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作品:《化宋

    二月过后,垂柳生出新绿,天气回暖,运河解冻。

    一船船从天来海北运来的煤铁,开始抵达东京城外的朱仙镇,而三月初的一天,与这些货船的同来的,还有十几艘兵船,船上军将皆戴着丧带,似乎还在为国守丧。

    他们的军旗上,挂着童贯的旗帜,这正是班师回朝的童公公。

    在不久前,他终于在各路大军的帮助下,剿灭了方百花最后一支大军,将他们在徐州撵入大海,只有那么百十来人逃掉。

    可惜只得了那方七佛的首级,方百花却不知所踪,让他不能尽全功。

    赢了匪贼,童贯却没有一点欣喜,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没有了宽容的先帝,他们这些旧臣,不可能讨得了好,没了那些上位百官,他们连抱团自保的资格都没有。

    他已经想好,等这次回朝,找个机会,便要告老还乡,不能在京城久待。

    只是,朝臣真的会放过他么?

    ……

    童贯的想法一点都没错误,就在他回到京城后,不但无人迎接,周围的城民们皆对他们投以不屑之色,这倒不只是针对童贯,还是针对所有的大宋军卒,毕竟两年破城两次,都是因为军队不堪的缘故。

    而在童贯回京不久,陈东和欧阳澈便接到了太子的新任务。

    这个任务可太对他们的胃口了,接到任务的两人当晚根本睡不着觉,文采勃发,连夜写出一封奏书,然后挨个去敲太学生们的宿舍。

    天冷大半夜的,骤然被惊醒,大家本来都很气,但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后,他们的睡意便立刻烟消云散,如同被解了绳套的二哈,几乎都要上窜下跳起来。

    随后,便是浩浩荡荡的太学生大军涌向皇城——没有宵禁的东京城里,他们如游鱼一般恣意,就是黑灯瞎火之下,不少人摔得鼻青脸肿,也没有一个人掉队。

    到了皇城后,他们一边等着宫门打开,一边相互讨论这次的大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皇城大开,太学生们联名上书“先帝之变,乃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与其党羽,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诛六贼中,蔡童二人不必细说,李彦就是稻城务全国圈地的那位,梁师成是画宗近臣,朱勔主持花石纲,王黼是专心粉饰太平,可惜这六位奸臣里除了童贯之外的其他人皆已被方百花斩杀,但是他们的族人、姻亲、学生还在朝中,许多人更是凭何关系身居要职。

    童贯此次回师便可以正式清算此六贼了。

    这六大家族仗着先帝的宠幸倒施逆行将整个国家弄得乌烟瘴气,在知道太学生们的联名上书后,整个东京城都震动起来,形成了巨大的民意,朝野之中,百官无一人反对,连以前走过这六人门路的官员也纷纷撇清关系,恨不得踩上一脚。

    尤其是朝会之后,大多与这六大家族有姻亲关系的,也是休妻的休妻,合离的合离。

    如此巨大的声势,根本没有人可以阻止,很快朝廷便将这六人的家族一一清算,族产收末,凡是由家族恩荫获官的,直接解职,若行过不法之事,直接下监收押,若是科举上位的,则外放岭南。

    家中女眷虽然没有问罪,但也都只能自寻出路。

    同时,先前的一些冤案也开始撤销,比如蔡京一手炮制的“元佑党人碑”,不但恢复名誉,同时解除后代不得入仕的限制。

    童贯本人被历数了十大罪状,受斩伏诛,而他手下的五千胜捷军,是西军中千挑万选的精锐,被赵士程顺手交给了宗泽训练。

    同时童贯手下几个废物也被一一清算,长腿将军刘延庆被直接降为团练使,去剿灭两淮的盗匪去了。

    ……

    几乎是同时,江南的西军也开始慢慢回师,其中,右军都统制杨惟忠回朝后,向朝廷奏一个叫韩世忠的勇将立下大功,却被上官所夺,希望朝廷给他一个公道。

    朝廷也很快给出回复,赐韩世忠为武节郎,以偏将之身,跟随果州团练使王渊剿灭如今群起的河北如今快控制不住的大群盗匪。

    韩世忠是那种给点机会就能崛起的强者,某人已经为他安排好了提拔顺序。

    另外,有一封本想发去汤阴的文书已经被赵虎头写好,但他迟疑许久,终是想到那位如今才十七岁,犹豫许久,还是把这封信收了起来。

    至少得等人家成年吧……

    等他再大一点,就让他去宗泽那里,那位可是传说级卡牌,他可得把窝子打好了。

    待种师中那里的李彦仙也被他找到了。

    那么现在大的人事安排,就都差不多了,等他们成长就好。

    这个感觉真的太棒了,简直像种庄稼,不用收拾,等着他们自己收割。

    就只剩下一个问题。

    “公廉啊,让你们弄的蒸汽机,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好啊!”赵士程忍不住磨牙。

    他需要蒸汽动力的船啊!

