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医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第161节

作品:《满级医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喵喵喵……”

    猫奋力地在袖子里叫了好几声,最后“嗷呜”一口狠狠地咬在了夏侯卿的手腕上。

    夏侯卿嘴角微微抽了一下,只丢一个字:

    “走。”

    他抱着猫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去,那大红色的斗篷在夜风中如海浪般起伏着……

    这两人一猫的身影很快就被吞没在浓浓的夜色中。

    夜渐渐地深了。

    这一夜,狂风不曾停歇,吹得满地是落叶。

    一早起来,那些负责洒扫的丫鬟婆子就忙忙碌碌,扫地声此起彼伏。

    卷碧如往常般伺候了顾燕飞起身后,就开始到处找猫。

    “姑娘,晴光呢?”

    卷碧屋里屋外地东找西找,甚至连后院的小仓库那边都去张望一番,失望地说道:“晴光是不是出去玩了吗?奴婢还让小厨房做了它喜欢的蛋黄鸭肉丝呢。”

    顾燕飞没说话,望着窗外空荡荡的庭院。

    别人不知道,但是她很清楚,晴光一晚上都没有回来。

    晴光虽然是猫,但又不是普通的猫,遇到危险的时侯是有自保的能力。

    而且,它的魅惑能力没丢,凡人供着它都来不及,是不可能会伤害它的。

    它会去哪儿呢?

    要是从前在曜灵界,顾燕飞可以凭借他们之间的契约感应到晴光的具体位置。

    但是现在不行。

    她只能勉强感应到晴光昨晚大致去过什么地方,确定它没有受伤,也没遇到什么危险。

    卷碧见顾燕飞在看外面的庭院,也忍不住伸长脖子往外又张望了一番,想看看晴光是不是躲在某个角落里跟她玩躲猫猫。

    然而,依然一无所获。

    没找到宝贝晴光,卷碧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絮絮叨叨地说道:“姑娘,晴光不会跑到外头去玩了吧?”

    “最近外头挺不安全的,奴婢刚刚去厨房提膳的时候,听说看角门的吴婆子家的小孙儿昨晚丢了,他们家都找了一夜,还没找到人。可把吴婆子急坏了,来府里想请人帮着一起找孩子。”

    “后来,刚出去采买的孙婆子也来了,说京城里昨晚一晚上少了几十个乞丐,而且还都是小乞丐。”

    顾燕飞手里的水杯停在了半空中,挑了下柳眉,“孙婆子是怎么知道的?”

    京城里头的乞丐不多,但也绝对不算少,平日里乞丐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孙婆子一个侯府的采买婆子,怎么会知道得那么清楚?!

    卷碧挠了挠面颊,摇了摇头:“奴婢不知。”

    她只是在厨房里提膳食顺便听了一耳朵,还真不知道其中的细节。

    “奴婢去打听下。”卷碧才刚放下食盒,就又匆匆地跑出去打听了。

    卷碧的动作很快,消息也灵通,顾燕飞刚吃完早膳,她就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姑娘,今早,庾家在南城门那边搭了施粥的棚子,孙婆子经过时,就听庾家施粥的婆子们在议论,说今天来领粥的连一个小孩子都没有。”

    “有个胡子拉碴的乞丐连粥都没领,到处发了疯似的在找儿子,说是他儿子才十岁,昨天去城隍庙那边乞讨,就再也没回来过。”

    “听说还有一个乞丐跑去了京兆府报官,想请衙差帮着找女儿,结果被乱棒打了出来。”

    顾燕飞将手里的茶杯转了转,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卷碧咽了咽口水:“姑娘,奴婢就打听到这些。”

    她隐约可以感觉到自家姑娘似乎对这件事很在意,正想说自己再出去问问,就见顾燕飞利落地起了身,抚了抚衣袖道:“我出去找晴光。”

    卷碧赶紧从旁边提了一篮子猫玩具,急匆匆地追上去:“姑娘,奴婢跟您一起去。”

    顾燕飞一出门,就顺着心中所感应到的方向往西走。

    穿过三四条街后,来到了一条狭窄的小巷子,上方的槐树树冠密密匝匝,形成了一把把天然的巨伞。

    顾燕飞在前面走,卷碧跟在后面,手里的拿着一个铃铛球反复地来回晃着,喊着:“晴光!晴光!”

