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在古代海边搞基建 第49节

作品:《穿越之我在古代海边搞基建

    只见他突然眼睛一亮的朝着刘掌柜看去,“掌柜的,我想起来了,那个泥腿子在的南礁村里有您的一位亲戚。”

    “我的亲戚?”刘掌柜一下没反应过来。

    “嗯嗯”王伙计忙不迭的点头,“对,就是您的亲戚,那个叫什么大海的。”

    “大海?”刘掌柜想了下,“你刚才说那个泥腿子在那个村?”

    “就是城门口不远的南礁村。”

    “南礁村?大海?对了,张大海就是南礁村的!”刘掌柜说着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好好好,干的不错。”

    看到刘掌柜的表情,王伙计就知道自己逃过一劫了。

    不过,还没等他松了口气,刘掌柜又朝他说道,“一会儿你再去趟南礁村……算了,还是我自己去。”

    说着,刘掌柜就让王伙计好好看店,接着,马不停蹄地招来一辆马车,就朝南礁村赶去。

    这边,还不知道刘掌柜正朝这边赶来的张大海几个,还在不停的磨着麦子。

    而在这个时候,张大河突然想到什么的朝着张大海道,“哥,我早上去田里的时候都听人说了,城里买的新粮都是不带壳的。”

    “不带壳,我磨好的麦子也是不带……等等……”张刘氏朝着他看去,“你说什么,新粮都是不带壳的?”

    “对。”

    “这怎么可能。”张刘氏不相信的道,“这麦子磨出来就是带壳的,这么可能不带壳买!”

    张老头看着麦壳跟麦粒混在一起的麦子道,“会不会是他们在卖之前,把这壳都给去了?”

    “这怎么去的掉,再说了,这些麦壳洗的时候洗掉不就行了。”张刘氏想也不想的道。

    她的话才说完,张大海的眼睛就亮了起来,“我说他这么买的这么贵,原来是这样啊!”

    “什么这样?”

    “我知道他们是这么把麦壳给去掉的了。”张大海信心十足的道。

    张刘氏等人一脸好奇的朝他看去,“这么去掉的?”

    “先在水里洗一下。”张大海一脸得意的道,“李恒远他们肯定是把麦子在水里洗过之后,在重新晒干拿去买的。”

    第48章 、第 48 章

    听到这话, 在场的人除了张大河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劲之外,都是一脸的恍然大悟。

    “我就说这新粮这么可能不带壳呢,原来是这么做的啊。”

    “好家伙, 李恒远这小子还真是好样的, 居然能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我就说昨天开会的时候有哪里不对呢, 原来李恒远这小子没老实全告诉我们啊!”

    张大海冷哼了声, “这种事他当然不会直说, 不然以后谁还买他的粮食。”

    “可他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而且这麦子这么弄,还能吃吗?”

    “这么不能吃了。”张大海道, “再说, 这麦粒只要晒干了,谁又能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倒也是。”张刘氏看着天上的太阳道,“现在的天这么好, 就算是在湿的麦子晒上个两天也都晒透了。”

    “那还等什么, 别愣着啊。”张老太朝着张刘氏道,“赶紧把磨好的麦子都拿去洗啊!”

    “对对对,我这就去洗去。”张刘氏说着, 就把刚才磨好的一袋麦子,提到了水缸边上。

    不多时,张家就传出了不停淘洗的声音, 为了不让人知道他们已经发现了李恒远瞒着的真相, 这帮人还自作聪明的把清洗出来的麦壳都装在了麻袋里, 准备等到晚上的时候,再提出去埋掉。

    而就在他们不停的清洗麦子的时候,不请自来的刘掌柜已经来到了南礁村外。

    因为不知道张大海家怎么走,他还直接找了个孩子打听了下, 才让车夫的人把他送到了门口,在看到紧闭的大门时,刘掌柜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可一想到新粮的事,他还是忍住了突然涌上来的不满,“你在这等我。”

    他朝着车夫交代了声,就从马车上下来。

    只见他站在张家门口正了正因为坐马车而有些皱吧的衣服,就朝紧闭的大门敲了过去,“笃笃笃”

    院子里正在淘米磨麦子的人,根本没听见屋外传来的敲门声。

    在连敲了好几下,都没等到有人来开门的刘掌柜,心头的燥火更是不停的上涌了起来,好在,新粮的诱惑一直钩在他的前头,让他强行把不满给压

    了下去。

    不过,这敲门的举动可就不跟刚才似的那么的温柔了。

    只见他单手握拳,朝着大门使劲的敲了起来,“哐哐哐,有人没!有人在没!”

    这一喊,确实比敲门有用多了。

    这不,原本还在院子里磨麦子的几人,在听到院子外传来的叫喊声,才把手里的石磨停下,“好像是谁在我们家门口大喊?”

