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72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但是他想到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给老百姓分田地。老百姓就会勇敢的站起来反抗压迫。

    给手工业者分铺子,这些人难道就不会为了自己的铺子拼一把?

    “大人,学生建议,面向那些有手艺却无产业的人分铺子。这些人只要给他们产业,他们就能生产出瓷器来。”

    孙大庆问道,“那这铺子白送出去?”

    谢来摇头,“也不算白送出去。可以与这些分了铺子的商户提前签订协议,凡是在这铺子里赚的银子,都要交一笔保证金,用来还这铺子的银钱。”

    谢来想在这云州府试试,能不能以另外一种形式收税。

    “这与租金不同,租金是表示这铺子还是官府的,他们若是亏了钱,还要付租金。会有损失。但是学生提出来的这一点,则是在他们赚了银子的基础上,才交钱。且铺子是他们的,他们心中安心。更愿意来这里做生意。”

    孙大庆道,“我怎么听着,有些像是农户交税。”

    孙知府也看向了谢来。

    谢来道,“学生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在为知府大人出主意,如何能让人愿意去市场里做生意,又能为府衙源源不断的赚银子。”

    云夫子说了,难得糊涂。

    商税这种得罪天下商人的事情,此时还不能过早的说出来。

    要不然他担心自己被人暗杀。

    孙知府摸着胡子。

    从谢来这边,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想法。

    若是真如同谢来所说的这样安排,只要这市场存在一日,这些商户就能源源不断的给府衙交银子。

    谢来补充道,“且这种模式还能避免日后市场生意红火之后,有人赶走商户,私吞衙门的铺子。”

    孙大庆也跟着思考起来,然后高兴道,“谢兄,你可真是智谋超群,不愧是我爹看中的师爷。”

    “我只是拾人牙慧罢了。”谢来道。

    孙大庆道,“学谁的?”

    谢来道,“忘了,可能曾经看过这样的书,我忘了。只是这些事情还记在心中。要用的时候,自然就想起来了。”

    孙知府道,“你所提的这些倒是值得考虑。容本官再思量一二。明日看情况再议。”

    谢来自然也知道不着急,因为明日还要看黄家人和蔡家人,以及那些行商的情况呢。

    客栈里,来福都不敢一个人睡,跟着其他行商挤在一起,生怕自己被人暗杀了。

    毕竟坏人财路可是要命的事情。

    但是不办也不行啊,谁让这是自家的小弟第一次求他呢。

    来福只能勇敢的承担起作为一个兄长的责任了。

    当然,他没说自己害怕,而是和这些商人一起秉烛夜谈,共谋大事。

    写诉求书的写诉求书,到处找人签字的,则四处奔走。

    然后商量如何让这云州府妥协。

    当然,其中也有人通风报信,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了黄家和蔡家。

    于是这两家也是灯火通明。

    第140章 夫子着急了

    谢来之前提议将商户拉扯进来,就是为了搅乱局势。

    这一点灵感还是来源于马老师之前教过他的,若是局势僵持,不如将水搅浑。这样一来便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谢来就想到了这些行商。

    毕竟日后这市场建设起来,行商们也是能得到好处的,总不好让他们置身事外。

    而这些行商也是能对这些大商户起到一定影响的。

    所以这个夜晚,反而谢来倒是最为安宁。

    这会让他正在接受云老师和徐老师的课业检查。

    两人发现自家学生最近挺忙,白天都没时间来上课了。

    知道他在外游学,所以两人也能理解,将检查课业的时间调到了晚上。

    谢来告诉他们,自己如今也在某处谋了一师爷的职位。

    徐宗元道,“为何想着去给人当师爷?”

    云太傅也有一些不解。

    因为在他们心中,师爷甚至连吏都不算。而谢来可是他们的得意门生。是日后承载着两边传承的人。不该如此看低自己。

    谢来道,”自然是为日后当官打下基础。否则直接去上任,岂不是对朝廷,对百姓的不负责任?以后我当官也是,不需要从大官当起,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云太傅道,“旁人都想平步青云,你倒是好,还想慢慢从小官做起来。”

