们这个户房拿不到多少油水。

    原本准备等着钦差大人走人之后,他们再拿回好处。谁知道人家就这样不走了。

    最气的是本地的大户 ,“原本世家的大户被收拾了,我们本地大户蛰伏一阵子也就罢了,可如今他留在这里,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商队,最近车马不停,倒是把我们好不容易空出来的商市给占了。我们那里还有机会赚银子?”

    廖兵书道,“他若是只管商户,倒是也罢了。翻不起什么风浪。等赈灾的事情一平息的,到时候总有办法把那些外地商户挤出去的。他们千里迢迢的运送东西过来,价格能比咱们本地的低?我不信他们能做亏本生意。”

    说完,他眼神凌厉道,“就是怕他有别的心思。这人可有的是手段。一个外地人,竟然把本地都摸透了。”

    “是那个什么同志会,一些读书人。我去调查过了。就是一群不得志的书生,想要出人头地,就捧那小知府的臭脚。”李户书道。

    廖兵书道,“那就更好办了,等把这个小知府给架起来了,让本地的那些书院收拾他们,一群书呆子,不好好念书,倒是帮起了外地人。没有学院收他们,看他们怎么出头。”

    下面的一群人纷纷附和,叫嚣着一定要收拾叛徒。特别是宋家那群人。

    吃里扒外的东西。给外人做狗腿子,绝对不能有好下场,要不然以后所有人都有样学样,这东州府真是乱了套了。

    他们白白的在这里生活这许多年了。

    义愤填膺之后,他们又猜测起了谢来如今的举动。

    “还是要让人盯着,总觉得此人不简单。”廖兵书还是很谨慎,不敢小瞧了此人。

    不过他心里也不是很担心。作为本地人,他手里最不差的就是人。

    虽然目前手里只有三百府兵,但是如果想要人,随时都可以从当地乡里征召着用。倒是那小知府,在本地就算有一群书生帮忙,也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罢了。

    谢来这边护卫队召集的很快。所有商队,一共召了五百人。

    这也和流民在大堤上聚集有关。要是往常的岁月,要找到这些人,还需要下面的士绅配合,在乡野宣传才行。

    所以谢来这也算是占据了天时。避开了士绅的约束。

    这些人被征召之后,谢来一刻都没耽搁,当天夜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在流民安置的山里的一个山谷给这些人讲了话。

    也多亏了谢来先前一系列的事情彻底收服了本地百姓的民心。

    所以当谢来说道,为了还东州府一片青天的时候,这些青壮踊跃参与。

    “原来大人是要去弄死那些贪官污吏啊。”

    “大人要是早说,我把我兄弟也拉来了。”

    “愿意为大人效死!”

    “……”

    提起本地的贪官污吏,这些穷苦出身的百姓们都是群情激愤。没有了家园,谢来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现在谢大人要带他们去讨回公道,哪里还不愿意的?

    谢来看着这些人热血的眼神,哪怕只有数百人,却让人觉得有可以淹没一切鬼魅能力。

    心中想起五个字,民心可用。

    最终胜利的人,一定是得民心的人。

    有了人,也不耽搁,一行人立马直奔府衙武器库,强行开了大门,分发武器。

    至于训练,那是不必的。

    谢来也不是真的打算让他们去和人拼杀。其实就是讲究的一个士气罢了。

    就府衙那三百府兵,他有别的方式对待。

    几百人浩浩荡荡的,在黑夜中直奔兵营。

    廖兵书晚上喝了酒没来,管理这里的是个兵典史。看到这个阵仗,吓得差点尿裤子。还以为是流民们要造反了。

    这事儿不是没有发生过的,很多地方农民吃不上饭了,就搞什么起义。虽然最终会被平息,但是最先被攻击的地方也要死很多人。

    直到看到谢来了,他脑袋才找到点儿东西。

    谢来一声令下,直接让人把这里包围起来了。

    “让所有人出来见集合。”

    大半夜里,东州府的几百府兵就被弄到了训练场了。

    这些人半睡半醒的,心情很不好。等看到谢来之后,一个个的还纳闷呢。这小娃娃是谁啊?等看清楚官服之后,才吓得醒了。

    再一看,自己被包围了。这是要打仗,而且大人还要打他们?这些人这时候才慌了,赶紧儿穿好衣服。然后下意识的想着退路。

    至于拿武器抵抗,他们平日里睡觉压根就不带这些东西。又不是去打仗的。

    这些人平日里也只是做一些欺负百姓的事情,哪里还真有胆量和人拼杀。特别是廖兵书还不见人影,没有了领头羊,都不知所措。

    谢来背着手,让刘连青宣读了朝廷对于府兵的待遇。

    听到那些饷银的数目,这些人一个个的心头渐热。但是又满心郁闷,这些事儿,他们当然是知道的。只是总是不可能发足了。

    他们不用出去打仗,平日里训练都少,相当于是一群闲汉。

    不配拿那么多银子。

    谢来道,“今日本官要告诉你们的是,既然本官来了此地,一切都要按照朝廷的规定来做。你们的饷银必须足额发放,你们的待遇,必须符合朝廷规定。日后吃食供应都要满足。”

    “大人,果真?”有胆大人忍不住问道。

    谢来看着他反问,“本官来此地,何时失信于人?”

    那还真没有。他们虽然没怎么和大人接触。但是这位大人真是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