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嫡谋 第328节

作品:《庶女嫡谋

    而且三房兄弟已经不是一条心了,属于武侯的光环只能是二房的,二房人丁单薄,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这或许就是皇帝大方封赏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未来十年无战事,这些提拔起来的将领也很难更进一步,十年可以发生很多事。

    最重要的一点,皇帝现在除了杨钺还没有培植出其他心腹武将,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手,还不如将兵权放在可以信任的人手上。

    一旦空出一个统帅之位,朝臣又是一番争夺,谁知道会落入谁手中呢?

    “二姑奶奶保重,老朽明日要去给老侯爷守陵了,将来应该是不会回来了,老朽托大求

    您一件事。”

    邵芸琅点点头:“请说。”

    “一笔写不出两个邵字,您要是有余力,请照看一下府上的人,老侯爷离开前最放不下的就是大房几个儿女了。”

    “那梁氏……”

    “她余生都不可能走出佛堂了,若是大少爷糊涂,您不管他就是了。”

    有这句话,邵芸琅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希望大哥不要犯糊涂吧。

    “轻云,替我送一送李管家。”邵芸琅目送着他离开,心中悲伤顿起,以后那座府邸,与祖父有关的人和事都将消散的一二干净了。

    轻风抱着盒子跟邵芸琅进书房,问:“夫人,这些东西放哪里合适?”

    邵芸琅转了一圈,指着书桌说:“先放在这里吧。”

    她准备先把内容看完,看完就烧了,这些东西不好留在杨家。

    “是,那奴婢出去给您弄点吃食,您先坐一会儿。”

    “不急,你出去把门带上,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轻风以为她看到老侯爷的遗物又伤感了,也知道这种事情安慰是徒劳的,于是轻手轻脚走出去,把门关上后直接站在门口守门。

    万一夫人哭了,她就跑出去找少爷。

    邵芸琅将册子仔细看了一遍,有一部分信息是她已经知道的,还有一些是对她无用的,她只需要记住那些她觉得有用的部分就好。

    这一看就从午后坐到了日暮,直到光线暗淡下来她才发觉时间的流逝。

    她将五本册子点燃丢进铁盆里,看着它们在火

    光中化为灰烬,心中觉得有些空落落的。

    第548章 避暑

    “夫人,行李已经准备妥当了,今日还要出城吗?”轻风在门外询问道。

    邵芸琅这才记起来她是要去避暑的,将水壶里的水浇到铁盆里,然后抱着盒子准备放进密室了。

    书房里建了一座密室,这是杨钺在住进来后偶然发现的,回去一问,发现家里人全都不知情。

    她刚把盒子放下,发现手里的触感有些不对,将盒子倒过来一看,木质的盒子底下竟然用绒布包了一圈。

    她觉得手感不对,是因为她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

    她拿刀子隔开底部的绒布,在里面又找到了一封信,祖父这是和她玩捉迷藏吗,怎么还藏了一封信?

    她拆开信靠近烛火,才发现这是老侯爷留给她的亲笔信。

    “二丫头,当你看到这封信时,祖父肯定已经不在了,不要多想,也不要去怀疑谁,这是祖父自己的决定。

    祖父这一生过得十分充实,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多陪陪你祖母,我早就活够了,这世上也没什么值得我留恋的,只是放不下你们几个小辈。

    不过人都是要成长起来的,将来如何要靠你们自己去闯,昨夜梦见了你父亲,知道你不愿意承认他,但他带给你生命,称他一声父亲不为过。

    我梦见了他的死因,梦虽然是梦,但我知道,那是我的合理猜测,他的死不可能是意外。

    武侯这个爵位是祖父耗费一生挣来的,不能就此断送,于是我与皇上做了一笔交易

    至少在我闭眼前,我想看到你二叔承袭武侯爵位,这样我才好闭眼下去告诉列祖列宗们。

    你不用为此伤心,这是祖父的选择,也是当下对邵家最好的选择,你二叔能力有限,恐无法抵抗朝中的阴谋诡计,因此我对他的要求很简单,未来十年修身养性,约束子孙,不犯错即可。

    我对此并不如何担心,我更担心的是杨家,你已是杨家妇,杨家荣辱与你一体,杨钺年轻气盛,此时有皇上宠信无惧任何风雨,一旦失去圣宠,只怕将遭受更可怕的算计。

    望你早做打算,想好退路,必要时,学壁虎断尾,保全自身。

    之前祖父送给你的玉牌收好,若真到了那一日,你可持此玉牌号令邵家一千虎卫,冲出西北玉门关,一路西行,祖父十几年前在西域打下过一片绿洲,城主是邵家亲信,你若走投无路,可去投奔他,玉牌即为信物。

    切记,人心是最不可测的东西,哪怕是你身边之人,不要轻信任何人。”

    邵芸琅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直到一滴泪水滴落在信纸上,晕开了一个字,邵芸琅才赶紧擦干眼泪,将信折好收起来。

    祖父的这封信既是解释又是提醒,提醒她不可得意忘形,要早做准备,看来他对皇权的信任也十分有限。

    忠臣良将,难道最后都要落得个不得好死的下场吗?

    书房里有说话的声音,邵芸琅把信压在盒子底部,想想不够安全,

    塞进袖筒里,准备带出去烧了。

    “芸琅,你在里面吗?”是杨钺的声音。

    她回应了一声,然后搓了一把脸,才恢复平静走出去。

    杨钺转身问她:“怎么在里头那么久?……你……”他大步冲过来,捧着邵芸琅的脸端详了一阵,皱着眉头问:“你哭了?”