    “有人是为做官,我是为做事。”谢来道。

    然后补充一句,“我也想做官。但是更想做事。我事情做好了,以后就能当大官了。”主要是他从孙大庆身上引以为戒,再不敢马虎了。

    当官要是稍微犯了糊涂,害的就是数以万计的百姓。

    罪过太大了。所以不如踏踏实实的积累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

    云太傅和徐宗元对视一眼,只觉得这学生似乎变了一些。

    也说不上来是哪里变了。

    以前就是纯粹的读书人,如今倒却又有些不同。

    看来这游学中,他确实得了什么感悟。

    这可让徐宗元和云太傅有些着急。

    两人为谢来制定的未来官途和谢来所想不一样。

    云太傅是想把谢来培养成朝中新贵的。自己的得意门生,必定是要风光无限。

    徐宗元则想谢来培养成闻名天下的大儒。

    徐宗元摸着胡子,“来儿,这天底下的官很多。但是这做天底下读书人追捧的学士却很少。来儿,为何不想做只做学问的官?”

    谢来道,“老师,学生读圣贤书的目的就是为生民立命。做学问的官虽然少,但是百姓更需要的是为他们做事的官。学生也想做这种官。”

    云太傅坐在一边没说话。看谢来眼中似乎有星火。这是心中有坚定的意志才具备的神采。

    不知是从何时起,这孩子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一时间,不知道是为这样的变化担忧,还是为这样的变化高兴。

    徐宗元都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学生了。因为谢来本身的想法是没错的。

    做个好官又怎么会是错的?

    只是心中还是纠结罢了。便让谢来回去休息。并且叮嘱道,“不管你做什么,有多忙,都不许忘了学业。否则你别说为官了,便是为人也要让人瞧不起。”

    谢来立马躬身作揖,“学生谨记老师教诲!”游学游学,最重要的还是学字。这个可一刻也不能忘。谢来觉得自己最近确实疏忽了。幸好老师提醒。

    等人一走,徐宗元叹气,“这孩子长大了。当初他出来游学,我就有些担心。人接触的东西多了,心就会乱。他还是个少年,更容易受到外面的影响,我就怕他乱了心,不再专心学问。”

    云太傅也觉得如此。

    民间的事情太多了。

    世家大族的子弟也有出去历练的,但是历练的地方都是家族规划好,有人从旁教授。不会让这些孩子走偏。

    谢来不同,他四处漫游,见到的东西,遇到的人,太不可预测了。

    两人心中多少有些惆怅。

    因为谢来算是他们亲手教授的小辈中,唯一一个按照他自己意志生长的孩子。

    如今这孩子,不想成为新贵,也不想成为大儒。跑去做一小官吏,一心要为平民百姓做事。

    云太傅道,“来儿如此,会不会是被那个做管家的老师教的?我早就担心此人会把来儿教坏。”

    “我早就怀疑了。此人会不会身份都是编造的。只是实在想不出什么样的人会伪造管家这种身份。”

    “待下次一定要好好问问来儿。”

    谢来正在和马老师聊天。

    他把自己如今做的事情,以及如今的局势,说与马老师听。

    然后马老师会从中找一些缺漏,帮他补全。这样他就不容易出错,也能学会如何更缜密的考虑问题。

    司马丞相听完他今日给孙知府出的主意之后,也眯着眼陷入沉思。

    “来儿,你这是要试着收税?”

    谢来道,“老师,您也听出来了。”

    “你曾经与我提过这个,我自然留意。未曾想你这么快就将此事付诸实践。”这是司马丞相没想到的。他一直以为谢来只是说说罢了,毕竟谢来在他心中,只是个孩子。

    没想到他倒是低估了这个孩子的心性。

    谢来笑道,“我也是突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罢了。我自觉这样对云州府,对那些商户会有利益。”

    司马丞相道,“可你这样一来,将这些给人做工的人又培养成了商户。日后商户会越来越多。”

    “不会,市场是最残酷的地方。优胜劣汰。这云州府的市场只有这么大的,有人赚银子,自然有人赚不到。赚不到的商户自然就只能关掉铺子,给人做工。而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让他们更把心思放在如何吸引客源上。把自家的东西做好。”

    谢来完全都是按着自己前世的认知来说的。

    虽然不是同一个世界,但是人性一样,市场就会一样。

    司马丞相发现,谢来如今的想法倒是更像是一个合格的官。能够轻易的说出优胜劣汰这样果断的话来。

    看来这游学倒是有用。

    亲眼看到这世道的残酷,以后才能用菩萨心肠去行霹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