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548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这比咸粽子还难接受啊!真的想象不到是什么味道。”

    “这是哪里的吃法?肉馅汤圆我听都没听过。”

    看到弹幕中的质疑,李逸解释:“肉馅汤圆是南方的吃法,在北方的确比较少见。

    川省地区、江浙地区,两广两湖地区的朋友应该都吃过。”

    听到李逸的话,下方的摊主们却面面相觑。

    高邮也属于江浙地区,但本地人却没怎么吃过肉馅儿汤圆。

    李逸见状,笑着说道:“当然,南方也不是每个地方都做肉馅儿汤圆,当年汪曾祺老爷子也是晚年去了川省,才吃到了肉汤圆,写在了作品里。

    这次肉馅汤圆出现在高邮美食节上,也算是把老爷子心心念念的美食带回高邮了。

    如果游客接受度高,等美食节结束以后,说不定这道小吃也能变成高邮本地的特产小吃,流传下去。”

    听到他的这番话,下方的摊主们没有什么感觉,但后方的闫秘书却是神色一动,轻轻拍了下掌心,赞叹:“这个可以啊!”

    案台后,李逸已经开始和起了面。

    起锅烧水,烧到温度刚起,李逸就关了火。

    随后,他就用勺子舀起温水,一点点倒进了盆里,一边和一边解释:“包汤圆的糯米面要用温开水来和,这样和出来的面团会更有韧性,更有嚼劲。”

    然而,听到他的解释,直播间里却飘过了一片质疑的弹幕。

    “包汤圆?汤圆不是滚出来的吗?”

    “不对吧?我家里做汤圆,都是往簸箕上倒江米粉,然后给馅儿过水,放进去滚,一层一层滚出来的。”

    “南方的汤圆是包的吗?”

    “我还真没见过包出来的汤圆,那煮的时候不得露馅儿啊?”

    看到弹幕的质疑,李逸笑道:“现在发弹幕的应该都是北方的朋友吧?你们说的那种滚出来的叫元宵,不是汤圆。”

    听到他的话,弹幕里顿时一片疑惑。

    “啊?元宵不就是汤圆吗?”

    “给我听懵了,这两样不是一种东西么?”

    “难道元宵不是汤圆吗?”

    “我有点怀疑人生了,元宵不就是汤圆吗?”

    一边揉着面,李逸一边解释:“元宵和汤圆的确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做法就不一样。

    元宵是滚出来的,就像弹幕里说的那样,馅料过水然后放在干糯米粉上滚,粘上糯米粉,就做出来了。

    不过汤圆是要先和面,然后把馅儿包进去的。

    另外,元宵的馅儿一般都是甜口的,但汤圆的馅儿有甜口,也有咸口,这也是区别。

    但即便是北方,元宵都已经很少见了,大部分超市里,店里卖的都是南方的汤圆。

    因为汤圆是包出来的,所以质地比较紧实,可以长时间的冷冻保存。

    元宵是用干粉滚出来的,质地比较松散,糯米粉连接不够紧密,筋性不足,所以在冷冻保存的时候,很容易冻裂。

    所以在北方,这两种食物已经混淆了,很多年轻朋友已经把汤圆当成是元宵了。

    但你们可以问一问上岁数的长辈,北方冬天的大集上,都可以见到那种老式的滚元宵。

    大集上会用那种大锅煮,元宵上好多干粉都会被煮下来,没煮几波,锅里的汤就煮得黏黏糊糊的,像是面汤一样了。”

    第627章 红汤与白汤

    听到李逸的话,直播间里稍年长些的北方观众,都发着弹幕一起解释着。

    “真的是这样,真正手工做的元宵煮出来汤都是白的,稠糊糊的,超市里买的那种元宵煮出来汤都是清的。”

    “我小时候就跟家里一起做过元宵,滚元宵也是有技巧的,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不然就滚不圆。”

    “现在真的很难买到以前那种手工元宵了,除非到乡镇上买,市里卖的全都是速冻的那种,根本没那味儿。”

    “以前的手工元宵,煮熟以后又圆又大,吃起来酥软,香甜可口,现在的冷冻货,吃起来真没那味儿。”

    “我们这边有冷冻的手工元宵卖的,但要到季节才有,平时只有汤圆卖。”

    在观众的解释之下,李逸已经把面和好了。

    把面盖了起来,他解释:“包汤圆的糯米面有两种和法,一种是半烫面,一种是温水和面。

    半烫面就是先用开水烫一部分面,剩下的面用温水和。

    这种半烫面可以迅速激发出面粉里的筋性,很容易就能和开。

    但半烫面需要揉匀,不然面的质地不均匀,煮的时候就容易开口,露馅儿。

    另外一种和法就是像我这样用温水和面。

    用温水和面比较费力气,需要揉更长的时间,才能揉出筋性来。

    但好处是揉出来的面质地比较均匀,只要包的时候注意好手法,就不用担心开口,露馅儿。”