    邵芸琅努力笑了一下,低声说:“看到祖父留下来的东西,有些想他了。”

    她靠在杨钺怀里,汲取着他身上的温暖,总算将阴霾尽数散去。

    杨钺抚摸着她的秀发,“你不是要去山庄避暑吗,我送你过去,陪你住两天,你可不能再一个人哭了,可把我心疼死了。”

    邵芸琅捶了他一下,笑骂道:“别说这些恶心话,我可没一个人偷偷哭,都这个点了,用了晚膳再走吧,还得去跟老太君他们告别。”

    邵芸琅被带去隔壁用晚膳,没想到她刚说要去山庄避暑,老太君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要同去。

    “往年记挂着家里,很少出去玩,今年家里一切都好,我这老婆子可什么都不管了,就跟着小六媳妇出去玩,你们谁都别来打扰我们祖孙。”

    老太君一句话,下人们立即动起来,整理行装,但她老人家出门,要带的东西可不是一点点,一时半刻也准备不好。

    “那就明早再出发,咱们早一些,凉爽。”老太君对邵芸琅说道。

    邵芸琅也不差这一个晚上,自然答应下来,只是她没想到,等第二天出门时

    杨府外头等着的是一条长长的车队。

    杨钺骑着马儿走过来说:“不仅祖母要去,母亲和几个嫂嫂也要去,不过她们住在另外一座庄子上,祖母认定你,要与你住一起。”

    “那很好,闲暇时还可以串串门。”

    杨钺委屈地说:“你们是悠闲了,把我们兄弟几个留在京城受罪。”

    邵芸琅打趣道:“国公爷这样的罪多少人一辈子想求都求不来呢。”

    杨府这么大的动静很快就传开了,京城权贵人家每年外出避暑的也不少,只不过如今已经夏末了,这个时候去避暑就有些晚了。

    “听说是杨家一家子陪着国公夫人去庄子上散心的,邵府一下子去了两位大老爷,国公夫人肯定难受。”

    “杨家如今身份最高的就是镇国公,他的夫人地位自然不同,一家子都得敬着她吧?”

    “早就听闻杨老太君对这个孙媳妇很满意,也未必是你想的那样。”

    “可杨家最近应该都有访客,这个时候全家出走岂不是让那些贺喜的人找不到门?”

    “都是些上门巴结的,不见也无妨,杨家还能差了这点贺礼?”

    杨钺也不想见客,他能拒绝其他人,但拒绝不了皇帝,他才在山庄住了一夜,宫里的内侍就来传话了,让他进宫一趟。

    杨钺也知道,他现在风头正盛,任何行事都有可能成为别人攻讦他的借口,他不得不谨慎。

    他若敢耽搁一刻,明日就该有人弹劾他抗旨不尊了

    人站的太高,看到的风景更远更美,可要承受的风暴也更大。

    第549章 棋盘

    邵芸琅住的这座山庄是当年和谢渊一起住过的,时过境迁,这里的景色也完全不同了,院子里的两棵梨树被砍了,葡萄架也拆了,唯有门口的大水池里依旧养着几只鸭子。

    “我记得这里之前有个秋千架,怎么连这个也拆了?”邵芸琅问庄头。

    庄头为难地瞥了杨家老太君一眼,他家婆娘一听说夫人会带新家人过来,就命人将这庄子里所有属于谢家三爷的回忆都毁了,那秋千架自然也没留着。

    老太君多聪明的人,当即反应过来,回头对邵芸琅说了一句:“这就是主人坦荡荡,下人反倒多心了,不必如此,谢渊也是我十分喜欢的孩子,他们二人的过往并没有见不得人。”

    庄头从未见过如此威严的老夫人,低头弯腰,紧张地回答:“是,是小人多心了,小人马上就将秋千架重新装上。”

    “不用了,拆了就拆了吧。”邵芸琅如今也没有闲情逸致玩乐。

    “我这把老骨头也玩不动了,年轻时候也挺喜欢荡秋千的。”老夫人扶着邵芸琅的手到处转了转,山庄里什么都是新奇的,尤其邵芸琅的这座山庄还保留着淳朴的农家模式。

    而杨夫人他们住进的庄子则奢华多了,是为了主人家夏日过来避暑的,平日里也有专人维护打扫。

    到了用膳时间,杨府那边送来了几盘精致的食物,说是庄子里的下人们提早准备的,都是应季的食物。

    邵芸琅也让这

    边装了一些山庄上特有的食材回送过去,礼尚往来。

    丫鬟们将那边送来的食物取出来,惊喜地说:“老夫人您瞧,这不是咱们庄子上盛产的莲子么,听说咱们庄子上出产的莲子比旁的地方都软糯好吃。”

    老太君笑道:“不过就是莲子而已,那边的庄子有闲情,每朵莲子采摘时间都是盯着来的,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剥莲子也格外细致,晒出的莲子也就格外好。”

    她让丫鬟给邵芸琅盛上一碗,“你尝尝,这莲子羹要冰镇过才好吃,她们也细心,一直拿冰碗镇着。”

    邵芸琅尝了一口,炎热的天气来一碗清爽的莲子羹,确实能激起人的口腹之欲。

    她还在服丧,不能大鱼大肉,老夫人年纪大,也克化不了肉食,这些小食更适合她,杨府那边确实有心了。

    午膳过后,老夫人去歇午觉了,邵芸琅那边在对账,庄子里还有几个谢府的下人,一起过来给她请安。

    他们曾经都是伺候谢渊的,但不是贴身伺候的,谢渊走后,他们有一部分人就到了各地的庄子上,邵芸琅陪嫁的庄子也留了几户人家。

    “还待的习惯吗?”邵芸琅问他们。

    几个人跪着,战战兢兢地回答:“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