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35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所以我们是鼓励艺人和嘉宾开直播的,而且我们自己也会开官方直播间。

    食材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们既然用了味之极致的主题,那食材我们肯定是要严格把关的。

    你需要什么食材,可以提前告诉我们,我们会尽量满足。

    不过如果是违法的野味,那我们肯定是不能提供的。”

    李逸笑了笑:“放心,野味我肯定是不会用的,只是常规意义上的顶级食材。”

    “那就没问题。”

    王恬笑道:“休息时间你不用担心,我们一期的节目是要分成好几天来录制的,肯定会保证你们足够的休息时间,这点你大可放心。”

    “可以,那就只剩下待遇问题了。”

    李逸笑道:“十万一期肯定是不行的,你重新给我报个价,如果可以,我就加入。”

    听他这么说,王恬心里就有数了:“好,我回去申请一下,希望能顺利合作。”

    说着,她就拿出了手机:“我加你个微信吧!一旦有消息,我马上通知你。”

    李逸回到了小吃车前,直播间里弹幕依然热闹。

    直播间里藏龙卧虎,居然有人认出了王恬。

    李逸看到了一条弹幕一闪而过:“那不是芒果卫视的王恬吗?主播是要上芒果卫视了吗?”

    暂时还没确定的事,李逸不想声张,于是就冲镜头摆了摆手:“我要下播了,谢谢大家的支持,再见。”

    说完,他就关闭了直播间,打开微信,加了王恬。

    “好了,我明天就向台里汇报。”

    王恬显得胸有成竹,显然片酬方面她并不是很担心。

    “静候佳音。”

    李逸道了声别,就推着小吃车,离开了片场。

    看着他推车离去,王恬打开了微信,发了条语音出去:“主厨的人选找到了,手艺,形象,都很不错……黄小明这边我谈过了,没问题,你那边神仙姐姐搞定了吗?太好了!”

    推着小车回到了家中,李逸依然是照例将小吃车从里到外的清洗了一遍。

    带着洗好的碗和刀回到房间,他泡了一桶泡面,热热乎乎的吃了个干净。

    随后,他拿了瓶可乐,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打了个长长的嗝。

    进入梦境空间里,再想吃到泡面可乐,估计又得好几年以后咯!

    吃饱喝足,李逸洗漱一番,就躺在了床上。

    没一会儿,他就进入了梦乡。

    第38章 【豆腐宴】

    熟悉的彩雾空间,熟悉的木碑。

    李逸再一次回到了梦境空间里。

    周遭的一切都和他昨晚离开前没有任何区别。

    唯一不同的,或许是木碑后方的彩色雾气稀薄了些许。

    望着雾气后方那个模糊的碑形,他有些好奇。

    那块碑是不是也和这个木碑一样,藏着无数种神奇的技艺呢?

    思索了片刻,他收拢了思绪。

    想那么多没用,有雾墙的阻挡,他看都看不清,更别提过去检查了。

    还是先把眼前的东西都学会吧!

    转动戒指,他轻车熟路的刺破手指,触摸木碑。

    下一刻,他眼前一花,就出现在了一个雾气蒸腾的大厨房里。

    嘈杂的声浪在顷刻间就席卷了李逸的四周。

    “加柴!豆浆要滚,卤水才化得开!”

    “再快点儿!你越怕烫,动作就越慢!揭豆皮就是要快!”

    “这十板豆腐是要送进宫去的,路上留神点,要是碎了,我拿你是问!”

    看着有些陌生的大厨房,李逸不由愣了。

    他为什么没在御膳房里?

    没有声张,他直接出门来到了门外的屋檐下。

    厨房外一般都会有装满了水的水缸,来预防火灾。

    对着水缸照了照,他顿时认出了自己的身份。

    “老王?”

    看着水面中熟悉而又陌生的脸,李逸有些意外。

    熟悉是因为李逸认得他,他叫王奎,是御膳房里专职做豆腐类菜品的大厨,人送外号豆腐王。

    陌生是因为在李逸的印象里,王奎和他师父炒饭王宋玉山年龄相仿。

    之前两次进来学厨,他见到王奎的时候,都得尊称他一声王师傅。

    但眼前的王奎,此时却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学徒。

    抬起头来,李逸打量了下四周的环境,猜到了自己所在的位置。

    既然是年轻时的王奎,那他现在应该是在淮南寿县,王奎家的豆腐坊里。

    寿县位于徽省淮南地区,八公山一带。

    这里面积不大,但却是一种特殊食材,豆腐的发源地。

    西汉时期,淮南地区是淮南王刘安的治地。

    在两千多年前,刘安雅好道学,欲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重金广招方术之士,其中比较出名的一共有八个人,号称“八公”。

    刘安带着他们八人,登上北山造炉,炼仙丹以求寿。

    他们取了山中“珍珠”“大泉”“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

    但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变成了一种白白嫩嫩的东西。

    刘安找了当地的农夫试吃,竟然美味可口。

    于是他就将其命名为豆腐,一道被誉为“东方龙脑”的食材,就此诞生。

    李逸记得,曾经听王奎说起过,他家原本在寿县当地经营一家豆腐坊。

    因为他喜欢吃豆腐,又喜欢研究用豆腐做的菜。

    于是他家里人就送他去学了厨,谁想到竟然让他学出了门道。

    他的厨艺很快就超越了他的师父,于是就开始研究新的菜品。

    后来,他的名声传到了京城。

    因为孝贤纯皇后祈福吃素,于是宫中下旨,将他召至宫中,专为皇后烧制豆腐宴。

    他的厨艺精湛,深得皇后欢心。

    他豆腐王这个名号,也是孝贤纯皇后赐的。

    确认了自己的身份和所处时间后,李逸大致明白了。

    他这次进来,应该是要学做豆腐的手艺了。

    既然如此,那就学呗!

    于是乎,一转眼,二十四年就过去了。

    当李逸再次回到彩雾空间时,他缓了好久才算缓过神来。

    王奎(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十九至乾隆五十六年四月初四)

    男,徽省寿县人,十六学厨,乾隆十二年奉旨入宫,为孝贤纯皇后烧制豆腐宴,得赐豆腐王一号,善终。

    望着木碑上新出现的铭文,李逸徐徐吐了口气。

    这次居然在里面呆了二十多年……

    回想起在梦境空间里的经历,李逸依然心有余悸。

    他没想到,这次他会在梦境空间里待这么久。

    刚进去的第二年,他就学会了师父的那些拿手菜。

    但他并没有接到任务,返回彩雾空间。

    经过几番求证,他隐约猜测,他应该是得学会了制作王奎的豆腐宴,才能返回现实。

    可王奎的豆腐宴他也没吃过,而且很多菜品都是王奎自己设计的,他想学都没处学去。

    于是,他只能用最笨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是用时间来学会所有豆腐类菜品的制作,靠自己的实力,复刻出王奎的豆腐宴来。

    既然要学,那就从头学起。

    磨豆腐,揭豆皮,压豆干,酱豆腐……他从最基础的工艺开始学起。

    俗话说,世上三事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为了学会制作最好的豆腐,他每天三更睡,五更起,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制作出了理想的豆腐。

    跟着,他又搜集了所有豆腐的制作方法,逐一学习,每天睁眼是豆腐,闭眼还是豆腐。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后,他终于掌握了所有豆腐类菜品的制作方法,也成功的回到了彩雾空间。

    站起身来,他回头看向身后的金属板,只见他的个人特长一栏果然多出了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