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84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谢来满心悲愤。

    来福拉着他,“来儿,快走,我们先安顿下来再去找来寿。”

    谢来艰难的忍住了心中作呕的感觉。

    这才是这个皇朝的真面目。

    第150章 谢家牵挂

    边城这地方,想找个条件好的客栈都不容易。环境不算好,而且来来往往的人很乱。

    来福虽然有钱,但是也不敢露白,两兄弟包括谢来的车夫都挤在一间房间里面。

    车夫道,“两位少爷,这里很乱,你们千万不要到处跑。特别是四少爷。你这长相,很容易被人拍花子。”

    谢来,“……”

    来福道,“你来过这边城?”

    “我早些年在这里当过几年兵,”

    谢来和来福顿时惊喜。但是车夫道,“但是我认识的兄弟们都不在了。”

    “……”谢来道,“那你知道,若是要找来寿哥,如何找吗?”

    “不好找,这里当兵的多,很多人互相之间不认识。要想找人,只能去找一些低级将领,他们可以看到名册。因为征兵是根据祖籍来登记的,他们也可以根据祖籍来筛选,更容易查到来寿少爷在哪里。”

    来福和谢来可算是松了口气。

    有个方向就好。

    找到了方向,谢来心里却还是难受,他问车夫,“这里买卖人口,没人管吗?”

    “谁管,少爷你还是太年轻了。这种生意若是没有当地主管官员支持,怎么可能办起来。”

    “我们自己的官,支持贩卖我们自己的百姓?”

    “这些人大概都是犯了事的,或者是家里遭了难的,反正都有一个理由。”车夫道,“这种事儿每天都有。蛮人也有贩卖他们的人。他们那边的人力气大,会干活,也常有大虞人买蛮人回来做工。”

    谢来完全无法接受。

    自己的官员不保护自己的百姓,反而还把他们贩卖给外族。这些人去了外族会遭遇什么惨状,可想而知。

    谢来想到,就气的作呕。

    这些人对内欺压百姓,对外俯首称臣。这是什么世道啊。

    他还打算考科举当官,当的就是这样的官吗?

    同僚都是这样尸位素餐的人吗?

    谢来气的拍床板。

    来福着急,“来儿,你怎么了?”

    “我没事,就是被气到了。”谢来擦了擦眼睛,原本以为自己一路走来,看的够现实了。来了边城,才算是彻底被这里的现状重重的一击。

    这个皇朝,越是了解,越是让人想要……摧毁。

    有那么一瞬间,谢来热血的想要弃文从武了。

    可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他没有那份勇气去见证生死。

    来福道,“这世道就是这样,咱们老百姓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就好了。我从家里离开之后来外面看了一圈,才知道自己以前过的多好。母亲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谢来抿着嘴点头。

    他原本以为母亲只是在封建社会里撑起一片天,现在才知道,母亲这是在乱世给他们撑起了和和美美的家。

    谢来突然想母亲了,想和她说说外面的事情。

    ……

    谢夫人已经收到了谢来他们离开云州府的时候给家里写的信。

    信中交代了他们要去边城寻找来寿的事情。

    这事儿她可不敢对外说,只能偷偷看了,心里非常担心。

    她心中,来儿还是个孩子。而且还是个文弱的孩子。那边城可不是什么繁华城市,这去了若是遇到事情怎么办?

    她甚至后悔,未曾将来寿的消息告诉大家。

    其实她早就知道来寿的消息了,只是这消息知道了比不知道还让人难受。

    若是不知道,她还能心里想着来寿实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过的好好的。

    可知道之后才担心。武刚给她写了信,告诉她,来寿在漫天大雪的日子里,被赶出城去探路,一走多日未归。

    漫天大雪的边城啊。

    谢夫人想到那个场景,就心痛难耐。那可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冰天雪地。她的来寿就在这样的日子里,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不好找。

    她也不敢告诉其他人,怕这消息让大家接受第二次打击。

    杏花抱着账本过来,看到谢夫人满脸担心,问道,“母亲,怎么了?”