    说着,他看了眼一旁的赵金麦她们。

    她们面前,已经包出了好几板【咸蛋黄馄饨】了。

    见状,李逸就架好铁锅,往锅中添了半锅水,开火烧了起来。

    “糯米面先让它醒一会儿,咱们把这些馄饨煮了。”

    李逸让黄小明他们拿过了一堆小碗,摆在了案台旁,随即向摊主解释:“馄饨汤最好是用猪骨和鸭架来熬,这个比较费时间,咱们就暂时用清水代替一下。

    它汤料的调法,和常见的馄饨做法差不多,底口给盐,虾皮,紫菜,香菜,葱花这些适量就好,没有骨头汤,咱们就少放点味精,增加鲜味。”

    李逸说着,一边给黄小明他们演示着汤底的配料。

    往碗中放了刚刚提到的配料后,李逸就端过了两个碗,冲摊主提醒:“注意,调汤的时候,可以做两种汤,一种是加酱油的红汤,一种是煮馄饨的白汤。

    红汤里要加一勺猪油,白汤里要加一勺鸭油,这是汤底香味的关键。

    另外,最后把馄饨捞出来放进碗里以后,要撒一些胡椒粉,这也是提味的关键。

    红汤撒黑胡椒粉,白汤撒白胡椒粉,不要搞反了。”

    说话间,李逸就依次配好了几碗汤底。

    见黄小明他们已经学会了,他就让开了位置,端过了【咸蛋黄馄饨】,回到了锅旁,依次下进了锅里。

    馄饨熟起来很快,皮变得透明之后,就意味着里面的馅儿已经熟了。

    用一个大漏勺把馄饨盛了出来,李逸依次放进了小碗里,每个碗里只放了一个。

    随后,他用炒勺舀起锅中的面汤,就倒进了小碗里。

    随着面汤把底部调味料冲开,一碗碗红汤、白汤馄饨就出现了。

    馄饨飘起,饱满的肚皮翻在上方。

    半透明的馄饨皮下方,金灿灿的蛋黄仿佛是隐藏的金矿,散发着诱人的魅力。

    黄小明和吴垒按照李逸的说法,依次往碗里撒了胡椒粉后,就端着小碗给摊主们送了过去。

    看到后方伸着脖子张望的王副局长等人,李逸见吴垒回来,就冲他使了个眼色。

    吴垒回头看了眼,心领神会,很快就端着几个小碗给王副局长他们送了过去。

    看着热气腾腾的馄饨端到了面前,王副局长几人顿时都齐刷刷的吞咽了口口水。

    “闫秘书,你先尝尝吧?”

    王副局长热情邀请。

    闫秘书稍微客气了下,就端过了一碗白汤馄饨来。

    看着碗中的馄饨,他忍不住轻轻吸了口气。

    金黄色的鸭油漂浮在汤面上,和葱花、香菜混合在一起,金黄碧绿,很是诱人。

    而饱满的馄饨也大方的展示着肚皮里的宝藏,金灿灿的,很有吸引力。

    而白胡椒粉进一步激发了鸭油本身的香气,仿佛丝丝缕缕一般,勾引着他的食欲。

    嗅着这股香气,闫秘书有些忍不住了。

    喉结耸动了下,他拿起碗中汤匙,舀起了碗中唯一一颗大馄饨。

    轻轻吹了吹,他一口咬下。

    而他的牙齿在咬破了纤薄的馄饨皮后,一股鲜浓的汤汁就“噗滋”一声飙了出来。

    汤汁的温度不低,他赶忙吸溜着空气,试图让汤汁的温度降低下来。

    很快,滚烫过后,汤汁的鲜美就凸显了出来。

    猪肉浓香的肉汁中,混着一股咸鸭蛋独有的风味。

    这两种食材搭配在一起,有些奇特,但却一点也不冲突,而且香上加香,美妙无比。

    牙齿继续落下,切开了凝聚成了肉丸的猪肉馅儿。

    而在穿透了猪肉馅后,一股绵密的触感就从齿尖传了回来。

    就像是刚出锅的豆沙,又像是绵密的奶油,被牙齿的压力挤压着,一股浓稠的咸蛋黄就涌了出来。

    随着咸蛋黄酱汁涌出,那股咸蛋黄的香气瞬间就浓烈了无数倍。

    “唔……”

    闫秘书顿时瞪大了眼睛,口中下意识的咀嚼着咬下的半颗馄饨,只感觉越嚼越香,咸蛋黄的香气也越嚼越浓。

    这味道……

    他惊讶的看向了汤匙里的馄饨。

    被咬开的馄饨露出了它内部的馅料。

    四周纤薄的白色馄饨皮,上方凝聚成团的红色猪肉丸,里面夹杂着的半点翠绿葱花,以及下方金沙一般细腻的咸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