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247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能给对方一个机会,又不必为了此人与另外两派在朝廷上争论。

    若是时日久了,难免会让青云书院和世家走在一起,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既然如此,就让谢勿往留在江东……就担任东州知府。”

    谢来之前在虞都翰林院就是六品,如今立了功,官升一品自然是可以的。

    不过从翰林到地方大员,这个调动也是非比寻常。

    青云书院一派还是不满,但是看世家没说话,此事儿又是司马丞相提出来的,他们若是再提,只怕孤立无援,得罪皇帝,便也没有异议。

    于是谢来东州知府的身份就定下了。至于江州知府的,皇帝也没多考虑就安排了之前东州同知陈同担任。

    此次治水,他协助有功。

    最主要的是,谢来奏折中提起说此人并不是三派中的任何一人,所以一直怀才不遇。皇帝自然要给此人一个机会。

    若是平时,朝堂上必然要为这一个空缺争论一番,但是这次都没开口。

    青云书院没有底气,寒门和世家也没底气。因为江州的前任知府就是寒门出身,但是投靠世家。结果成为大贪官。这种时候,谁也不会去为了一个小小的知府之位冒头。

    旨意才刚发出去,谢来晚上就从司马丞相这边知道了消息了。顿时喜笑颜开。

    当官的,哪个又不想先主政一方,维护一方百姓呢。

    谢来赶紧拜谢,“多谢老师成全。”

    “也不光是我,世家和青云书院也出了力了。”

    徐宗元问道,“难道他们也认识到自己的错处?”

    司马丞相道,“他们当朝阻拦谢来还朝。”

    徐宗元:“……”

    云太傅道,“我可是亲自叮嘱他们的,促成来儿担任江州知府。”

    司马丞相虚笑道,“只怕他们会错了意。”

    谢来赶紧躬身拜谢几位老师。

    “不管如何,学生都是多亏了几位老师护着。”

    司马丞相叹气道,“日后山高水远,我们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你自己要靠自己了。陛下如今是连我也越发的不信任了。我也不能多为你说话。”

    “学生知道的,若是为一地父母官还要靠着老师们照顾才能做好事情,那学生不如不当官了。”

    司马丞相道,“祝桥就留你身边给你做个帮手。他倒是写信给他的老师,说想在你身边学习。”

    云太傅摸着胡须,“我让长玉留在此处了,日后就随你一起。”

    徐宗元立马和云太傅道,“你让刘连青也留在那里。帮我和他们带个话。”

    云太傅眯着眼答道,“我不去,到时候你那群徒子徒孙只怕还以为是我有什么诡计。”

    徐宗元:“……”

    谢来道,“老师,你放心吧。现在也没人顾得上刘连青了。”不是顾不顾得上,而是刘连青肯定是要被迁怒的。现在刘连青还不知道传来的消息,到时候可要麻烦了。

    虞都的事儿,如今算是和谢来无关了,既然知道自己要担任东州知府了,谢来就开始了解东州民生了。

    在继续赈灾的同时,他带着刘连青三人一起将东州的户籍,税收,还有当地的一些特产都弄清楚。

    “大人,我们看这些做什么?”祝桥道,“如今这边诸事妥当,只等洪水退去,大人就可以还朝了。”

    谢来道,“只怕暂时是不回去了。先做好准备,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

    三人一脸莫名。

    也难怪,即便他们消息再灵通,也不如谢来的灵通。

    一直等五日后,三人才从各自的的渠道得到了来自虞都的消息。

    ?知道谢来要当东州知府的那一刻,他们都想到了几天前谢来的特殊举动。顿时觉得此人真是不凡。

    陛下的旨意当时才下,千里之外的谢大人竟然就已经知道了消息了。

    这消息是何等灵通。

    只有一个可能,是陛下提前就已经这样安排了,也和谢来说了。他们只相信这个一个可能。

    要不然也太让人不解了。

    祝桥和云长玉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家族都是让他们趁此机会留在地方上历练。也正合心意。他们如今跟着谢来,也确实产生了很多变化,心境和刚来的时候不同。

