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260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蔡阑恍然笑道:“我看那一段了,我助理帮我找出来的,看着真不错,效果很棒,但我还没亲眼看过。”

    李逸闻言,就笑着说道:“那要不劳烦蔡先生代劳一下,把这份菜送出去,刚好也可以看看效果。”

    听到他的话,在场几人都有些吃惊。

    居然让蔡阑亲自上菜?

    别说他在圈里地位不低,只是他七十多岁的高龄,也不适合上菜了吧?

    但听到李逸的建议,蔡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开心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随后,他就戴上了食品塑料口罩,亲自端着菜,送了出去。

    很快,前厅就传来了一片欢笑声。

    没多久,他就端着托盘回到了后厨,笑呵呵的说道:“庄周梦蝶,这道菜真是太妙了。

    用鱼肉仿蝴蝶绝色,用焚酒来增添香气,奇思妙想,简直精彩绝伦,妙!哈哈!”

    他有些意犹未尽,甚至还想再送几盘菜出去。

    但黄小明赶忙劝住了他。

    他这一把岁数了,万一不小心滑一下,摔一下,那就不好了。

    然而,蔡阑却有些惋惜。

    看到食客们吃到美味食物的表情,是他的一种享受。

    但他也理解,节目组担心他的健康问题。

    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于是,为了调整心情,他就来到了李逸身后,欣赏了起来。

    看技艺高深的厨师制作菜品,同样是他的享受。

    看到李逸拿出了一个造型奇特的架子,架在了锅上,又往上蒙了一层保鲜膜,他好奇问:“这是要做什么菜?”

    在他看的那些视频里,李逸并没有拿出过这种工具。

    “落雨观花。”

    李逸解释:“是将鲥鱼的鳞片去除,以肉成花,用线穿起,一起上锅蒸制。

    鲥鱼的鳞片中油脂丰富,会被大火蒸出,滴落在鲥鱼花上,所以取名落雨观花。”

    “去鳞?”

    蔡阑有些疑惑:“鲥鱼向来是不去鳞的,鲥鱼的精华就在鳞下,去了鳞还怎么吃?

    除非是海鲥鱼,海鲥的鳞片太硬,不去鳞没办法吃。

    我吃过一些餐厅酒楼用海鲥做的清蒸鲥鱼,用猪网油包着蒸,蒸好以后再把鳞扒开吃肉。

    没吃过的人可能不知道,以为鲥鱼就是那样吃的,但我是知道的,那就是糊弄人。”

    说着,他好奇问:“我记得你不是在高邮湖钓上来几条鲥鱼吗?像是江鲥,那个当地渔政的队长也说是江鲥,难道是我看错了?”

    李逸听着他的疑问,解释:“在以前,清蒸野生鲥鱼,的确是不去鳞的,那是因为鲥鱼的精华就是鳞下脂肪,去了鳞以后就破坏了脂肪层,味道就不好吃了。

    但如果是宫廷菜版本,那肯定是要去鳞的,如果给皇帝吃鳞,那是要挨罚的。

    所以宫廷御厨才开发了这道菜,就是为了在保留鲥鱼鲜美的同时,还可以免去鲥鱼刺多的烦恼。”

    “有意思。”

    听到他的解释,蔡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随即就不解的问:“但鲥鱼的鳞又小又密,要是用东西刮鳞,肯定会弄破鳞下脂肪,你要怎么去鳞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李逸笑着说道:“只要肯动脑,再难的事也有办法做到,要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啊!”

    “哈哈!有道理。”

    蔡阑见他藏拙,就笑着追问:“那劳动人民是怎么去鲥鱼鳞的?”

    “蔡生这是要套我的话么?”

    李逸笑着开了句玩笑。

    蔡阑见状,笑道:“现在哪里还能找到野生的江鲥?你怕什么?就当是我替观众朋友问的啦!借花献佛嘛!”

    见他说得直白,李逸也不再兜圈子了,笑道:“好吧!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方,就当是教大家一个小妙招吧!

    想去鲥鱼这种鳞片比较细小,肉又细嫩的鱼的鳞片,可以先调一些食用碱溶液,就是苏打水,先泡一会儿,鱼的鳞片就松了。

    但不能泡太久,泡太久肉就散了,不好吃了。

    大概泡个三五分钟,就可以去鳞了。

    去鳞的时候,可以用剥干净的玉米芯来擦,鳞片就会被刮下来了,而且不会伤到肉质。”

    这是双林处理鲥鱼的秘方。

    他是用草木灰水来泡的,虽然他不知道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其中的碳酸根会水解产生氢氧根,让溶液呈碱性。

    但他知道草木灰水去污去油的效果很好,用来去鲥鱼鳞也十分好用。

    听到李逸的解释,蔡阑砸了下掌心,像是恍然大悟一般,哎呀叫了声:“哎呀!原来是这样!哇!学到了学到了,学到一个绝招!