    可是,一无所获。

    整条巷子里空荡荡的,既没有猫,也没有其它任何的活物,只有那上方黄绿交加的槐树叶摇曳不已,地上的几片落叶随着寒风偶尔飘起,打转。

    “呜呜呜……”

    “囡囡,我的囡囡……”

    前方的巷子口传来一阵男子沙哑的抽噎声,悲悲切切。

    第201章

    顾燕飞寻声走了过去,就见巷子口一个三十来岁、中等身材的男子手里拿着一张纸,嘴里喊着囡囡,失魂落魄。

    那男子着一袭青色直裰,衣袍洗得发白,上面缀满了大大小小补丁,瞧着十分寒酸。

    他的额头高高肿起,一片青紫,头发也有些凌乱,狼狈不堪。

    “大爷,你见过我家囡囡吗?她穿着蓝花袄子……”他把手里的那张纸递给路过的一个老者看,“这是我家囡囡长相……”

    老者摇了摇头:“没见过。”

    青衣男子就跌跌撞撞地继续向前走,一路走,一路抓着路人问。

    “大姐,你可曾见过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

    “兄台,见过一个这么高、瓜子脸、穿蓝花袄子的小女孩吗?”

    “……”

    路人们或是摇头,或是避之唯恐不及,或是在路边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

    “女儿丢了真是可怜。”路边,一个身形丰腴的中年妇人满脸同情地说道。

    “听说是个读书人,还有童生的功名呢,从前是在豫州老家教书的,因为去年豫州大灾,成了流民,带着女儿逃到了京城。”另一个中年男子接口道,抬手指着一个方向,“平日里就在前头不远处给人写写字,混口饭吃……我记得好像姓张。”

    “他一早还去衙门报官了,可在府衙门口把头都磕破了,也没人理……还被衙差打了出来,腿还受伤了……”

    “真是太过份,官府不管也就罢了,还打人。”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嘀咕了一句,其他人闻言也骚动了起来。

    “大娘,您见过我女儿吗?”那张书生又拦下了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妪。

    老妪也同样摇了摇头。

    张书生脸色更加苍白,神情惶惶,像是三魂七魄被人抽走似的,两眼空洞。

    老妪看着他这副样子实在是可怜,又好声好气地劝慰道:“书生,你别气馁,再找找。”

    “这小孩子不见了,十有八九是被拍花子给拐走了。”

    “你去问问牙婆,看有没有消息,那些牙婆之间消息很灵通的。”

    “我看不像是拍花子。”另一个穿灰衣短打的青年振振有词道,“一夜之间,就丢了不少孩童,还全都是大孩子,这拍花子不是应该拐那些个年纪小的孩子吗?!”

    “那倒也是。”其他的路人也觉得此言有理,频频点头。

    灰衣青年挥着拳头,愤愤不平地又道:“说起来,那些当官的实在是可恨,不为百姓做主!”

    “就是就是,这孩子走丢了,谁家不着急。官府帮着找孩子不是应当的吗?”

    “哎,求人不如求己,还是得自己设法看好孩子才行。”

    “……”

    路人们说得越来越激动,群情愤慨。

    顾燕飞慢慢悠悠地沿着巷子外的街道继续往前走,一路上,时不时听到周围的百姓路人都在谈论孩童失踪的事。

    谁家都有小孩子,谁家也都担心自家的孩子会是下一个受害者。

    一时间,人心惶惶,揣测纷纷。

    一种不安压抑的气氛弥漫于空气中,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急速蔓延着。

    天空中阴云密布,瞧着天色比昨天还要阴沉三分。

    顾燕飞停下脚步,从袖袋中掏出了那个昨天刚修好的罗盘,随手拨了拨罗盘上的指针。

    那指针急速地转动了起来,久久不停,隐隐地发出细微的嗡鸣声。

    还是跟昨晚上一样,什么也算不出来。

    顾燕飞无语地把罗盘又收回到了袖袋中,抬眼看向阴云密闭的天空,喃喃道:“赖皮!”

    这个小世界的天道实在是赖皮!

    “姑娘,”卷碧握着晴光最喜欢的铃铛球不安地问道,“晴光是不是……”

    话还未说完,后方传来了一阵骚动。

    转头看去,就见那张书生捏着手里的纸张像是发了疯似的往前狂奔。

    他双目赤红,不管不顾地往前冲,一不小心就撞到了好几个人。

    有人只是踉跄了两步,有人幸好被友人扶住了,也有人被撞得跌坐在地。

    “穷书生,你长没长眼睛啊!”摔坐在地的方脸青年气得脸都青了,骂骂咧咧地对着张书生的背影嚷道,“撞了人,也不知道道歉吗?!”

    然而,张书生恍然未闻般,依然闷头往前冲着。

    “算了算了。”那个银发老妪好心地走过来当和事老,安抚那方脸青年道,“小兄弟你别和他计较。”

    “他昨晚丢了女儿,刚刚听说康王让人帮着满京城地找孩子,才会这么心急。”

    周围霎时间一片哗然。

    宛如是一滴凉水掉入烧得滚烫的热油锅,噼里啪啦地炸了开来。

    街道两边的路人如潮水般涌来听热闹,一个个都是精神一振,目露异彩,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康王实在是一片仁心,爱民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