    “谁啊,这个时候上门?”张大湖说着,就要去开门。

    还是张老汉一下子把人给抓了回来,“先别急着开门。”

    “嗯?”张大湖一脸不解的朝他看去。

    张老汉示意了下院子里的石磨,有朝大门的方向看了眼,“听外面的声音,不像是我们村里的人,为了保险起见,先把石磨,还有麦子都给收拾起来。”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对对对,这东西可不能被外人看到。”

    “大河大湖,赶紧的,我们把石磨先搬到后面去。”

    正在门口的刘掌柜,听着门内迷迷糊糊传来的声音,不禁的抿了抿嘴角,“搬到后面?他们在搬什么?该不会是新粮吧?”

    一想到这,他原本停下来的手,又不停的拍打了起来。

    “来啦来啦。”

    “谁啊,敲魂吶!”张刘氏一边喊,一边朝着院子看了眼,在看到院内的东西,还有水缸边上的麦子都被人搬到后院去了之后,她才来到门口把门打开了来。

    大门一开,刘掌柜顺势就朝院内看了眼,可惜除了地上还有些没有收拾干净的麦糠,还有那不知道什么来历的圆形压痕外,整个院子像是被清理过一般,干净的不行。

    看到这个情况,刘掌柜的眼底闪过一丝失望。

    好在这个时候的张刘氏已经把他给认了出来,只见她一脸惊喜的朝刘掌柜喊道,“大伯,你这么来了?”

    “哦,我这不是去你们隔壁村收粮吗,正好路过这边就上你家看看。”刘掌柜想也不想就把自己找到的借口说了出来。

    这话一出,原本还对刘掌柜不请自来有些责难的人,眼睛立马就亮了起来。

    ”大伯?”

    “您是?”

    “您该不会是刘记的刘掌柜吧?”

    “是我,你是

    亲家吧?”刘掌柜笑着朝张老汉道。

    “使不得使不得,我哪能是您亲家啊。”张老汉忙摇手道。

    “什么使不得的啊。”刘掌柜一脸和善的拉着张老汉道,“你是春梅的公公,我是她的大伯,咱们可不就是一家嘛。”

    “对对对,都是一家。”张老汉整个笑的见牙不见眼的朝着刘掌柜招呼道,“来来来,春梅她大伯,你进屋坐。”

    说着,他还朝张老太道,“老太婆,赶紧给人倒水去啊。”

    “诶诶”张老太应了声,就快速的朝厨房跑去。

    一进屋,刘掌柜就被领着在堂屋席子上坐了下来,没能找机会到处转转的刘掌柜,在心底磨了磨牙,就开始不动声色的朝张老汉套话,想要打听新粮的消息。

    在听到刘掌柜说他们粮店也在收新粮的时候,张大海等人的眼睛立马就亮了起来。

    看到这个场景的刘掌柜眼底闪过一道精光,接着他就特别真情实感的道,“可惜啊,就是不知道这新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不然……”

    “不然什么?”张刘氏有些激动的问道。

    “当然是出大价钱收购啊。”刘掌柜说道。

    “那您愿意出多少?”张大海试探的问道。

    一听到这话,刘掌柜哪里还能不清楚,这张家肯定就有新粮的来源啊!

    一想明白这件事,他立马伸出三个手指,“三十文!三十文一斤。”

    听到这话的张老汉心头一喜,脸上更是挂出了笑容来。

    刘掌柜见状还以为稳了,可惜还没等他在说点什么,边上的张刘氏就撇了下嘴,“才三十文啊,我可听人说了,城里的新粮都卖到一百文了,可还都供不应求。”

    刘掌柜眼底暗了暗,心里更是暗骂了一声,但是在没弄明白新粮到底是这么回事之前,他还是咬牙忍了下来。

    只见他转念之间又开口道,“当然,这都是给外人的价格,我给你肯定不能按这个价来。”

    “那你能出到什么价?”张大海顺杆子就问了起来。

    “至少五十五文。”刘掌柜道。

    这话一出,堂屋里的人无不倒吸了口气,张大海更是喜形于色。

    可惜就算是这样,他还有些

    不满足,“这价是最高了吗?可外面都在卖一百文,我要是直接拿到外面去,这么说也不会买的比一百文还要少吧?”

    刘掌柜看着得寸进尺的张大海,眼底不由的暗了暗,“这个当然,但是你也要知道这个价可不是一般百姓能买得起的。”

    “可这会儿不是说这新粮供不应求吗?”张刘氏道。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有间粮店的何掌柜已经跟外面放话,过不了几天新粮就会全面售卖,不管是谁要买多少新粮都可以。”刘掌柜自己早上在有间粮店门口偷听到的话,就不由有些牙痒痒。

    “所以,一旦到了那个地步,新粮的价格一定会下跌,所以,我开这个价格已经是很厚道了。”

    刘掌柜的话,让张大海等人立马想到了李恒远昨天的举动。

    “我说他这么会这么好心把石磨的事情告诉我们,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啊!”张刘氏一个激动的道。

    “什么石磨?”刘掌柜抓住重点的问道。

    “没什么,你听错了。”张大海说着,还朝着张刘氏瞪了眼,“瞎说什么,赶紧去厨房看看,这水这么到现在还没端上来。”

    “哦哦”知道自己说漏嘴的张刘氏,赶紧站起来就朝外面走去。

    堂屋里,张大海更是快速的转移话题道,“对了,大伯我想问问这会儿麦子是什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