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719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然而,一切的虚幻感在亲眼看到刘艺菲挽上李逸胳膊的时候,就全部消散了。

    李逸最小的侄子兴奋的举起双手欢呼:“神仙姐姐要给我当婶婶啦!”

    童言无忌逗得在场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刘艺菲也忍俊不禁,赶忙从车里拿出了礼物,分发给了大家。

    李逸也带着她,给各个亲戚介绍了一圈,认识了一遍。

    能在大年三十跟着李逸回家吃年夜饭,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看得出来。

    因此,众人在看刘艺菲时,已经把她当成是自家人了。

    在见过面,叫过人后,李逸在家中略坐,随后就带着刘艺菲,打算去村里祠堂给父母上柱香。

    这事儿很重要,二叔亲自带着李逸和刘艺菲去了祠堂,其他人则在家中陪着刘晓丽。

    李逸一行人去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回来,刘晓丽敏锐发现,刘艺菲好像哭过,不过并不像不开心的样子,反而对李逸愈发依恋了。

    去过祠堂之后,就是半个自家人了。

    在当晚的家宴上,刘艺菲受到了全家最热烈的欢迎。

    二叔喝了不少酒,借着酒劲儿,问起了两人的婚事。

    刘晓丽这次过来就是为这件事的,当即表示她很喜欢李逸,把艺菲托付给李逸,她也放心。

    这次过来,她希望能代表刘艺菲和李逸的家里人接触一下,帮两个小辈把婚事定下来。

    对此,二叔自然是一口替李逸答应了下来。

    他还表示,李逸是他照看着长大的,娶老婆的事他也会管,彩礼方面,绝对不会亏待刘艺菲。

    刘晓丽知道李逸的身家,对于这些自然不会太过计较。

    不过二叔对李逸的财务状况并不了解,他直接拿出了一张银行卡,塞给了李逸,表示卡里有一百万,是从小给他准备的老婆本,让他拿去操办婚事。

    李逸还不知道二叔给自己准备了老婆本,有些惊讶。

    不过老婆本他已经挣够了,用不着这些钱了,不过对于二叔的好意,他还是记在了心上。

    在家中住了一晚,第二天李逸就带着刘艺菲和刘晓丽告辞离开了。

    谈婚论嫁是双方的事,他还得和刘艺菲一起去见见她的父亲和爷爷奶奶。

    和未来老丈人的见面意外的顺利,老丈人好像认识李逸,对李逸很了解。

    他肯定了李逸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的贡献,鼓励李逸继续为传播华夏文化而努力。

    虽然整体氛围比较官方,但对于他和刘艺菲的婚事,未来老丈人并没有反对,也表示了祝福。

    于是乎,李逸和刘艺菲的婚事,也算是初步定下来了。

    但确定意向和正式结婚之间还得准备一段时间,不可能说结就结。

    不过有两家人在帮忙操心,李逸和刘艺菲也省得清闲,只是享受着属于两人的甜蜜。

    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过去了半年。

    就在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都被一年一度的高考学子牵动的时候,李逸也终于编完了他的【大闹天宫】。

    最终完成的【大闹天宫】,已经成了一个占地足有篮球场大小,甚至可以让人在上面行走的巨大竹编作品。

    从金碧辉煌的凌霄宝殿,到下方萦绕着祥云的金砖,高度落差足有六米。

    而一个个或是威严,或是暴怒,或是大喜,或是倨傲的神像,更是栩栩如生,华丽无比。

    不过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站立在最中央,单手举着如意金箍棒,指向上方玉皇的齐天大圣了。

    在编织这件作品的时候,李逸只花了现实中一个月的时间,就编完了其他的神像和部件。

    唯独齐天大圣像,他前后构思了两个月,都没确定下来一个版型。

    齐天大圣就是这个作品的核心,但编到这里的时候李逸才发现,他应该最先把这个核心编出来的。

    但当时他也是因为迟迟定不下形象,所以才选择从其他位置开始编。

    殊不知这样只是把难题往后推延,并没有解决难题。

    而且当问题越堆越多,也会越来越难,最终所有的压力还是汇聚到了齐天大圣像的身上,让它的编制难度达到了极限。

    这尊齐天大圣像必须要足够出彩,才能顶得住这种压力,从一众精美至极的神像中脱颖而出,超然独立,扛起整件作品的冲击力。

    最终,他还是成功编出了这尊齐天大圣像,完成了这件作品。

    他用了视觉对比的方式,并没有让大圣像和其他神像的尺寸匹配,而是等比例缩小了一半。

    如此一来,体型纤瘦的大圣,在漫天神佛的威势下,却依然棒指玉帝的傲然姿态,就瞬间将他的不羁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编完了这尊大圣像后,李逸自己都满意的欣赏了几个小时,怎么看也看不够。

    当唐恩泰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更是当场开价,要花一个小目标收藏,但李逸却根本没打算卖。