    只有这个东西,他才能把科技树完全点出来啊。

    但是四年了,砸了那么多材和人进去,为什么还是效率那么惨淡?

    韩公廉于是详细地解释,你要弄的机器,漏气很快,每次上下都要用冷水将气缸冷却一次,又要重新加热,大家努力改进,但是换了不同大小的材料,做了不少结构,但效果都不大,提升有限。

    “为什么要重新加水,”赵士程忍不住问道,“直接冷凝了灌回去不行么?循环懂不懂?”

    韩公廉呆住了,整个人叨念着“循环、循环”,然后,这个老人一个后仰,整个人晕了个去。

    第206章 最高境界

    韩公廉这一出可把赵士程吓了一跳, 手忙脚乱地把韩师傅给送到房里,再请来太医,确定是受激过大而导致, 只需要多多休息之后,赵士程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他这才反应过来, 自己是受过一整套现代高等教育的人, 在自己看来理所应当的原理, 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如惊雷动地, 能颠覆他们数十年的思想。

    无论这个时代工匠们有多少的经验和密技,但这些都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 当年瓦特是花了十几年改进蒸汽机, 还是在牛顿力学定律指导下改进的, 他先前实在是太小看这能改变整个世界的神器了。

    只靠这些工匠算学师们直接靠经验想要跨过力学定律,也实在是为难他们了。

    但在这一点上, 赵士程也没什么办法,他早就知道他们的缺陷,让那些小年轻们的匠人学习,他们还能耐着性子听下去。

    可但凡有一门手艺、在这行里混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师傅们,却一个个都是心中有傲气, 让他们去学别的知识,那就代表着你在质疑他们的手艺,对于这些中年老年人来说, 这是侮辱, 根本学不进去。

    所以回到原来, 还是要重头培养有知识的技工——嗯, 以后要把神宵学校毕业的学生们单独列出来,给一个“技术工人”的头衔,先给安排工作,等回头时机成熟了,就让他们也有进入官场的资格——没办法,如果不这样,最优秀的学子们只是铆足了劲去考太学。

    他现在还不能直接动科举,要等军队成熟。

    唉,如今就先继续点科技树吧,这种事情,急不来的。

    想到这,赵士程把玩着韩公廉送来的机器小样,随手放到一边,准备回头再教一教他怎么改进漏气、怎么把冷凝管加上。

    如今没有橡胶,但问题不大,毕竟棉麻这些东西,凑合一下也能用来密封,只是维持时间不够长期而已,但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好不好用这个问题,可以之后再谈。

    东京城的东边,紧靠汴河的一大片宅地,离得薛雍十分近,本是六贼之一梁师成的私业,如今已经被征用,正在紧锣密鼓地修缮改造。

    薛雍的太学的学前班,平日里来来回回的也都是一心考入太学的学子们,如今他们都有些惶恐,因为听说在蔡京被论罪后,朝廷已经准备取消由学校推荐入学的“八行取士”,这代表着他们可能又要折腾一次。

    可是都好些天了,朝廷也没一个明文,这让他们实在是心中焦虑。

    “唉,这世道是怎么了?新帝继位后,本以为那林道士便要失宠,谁知这荣宠不增反减,看看这神宵学校,都修到薛雍旁边来了!”有书生在河边,对着旁边大片宅地里来来回回的车马指指点点。

    “谁说不是呢,我等儒家士子,竟沦落到与炼丹之士同进同出,真是斯文扫地……”另外一位书生也随之叹息。

    “听说还不止呢,那边的还有一片地,正要修什么工坊,这士农工商,本应各归其位,如今却尊卑不分!不过,”一位士子突然话风一转,“你们听说了么,这神宵校以后的学子,可以直接归入军械司,如果做好了,能按九品官员的位份,往上升迁。”

    此话一出,周围的士子们先后不同时间地浮上怒色,一人义愤填膺道:“怎能如此,有宫观使还不够折腾么?荫补官员也不过是九品起荫,怎能如此赐官,置城中上万等着补官的进士士子们于何地?”

    “就是,这匠户商户之人,怎么可以有进身之阶,这是天大的谬误啊……”

    只是,在一起声讨了好一会儿后,便开始有了不和谐的声音。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吧,先前真宗年间,有了宫观使,可那宫观使,不大多是无法考入正科的士子们才能当的么,有几个真道士?”

    “对啊,先帝喜画,不还开了画科,可那也是另外开的,没挤占正经官位,反而给士子们多了一条进身之阶啊。”

    “就是,本来除了明科,还有算科、律科,武科,如今这多一个丹科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对啊,那画科的王希孟前几年画了一张千里江山图,本被先帝所喜,眼看十八岁就一步登天,结果先帝居然……科科,唉~只能说是时运不济啊,不过太子本就在丹道上有天资,肯定会喜欢丹科上有建树的人物!”