    对啊!碱水是可以腌肉,让肉变嫩的,用来泡鱼鳞,也是可以让鱼鳞变松的,哇!厉害!”

    他越想越觉得妙,忍不住哈哈笑着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这真是老祖宗的经验呀!”

    听着他们的对话,直播间观众不明觉厉。

    “真的可以吗?我有机会试试看。”

    “碱水能不能去鳞我不知道,但我老家这边的鱼贩子,的确会用玉米芯给小鱼刮鳞。

    那些特别小的鲫鱼,不好下刀,他们就用玉米芯来刮,刮得特别干净。”

    “哇!我也学到了,每次做鱼,都有些小鳞特别难刮,下次我也试试用玉米芯来刮!”

    “逸哥真是我们家庭主妇之友,每天看他的节目,都能学好多小妙招!”

    直播间里议论纷纷,镜头前,李逸已经从一旁的盆中捞出了一条鲥鱼,动手处理了起来。

    看到这条鲥鱼,蔡阑上前两步,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随即问:“这是你在高邮湖里吊上来的鲥鱼吗?”

    “不是。”

    李逸摇头道:“这条是养殖的海鲥鱼,钓上来的鲥鱼还在缸里。”

    蔡阑闻言,笑着点头道:“这就对了,海鲥和江鲥我还是认得的。”

    说着,他顿了下,问:“那几条钓上来的鲥鱼,我能看看吗?”

    第298章 真的是落雨观花

    “可以。”

    李逸见蔡阑询问,就指了下储藏室的门:“就在那边,你进去看就好了。”

    有毒的虎河豚已经被他处理了,剩下的鱼都没什么危险。

    蔡阑闻言,就笑眯眯的来到了储藏室前,推门走了进去。

    储藏室里颇有些拥挤,各种各样的东西堆得满满当当。

    靠窗的一侧架着一个大鱼缸,里面装满了水,两台制氧机在一刻不停的供着氧。

    蔡阑来到了鱼缸前,向里看去。

    虽然他看过了李逸钓上鲥鱼的视频,但对于那几条鲥鱼的身份,他还是有些怀疑的。

    鲥鱼他几十年前经常吃,那时候还不贵,很便宜的,后来越来越少,价格才被炒起来的。

    他也有大陆的饕客朋友,其中就有江鲥的狂热爱好者。

    但即便是那个爱好者,也已经有好几年没吃过正儿八经的野生江鲥了。

    高邮湖他去过,吃过那里的咸鸭蛋和茶干。

    他知道高邮湖是联通京杭大运河的水域,有入江水道,直通长江。

    可他却不相信,会有野生鲥鱼一路洄游,过崇明,穿南通,再突破靖江、江阴段的封锁,继而闯过扬中,游入高邮湖中。

    因此,这也是他这次来上节目想要解开的疑惑之一。

    李逸钓上来的那几条鲥鱼,真的是野生江鲥吗?

    鱼缸中气泡涌动,下方有大大小小十几条鱼在拨动鱼鳍,吞吐着气泡中的氧气。

    其中有三条鱼浮在鱼缸的中上层,凑近氧气机的出气口,鱼鳍扑棱,活力十足。

    看到这三条鱼,蔡阑咦了一声,凑近了些,仔细打量着。

    半晌后,他站起身来,有些惊讶的感叹:“还真是鲥鱼啊!”

    节目里,李逸说过,这几条应该是云鲥。

    但蔡阑看节目的时候,却有点怀疑。

    因为云鲥都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生活习性已经固定了。

    虽然早几年已经尝试引入国内,放归长江流域,可始终没有见到效果。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云鲥,突然出现在高邮湖中呢?

    可在看到这几条鲥鱼后,他却不得不相信了。

    这和他记忆中年轻时吃过的鲥鱼一模一样。

    怪不得李逸会判断这是云鲥,他在看到实物之后,也做出了和李逸一样的判断。

    长江流域的江鲥已经好几年都没捕捞到过了,如果说这是纯野生的长江鲥鱼,即便是蔡阑自己都不相信。

    但高邮湖里居然能钓到这么大的鲥鱼,那就只能往此前放生的云鲥身上联系了。

    云鲥和江鲥的外形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