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04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这城之所以大,是因为生意繁荣。

    虽然大虞还未正式开放通往外界的商路,但是架不住这附近的人需求大。所以当地的主管官员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痛拿着银子,放这些人通行。

    谢来寿头发蓬乱,脸瘦了一圈,双下巴都没了。但是眼睛却是雪亮的。

    他这一路来,见识不少地方了。

    只是不管大城小城,在他看来也就是看个稀奇罢了。

    也只有这边城能让他震撼。

    只因这里人有好些和他长的不一样。面相看起来就各有不同。

    有些人的眼睛和头发颜色也是不同的。

    武师傅告诉他,这些人里面有蛮人,也有其他小国的人。

    来寿道,“我知道!老四和我讲过,我们这个天下,还有很多国家。而且子民长的也略有不同。“

    他之前只以为老四是骗他的,如今看到了才知道,自己真是眼界太小了。

    出来方知世界之大。

    如果说之前只是为了逃避,为了争口气。也为了惩罚自己。那如今,来寿是真的喜欢上了外面。

    武师傅看着他天真的样子,摇摇头。

    这小子很快就要知道。这边城可不是让人游玩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杀戮。

    他带着人直接去军营,路过集市的时候,来寿亲眼看到几个蛮人模样的人,穿着皮毛,正在贩卖人口。

    而他们贩卖的,竟然是大虞的人。

    他们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还有人在翻译,说这些人都是他们的战利品,他们用不上,所以拿来卖掉。出银子就卖。

    被绑着的大虞人在哭喊,“不是的,他们是强盗。冲到了我们家中抢了我们的东西,还杀了我们的亲人。”

    可身边看热闹的大虞人都无动于衷。

    在边城,这种事儿太常见了。

    朝廷的一再退让与软弱,让原本有血性的边城人也开始失去了血性。不是怕事,而是懒得管了。朝廷都不管,他们出面管了,可能还会被责罚。

    来寿捏紧了拳头要过去,被武师傅抓住了。“别冲动。”

    “他们在欺负咱们的人!”来寿满脸气愤。

    “你能打几个人,他们手里有武器。而且,你打了他们,你也讨不了好处。来寿,要想教训蛮人,最好的方式是在战场上面。杀光他们能够骑马射箭的壮丁,他们就不敢了。”

    来寿恨的咬牙。眼睛都被气红了。

    “师傅,师傅你带我上战场,我要教训他们!”

    哎,傻小子啊,现在连杀字都说不出口,还想上战场?

    武师傅道,“会有机会的,先去报名吧。”

    第82章 结交寒门

    院试结束之后,谢来和来禄在客栈休养了几日。

    来禄才缓过神来了。

    很多学子们都和他们一样,没离开这里。等着考中之后,再做安排。

    毕竟若是考中了,府城会邀请这些青年才俊们参加一些活动。这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不过也不是谁都能承担的起这里的花销的。

    有些客栈的书生,在街上摆起了摊子。给人写信,或者卖字画。还有人则是去书店拿了书回来抄书。

    花了这个时间,就没可能备考乡试了。

    来禄和谢来在街上看着这些“勤工俭学”的学子们,更是觉得母亲为他们创造了多好的条件。

    当然也有考完试之后放飞自我的。

    酒楼里时常有书生喝的大醉归来,嘴里说着狂言狂语,又或者是污言秽语。可让谢来他们长见识了。读书人可真是各有不同啊。

    还有人见两人家里条件好,吃穿用度拿得出手,邀请来禄一起出去“见世面。”

    来禄吓得赶紧拒绝了,索性每次都避着这些人。每日里和谢来一起去本地的书店里面找书去。准备为家中多备上一些书,以后留着谢家的下一代们用。

    只是书院里面原版是不卖的,都是找人抄录。

    而且好书卖的快,抄录都来不及。客人们倒是可以选择花银子,找书生抄。

    谢来看中了几本游记,准备买回去给自己的两位姐姐看。

    但是这游记卖的好,这会儿没多少娱乐,这种游记就是大多数人难得的娱乐了。

    谢来可没时间抄,索性拿银子请人。

    书店的老板就拿出了几种笔记样板给他选择字体。

    “你们这生意做的倒是周到。”

    “这是自然,拿了银子,总要让大伙儿满意。”

    谢来选了比较清秀端正的笔记,他看书不大喜欢太有个性的字体。

    刚选好,书店老板就上楼去喊了书生下来。

    “这是这位小公子请人抄写的,院试放榜前抄写完,可能做到?”