    就在过完年后的元宵节,李逸陪着唐恩泰去了趟新咖坡,见到了病榻之上的船王唐玉。

    原本李逸只是为了还唐恩泰一个人情,毕竟人家送了那么多礼物,又三番两次的上门来请,再不去一趟李逸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但李逸却没想到,他这次去,却见到了一件他意想不到的东西。

    当他看到唐玉拿出的版画,得知唐玉一家居然是泰山的后人时,他差点表情失控。

    这件事验证了他一直以来的一个猜测,那就是梦境空间的确是有可能影响到现实的。

    见到李逸后,唐玉很激动,他向李逸恳求,希望李逸能告诉他神仙的踪迹,救他一命,让他多活几年。

    但他毫无疑问要失望了,虽然李逸就是他想要见的那个神仙,但李逸还真没有帮他延年益寿的本事。

    最终,唐玉还是被衰老夺去了生命,而唐恩泰也如愿分到了一大笔遗产,对李逸感激不已,两人也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然而即便是朋友,也不可能让李逸忍痛割爱。

    这件【大闹天宫】,李逸打算当做将来开设竹编研究所时的教学作品,来给学生讲解竹编技艺。

    第843章 《舌尖上的华夏》首映

    今年的高考前,金陵林大就已经申报了云锦织造专业,第一批的招生也会跟着今年的高考统招工作一同开展。

    李逸和刘艺菲都发了微博,为专业招生打了广告。

    但面对这样一个极为细分领域,又看不到就业前景的专业,绝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第一反应还是会望而却步。

    虽然李逸明确表示,毕业以后会包分配,解决工作,而且未来发展前景很好。

    可依旧没有多少人敢用人生中最重要的几年时间,来赌这几句口头承诺。

    最终,第一届只招了十多个学生,其中有一大半都是被调剂过来的。

    不过能招到十几个,李逸已经很满意了。

    毕竟这些学生的专业课程都是得李逸亲自教的,人太多他也教不过来。

    于是,在编完【大闹天宫】后,李逸就开始准备起了专业课相关的教学材料。

    这些材料要在暑假结束之前准备好,不然到时候开学了学生都不知道学什么。

    在准备材料的时候,李逸也顺便准备了铁艺铸剑,古法造纸,和天然石雕相关的资料。

    后两者都是他在这半年里从八面碑空间中学习到的技艺传承,后续李逸也打算和高校合作,将它们开发出来。

    石雕是人类最古老的技艺,也是华夏文化的精粹之一。

    从以圆明园为首的园林石雕,到各种石窟、摩崖石雕,寺庙神殿的石窟佛像,石桥石雕,碑书石雕等等,都是华夏文化的精华。

    但同样因为战争的关系,高端石雕技艺传承已经消失了。

    如今的石雕技艺大部分都是用机械加工,喷砂雕刻,化学腐蚀等现代方法来完成的,有些可以做到很精致,但却毫无美感可言。

    李逸打算带几届学生,尝试进军高端私人定制化装修市场,作为技艺发展传承的方向。

    审美都是自上而下培养的,只要能将风潮带起来,流行趋势就会自动把石雕艺术带回到国人的审美喜好中来。

    至于作为华夏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虽然经历战争,但却并没有断了传承。

    不过很多名纸都因为材料和技艺丢失等原因,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比如“敲冰呈妙手”的剡藤纸,“御毫一洒,光彩焕发”的流沙纸,被用来书写圣旨的古法蜡笺等等,无一不是精品。

    在掌握纸艺传承后,对于这些名纸的制作方法,李逸已经了然于胸。

    而这也是一份蕴含着金矿的宝藏。

    纸在现代已经不算是奢侈品了,几分钱就能买一张,而且质量还相当不错。

    可这是普通用纸,艺术用途和专业用途的纸,同样价格昂贵,甚至一纸难求。

    对于研究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的创作者而言,纸对作品的影响绝对要比普通人以为得大得多。

    纸寿千年,用好纸创作的作品,如果好好保存,是可以存放千年之久的。

    好纸和好酒一样,也是越老越好。

    刚刚做出来的纸火气比较大,但会越放越软,越放越润,呈现一种自然古朴的感觉。

    养熟了的老纸,会呈现出一种温润的灵性来。

    这种纸不管是绘画还是写书法,都要比新纸好得多。

    而这种差别也体现在它们的价格上。

    一刀新做出来的宣纸,也就能卖个几十块钱。

    但如果是陈年的老宣纸,都是可以拍卖的,一刀能拍到几百上千。

    要是年份久远一点,拍到几千上万也不成问题。

    所以很多书法家都喜欢屯纸,而且一屯就是几百刀。

    对于他们来说,屯纸也属于一种商业投资。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也属于是写实的手法了。

    就在他准备资料的同时,刘晓丽正在忙着和央视购片部的主任谈着关于引进《舌尖上的华夏》的相关事项。

    五月底,《舌尖》第一季的拍摄就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