    甚至也对于回到虞都之后安排有所迷茫。

    如今能继续留在谢来身边,自然是最合适的。

    唯独刘连青看了虞都的消息之后,久久不能平息。

    师祖病了,而且还是被周大学士气病的。

    如今人事不省。这信是他的老师亲自写过来的,对他进行的一番训斥。指责他办事不力,让青云书院如此被动。如今虞都也没有他的立足之地,让他就在东州好好反省。

    这番话其实就是将刘连青放弃了。若是徐宗元不知道此事,也没有病。高子文那事情也只是一件小事。如今这事情太大,总要有人来承担这个责任。

    总不能去指责周大学士,自然只能将此事怪在一个小辈身上了。

    刘连青大受打击,脸色惨白。

    关在自己的屋里,连门都不出了。

    一个被放弃的青云书院学生,哪里还有未来。

    谢来听说之后,就亲自去找他了。

    刘连青竟然还借酒消愁。

    谢来直接让人给他倒一盆冷水。

    云长玉见状,立马笑眯眯的去拎着一愣冷水来,把平时故作清高的刘连青浇了个透心凉。

    刘连青被冻得直打哆嗦,“这水怎么这么凉?”

    “刚从井里打出来的。”云长玉道。

    谢来:“……”这个天气,天气越热,井水越凉。

    刘连青冻得直打喷嚏。他也是没吃过苦头的人。

    谢来道,“你这是何苦呢?听说你师门出事了?”

    刘连青顿时流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看到他这样,谢来都不忍心了,“有什么好哭的。活在这个世上,也不是非得靠着师门,你现在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只要你混得好,以后你的师门还要以你为荣,自然要回来找你。”

    刘连青道,“不可能。”

    云长玉道,“沽名钓誉之辈不就是如此吗?”

    刘连青顿时激动了,挽起袖子,要不是没佩剑,只怕要拔剑相向。

    谢来道,“行了行了,以后都是要在此地为官,要团结。”

    他看着刘连青,问道,“我倒是要问你,你念书到底是为了你的师门,还是为了百姓?若是为了百姓,如今你如此自暴自弃又是什么姿态?若是为了师门……你这样落魄,你师门更加不耻。”

    刘连青无话可说。

    谢来道,“那你是怪我?”

    “下官没有。”

    “那你怪自己吗?要是让你重新选择,你会包庇高子文吗?那个害死数千百姓性命的昏官?”

    “不会!”刘连青怒目相对。“此人该死!”

    谢来严肃道,“那就是了,你没错,我没错。何必要这样自责难受。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治理好东州。给百姓谋福祉。现在虞都的大人物都在干什么?他们谁又还记得这里的百姓?只有我们!”

    刘连青紧紧的抿着唇,想到这些日子的见闻。

    这里百姓的遭遇。

    想到高子文府上搜出来的那些民脂民膏。

    若是再来一次,他还是同样的选择。

    所以,他的思想已经和长辈们背道而驰了。

    刘连青看着眼前几张年轻的面孔。他不知道自己能走何方。但是跟着谢大人,好像也还算有个方向了。

    “大人,我知道了。我日后不会再如此的。”

    谢来拍拍他的肩膀,“本来就是,谁家少年不叛逆?谁家少年不热血?等过个几十年你再回忆今天,只怕要为自己鼓掌。”

    刘连青苦笑一下。也不知道是听进去还是没听进去。

    既然知道了信息,几人自然要开始准备。要接管这里的工作。

    陈同知也在谢来的提醒下,知道了自己即将升官的消息。

    顿时激动的难以自控。

    “多谢谢大人提拔。”

    虽然升官之后,谢来和他同一个品级,但是谢来这份知遇之恩,可不能不记得。要不然日后谁还敢提拔他?

    且因为谢来的提拔,那么主动了,他背上就烙下了谢来这一派系的印记。

    陈同知想想也觉得不亏。毕竟谢大人背后背靠皇帝。

    他总算也给自己找了个靠山。而且这个靠山还是个好官。

    谢来笑着和他虚伪了几句,“日后我们也要守望相助啊。”

    江东两州遥相呼应,少不得要打交道。

    过了几日,朝廷的文书终于来了。

    当着东州上下官吏的面,谢来正式被提为东州知府。正五品。

    那些本地的东州官吏一个个顿时脸色巨变。

    他们一直隐忍不发,可就等着这我煞星赶紧儿办完事走人。如今竟然要在这里长长久久的待下去了。

    而且还成了本地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