    这书生道,“可以。”

    然后看向谢来,一种惊讶的眼神。

    谢来也觉得熟悉,“咱们见过。”

    “是啊,在下也还记得小公子。当年你买过我一幅画。”

    说起这,谢来就想起来了。那可真是记忆深刻,毕竟是第一次拿奖金,给徐夫子买的礼物。

    “你作的画不错,我的老师很喜欢。”谢来笑着道。实际上这几年两位老师熏陶之后,他也有了品鉴名画的能力,但是当年那画,确实也是让徐夫子开心了。

    书生笑道,“惭愧,拙作当不起夸赞。小公子如今要买书,这书我给你抄录。一定会抄录好的。不知道小公子还有什么要求?”

    谢来道,“我就喜欢工工整整,干干净净就可以了。”

    “自然没问题。小公子放心。”

    谢来笑道,“难得在这里遇到老乡,午饭的时候咱一起吃?”

    书生当即也笑了,“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书生还要抄书,所以只能约定了地方,中午才见面。

    谢来就和来禄去转悠。

    来禄道,“这人是谁啊?”

    “是我当年在县里去买礼物遇到的一位书生,那会儿就是秀才了。看来当年没中。”

    来禄叹气,“要想一次考中,谈何容易。我如今院试都还悬着呢。”

    谢来道,“二哥,咱们放宽心。考已经考了,如今就看阅卷官如何批阅了。”

    阅卷官员们这几日都在忙碌。

    连陈学政都在忙。试卷批改好之前,他们是都不能离开贡院的。以免有人徇私舞弊。

    其他人批改好比较好的试卷之后,再由陈学政审核。最后再拟定名次。

    每一份试卷都要小心思量,所以批改起来颇费精力。晚上点灯熬夜也是常态。

    陈学政都觉得自己这身体都要撑不住了。

    可为了不耽误工作,只能强撑着。

    突然,他看到一张被送过来的优质考卷。这会儿考卷还没不是抄录的形式,只是糊名了。所以主考官们看文采的时候,还可以顺带看看这些学子们的字迹。

    若是字迹实在丑陋,试卷答的再好,也是不能够入选的。以免日后送到天子面前,污了天子的眼睛。

    陈学政首先是被这字迹吸引的。

    因为这字迹竟然有几分,他们青云书院老泰山的风骨。

    一笔一划都透着点锋利劲儿。这是这人收笔的时候,似乎有所顾忌,又多了几分温润。

    再看考卷的内容。其中论点更是让陈学政看的十分满意。

    作为青云书院的直系弟子出身,他可是进过都城的青云书院学习的,所学更贴近泰山北斗徐老先生的学派。

    他记得第一次听到对方讲学的时候,就醍醐灌顶。从此以后,便以拜入老先生门下为目标。只是老先生已经多年未曾再收徒,只得拜入老先生的入门弟子门下。

    如今看到这些策论论点和徐老先生那么相近,顿觉得难得。

    难道是青云书院的学子?

    若真是,那这学识,是可以进入总院的。

    陈学政起了爱才之心,准备事后自己先收入门墙,然后推荐去总院学习。

    因为怀疑是青云书院的,所以为求公平,他让其他人先打分,自己最后再评判。

    也因为此人出现,所以陈学政对本地的青云书院有些期待。

    可惜剩下的试卷之中,再无让他觉得更优秀的答卷。

    当然也有答的很好的,但是总觉得差了点。

    ……

    谢来和那书生一见如故。一起吃午饭,才知道,对方叫白庭生,是特意来这边准备乡试的。

    谢来惊讶,“不是还有半年吗?”

    “确实还有半年,只是,县里也没有更好求学的地方,只能来这府城碰运气了。”

    白庭生满是无奈,“可惜,这里求学也不容易,束脩加上吃住,都是不小的开销。而且稍微有名气的先生,也不愿意收我们这外地来的,更愿意收府城本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