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嫡谋 第300节

作品:《庶女嫡谋

    “此事到此为止,不得传出后宫,知道内情的那些人都处置了吧,派人送邵氏出宫,就说你与她一见如故,特留她在宫里用膳,免得谢家和杨家多想。”

    皇帝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林皇后只要照办

    就好,可心里却有些不得劲。

    皇上对邵芸琅太好了,这么大的罪过他竟然查都不查,甚至为邵芸琅扫清障碍。

    邵芸琅没有单独见皇帝,两人也没什么交情,但她笃定皇帝不会让这件事宣扬出去的。

    她带着两车赏赐出宫,谢大夫人派人在宫门口等她,等见到了人才松了口气。

    少有臣妇被接近宫后待这么长时间的,天都全黑了,宫里应该都下钥了,邵芸琅若是夜宿皇宫,那明日全京城的流言能把谢府淹没了。

    好在她还是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至于赏赐,谢大夫人还没看在眼里。

    “没事就好,林皇后人应该挺温和的,后宫里也一直很太平,否则我定要让人进宫去接你了。”谢大夫人感慨道。

    邵芸琅想起那皇后的行为举止,点头说:“皇后娘娘是挺客气的。”也挺单纯的,多亏皇帝看重她,也没让后宫妃嫔的宠超过她,否则后宫绝对得乱。

    她回去沐浴更衣,让轻云和轻风也下去休息,由姚如兰几个丫鬟伺候她。

    看到轻云和轻风,邵芸琅偶尔会想起灵犀那个丫头,和她们差不多的年纪,差不多的身手,活泼可爱,却死在了韶华的年纪。

    “夫人不高兴吗?”姚如兰替她捏肩膀,到了京城后,她才知道大户人家的丫鬟应该是什么样的,也跟着学了许多伺候人的手段。

    “没有。”

    姚如兰想想也是,夫人进了一趟宫,得到的赏赐居然有两车

    之多,随便一样东西都是他们姚家一辈子赚不到的,这份殊荣定然也是因为杨将军才有的。

    能有个这样的夫君,出入都是高门大户,下人环伺,众星捧月般地活着,如今连皇上皇后都敬重她,这样的女人应该不会有烦恼的吧?

    第501章 捷报

    邵芸琅从浴桶出来,浑身一轻,让人送点吃的来。

    她在宫里根本没吃东西,挺到现在肚子早发出抗议了。

    丫鬟们虽然疑惑,但也只以为夫人在宫里不好大口吃东西所致,没想过她会在宫里遇到危险。

    等吃完东西,邵芸琅去书房写了封信,叫来轻风,“你们有渠道能把信送到杨钺手里吗?”

    轻风没敢保证,只是说:“家里确实有给少爷送信,但这段时间一直没收到过回信,奴婢也不敢保证一定能送到。”

    邵芸琅这边也是一样的情况,想来是杨钺那边进入重要阶段了。

    但她今天向苏皇后提出的要求并非完全为了婚事,她觉得这件事或许可以成为杨钺的一个饵。

    从西凉人当初攻打锦州城的执着来看,自己应该还是挺重要的,如果她去西北的消息泄露出去,或许能引来一波人。

    不过能不能行还得杨钺做主。

    她把今天宫里发生的事情告诉杨钺,赵太后如今不是威胁,但邵芸琅总觉得她话里有话,应该知道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如今朝廷内外,能对皇帝造成威胁的还会有谁呢?

    会是熹王吗?当初杨钺在锦州查到的那批熹王的眼线还没来得及处置就发生了战争,如果他的眼线遍布全国了呢?

