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妃惊华:一品毒医 第337节

作品:《嫡妃惊华:一品毒医

    辰国北部,一片地势险要的密林中,诡谧的清冷月光洒在那茂密的灌木丛中,一点暗红的鲜血一路朝着林中深处延伸而去。

    黑暗里两道狼狈的身影终于寻到了一处看似安全的角落,夏宜海紧皱着眉头将慕元轻轻扶到石上,拿出袖中藏着的金疮药洒在他深可见骨的伤口上。

    一声闷哼,哪怕此时昏暗无比,夏宜海依旧能看见太子惨白如纸的脸色。

    “殿下方才鲁莽了,末将死不足惜,可殿下乃未来国君,怎可为了末将犯险?”

    原来,早在他们离京当日,慕元就已经乔装混入了那三队掩人耳目的人马之中,辰皇亲自目送的那位不过是戴着人皮面具易容成慕元的替身,就是为了分散背后想要对他不利的势力。

    哪怕慕元几经周折的金蝉脱壳,还是遭遇了一波又一波的刺杀。

    方才的奇袭,他为了和夏宜海一同突出重围,腿上中了一箭,箭上又淬了剧毒,幸好吃了解毒丹才保住一命。

    只见慕元艰难的笑了笑,“这丹药……可是永乐县主给的?”

    夏宜海点了点头,临走前自家女儿给了他许多伤药以备不时之需,果真派上了用场。

    “本殿又欠了她一命。”

    这声音柔和中透着难以掩饰的情愫,夏宜海怎会读不懂慕元的眼神,这一刻瞬间恍然大悟。

    “殿下,您……”

    “如果本殿中意永乐县主,镇军将军可愿答应?”

    慕元的语气真诚无比,全然没有任何玩笑的意味,夏宜海喉间一涩,这种情况之下他如何能拒绝?

    第六百四十七章 皇后之位

    密林之中的气氛顿时有些局促,慕元感受到了夏宜海的犹豫,他的脸上带着谦和而真诚的浅笑,郑重的给了一个承诺。

    “本殿知道永乐县主乃是镇军将军的掌上明珠,若将军信得过本殿,将来,她将是我辰国的皇后,此生慕元定不负她,也必要让夏家盛享荣华。”

    皇后?!

    夏宜海浑身一震,他紧抿着唇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随后单膝跪了下来,“承蒙太子殿下抬爱,但末将以为小女无法胜任此等重责,知女莫若父,小女骄纵惯了怕是做不到母仪天下,亦堵不住悠悠之口。”

    “将军何必妄自菲薄,永乐县主是何等聪慧,知书达理文韬武略,有勇有谋,正是本殿所需要的皇后!这并非本殿一时兴起,实不相瞒,其实很久以前,本殿就已心仪于她,只是时势所迫,可今时不同往日。”

    慕元将他的计划一五一十的尽数告诉了夏宜海,原来他此番请旨领兵,一方面是为了提振军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求娶夏浅薇铺路。

    如今幽王已死,夏浅薇的身份尴尬,但只要他凯旋而归,辰皇必定论功行赏,到时候他便可以换得自己的如愿以偿,让夏浅薇伴他左右!

    夏宜海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慕元一番话可谓让人觉得他用心良苦,但也太过冲动鲁莽!

    一想到一路上他们遭遇的危险,若有个闪失便是万劫不复,如此听来,他若一开始便是动了这样的心思,那么这一片爱慕之心可谓非同一般。

    “……殿下难道一点儿也不介意小女的两次婚约?”这对于女子来说绝对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污点,虽然夏宜海一点儿也不在意,可皇后之位非比寻常,那条路之艰难,是夏宜海不愿想象的。

    可说不心动却是假的,自家的女儿饱受非议这么多年,可她的品质值得让她拥有更多的赞誉,这天底下有哪个做父亲的不愿自己的女儿得到世间最好的东西?

    夏宜海确实不认为夏浅薇稀罕什么荣华富贵,可他却希望她过得好,自己亏欠了女儿这么多年,如今夏浅薇的处境又如此艰难,他也希望能够为女儿谋一条生路,虽然这非常有愧于幽王这段时间的照拂。

    此时此刻,夏宜海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当年他成婚之前,不慎在昌兴侯府听见侯爷门生偷偷私下议论,他们说嫡四小姐这般天仙一样的人儿,秀外慧中贤良淑德,颇有母仪天下之风范,只要侯爷愿意将她送入宫去,辰国又将会是另一番风景。

    而这些年,榻旁空荡荡的冰冷,让他无数次的回想起那个画面,无数次的思考若非自己,秦玉容或许真会是辰国的皇后,是他耽误了那女子的一生,辜负了她。

    莫非这是天意?

