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64节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然后现在这位谭家人脸上吊着黑眼圈,正在打着哈欠。

    谢来道,“他咋这个状态,难不成是夜半读书?都要考试了,竟然没养好精神。”

    看着年纪,应该也是参加过考试的吧,总不能没经验。

    朱夫子哼了一声,“这哪里是读书读的,这分明是……”

    来寿问,“是什么?”

    “……”朱夫子尴尬了,“你们问那么多干什么,让你们看考场,不是看这种人。”

    见朱夫子不说了,几人反而更好奇了,分明是什么啊?但是夫子说的对,这种人确实不值得浪费时间。老谭家就没一个好人。

    考生们进去之后,朱夫子就带谢来他们走了。

    因为这次考试一直要考两天。

    期间是不能出来的。

    “那吃饭咋解决?”来寿问道。

    “自己解决。就在座位上吃。”

    “……”

    朱夫子又道,“而且若是分到好位置好好,若是不幸分到了恭房旁边,那就……”

    三兄弟莫名的想吐。

    想到那个场景就觉得受不了。

    朱夫子道,“所以说,科举考试不止要考文才,也要考心性,毅力。”

    反正这些年坐在恭房旁边的人,基本上是没考中的。

    武师傅道,“没关系,等以后我训练你们,在茅厕旁边吃东西。”

    “呕——”

    朱夫子又带他们在县城里一些读书人常去的几个地方转悠。

    告诉他们,有些地方没必要去。来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进去。有些茶楼酒馆开着,里面很多读书人高谈阔论的也不要进去。考试之前进去没必要。容易中招。考完之后再去不迟。

    说完的时候,还特别拍了来寿的一下,“特别是你!”

    朱夫子现在心焦。教来寿这么个徒弟,他觉得自己自己花的心思都比之前那些年都多了。

    谢来寿盯着窗外,羡慕的不得了。

    午饭是在外面吃的。

    因为朱夫子也让他们提前一下感受这些待考学子们的心境。

    先前进考场的只是县试的。而这些人是等待后面府试的。还有等待院试的。

    有几个学生高谈阔论起来,时而谈起时政,时而谈起远在外面的见闻。

    几人听的津津有味。特别是来禄和来寿,只觉得简直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的。

    原来读书人的圈子这么热闹。

    谢来倒是没有啥,以前网络上面比这还热闹呢。而且啥话都敢说。

    “听说了吗,咱们和亲的那位公主嫁的老汗王死了,现在又要改嫁给他的儿子。”

    “这……这不是乱……”到底是皇家的事儿,不敢说。

    “那些胡人就是这样,若是在咱大虞,哪个女子敢这么做啊?这还是皇家的公主啊。”

    武师傅听到这话,气的脖子冒出青筋来。拳头都捏响了。

    谢来也生气,因为这本就不是公主的错,要怪就怪这皇帝咋把公主给嫁出去了。”

    谢来禄他们什么都不懂,也没听出什么不对来。倒是看着武师傅不高兴了,都紧张起来。

    谢来寿道,“武师傅,你咋了?”

    “一群碎嘴小人。”武师傅压抑着愤怒道。

    谢来道,“您别和这种小人计较。这种人一般都是考不上功名的。”

    武师傅叹气,“当年和胡人的仗,我们是能打的,可是朝廷不让打。说不想损兵折将,宁愿嫁一位公主过去。皇帝的嫡公主舍不得嫁过去。倒是找了个寡居的公主嫁过去了。可怜那公主还有个孩子,如今还留在都城。骨肉分离……你们说,这算什么事儿?”

    “太没用,太丢人了。”谢来寿也气愤起来。

    第48章 谢怼怼

    朱夫子见来寿为这事儿愤怒,就教育道,“若是能用一女子止兵戈,也未尝不是好事。战乱一起,多少人要流离失所,多少人埋骨他乡。”

    “夫子,你咋也这么说啊。”来寿激动了。

    武师傅哼了一声,“也不奇怪,朝廷的读书人都这么想。没几个愿意去打仗的。”

    谢来咳了咳,“我倒是觉得朱夫子说的对。”

    大家都看向谢来,一脸震惊。

    谢来道,“我建议日后也不需要征兵,也不需要造兵器。也不需要我们这些读书人。只需要多养一些公主,往各国和亲,就天下太平了。是不是?”

    “……”

    朱夫子顿时变了脸色,“你这孩子!”