    一个差点就登上皇位的藩王,估计很难接受自己被人取代的事实,皇帝放他回了封地,殊不知这是放虎归山。

    邵芸琅深夜从宫里出来的消息很快

    就传遍了全城,还有宫里送出来的两车赏赐,所有人都说,皇后娘娘与她一见如故,十分投缘,第一次召见就留她到深夜。

    谢家门房收到的帖子都变多了,虽然大部分是冲邵芸琅来的,但也有人迂回地给谢大夫人和谢二夫人送帖子,想通过这两位结交邵芸琅。

    谢大夫人正忙于管教媳妇,并不愿意接待客人,也不愿意去不熟悉的人家做客,因此都是推了的。

    但谢二夫人来者不拒,只要是给她下帖子,无论是谁家她都去。

    她觉得自己应酬能力不差,大房没回来的那一年都是她在管家,也结交了不少贵夫人,如果不是谢大夫人回京,她肯定早在圈子里站稳脚跟了。

    去过几次后,她每次都容光焕发地回来,出手也越来越阔绰,连府里的下人都猜测,她是不是借着三夫人的名义在外面收人钱财了。

    谢二爷偶然听到这个消息,回去关起门来就审问了陈氏。

    “你可别犯糊涂,要是你敢用三弟妹的名头收礼,不仅是我,就是大哥大嫂也不会饶过你的。”

    陈氏目光一闪,娇柔地说:“夫君说的是什么话,我是那样拎不清的人吗?人家也从来没让我做什么呀。”

    “那你以为她们为何要巴结你,就凭你夫君这个集贤殿修撰吗?谢家如今不同往日了,你若是在外被人奉承,可别找不到北,当真你就输了。”

    谢二爷有自知之明,谢渊如果还在,那

    他们谢家一定还能再辉煌几十年,可如今谢家最有知名度的却是邵芸琅。

    “这……你怎么能把谢家说的这么差?公爹还在呢,朝中有多少大臣是他的门生。”

    “可他如今在姑苏,年节送礼时,虽说人家也会往谢府送,但真正亲近父亲的那几个大臣,都是将年礼送到姑苏的。”

    陈氏委屈地说:“那你的意思,那些夫人们邀请我做客都是为了邵芸琅?他们难道不知道我与邵芸琅关系不好?”

    对谢府内宅不够了解的人家确实不知道陈氏和邵氏关系不睦,就算知道,也以为那是小事,他们只需要一个敲门砖,一条纽带,也并非就要通过陈氏做些什么。

    只是她收到的礼物着实不少,收的时候也有些犹豫,可看着私房钱越来越多,她哪里肯收手。

    “你也别三弟妹三弟妹的叫,人家如今都喊她杨六夫人了,真不知道她怎么还有脸住在谢家。”陈氏酸溜溜地嘲讽道。

    谢二爷白了她一眼,“外人怎么叫是他们的事,她就算改嫁了也是我们谢家的三夫人,她要从谢府出嫁的,没成亲前当然要住在谢府。”

    “可谁都知道,她与杨钺已经……”

    “闭嘴!”谢二爷呵斥道:“我最后警告你一次,别去管邵氏的事情,好事坏事都别掺和,如果你以后想女儿借她的光的话。”

    陈氏想法与他不同,等邵芸琅出嫁,他们谢家还能沾她什么光?就连谢灵之都

    能沾光嫁个好人家,她女儿还小,将来更不可能与她有关系了。

    她不趁现在捞一笔,怎么能收回邵芸琅亏欠她的?

    是的,她一直觉得邵芸琅欠了她的,从当初害她闺女开始,到她改嫁的风波,再到她私自与杨钺住到一起,这些都伤害到了二房的名声和利益。

    邵芸琅没去管这些事情,只要陈氏没有利用她在外面做坏事,其余的都是小事。

    她把嫁妆整理出来,杨府隔壁那座新宅也开始布置起来了,等时机一到,就能先将嫁妆搬过去。

    就算她将来会与杨钺长住北地,她的东西也不可能全部带过去。

    三月底,朝廷终于收到了一份详细的军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是捷报。

    捷报一进京城,百姓们互相传告,街头巷尾全在议论这件事。

    “西凉军主力被打散,歼灭敌人八万有余,收缴战马五千多匹,铠甲武器也有不少,依附西凉的几个小国已经开始撤兵,接下来就是小股的作战,不会再动不动几十万大军齐出了。”

