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渣攻的腿部挂件_35

作品:《重生成渣攻的腿部挂件

    “二郎,即日你便启程回荆州。”门外站着一个人,道。

    那人的年岁稍长,一身白色的宽袍,黑发如墨,眉目俊朗,他的气度是谢家几兄弟加起来都比不上的,这便是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素有江左风流宰相之称的名士谢何。

    谢何话一出,谢则便不敢再说话了。

    谢则又被人抬了出去,房间里便只剩下谢何和王氏二来了。

    “阿尤,你宽心一些,旧日的事便莫要想了。”谢何安慰道,替她掖了掖被角。

    王氏躺在那里,脸色发白,眼泪不禁从眼角落了下来:“妾不如郎君宽心,自四郎病了,妾便愧疚不安,当年,是妾未曾护好四郎。”

    谢何叹了一口气:“若真宽心,也不会这般了。阿尤,当年的事,不是你的错。”

    谢何端着药碗,喂王氏喝了药后便道:“我入宫去看看吧。”

    自旧朝灭,新朝立后,谢何便再也未踏足皇宫一次。他从心底觉得桓凛是乱臣贼子,然而为了谢家荣华,便一直隐忍不发,只用这些默默地表示自己的不满。

    谢何的名气太大了,北至北秦、北燕,都闻谢何风度。桓凛当年与谢何不过一面之缘,便觉其身上带着清风之气。然而因为阿盏的事,他对这位东晋名士早已没了初时的尊重。

    太极殿已经弃之不用,皇帝起居接见朝臣都已搬到西殿。

    “谢公入宫见朕,倒是难得。”桓凛道。他的面色难得舒缓。

    谢何坐在那里,脸上带着淡淡的笑:“陛下言重了,我身体不适,一直在会稽休养,近日才回建康。”

    两人又寒暄一番,谢何突然道:“子凝的灵位,还是入我谢家吧。”

    这才是谢何今日来的理由。一众世家吐血的同时,自然也将谢家置于风尖浪口了,谢何也终于忍不住了。

    看来这世上都是俗人。

    “阿盏若是入了谢家,对于谢夫人来说,未必不是一根刺。”桓凛道。

    “当年之事,不过是我们这一辈之间的恩恩怨怨,与子凝无关,不该令他无家可归。”谢何道。

    桓凛突然笑了。

    在一旁听着看着的谢盏也笑了。这世上哪来的清秀明达、公允明断的翩翩君子?不过是看谁装得像罢了。

    “当年南陵公主见谢公一眼,便一见倾心,不顾谢公已有妻子强行下嫁,欲与夫人平起平坐,共为正妻。公主嫁入谢府后,谢公并未碰她分毫,南陵公主不满之下便对谢公下药,怀上孩子。这孩子的得来并非谢公所愿,谢公不喜是人之常情。”桓凛道。

    谢盏在一旁听得已经呆了,这便是真相吗?他的母亲并非谢府的下人,而是南陵公主?只是如此,公主强行下嫁并非丑事,更有公主蓄养男宠,也都记在史书之上了。后来,南陵公主为何病逝,史书上未记载一分一毫,仿佛是要刻意抹掉那一段旧事一般?谢盏总觉得事实不止这么简单。

    当听到‘南陵公主’四个字的时候,谢何的眉头皱了起来,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那厌恶毫不掩饰,显然对她已是怨恨至极。

    “南陵确实担得上‘毒妇’二字。”谢何道,“当年我不该遵从太后懿旨,娶她入门的。抑或说,在我出征之时,便该杀了她的。”

    当年的谢家与现在的谢家不可同日而语。淝水一战后,谢家才有了足够抗衡皇权的能力。但是在那之前,谢家上面有王家和庾家,皇后是庾家的,南陵公主又是庾皇后的长女,受尽宠爱,谢何根本没有能力可以拒绝。谢何抗婚,便意味着得罪司马家和庾家,很有可能被打压的一蹶不振,陈郡谢氏也就此没落。

    看着谢何面无表情地说着要杀了那可能是他母亲的人,谢盏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不快。无论原因如何,但是亲疏有别,他已经站在了他的母亲那边。

    “两位夫人都身怀有孕,然而北秦屡屡挑衅,谢公不得不出征与北秦一战。南陵公主面上愿与王夫人平起平坐,心中却不忿,恰好王夫人与她的身孕不过前后几日,她便愈加怨恨起来。趁着谢公不在,南陵公主屡次谋害王夫人。听闻王夫人生育的时候,差点一尸两命。”桓凛道。

    谢何的面色彻底变了:“她千方百计地对阿尤下毒,却没想到毒竟然落到了自己的肚子里。报应不爽,阿尤没事,她却毒死了自己。”

    淝水之战,谢家功劳居首,后来元熙帝继位,庾家势力没落,谢家风头正盛,元熙为了安抚谢家,便将这段旧事压了下去。南陵公主也因此成了史书上记载寥寥数笔的人。

    原来这便是史书上可以要抹除的丑闻。南陵公主嚣张跋扈,却没想到竟然嚣张跋扈到这种程度,趁着谢何不在,竟想谋杀了王氏和她腹中的孩子。

    谢盏心中突然有些惶惶然,如果他的生母真是这般的人,那么谢何和谢家兄弟那般对他根本是情理之中。谢家愿意将他养大便已经是恩惠,王氏给他吃穿,令他读书,替他求亲,竟是宽厚仁慈了。

    应该是他对不起王氏的。

    只是在他的想象中,他的母亲不该是这般狠毒的人啊。她可以不是满腹诗书,但是至少是温柔如水的,她可以脾性不好,但是至少不会无故害人。

    这番话后,谢何自然没有了顾及大局,顾及谢家面子的心情了。想到南陵公主的恶毒,他又如何会令谢盏的灵位入谢府?