    “有道理啊,太子如今不过十六,却掌握大权,文武内外都紧紧有条,最近还提拔了好多清正有名声的官员,朝堂为之一清,一看就是明君之相啊。”

    “对对对,知道那个宇文虚中吗,本来只是一个编国史的小官,如今被太子看中,调中中枢,真是一步登天,说不得将来便能入宰执之位。”

    “而且太子仁德,广纳人才,不拘一格,先前那陈东和欧阳澈只是在皇城里跪了几个时辰,就入了太子幕府,真是上辈子烧了高香……”

    “谁说不是呢,早知如此,咱们薛雍就不该落于人后,当时就应该让带头前去请命,不就是跪几个时辰么,谁还跪不得了?”

    “你说得轻巧,先前谁知道太子如此好说话,那时大家都担心会触怒太子,人家可是冒着风险去上书的,当得起今天的收获。”

    “对对对,你们说的都对……那么,神宵学校的丹科他们有没有什么要求啊?”

    “这倒没有听说,但听说那里的学说很是深奥,很多人去学得头发掉秃了,也没学出个所以然来。”

    “呵,有些人天生愚钝,没那天赋,换个人去说不定就能学有所成呢?”

    “对了,听说算科以后也要搬到这个学校附近啊。”

    “这么惨的么,你们聊,我去那神宵学校里打听打听。”

    ……

    神宵学校的大工地里,宗泽老先生正在挨个勘察,这学校里除了要建立校舍,还规划了太子说的“实验区”,要大量培养工匠。

    林道长在一边看着他忙前忙后,不由一笑:“老宗啊,你这么大把年纪了,要学着把手上的事情交托出去,也别给那位省钱,那位的钱多得数不清,你花得越多,他越高兴。”

    宗泽听着这林道士的风凉话,轻蔑道:“如今朝廷用度紧张,太子殿下百般筹措,才从牙缝里省出这些钱来,老夫深受皇恩,岂能敷衍了事?”

    “这就是你不懂了,陈行舟就经常告诉我,多给太子花钱,多做成绩,才能脱颖而出,”林灵素甩着拂尘,“你看,这些年我偶尔让各地神霄宫给平民卖药水,赚了多少香火,把佛家的功德钱都要赚光了。太子给的钱不但全数赚回来了,还有盈余,也是我不求闻达,否则岂会让陈行舟扬名?”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不远处,那里人头攒动,不时有信民磕头感谢,学校奠基,他当然要搞一个大善举,那里的东西当然不蒜素蒿药那些贵物,而用柳树皮取的做出的乙酰水杨酸,这玩意花了他快十年的时间才弄成功,但效果拔群,那是真的能镇痛!

    腰疼腿疼牙疼,只要喝上一碗,就能止痛,虽说是治标不治本,但这东西能止痛,就大过了一切药品。

    他都不用怂恿皇帝去灭佛,自从有了这玩意,信众海量一样的自己涌来,这些信徒就是这样,哪家的水有效,他们就信哪家的神,就像墙头草一样,很轻易地就能转投其它神庭,还依然那么虔诚。

    听说如今佛门都只能靠放印子钱和田产来生活了,一想到自己神霄派如今已然成为了天下道教牛耳,把茅山龙虎两道压得喘不过气来,林灵素便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能跟随在小公子、咳,是太子殿下身边,真是他上辈子修来福份啊!

    说着,他炫耀一般地道:“唉,太子最近要的‘丙烯’有些麻烦,我可得加紧了,得想办法早点弄出来。可惜如今天黑得太早了,殿下又说不能在有明火的地方研究,真是太关心老道了,还让我早点休息,别累坏了身子,真是让我感动又惭愧啊!”

    宗泽很是看不惯林灵素搞这套,懒得理会他,径自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他不一样,林灵素能乱花钱,是因为他提取出了蒿药,做出了虫蛊药,这两样药物在西南东南之地价值千金,凡是去岭南为官的没有一个敢不买就去上任,靠着这两样药物换的粮食,生生救活了几十万辽东灾民,别说陈行舟了,如今便是百官也不敢得罪这位道长。

    他的钱都是有数的,赚钱非他所长,只能没事多去太子那化缘,林灵素不懂,省钱有省钱的花法,只有省钱的功夫做足了,太子殿下下次给起钱来才最大方,他林灵素能赚钱能制药还能带徒弟把先帝带坑里,如今更是能自己搞钱,太子都赢疯了,他还以为自己花的是太子的钱。

    想到这,宗泽不由露出了羡慕之色,他若是也能如太子这般,把手下人都□□得如此忠心能干,想来能做事,必定百倍于如今吧?

    又想到来这里时,太子劝他多多休息……呵,什么休息!

    好不容易有了一展所学的机会,他如今精神焕发,根本不需要休息!

    他今年才六十,不算太老,若能在太子手下干到八十岁,这人生,就不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