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32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待名字贴好,所有人的眼睛都朝着那看过去。

    谢来两个字,刺痛了许多人的眼睛。好些人嚎啕大哭。不是自家的,不是自家的人。

    柱子高兴道,“爹,是少爷,是咱家少爷的名字啊,谢来!”

    柱子爹差点跳起来了,但是还是道,“看看是不是我们下临县的。”可别是同名同姓啊。

    不等柱子念起来,来禄已经声音颤抖的在念了,“白山府,下临县,谢家村。谢来!”

    “是解元。我弟弟谢来中了解元!”

    “头名!”

    柱子和柱子爹这才看到来禄。也顾不上礼数,柱子爹一把将儿子放下来,和来禄确认道,“二少爷,咱家四少爷中了头名,又是头名?”

    来禄差点喜极而泣,面色通红的点头,“没错,头名,是解元。乡试解元!”

    柱子爹激动的把儿子给举了起来,“柱子,咱们谢家村出了个举人老爷了,咱家少爷是举人了,是举人头名!”

    其他看榜的人都羡慕的看着他们。

    没人觉得他们这举止夸张。没乐疯了就不错了。

    那可是乡试头名啊。谁家要是出一个,那全家老少得一起疯了。

    有榜下捉婿的来打听,“你家少爷可曾婚配?小女年方十六……”

    柱子爹得意道,“我家少爷才十三呢,别想了!”

    “难道说,这举人老爷才十三岁?”

    “十三岁的头名解元!”

    还有意向榜下捉婿的表示,“其实女大三也挺好的。”

    柱子爹抱着柱子,拉着自家二少爷就跑了。

    得回去赶紧报喜去!

    一旁的马车里,时刻关心谢来的齐志远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

    “头名,竟然会是头名。”

    他追问,“可确认了?”

    “……少爷,确认了,确实是他。”

    齐志远的脸都绿了。上次只相隔一名,这次竟然是隔了这么多。

    他想起了谢来当初在自己面前嚣张的放话,踩地的样子。

    仿佛想到了,日后若是遇到谢来,他该如何奚落自己。

    第105章 告上县衙

    此时,位于边城北边的峡谷里面,一队士兵正潜伏在里面修整。

    他们是来探路的。在这草原上面已经待了几日了。

    上次被蛮人袭击了营地之后,边境大军损失惨重,经过这么久的修整,才有了转机。于是安排了几队人马出来寻找蛮人大军的下落。

    其中就有来寿带队的这一只小队。

    自从上次蛮人袭击大营,他奇招退敌,回到边城就得到了赏赐。

    监军大人知道他出身寒门,且并未曾投效任何人之后,立马就把来寿给提上来了。只是他到底资历太浅。虽然这次立了大功,但是也不能服众,所以便给他从伙夫提成了百夫长。让他出来立功。只要再立功,就给他再往上面提。

    来寿可不管谁是谁的势力,反正能往上面提拔就成。知道要派人出来,他就赶紧请命出来了。

    来寿看着天空,算着日子。

    “今天好像是乡试放榜的日子吧。”

    他嘀咕着。

    旁边的人道,“百夫长,你怎么关心这个啊。这是读书人的事情。”

    “我兄弟都是读书人。都要参加乡试的。他们都比我聪明,肯定能考中。”来寿期待道。

    大家还是第一次知道。他们都是穷苦出身,家里人都是世代贫苦,哪里还有银钱读书啊。

    只是来寿带他们之后,开始教他们识字。

    “百夫长,你为何不在家中念书啊?”

    “我……我更喜欢这里。”来寿嘴里说着,但是心里在怀念着家中的日子。

    “哎呀百夫长,你这可真是有好日子不过,跑来这里过苦日子,读书人多好啊。舒舒服服的。”

    来寿道,“都舒舒服服的,敌人打进家里来,能用笔杆子退敌吗?”