    自家的女儿要走向她母亲当年未能踏上的路……

    “镇军将军,本殿一直认为,就是因为经历了种种磨难与曲折,才会造就如今的永乐县主。她受过的伤吃过的苦,只会让本殿越发疼惜她。”

    慕元说这话的时候,眼底闪烁着如同星辰大海一般的柔光,同为男子,夏宜海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对方的情谊,确实,他已经见识了太子的胆识和智谋,或许,慕元真是继幽王之后唯一一个能够护自己女儿周全之人。

    “殿下的德行,末将十分清楚,此事……”夏宜海沉默了许久,终于有了回应,却不料话还未说完,四周突然传来一阵可疑的轻响。

    两人当即对视了一眼,夏宜海已然警惕的握住了腰间的长剑紧盯着对面那沙沙作响的灌木,将慕元牢牢的护在了身后。

    谁知,一名戴着斗笠的高大男子自黑暗中缓缓走去,对方似乎顿了顿,随后一把取下帽子惊喜的喊道,“殿下,父亲!”

    只见一张熟悉无比的面容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曾经剑眉星目俊朗稳重的男子如今下巴满是短须,风吹日晒过后的肌肤黝黑而粗糙,唯独那对依旧灿烂正直的眼眸,带着久别重逢后的喜悦。

    “常峰?!”

    夏宜海终于将剑收了回去,来人不是追杀他们的刺客,而是当初留书出走的夏常峰!

    “常峰,你怎么会在这儿?这段时间去了何处,为何也不传个音讯回京?”慕元同样的惊喜,他轻蹙着柳眉,语气中虽有责怪之意,可满满都是担忧。

    夏常峰立刻大步上前,跪下向他行了一礼,“殿下,是常峰来迟了!说来话长,这里不安全!”

    他别有深意的四下张望了片刻,就与夏宜海一同将太子扶了起来。

    夜幕深沉,林中传来此起彼伏的野狼声。

    夏常峰似乎对这片密林十分熟悉,很快便将太子和夏宜海带到了一处傍着断崖的茅屋之中。

    “屋子简陋,还请太子殿下海涵。”

    微弱的烛光燃起,照亮了这间简单却应有尽有的小屋。

    夏常峰熟络的将帽子取下放到一旁,从桌上为慕元倒了杯茶水,利落的端到他面前,浑身已然没有了方才的紧张,可见这是一个安全的落脚之地。

    “屋内方才……还有别人?”慕元接过对方手中的茶水轻轻一抿,醇厚的茶香,微热的余温,这水显然是不久前才烧的。

    可是他们一路走来,抵达屋子也花了些时间,这茶水早就该凉了才是。

    只见夏常峰微微一怔,慕元敏锐的捕捉到对方眼中一闪而逝的僵硬,“常峰一直都是独自住在这儿,殿下太过小心了。”

    独自一人?

    他还是如从前那般不善说谎。

    慕元没有拆穿他,而此刻站在窗前观察屋子四周的夏宜海回过身来,“什么?你不是去军中历练了,为何要住在这种地方?”

    夏常峰带着无奈的笑容,抬手抓了抓自己的后脑,“孩儿不孝……之前确实在军中呆了些时日,不过后来发生了些意外,就暂且在此处避避风头。”

    他说这话的时候,下意识的看了慕元一眼。

    这一次夏宜海倒是格外敏锐,莫非自己这个儿子当初离开,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太子授意?

    第六百四十八章 通敌地道

    夏宜海识趣的以观察敌情为名退守到了茅屋之外,而夏常峰很快打来了盆清水,利落的帮着太子慕元清洗着腿上的伤口。

    他紧拧着眉头,手上的动作精准又小心,过程中慕元没有半分痛呼,可那雅致苍白的面容早已浸满了薄汗。

    直到夏常峰拿出了一瓶熟悉的金疮药洒在他的伤口上,慕元才笑道,“又是永乐县主给的药?”