    “那之前那两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消息封锁的太厉害了,愣是一点风声都没有。”

    “听说小杨将军带兵深入敌国内部了,九死一生,这样的消息当然不能事先透露出来,否则东北军就全回不来了。”

    “我听说是两位杨将军联手抢夺了邵将军的兵权,他们闹内讧了,被敌人找到了可趁之机,既要攘外又要安内,这才无暇送消

    息。”

    “放屁!西北军也不是吃素的,邵家在西北的威望可不小,哪能轻易被两个年轻人抢了兵权,何况两家如今还是姻亲呢。”

    “全都是捕风捉影的消息,今日散朝后,真实的消息就传出来了,人家小杨将军早在年前就制定好了策略,几方汇合后按计划行事,反正就是兵法的那些套路,与西凉大干了几十场,战况激烈,战线很长,消息也是故意封锁的,避免泄露出去。”

    第502章 兄弟一条心

    邵芸琅也收到了杨钺的来信,厚厚的一叠,详细阐述了此战的经过。

    他们彻底赢了吗?并没有,只是打了一场胜仗,大胜的仗,足以计入史册的那种。

    但西凉的威胁并未完全解除,甚至他还察觉到关外诸国不同寻常的动静。

    他在信中担忧地说:“外敌可挡,怕的是内部的敌人,如今京城守卫空虚,边军被拖住了手脚,万一有人趁机起兵,京城危矣。”

    邵芸琅瞬间就想到了熹王,但她在京城待了这些天,也接触了杨钺留在京城的人,并未发现熹王有什么异动。

    他被放回封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算有人脉有钱财,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有能力造反,军队不是说有就有的。

    邵芸琅一边看信一边思考,除了熹王,还有谁会想颠覆皇权呢?

    杨钺在信中说,西凉奸细已经深入大庆,不仅边关重要城池里有,就是朝堂上也可能有官员被收买。

    前几日邵家三姑奶奶差点被人掳走,好在人被救回来了,只是她肚子里的孩子没保住。

    后来查出就是西凉奸细所为,不仅针对邵家的家眷,凡是军中高层将领的家眷都不太安全。

    虽然邵芸琅远在京城,在天子脚下,可杨钺还是不放心,千叮万嘱让她小心。

    邵芸琅没料到西凉人如此阴险,竟然专挑家眷下手,这也确实是非常好的方法,即使不能利用家眷劝降大庆将领,也能给他们施压。

    如果计谋用得好,

    或许还能让将领失去皇帝的信任,继而挑拨离间成功。

    说起来,这次西凉进攻大庆明显换了一种招数,更加迂回曲折,也更阴险狡诈,想必西凉国多了一位善用阴毒计谋的谋士。

    杨钺也正在说这件事,“那个狗屁的荀道师不能留了,不管损失多少人,都务必将此人除去!”

    “他娘的,这狗人不仅对我们的兵力了如指掌,还总能猜到我们的部署,要不是查过好几回了,我真怀疑是我们身边出了内奸!”

    在那个荀道师的消息被送过来之前,杨钺也是这样想的,但他没怀疑自己身边的人。

    “这个荀道师到底是什么来历,可查清楚了?”邵承启问杨钺。

    这里也就只有杨钺曾经带兵深入西凉国,消息也是他带回来的,邵承启能好端端的坐在这里,多亏了杨钺当时兵行险招,深入敌人腹地,才让围困他的西凉军撤兵。

    “只知道他是大庆人,用的是假名,年纪四十左右,此人投靠西凉定然是与大庆有仇,我命人查过近十年朝廷的大案,太多了,无法猜出是谁。”

    前几年的政权更迭,朝廷处置了一批官员,这些人的家人亲属,总会有漏网之鱼。

    “也不一定是高官之后,或许是民间隐士。”西北军的宋郎将说道。

    这位宋郎将就是邵承启的女婿,因为有了这层关系,这次战役被越级提拔上来,是个不错的年轻将领。

    杨钺摇摇头,否定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