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57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莫名的有些心虚。

    谢来倒是不怕,笑着道,“母亲关心大哥啊。”

    “这是在这里看看罢了。你们去看了来福,觉得怎么样?”

    谢来道,“大哥稳重许多,似乎增长了许多的阅历。”

    杏花道,“我也觉得大哥和往年不一样了。”

    来禄道,“这就是经过了风霜的人。”

    “行了,都进屋里去吧 。外面天冷呢。也不多穿点。”

    谢来道,“我们身体好。”

    他们兄弟姐妹的倒是把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一直都保持着。加上家里营养跟得上,所以身体都不错。

    桃花和杏花的脸色都看着健康的肤色。

    谢来道,“母亲,你可以去看看大哥啊。他肯定也想您。”

    “一个家怎么能没规矩,既然说到了就要做到。人回来了就好,不着急。”谢夫人背着手就进屋里去了。

    谢来看着谢夫人的背影,和其他人道,“母亲肯定很想大哥。大哥和她处的时间是最多的。”

    来禄道,“所以说,一家之主不好当。不能和我们这样随心所欲。”

    后面几日,除了钱姨娘和兰娘每日里去看一眼来福之外,谢来他们都没去了。

    都睁着眼等着除夕。

    来福是在年除夕这日才进回的家里。

    而且都没等早上天亮,凌晨的时候就进了屋子。

    管家高兴的不得了大半夜把门打开了,恨不得放个鞭炮,迎接谢家的大少爷。

    可来福没同意,说自己如今不算是大少爷,只是谢来福。

    还是低调些好。

    回了家里,就去谢夫人院子外面磕了个头,才回自己屋里去。

    谢夫人其实也没睡,年底了,她很忙。晚间也睡的不是很沉。

    听着动静,知道儿子来磕头了才走。她笑了笑没说话。

    第二天等谢夫人醒来之后,来福才正式的去给谢夫人磕头见面。

    “娘,孩儿回来了。”来福眼中含着泪道。

    谢夫人正在喝早茶,叫他起来,来福才起来。

    谢夫人问道,“可是觉得委屈了?”

    “孩儿不委屈,只是这一次出门,才知道天之大。也知道母亲对儿子用心良苦。”

    “来福,你能有这些改变,我很高兴。没白为你操心。看来你这趟出去没白跑。回头和你弟弟妹妹们讲讲,也让他们长点见识。”

    得到了谢夫人的夸奖,来福心里开心,立马应了。

    然后和谢夫人说从外面带了过年礼回来。“都是不值钱的新鲜玩意,希望娘喜欢。”

    谢夫人笑着道,“好。”

    谢来他们早就收到礼物了,一早的钱姨娘就给另外两房送了东西来了。说是来福在外面买回来的。

    她满是骄傲,说他空着手出去的,如今自己赚了银子,给大家都买东西了。

    家里每个人都有。

    叶姨娘和桃花杏花的是南方做衣服的料子。料子精致细腻。叶姨娘喜欢的不得了。

    谢来的则是墨条。竟然还夹杂着香味。

    谢来立马就研磨试用了,均匀流畅。

    来福送了这些礼物,可把这年味都推起来了。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

    中午家里一起吃的年饭。

    大大的圆桌坐满了,连小平安也在婴儿车里面坐着玩。只有来寿的位置是空的。

    谢夫人看了眼,就招呼家里人吃饭。

    今年一年,谢家算是家宅兴旺了。

    添丁增口,良田铺子也多了。还有家里的读书人都有了功名。这一切都让人舒心。

    虽然还有些不如意之处,但是大家都往好的方面想。

    比如来寿没回来,也许是在军营里和大家一起过年,那边人多。必然很热闹。

    吃完饭之后的,谢来他们等不及守岁了,就拉着来福讲他在外面的见闻。

    在外面的时候,来福是报喜不报忧。怕家里人担心。但是人回来了,给弟弟妹妹讲的时候,自然是原原本本的讲的。

    讲他刚和商队出去的时候,就遇到了拐子。那拐子是专门把人弄去矿山里做苦力的。一辈子都当畜生一样的养着。

    说的谢来他们胆战心惊。

    之前总以为只女孩儿和小孩子出去危险,却不想来福一个成年男人出去也危险。

    来福道,“幸好是跟着商队,有老伙计提醒,我才识破了他们。”

