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钓过鲨鱼吗 第52节

作品:《你钓过鲨鱼吗

    廖驰不管他们,出来开车急踩油门,直奔方丛家,人肉快递上门。

    这个月份方丛一到晚上困得不行,早早上床,被敲门声吵醒。一看满盒子的泡菜,虽然味道扑鼻的咸香诱人,照样没给他好脸色。

    “我不要,我也吃不了。没营养,再说用盐腌制的菜孕妇不能吃。”

    这么常识性的问题,他都不知道。

    廖驰把盒子封好,准备给她放进冰箱:“可以适当少吃一点。我看专家的说法是,饮食搭配重要,孕妇的心情和食欲更重要。”

    “你怎么知道?”

    “我看育儿书上说的。”廖驰献宝似的打开手机,给她看他拍的照片。

    十几本厚厚的大部头百科全书,和一个专门做笔记的本子。廖驰的字迹清清秀秀,花花绿绿地标注了不少重点,本子足足写了数十页。

    “育儿书是买多了点,但我坚持一天看够五十页,一本书三四百页,十天怎么也能啃完一本。一个月啃三本不成问题……”

    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小菜飘散的香气也很能勾起她方丛的食欲。

    可问题是——他只打包了一份泡菜,吃的呢?主食,点心,饱腹的东西,什么也没有啊。

    大半夜的,方丛没力气说他,随他收拾自己回去睡觉了。

    在小穗的认知里,周望川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或者说很藏得住脾气的人。

    面对她的时候,他的反应大多时候是木然的温顺,带着一种特有的男子汉的柔情。

    对着别人,沉静如海的外表之下,戾气和锐气不知被他卷到什么地方去了。本身的涵养也不允许他乱发脾气。

    但他也有反应激烈到像十级海啸过境的时候。周一,周望川在公司里大发雷霆,把几个部门的头头狠批了一顿。

    起因是一份不大不小的芯片失效文件。

    公司发给一家手机厂商的芯片出了问题,高温下突然失效。产品经理从客户工厂样片带回了十张样片做失效分析。

    结果一周就出来了,但一个失效分析的报告,却一个月还没正式的发布给客户。周望川调出进展情况一看,报告从研发团队出来,居然要经过大大小小七八个所谓“内部审批人”的签字,他一下就火了。

    审批流程如此之长,一个月了报告还在内部打转,时间大部分都耽搁在了无谓的批准环节。

    周望川震怒不已,当即就把几个部门的经理叫到了办公室里。

    这还是云驰的初衷吗?云驰曾经立志于发展成什么样的公司——价值观在每层楼的墙面上张贴着,“用实力说话、用产品说话、用效率说话”。

    而今呢,云驰变成了一家高效运转、像齿轮一样聚合协作的公司,还是让一线员工为一个签字流程跑断腿、磨破嘴的公司?公司的管理体系何时庞大至此了?

    周望川直指后台部门,好好的流程,这个部门也要参与、那个部门也要插手,你们应该反思,你们的加入是让流程是严谨还是拖沓?即便是为了严谨,相比客户的需求之急迫重要,真的有必要如此严谨吗?

    他毫不客气地问,人家研发部门马不停蹄的做失效分析,才用了一礼拜;审批一批一个月,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一言以概之,问题核心在于这些“大公司病”的放任自流,从根本上是管理人员失职,或是无能,无论是中层还是高层。

    周望川滔滔不绝的说了半个小时,一点遮羞布不留的批评,说得几个部门负责人面面相觑。

    直中要害的尖锐言辞,很快在公司间流传开来。后台部门——大部分是廖驰直管的地盘。几个老总之间常常意见相左,争到后来各自保留意见不少见,总要互相维护一下彼此的体面。这样声色俱厉、指向明确的谴责,还是头一遭。