    “童言无忌。”谢来自己道。

    朱夫子:“……”

    谢来寿哈哈笑了起来,拍着谢来的肩膀,“还是我这弟弟会说话。不过,那以后儿子岂不是不值钱了?”

    这下子来禄也明白其中道理了,顿时红了脸。

    他刚刚也认为和亲这事儿很正常。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各国联姻确实很有必要。

    但是听到来儿这一番嘲讽的话,顿时觉得脸烧得慌。若是和平真的是女子带来的,那还要男儿有何用?

    朱夫子反驳,“你懂什么,前些年咱们闹灾,国力不足,若是打下去,朝廷如何支撑。”

    谢来道,“夫子说的对,只是我想不通,贼人来了咱家里,若是真的能够打进咱们的家门,为何不干脆进来抢光算了?”

    谢来从来不觉得和亲管用。他虽然不懂国家大事,但是他不认为那些政治家,真的会因为一位公主就不打仗。唯一能让他们打仗的原因只能是因为打不起了。

    猛虎一旦示弱,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再次树立威严。

    朱夫子无力反驳,只能严词道,“你这黄口小儿,不懂的不要乱说。”

    “夫子,我不懂,才想问问。圣人都说了,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谢来也不是傻子,要是大家讳莫如深,他自然藏在心里。但是这大厅里,大家胡乱议论,说明也不是不能说。

    武师傅哈哈的笑,伸手就在谢来肩膀上拍了几下,直拍的谢来咬牙。

    他高兴极了,觉得自己这个徒弟可真是好。和朝堂上那些书呆子们不一样。

    来寿不敢笑,只能捂着脸。他真是太佩服来儿了,连朱夫子都说不过他。

    朱夫子板着脸很不高兴,决定回去就和林夫子谈谈,让他好好管教。

    两人正说着,

    “你黄口小儿,人不大,想法倒是挺多。竟然也敢妄言朝廷的决策!”

    他们旁边刚刚讨论公主的书生突然对谢来他们这边发起质问。他们可不傻,就谢来那几个问题,明着是问问题,实则暗藏讽刺。

    谢来看他们一眼,觉得他们就像键盘侠一样,只能他们自己发表意见,别人不能反驳。

    反驳了就是异类。反驳了你就有罪。

    谢来在武师傅发作之前,站起来之后,拱了拱手,“各位兄台误会了,我也不是妄议什么决策。只是刚刚听到几位谈论,有感而发罢了。难不成只有几位兄台能说,我就不能说了?”

    谢来年纪在这里年纪最小,他要是不喊兄台,不拱手,大家都看不出来他是个读书人。

    “你这小儿,年纪小,还敢大放厥词。”书生比谢来激动。显然不想在一个孩子面前落下风了。

    谢来好声好气道,“我年纪小,不知道哪些不能说,若是得罪兄台之处,还请勿怪。”

    这桌的书生脸色才好一些。

    谢来又问,“但是我有问题想请问兄台。你们一边觉得公主不该改嫁,一边又同意寡居的公主改嫁他国……这是何理?难不成是因为前者对你们无利,后者可以保你们平安?小弟不懂,着实不懂。我忠君爱国,陛下所做的决策,我都是支持的。不像你们,妄议皇家公主。”

    几个书生气的都站起来。

    武师傅也站起来了。

    谢来道,“各位,还要科举考试,勿要动气。”

    “……”书生们被谢来这棉花一样的的拳头,打的想反驳又没有勇气。

    只能憋着气坐下,不与这样的小孩子一般计较。

    谢来寿道,“老四,你真厉害,你咋这么能说呢?”

    “你说多了自然就会了。”

    朱夫子道,“你这若是在朝堂上面,只怕能把所有人都给得罪。你日后若是入朝为官,绝对……”算了,面对这样一个小孩子,那些不吉利的话,他也不想说。

    武师傅道,“要我说,四公子要是能当官,那一定是体恤百姓的好官。”

    朱夫子心说,好官就能好命?

    要明哲保身,才是长久的道理。

    另外一桌正在喝茶听热闹的几人,也笑了起来。

    他们是本届被朝廷派来监考院试的学政。本应该是待在府城的。只不过知道今日各县县试,便趁机下来看看各地文人风貌。

    其中一个武夫模样的人道,“大人,那孩子倒是胆子大。小小年纪,也敢和人争论。”

    模样清瘦的刘学政道,“有点像一个人。”

    “谁?”

    “本官的一位长辈。不过还差一点点。”差的那点就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