    只见夏常峰手中的动作下意识的一僵,也没有去看他的眼睛便回道,“……是。”

    虽说当初他是怀着愧疚之心,觉得无颜再面对夏家众人才离开的京都,可并未与夏浅薇交恶,身上会带着自家三妹给的药也是再正常不过之事。

    可慕元与夏常峰深交多年,他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慕元都熟悉无比,没想到两人重逢不过一个时辰,他就对自己撒了两个谎。

    慕元心中多了几分猜忌,要知道眼前这磊落坦荡的男子极少对他有所隐瞒,于是便不依不饶的继续试探道,“这么晚了,常峰怎会只身在林中游荡?”

    他想问的是,为何夏常峰会知道他和夏宜海躲在那儿?

    夏常峰尴尬的笑了笑,“夜里虽有猛兽出没,但也有些弱小的山兽,常峰时常选择这个时机外出打猎,捡些野味。”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窗边确实挂着几块已经晒干的野兔肉。

    借着烛光再看看夏常峰这一身与猎户相似的打扮,还有那张粗犷许多的面容,慕元忍不住失笑,“既已完成了任务,为何不回京,偏生要留在这种地方……”

    前段时日,夏常峰一直都在军中帮太子调查着机密之事,不断的书信送回京中,并且以太子之名拉拢信得过的武将,而不久前慕元突然召他回京,可夏常峰却迟迟没有回应。

    慕元的眼底划过一抹幽光,就那样深沉的看着此刻已然背对着他,那粗糙的手握了又握,“殿下……常峰发现了一条地道。”

    地道?

    慕元淡眉一蹙,很快意识到接下来他要说的话非比寻常。

    夏常峰回过头来,“其实殿下假意答应金军要释放魏家父子,不过是缓兵之计,对吗?”

    从京中出发前往边境快马加鞭也要一月,可金军来犯的军队是实实在在的挡在边境城池之下的!

    这可是一笔不少的粮草,慕元所拖延的时间,足以耗上对方不少物资,势必会影响金军的实力!

    慕元本以为是金国王太过狂妄没有设想到这一点,可谁知,这段时日,金国大军却好像不受丝毫影响,已经每日在城池之下叫嚣辱骂,时不时佯装攻城,吓得边境城池的百姓们瑟瑟发抖夜不能寐。

    而疏散百姓的必经之路又被金军堵住,谁都无法想象这种度日如年的滋味何等煎熬,如同炼狱一般。

    “常峰藏身于此,就是因为不久前发现了可疑的踪迹,他们总是悄悄的出现在林中,又莫名的消失,地上只剩下凌乱的脚印,再加上金军夜夜笙歌好酒好肉从未断过,所以……”

    “所以你猜测,这条地道就在这片林子里!”

    慕元忍不住坐直了身子,全然不顾腿上的伤势。

    虽然夏常峰还无法证实这地道确实存在,但慕元的心底已然泛起了浓浓的不安。

    确实,他原本认定了金国王中了自己的缓兵之计,而今他已然认同了夏常峰的猜测,而且对方给金国运送的物资,很有可能就是辰国的食粮!

    先前从昌兴侯府搜出的通敌卖国之信,或许指向的另有其人!辰国之内真的有奸细,而且这个人富可敌国,蓄谋已久!

    这片密林如此之大,很难找到地道所在,而且让慕元更加担心的是,这地道通往何处?

    对方究竟准备了多久?几年?十几年?

    这地道有没有可能直指腹地,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为何不早些书信于我?!”他的声音已经有些焦急,夏常峰面露惭愧,“常峰也是观察了许久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岂敢轻易告知殿下?待有把握时,常峰就听闻太子殿下要领兵前往边境御敌……”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很难确保自己的信可以安全的送到慕元的手中,而且一旦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

    “常峰本想找出地道然后寻机摧毁,可转念一想,辰国之内不知还有多少条这样的地道,此举绝非良策,唯有将幕后之人找出来,才无后顾之忧。”

    夏常峰细细分析着,许久之后,慕元深吸了口气渐渐平静了下来,他看向眼前的男子时眸光也柔和了许多,“常峰,你真是稳重了许多。”

    “……”夏常峰的脊背有些僵硬,哪里是他稳重?其实是另一个人告诉他的……

    这时,他的眼神忽而一变,“有人进了密林!”

    ……

    另一头。

    夏宜海的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慕元方才的承诺,夜风习习,让他的情绪也越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