    谢夫人看着杏花,“来儿来信了。”

    杏花闻言惊喜,“真的吗,写的什么,来儿好久没写信了。姨娘还说他是在忙工作呢,毕竟是给人当师爷。”

    谢夫人道,“来儿已经辞去了师爷一职了,去外地游学。”

    杏花道,“这样也好,他本来就是出去游学的,若是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便也达不到目的了。来儿去了哪里,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啊?”

    谢夫人看着她,“来儿说要去边城找来寿。”

    “啊?”杏花吃惊。“那,那……岂不是……”她可知道那边在打仗,那边很危险。

    “姨娘该担心坏了。”

    谢夫人道,“我也在想,这事该不该告诉你姨娘他们。”

    杏花心中本来焦急,但是听到谢夫人的话,又开始纠结起要不要告诉姨娘了。

    “杏花,你说若是你,你会告诉你姨娘他们吗?”

    杏花想了想,然后艰难的点头,“会。”

    “每个人都有知道真相的机会。如果是我,我也会希望时刻知道挂念的那个人的消息,哪怕牵肠挂肚。”

    “不怕伤你姨娘的心?”

    “我觉得总比浑浑噩噩的惦记强。”

    谢夫人沉默了一下,然后笑了,“你以后会比我做的好。”

    杏花不解道,“母亲,您为何这么说啊?”

    谢夫人道,“日后你就知道了。”人常说妇人之仁,她自己就有这个缺点。杏花比她强。做事果决,不拖泥带水。

    但是她还是提醒了一句,“杏花,日后不管如何,你一定要记住。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用对外人狠心,但是永远不要对家里人狠心。”

    杏花道,“母亲,我会记住的。家人在我心中永远是最重要的。”

    谢夫人也就没瞒着家里人了。

    她觉得杏花说的对,如果之前她把来寿的消息早点告诉来儿他们,来儿他们也不会糊里糊涂的跑去边城了。

    她正视了自己这个问题,这次不想再犯错。

    她特意寻了家里人都在的时候,读了这些寄回来的信件。

    钱姨娘哭着问道,“我的来寿啊——”

    “阿娘,来寿吉人天相。”兰娘安慰道。

    “母,母……”连牛哥儿也在伸手安慰她。

    可钱姨娘完全收不住,想着自己的来寿在冰天雪地里被赶出城去了,光是想想,就心痛的要死了。

    看她这样,叶姨娘都不好哭了。

    她的来儿如今倒是还在城里呢。虽然她也担心,但是还是不要继续添麻烦了。所以只能将情绪掩藏起来。

    钱姨娘直接泣不成声了,最后还是被崔妈妈给扶着回房间去休息了。

    谢夫人安抚她,“如今还没结果,不要往绝路上想。”

    钱姨娘捂着嘴,看着自己的大孙子,艰难的点头。

    她哪里敢往绝路上想,她还要替来福照顾好儿子呢。

    待钱姨娘走了,叶姨娘才敢着急的问道,“夫人,来儿那边怎么办啊?”

    “我已经写了信让人送过去,告诉他来寿的情况,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收到。

    “这孩子,就是让人操心,哪里都敢去。”叶姨娘嘴里数落,心里担心的不得了。

    谢夫人道,“有来福跟着,兴许情况没那么坏。我也安排了人去那边接应他们。”

    叶姨娘都想给谢夫人磕头了。

    待回了房间里,叶姨娘还在担心谢来。

    桃花道,“姨娘,来儿那么聪明呢,连知府大人身边师爷都能当,他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安危的。”

    杏花道,“我也会让熟悉的商户帮忙传递消息,他们也许会有人去边城。”

    叶姨娘如同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的,拉着杏花,“你可要让你弟弟早点回来,就说我惦记他了。”

    “我会的,来寿如今不在城里,他们去了也找不到人。”

    叶姨娘道,“来寿那孩子,才是最苦的。哎……”

    杏花和桃花都低着头没说话。

    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是也是家里的兄弟,只要想着自家兄弟遭了那个罪,受了那样的委屈,没人心里能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