    谢何告辞离去,桓凛的脑海中突然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包括前几日,他在谢府之中,见到王氏的事。那妇人清新秀雅的眉眼从他的脑海中闪过,桓凛不由得道:“谢公,你可否觉得阿盏的眉眼与谢夫人很像?”

    第038章 身世(四)

    终于还是如了桓凛的愿,谢盏的灵位入了太庙。

    入太庙并非简单地将灵位放入太庙中便可以了,而是要经过一段冗长的仪式。再加之还有封王的相关事务,这仪式便更加长了。主持这一仪式的是陈贺之。

    陈贺之本是言官,这太庙之事应当由钦天监负责,让陈贺之来做这等事便有些莫名其妙了。皇帝下命令时,语气意味深长。陈贺之倒是镇定,坦然地接受了皇命。这其中的意味,陈贺之又岂会不知?

    说是封王入太庙,其实重点在后者。谢盏姓氏是谢,又无功绩,何德何能能封王,皇帝要的不过一个让他顺理成章入太庙的理由。总不能直接将他封为皇后,再送入太庙,这太直接了,这让一众朝臣情何以堪?又令那显阳殿中的皇后情何以堪?

    虽然说,此时的皇帝可能不会在乎这些了。但是桓凛还是要顾念着阿盏的想法的,以皇后入太庙,便真的坐实了两代佞幸的名声了。

    而陈贺之做的事,便像是将皇后送到皇帝身边一般,区别在于,皇后是男子,而且死了。

    陈贺之感觉到了桓凛对自己莫名的敌意,尤其是在对谢盏的事上,若是其他人,或许觉得莫名其妙,而陈贺之,却像是突然了然。

    他其实是心中有鬼之人。

    “陈大人,仪式已经完毕了,您还在这里作甚呢?”与他同行的官员见他直直地站在太庙门口,目光落在那一众牌位之上,不由地问道。

    那里面摆的都是桓氏祖先。功不及主,对于桓凛大肆追封自己祖上的事,士族之间颇有怨言的。然而站在桓凛这边,便也知道他这般做的理由了,谯国桓氏一直被一众士族看不起,桓家两代人,出生入死,不过想为桓家讨个尊位。桓凛为帝,又怎可能不趁机尊其祖宗?

    所以纵使桓凛是楚第一代君王,太庙中的灵位依旧很多。

    陈贺之的目光直直地落在一个地方,目光幽远:“初见时风神秀彻,那时便好奇,他会归于何处,却没想到竟是在此处。”

    “陈大人,您在说什么呢?”那人听他低声囔囔,好奇问道。

    “我在思考晚上是吃烤猪耳,还是腌猪蹄。”陈贺之看着眼前肥头大耳的同僚,一本正经道。

    那人被他盯得头皮发麻,都在这般地方还想着吃,那人顿时没了好奇之心。陈贺之本来就疯疯癫癫,他就不该多问。

    生前不在一起,死后灵位摆在一起又有何意义?

    谢盏对于桓凛的所作所为感到费解。当然,这并不是最费解的,桓凛本来恨不得他死,如今又像是爱他至深,甚至要死后同穴,才是怪异。

    他总觉得自己的魂魄跟在宋砚身边几日,这桓凛就像突然换了一个人一般。又像是那十年不过一场梦,如今这个桓凛才是他们朝夕相处时的那个桓凛,那个爱他至深的桓凛。

    然而他已经死了,他们的缘在他喝下那杯鸩酒的时候便彻底断了,爱与不爱于他也无甚意义了。

    生与死已是他们二人之间最大的隔阂。

    他此时心中想的念的,莫过于他亲生母亲的事。

    他的母亲真的是南陵公主吗?

    那个名字对他来说完全陌生,他无法想象他的母亲会是这样的人。

    虽是一人一鬼,话都通不了,桓凛想得其实也是这个问题。

    当局者迷,因为那段惨痛的旧事,恐怕整个谢家都不曾正眼看过阿盏,所以也不曾想到这一层面上去。而于他而言,阿盏的容貌已经刻在心底,当他初见王氏的时候,便觉得有些眼熟。他之所以将那句话说给谢何听,也是看不惯他对阿盏避之不及的模样。

    只是这根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也会有相像的,他未曾见过南陵公主,说不定阿盏的眉眼更像南陵公主呢?

    这些都无法确定。只是当初属下向桓凛禀报阿盏的身世时,他也是觉得难以置信。阿盏那般清新秀雅的人,怎么也不像那个恶毒公主的儿子。阿盏是谢家几兄弟里最像谢何的人,谢何内里是什么样的人不好说,外表上绝对是风姿卓绝的名士。

    他无论怎么猜都只是猜测,于是便着了人去查。只是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些旧人死的死,走的走,要查起来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