    晚上,周望川给高层群发了一封邮件,把事情原委陈述了一遍,他自己先做了检讨,同时请各老板下属的相关部门对此做出自查和反思。

    末尾说,大公司病不是云驰多年来推崇的东西。公司有一些东西正在流失,这类的弊病必须要从源头杜绝。

    邮件同时抄送了公司所有中层,小穗看了看失效报告涉及的几个部门,看一个头疼一个,看到最后心惊肉跳。

    这个时候,越多问题越会让形势更加波谲云诡。矛盾之下隐隐闪现的刀光剑影,似乎正在把高层之间的斗争推向新的高潮。

    廖驰今天不知为何依然不在公司,一个小时后,他用手机回复了邮件。

    【我很遗憾有些东西流失了,但我认为,同时另有一些新的东西正在注入。云驰的业务和团队在几何级的递增,流程上需要做加法,把规范化、体制化、相互制衡的理念“加”进去,而不是一味做减法。无论如何,这件事情值得大家思考。】

    第56章 我只想你好好的

    小穗第一次走进摩尔咖啡的店门,无暇观察室内形形色色的创业人士,欣赏由名家操刀的装修设计,上来抓住一个服务员,直说要找周望川。

    “出了什么事,这么急着见我?”

    她的声音在电话里听起来十万火急,一刻不能等的样子,周望川只好让她先过来。

    他的会议还没结束,在一楼给她预留了个角落里的卡座。小穗坐下没多久,他也来了,小穗开门见山的问他。

    “创微电子,这家公司你听说过吗?”

    周望川点点头:“知道。”

    他的神色不见波动,好像这是家再平常不过的小公司。小穗目不转睛地端详他好一会,把事情娓娓道来。

    “前阵子,采购部补了一批供应商的材料,我们请律所重新安排了一次审核。按要求,律所需要把公司所有主要往来合作方的背景摸清楚,特别是涉不涉及关联方和关联交易。”

    “股权关系上,他们要核查得很细,并且要穿透到股东最上层,也就是最终受益方。早前的几批资料,上个月就给了核查报告。这次一批是后补的,核查结果今天刚出来。”

    她盯着他的眼睛,试图从中捕捉到一点东西。

    “其他供应商没问题,而这家创微电子——律师给出了风险提示。”

    周望川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她的来意,他不会对她绕弯子:“最终股东里有我和老李,对吗?”

    “是。”

    律师认为这个供应商的资质有问题,穿透好几层之后,上层股东里有一个私人平台公司。再往上追溯,老李和周望川的名字赫然在列。

    很明显,这是一间属于周望川个人旗下的公司。老李倒还好,不是公司副总,现在又已不在上市范畴,和周望川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创微是我三四年前投的一家设备企业。做设备和做芯片完全不是一回事,设备在芯片上游甚至更上游,和公司构不成任何竞争关系。我只是感兴趣,他们的团队有想法、有技术,所以参了一部分股。没有控股,也没有参与经营。”

    她火急火燎地过来,一脸凝重地抛出来,想必这是个不好处理的难题,周望川解释得尽量详尽。

    “问题是,研发部门去年从这家供应商买过一台测试设备,你知道吗?”

    “有点印象,我签过字。不止我,唐进和廖驰也签过字。”

    几层股东结构算下来,他个人占创微的股份最多不到10%。创微生产的设备在某个特定的行业垂直领域很有特点,比国外设备便宜,还少了进口环节的各种手续。所以,对创微进入公司设备上的供应商名录,他是支持的。

    “创微生产的设备上百种,测试设备对他们来说只是低端产品线的一款而已。我记得采购价格也就一二十万?价格的合理性,唐进做过评估。”

    “合理不合理的不说,供应商的身份总是敏感……不防君子防小人,这种情况下,你当时应该做一些防范措施的,明哲保身啊。”

    小穗心说,他不喜欢外企就事论事那一套,可回避采购,正是外企特色里的一项。她见过好几个外企,采购政策厚成一本书,恨不得把所有能穷尽的事情都写上去。采购和财务两大花费部门,是外企高管们清晰不敢染指的领域,界限感比其他公司都要清晰。

    不是说完全没人捞油水,起码明面上大家敬而远之,不想惹上哪怕一丁点荤腥的名声。

    她叹了口浊气,希望自己不是过于敏感了。

    “这件事可大可小,你要不要提前准备些材料?或者让供应商帮忙,提供一些比价的数据作为佐证?”

