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90节

作品:《公主明天要登基

    赵盈也没说什么,哦了两句:“课业却不能丢下,抄写经文最累眼睛,这些日子叫御膳房多做鱼汤。”

    赵姝牵着赵盈的手,仰头叫大皇姐:“母妃日日让人给三皇兄炖鱼汤的,但三皇兄不爱喝,老是偷偷拿给我。”

    赵澈嘴角一抽:“别胡说。”

    她吐舌:“才没胡说,皇兄都十一了,还挑嘴。”

    赵澈的确挑嘴,从前就挑。

    赵盈捏了捏赵姝手心,正要打发赵澈回去抄他的经文,远远看见了孙符,脸色登时沉了下去。

    前后脚的跟来。

    不过她神情敛的也很快,在孙符走近的时候,已经恢复如初。

    孙符同三人各自行过礼,笑着同赵盈回话:“皇上传三殿下往清宁殿去。”

    赵盈不动声色嗤笑。

    狗皇帝还真是为了支走赵澈。

    这是怕他们姐弟两个合谋呗?

    那适才清宁殿中说什么位高权重,说什么真正同赵承衍比肩的尊贵,既是哄劝,更是敲打了?

    一面想霸占她,一面又要敲打提防她,不愧是他,这种不要脸的事也只有他干得出来。

    赵盈站在垂带踏跺下,面上挂着清浅笑意:“那你跟孙总管去吧,我宫外还有事,陪孙娘娘说两句话,一会儿就出宫了。”

    赵澈面上肉眼可见的闪过失落:“阿姐好容易回宫一趟……”

    觉得她说话柔缓了,态度和软了,又敢叫阿姐了。

    “等我闲下来,带你去皇叔府上玩儿,正好叫皇叔考考你功课,所以你在宫里可别偷懒。”

    赵澈欸的一声应了,朝她一礼,才跟着孙符朝宫门口方向而去不提。

    赵盈站了会儿,直到二人身影彻底消失在宫门口,那一声嗤笑才从唇畔溢出。

    赵姝晃了晃她的手臂:“皇姐,咱们进屋吧。”

    她低头看小小的人儿,真觉得赵姝比赵澈可爱不知多少。

    孙淑媛给她准备了香瓜和马蹄糕,赵姝进了殿中才撒开赵盈的手,重窝回到孙淑媛身边去。

    赵盈没往罗汉床上坐,孙淑媛推了推赵姝:“给你皇姐端过去呀。”

    赵姝乖巧的就从罗汉床上往下跳,赵盈笑着叫她坐好:“我不吃,你自己吃吧。”

    孙淑媛多看了她两眼,略想了想:“三殿下近来是乖巧的很,每日除了去跟太后请安之外,都在宫里抄写经文,连宫门都很少出的。”

    赵盈还是心不在焉:“父皇没问过吗?”

    “皇上昨儿才问过一回,也叮嘱了几句,怕他在宫里闷坏了,但又觉得三殿下极有孝心,很是夸赞了他一番的。”

    赵盈眼底的嘲弄越发浓烈。

    孙淑媛看在眼里,不免叹息:“公主是觉得三殿下受冷落久了,在这上头动心思,借贵嫔娘娘的忌日来复宠吗?”

    “孙娘娘觉得呢?”

    这话孙淑媛真不知道怎么接。

    本来就是姐弟俩的矛盾,她一个外人,说的多了还怕赵盈心里膈应呢,何况还是宋氏忌日的事儿。

    但要说赵澈这孩子,心思是真够重的。

    她没有回答赵盈的问题,一开口就是答非所问:“别的不提,我倒是觉得,三殿下近来乖巧,皇上挺满意的。

    这阵子皇上每次过来,总会问一问三殿下如何,偶尔还会把他叫到跟前问两句功课,昨儿还叫人送了几张字帖过来给三殿下。”

    那便是了。

    如今入了八月,母妃的忌日在下月初,那时候薛闲亭他们也该回京了。

    照孙淑媛所说,赵澈复宠是早晚的事,他只要自己能耐得住性子,不往朝事上用劲儿,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还帮了赵澈一把。

    赵盈眸色微沉:“九月初八是我母妃忌日,我想让父皇修整麟趾殿,孙娘娘觉得后宫之中谁打点此事合适呢?”

    饶是孙淑媛聪颖,也摸不着头脑:“好好的,怎么想起来要修整麟趾殿呢?”

    宋贵嫔过身的时候,昭宁帝就大修过麟趾殿,简直是修葺一新,这才过了几年,有什么可修整的?

    她必是要借此事谋划别的。

    “我之前跟孙娘娘提过,大皇兄身子虽不好,孔娘娘却没少给他安排姿色不俗的小宫娥近身服侍,这事儿孙娘娘还记得吗?”

    宫外的事孙氏也不是真的一概不知,赵盈回宫虽然少,但要紧的还是会递消息给她。

    内府司的主司新换了人,赵盈用起来得心应手,她与宫外往来传递消息自然无人能知。

    听赵盈这意思……

    孙淑媛秀眉蹙拢:“公主初掌司隶院,先后处置了一位御史中丞和一位大理寺少卿,未入朝堂前还扳倒了刘家,现在对付孔家,我怎么觉得不是什么好时机呢?”