    “说的也是,那些读书人可拿不起刀。”

    来寿又不乐意了,“谁说的,我弟弟才是十岁出头就能拉弓射箭了。地上的活物就没他射不中的。他还聪明,这次定能中举。可谓文武双全。”

    大家便纷纷恭祝起来,“百夫长,恭喜你家中要出举人老爷了。”

    来寿心里舒坦了,真想去看看榜单,看看兄弟们的名字是不是在上面。

    来寿喝了一口酒暖身子,用袖子擦了擦嘴巴,“走,继续赶路。”

    ……

    谢家人也知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都在翘首以盼。

    谢来告诉他们,没这么快。从府城出发,最快也要明后天才能把消息送过来。

    虽然这么说了,但是家里人还是担心啊。

    姨娘都去小佛堂前面求神拜佛。

    只希望早点听到好消息。

    管家把家里的鞭炮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好消息了。反正少爷说了,肯定能中,那就是能中。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天,家里上上下下的提前准备起来了。穿上好衣服。下人们则把家里门口都扫干净了。就等着喜报呢。

    谢家人等着,还真等来几个县衙的人来了。

    管家高高高兴兴的出去迎接,结果对方不是来送喜报的,而是来传召谢夫人的。

    管家顿时知道这是出事了,赶紧给人塞了银钱打听什么情况。

    一问才知道原来还是谭家那边搞的鬼。

    谭家家人从外面归家,才知道老太太没了。大房这边遭受到了谭家村人的指责。甚至闹着要谭老大休妻。

    谭老大家里孩子都那么大了,谁也不同意休妻。

    于是一家人被赶出了谭家村。

    也不知道他们一家人怎么想的,竟然去县衙状告谭夫人。说是她指鹿为马,将活人说成死人。状子送到了县衙,县太爷自然只能审理此案。

    管家一听这消息,立马就让长工赶紧去找谢夫人回来,自己则去找府上的唯一能当家见外客的少爷谢来。

    谢来听管家说了这事儿,脸色也变了。

    他稍微思考,就知道谭老大一家子这是想鱼死网破。他们不来找谢家闹,反而直接去县里闹大。让这件事情无法遮掩。县衙参与进来了,可就容易调查了。毕竟人死了没,看看有没有尸体就行了。

    这些人可真是够狠的。

    谢来赶紧去见差役,当面了解情况。

    谢来是秀才,当初还去衙门里见过县令,所以这些人很给他面子。

    “我只知道,就算是递了状子,也要有证据,才能传召人上堂。可我母亲并未曾做这些事情,他们能提供什么证据?”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

    这差役眼神躲闪,谢来就知道其中有问题了。

    正巧,谢夫人也回来了。她在路上已经知道了事情原委。但是一点都不着急,而是让谢来回去读书。

    谢来道,“母亲,让我跟着您一起去吧。”

    “你去什么公堂?”

    “母亲能去,孩儿也能去。孩儿好歹是个秀才,去了多少也能做点什么。”

    谢夫人看他一片回护之心,心里也安慰。孩子真是长大了。“走吧,一起去看看去。”

    一行人套了马车而去。

    谢来道,“母亲,对方这是想鱼死网破啊。可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当初棺木是他们抬来的。就算是空着的,怎么也轮不到我们这边。”

    “好处?诬告也不过是被打板子罢了。但是好处可多了。我上了公堂,哪怕是没定案,但是也被人所怀疑。日后有人若是想以此来攻击你,自然是有办法的。况且,若是开棺……到时候什么流言蜚语也是他们传了。”

    谢来闻言,恍然道,“这是有人想要对付我和二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看来是有人盯着我们谢家了。之前铺子里伙计就说有外地人来此,打听我们家的事情。”

    我刚得知,谭家人如今住住进了客栈,他们哪里来的银子?”

    这消息一对起来,自然就清晰明了了。

    这是有人想搞坏谢来的名声。

    生父未死,嫡母却谎称他死了。作为孩子,谢来兄弟认还是不认?哪怕谢家不同意开棺木,最终没能定案,但是传出去了,总归是一桩事。

    谢来出身本就令人诟病,若是再加上这个,日后还真是很难出头。

    “是齐志远?”谢来猜测道。

    谢夫人道,“此人是谁?”

    谢来本来不想让谢夫人知道府城的事情,便一直没说。现在对方有可能朝着自家下手了,谢来便也不能瞒着了。

    谢夫人听罢,倒是不生气,只是心疼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里怎么不敢说?”

    “只是觉得没必要说罢了,他在孩儿心中不过是一只恶犬罢了,打服了便是了。孩儿从未将他放在眼中。”

    “你这孩子,以后可不许这样。在外面被人欺负了,就回来找我。我给你出气。这次若真是他家办的,就不信他没和家里人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