    “怕我从中拿回扣?”周望川摇摇头,委实不认为是个大事。

    对回扣的说法,自己先付之一笑,“又不是百八十万的,十多万的设备,有这个必要?”

    咖啡馆里客人络绎不绝,角落一侧是落地窗,另一侧是一面高高的书架,他们这一桌周围有所遮挡,反而出奇的安静。

    小穗把自己砸进沙发座椅,抓抓长发,烦恼比头发还长:“你这人怎么不听劝,怕就怕被有心人捉住把柄……”

    要捉他的小辫子,这说不准就是个机会。暗地里拿着放大镜找他错处的人多得很呢。这个有心人,可能是别人,也可能就是——她的顶头上司廖驰。

    “我没什么准备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再说,即便有人拿创微说事,总要讲证据吧?”

    “真到你百口莫辩的时候,人家管你什么证据不证据!”

    小穗把情况设想到最坏,虽然她直觉里认为廖驰不至于那么不择手段。

    周望川握住她放在桌子上的右手,紧了紧,安抚她别急。大拇指摩挲她的手背,问她:“廖驰——你还没和他说?”

    不然她也不会大白天的狂call他,非要来这里当面找他。

    “他这周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我想单独和他约个时间,把整个项目和他一起汇报的时候再说。”

    “不用,你正常汇报你的,不要因为我徇私。”

    “……我有我的安排,你先别管。”顽固死了,小穗不肯放弃,隔着桌子把他的胳膊快摇成面条了,“趁他不在,你真的准备准备吧,万一事态严峻了呢……”

    他不知道听进去没有,只说:“好。”

    “我只想你好好的,你明不明白……”

    周望川笑了,拖着她往自己这边拉,把人按坐在身边:“我明白。”

    她的建议可能可行,也可能完全是无用功,她的好意周望川却十分领情。她担心他,记挂着他,所以先跑过来找他。

    这不是小穗第一次告诉他这些事,他记得上次她也隐晦的提了几句。

    沙发靠背很高,足以挡住两人的身形。周望川伸臂把她搂得更近,心头暖得像春日阳光洒满后似的一片温热。

    忽然有一种冲动,他很想亲亲她,告诉她他明白她的所有担心和忧虑,那些他都能解决。但玻璃窗外人来人往不时有人走过,他还是克制住了。

    松开她,口中随意地问起其他:“今天工作多吗?”

    “多呀,融资方案还没写完。”

    “什么时候出来?”上市融到的钱公司准备怎么花,铺在哪些业务上,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下周吧,最快的话。这周还得加几天班。”

    小穗扁扁嘴,缠上他的腰又钻进他怀里,眨巴眨巴小扇似的眼睫。

    “今晚也得加班。这样跑出来几个小时,晚上都要补回去的。但没关系,加就加好了,你的事情在我眼里最重要,比别的都重要……”

    讨巧的话一到她嘴里,抹了蜜一样的顺口又贴心。

    周望川没动,望向她的眼神却多了些绵绵的情意,低语道:“今天这么乖……”

    “嗯。”

    他轻吻她的眉心,蜻蜓点水一般掠过:“晚上我陪你。”

    小穗僵了一下,忽的坐直身子,很不确定的问:“……今晚?”

    回家陪她吗……不能不让她往歪处想,晚上本身就很暧昧了啊。亲亲抱抱摸高高,正常情侣晚上的活动不都是这些。

    周望川拍她后脑:“今晚,陪你加班。”

    ……那她不要乖了,她要不乖行吗。

    同一时间,廖驰被市场部的业务规划搞的焦头烂额。

    年中市场部例行的更新了下半年的业务规划。但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又是疫情又是贸易摩擦,工厂缺货至今仍是一片难求。下半年很多产品的规划大变,何时面世,何时量产,技术路线谁也定不下来,市场部、研发部、项目管理部门一人一个说法,吵翻天也没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