    “所以才要再等上大半个月啊。”赵盈翻了眼皮去看她,“宫外发生了那么多事,孙娘娘觉得,我不动,一切就能风平浪静了吗?”

    然而从来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算她不对付孔家,孔家和姜家也未必容得下她在朝堂之中上蹿下跳,翻云覆雨。

    赵澈因上阳宫事失宠于御前,现在凭仁孝二字复了宠,这姐弟两个太得意,自有人看不过眼的……

    她抿紧了唇角:“那公主需要我做什么?”

    第103章 麟趾殿

    八月十五中秋人团圆。

    宋贵嫔还在世的时候,最爱中秋赏月,且她又从来不爱御膳房做的小食和月饼,每每都是自己做。

    是以从那时候起,每逢中秋昭宁帝都不会临朝,早起往太后宫中请过安,就屏退众人,独陪着宋贵嫔。

    宋贵嫔过身后,他也照样没在中秋时太极殿升座过,甚至连去太后宫中请安都省了,一大早就一头扎进麟趾殿,一陪就到了晚宴时分。

    但今年是个例外。

    他如今专宠孙淑媛,赵盈又早早地进了宫,听说他在孙淑媛宫中,便径直寻了去。

    倒弄的孙淑媛宫里一团和谐。

    赵澈陪坐了有半个时辰,便说要去抄经文,临走的时候眼神一个劲儿的往赵盈身上瞟。

    赵盈知道他想干什么,噙着笑叫住他,才转而与昭宁帝开口:“儿臣有个事,想了好些天,今儿中秋,正是人团圆的日子,当着孙娘娘也在,还能替儿臣说两句好话,儿臣跟您求个事儿吧?”

    昭宁帝还没接话,孙淑媛先扑哧一声笑出来,一面给赵盈拿糕点,一面给赵澈递茶水的:“公主的事哪里还要我在皇上面前说好话,快不要拿我打趣了。”

    “你也别忙,他们吃什么就自己拿,你别总惯着孩子。”他说着在孙淑媛手背上按了一把,笑着问赵盈,“你有什么事儿?跟你孙娘娘有关的?”

    赵盈就在心里骂了他两句。

    孙淑媛做了她的盟友,她自然是不怕的,若不然这事儿可怎么开口好呢?

    人人都知道孙淑媛是个替身,她在人家宫里说要给她母妃修整麟趾殿,这不是大好的日子伸手打孙淑媛的脸吗?

    昭宁帝说者无心,但这种人最讨人厌。

    要么就听她回话,把嘴闭上,还非要打趣那么一两句的,万一戳中人家伤心处他又不管哄的。

    赵盈直想丢白眼,生生忍住:“儿臣想请父皇重新修整麟趾殿。”

    果然她一句话说出来,屋里坐着的人神色各异。

    昭宁帝把心事重重写在了脸上,赵澈也拧着眉头低低的叫了一声阿姐。

    孙淑媛和赵姝是早知道此事的,但不能让昭宁帝晓得,是以一个闷不吭声,一个小脸儿皱巴巴,先前的欢悦尽数褪去了。

    赵盈几不可闻叹了声:“母妃过身数年,父皇当年修葺过麟趾殿,可这么多年了,麟趾殿少有人踏足,也没再修整过。

    儿臣如今也大了,澈儿为母妃忌日手抄经文,但儿臣司隶院中事多,又抽不出空,不能为母妃尽孝。

    思来想去,考虑了好些天,修整麟趾殿,也算儿臣一片孝心,可就怕父皇您……您心里不高兴。

    今儿是中秋佳节,父皇心情好,孙娘娘又是和婉的人,澈儿也在,儿臣便想着是提这事儿最好的时机来着。”

    后宫里的人,是没人会在昭宁帝面前提起宋贵嫔的。

    太后偶尔提及,也不是为了缅怀。

    经年过去,昭宁帝心里藏着的人,也只有他自己放在心口。

    从前赵盈和赵澈年纪都小,宋贵嫔刚过身那两年赵盈还会哭着要母妃,日子久了,她慢慢也不提了。

    至于赵澈,从小就养在刘氏那儿,他又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更从来不会提起。

    实在有太多年了。

    赵盈眉眼与宋贵嫔有八九分的相似,坐在他面前,简直像宋氏转生。

    他认识宋氏的时候,她也是十二三岁,和赵盈如今也差不离。

    恍若隔世,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你有这份孝心,你母妃在天之灵就会很开心了,既然是这样,等今年你母妃忌日时,再为你母妃举哀礼,全了你的一片孝心便是了。”

    事关宋贵嫔的身后哀荣,昭宁帝就从没有什么不许的。

    孙淑媛挪开眼,眼底的不屑一闪而过。

    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他是爱极宋氏不假,可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了,就算现在再为宋氏举哀礼,宋氏也不知道。

    她们这些活着的人,白白被打脸罢了。

    她现下专宠六宫,昭宁帝一点不顾着她。

    冯皇后自位正中宫,从无错处,那是他的发妻。

    人家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没有爱情也总有恩情,几十年的陪伴,他又何曾把冯皇后放在心上?

    从前是这样,现在还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