    钱姨娘心都吓得抖起来了。

    来福告诉他们如何识破这些人。“外面虽然好,但是确实也是出门万事难。你们日后要是出门,一定要留心眼。心不要太好了,就算是做善事,也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危。”

    说完不好的,他又说起好的,说在外面如何学会了看货,比价。如何学会了找货源。

    怎样偷偷的记下要货的商家和卖货的商家,帮人偷偷带货。

    期间种种,讲的细致,也让谢来他们听的津津有味。时而紧张,时而兴奋。

    “在攒银子之后,我就也当起了货商,不过为了避免遇到山贼水匪,我们都是绕路走,赚的自然也没别人多。”

    钱姨娘赶紧道,“平安最重要。”

    小平安看着她笑。

    谢来道,“大哥,你是不是去了很多地方?”

    来福笑了起来,“是啊,走南闯北的,见识过太多地方了。好些地方和我们风俗习惯也不同。口音也不同。我有时候去当地都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也可以说官话,但是他们一听你说的是外地话,做生意的时候就要不留颜面了。所以我花了好久,才学了几个地方的话。”

    “不过,困难虽然有,却也见识很多。那些府城比我们白山府可要大多了。”

    杏花惊讶,“还有比白山府更大的城?”

    来福笑了起来,“当然有,而且不止一个。我们白山府才算哪里啊。那些城又大,城墙也高大巍峨。气势恢宏啊。”

    然后很骄傲道,“不过要说最大的,应当还是虞都。

    虞都就是大虞皇朝的都城。也是皇朝的龙兴之地。

    “去了那儿,才会发现,天下的贵人原来那么多。车上来往的马车装饰都很华丽。往往出行就是长长的队伍。那些人家的随从下人们穿着打扮都透着贵气……随随便便的一家酒楼,大概都比白山府最好的酒楼都要好。城池特别大,我在那儿待了十来天,也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一家人听着这些描述,就和亲身经历了一样,代入感极强。

    仿佛看到了那些场景。

    连谢来都心动了。

    他如今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不过是眼前的谢家村,还有县城府城。

    如今听到来福讲的这么多,谢来也萌生了出去走一走的想法了。他以前以为自己见识够多,不需要再出去找见识了。如今听到来福讲的这些,觉得还是不一样的。还是得去走走。

    日后若是真的入朝为官,只怕也没有这样的自由之身。

    他不应该在家里做井底之蛙,应该出去走走看看,真正的了解这个皇朝。这个世界。

    谢来这个想法起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且仔细思考之后,觉得是可行的。上课不会耽误,虽然要花银子,但是作为举人,他每年也有些补贴。省吃俭用的也是足够的。作为一个举人,沿途找一些赚钱的东西也方便。还能写点故事赚银子。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安危问题。

    所以谢来就想跟着来福哥的商队出去。一群人一起行走,倒是也方便。

    家里人也会放心有些。

    只是没有马上提出来,他需要先和母亲说明白,也好和自己的老师们商议。

    来福的故事讲了很长,经历的事情很多。也给杏花桃花他们长了见识。

    来禄也发出感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何时我也能有这样的机会就好了。”

    吴姨娘道,“你就别想了,你出去了,我肯定不放心。”

    就她儿子这个书呆子样子,留在书院,她都觉得怕他被人欺负了。

    来禄觉得自己被小看了。也不知道为何,姨娘总觉得他老实。

    桃花则是绝了去外地的想法,她本就没这想法,如今更是觉得自己适合在县里做点生意就好。

    倒是杏花道,“等我日后有本事了,自己赚了银子,我一定也要组建一个商队,一起去走南闯北。”

    叶姨娘:“……胆子是越吓越大了。”她当初是不是生错了,这就该是个小子。

    反而来儿那性子乖巧懂事,更像个闺女。

    第126章 说服

    来福的讲述,无疑将外面的大世界,塞入了弟弟妹妹们的脑子里。

    带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他也确实想要带来这样的效果。因为走出去了虽然苦,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然后不敢出去的,知道外面险恶之后,也就不会惦记着外面。

    当然,谁也不会想到,一向喜欢宅在家里的谢来,会因此动了离开家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