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爸妈卷成首富[九零] 第196节

作品:《我把爸妈卷成首富[九零]

    第159章

    “a-apple,苹果,apple……”

    苏以沫从睡梦中醒来,脑子里不停在回想这个单词,就好像和尚念经一样。她揉了下眼睛,看了眼四周,没有人。再看向床头柜上的闹钟,没错,现在是八点。

    没有人在念英语单词,爸妈都去上班了,只有她一个人在家。

    难不成刚才是她做梦?

    苏以沫打了个哈欠,想翻身再睡一会儿,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在敲门。

    她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嗯,确实没听错,真的有人在敲门。

    苏以沫套上拖鞋蹬蹬蹬跑过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位中年妇女,苏以沫认错,这人是她家楼下的住户,此时对方正板着一张脸,眼皮耷拉成三角状,眼里隐藏着怒意,似乎下一秒就要破功,“是你家一大早在背英语单词吧?”

    苏以沫愣了愣,下意识就想反驳,可对方似乎猜到她要抵赖,“别否认了。我早上在你家门口听了半天,男人的声音。一直apple个没完。我早上赶着给家人做饭,才没空跟你们掰扯。你告诉你家人,不许他早上六点就开始念单词。他不困,我们还困呢。他这叫扰民,我可以去物业投诉!”

    苏以沫终于确定了,那不是她的错觉,早上爸爸真的在背单词。

    她讪笑着向对方道歉,并再三保证一定不会早上六点背单词。

    中年妇女依旧不满意,抱怨半天,苏以沫赔笑半个小时才将对方劝走。

    因为这事,苏以沫睡意全消,到卫生间洗漱,洗面奶刚搓出细密的泡泡还没往脸上抹呢,门铃又响了。她匆忙将脸洗好,赶紧过来开门。

    又一位老太太站在门,“是你哥哥早上背英语单词吧?大早上不睡觉,我小孙子好不容易放个暑假想睡会儿懒觉,都被他搅和了……”

    ……

    好不容易将老太太打发了,苏以沫跑到卫生间继续涂抹护肤品。

    这才注意到洗漱台的镜面上贴着一张张便签纸,高度比她稍微高一些,她需要踮脚才能看清楚。

    她一开始以为是爸妈给她的留言条,等靠近了才发现,这便签纸上写的是字。按照这个高度,应该是爸爸贴的。

    苏爱国同志出息了呀,居然连刷牙这点时间都不放过。

    苏以沫洗漱完毕,跑到书房把她的摄影机拿过来,咔咔咔一连拍了好几张,这些可都是难得的回忆。

    吃完饭,苏以沫不敢在家待了。吃早饭的功夫,她又应付了三波客人了,全都是来告诫他们家不许早上背英语单词。

    她拎着包包火急火燎出门,生怕又被邻居拦住,回头再耽误她上英语课。

    这次暑假英语课,不止她、邓舒月、刘氏兄妹,还有不少学生,都是下学期上初一的学生。

    初中远比小学重要,学习负担也更重,许多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都开始为孩子报班。

    据邓舒月说,他爸招了两位外国语大学生当兼职,专门教初中英语。

    邓舒月看到苏以沫就追着她问,“我听说你爸爸要考雅思托福?真的吗?昨天他来找我爸爸,我还以为他是来给你报名的。”

    刘氏兄妹好奇看过来。

    苏以沫得意地晃了晃脖子,“当然是真的。我爸要给我竖立榜样嘛。”

    刘梦薇眼睛一亮,跑过来,“你爸给你竖立榜样?”

    苏以沫点头,“是啊。凭什么他一个高中生,要求自己的孩子考尖子班啊,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优秀,我当然得要求父母也优秀。咱们得共同努力才行,这样才公平。”

    这样的话,邓舒月是不可能跟爸爸说的。因为她爸爸上的是北大啊。她可没有底气说自己也能考上北大。

    刘哲浩和刘梦薇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闪过惊喜。

    邓舒月怂恿他们,“你爸以前经常考第一吗?如果他自己都没做到,凭什么要求你们年年考第一。这不公平。”

    这话可算说到刘哲浩和刘梦薇心砍里去了。

    刘梦薇回到座位,推了哥哥一把,“要不然你回家说?”

    刘哲浩刚被修理过,他不敢,反推妹妹一把,“你来说!你小升初考得比我好,爸爸没打你。”

    刘梦薇也不敢,“小升初我考得比你好,但是学校组织的考试,你比我考得好啊。你来说!”

    兄妹俩你推我搡,谁都没胆子开口。

    苏以沫和邓舒月对视一眼,两人都是无语。这时候不应该一致对外吗?

    邓舒月是个憋不住的人,当即就撺掇他们一致对外,但两人对视一眼,沉默地拿起书,把邓舒月晾在这儿。

    邓舒月看向苏以沫,眼神询问“啥意思?”

    苏以沫耸了耸肩,这还看不出来吗?两人怕被刘厂长收拾,不敢反抗呗。

    上完课,苏以沫拎着盒饭回家,打算跟爸爸说晨读的事儿。刚走到家属区,就见爸爸从厂里出来,他手上还拿着一本书,神神道道似乎在背诵单词,有两位普通职工跟他打招呼,他也置之不理。

    那两位职工经过苏以沫身边的时候,她清楚听到他们的交谈声。

    “苏工也太傲慢了吧?他只不过是个新晋工程师,那些老工程师都没他那么嚣张呢。我跟他打招呼都装听不到。”

    “听说他在学英语。要去国外留学。”

    “真的假的?他都多大了,还学英语?能学会吗?”

    “不知道。反正我挺佩服他的。这把年纪还能学得下去。”

    “这把年纪还折腾什么呀?他一个高中生出什么国留什么学?别出去丢人现眼了。”

    ……

    原来这事已经传开了。大家评价好坏参半。苏以沫刚想上前叫住爸爸,没想到苏爱国同志这么不给力,走路不当心直接撞电线杆子上,差点摔倒。

    苏以沫吓了一跳,赶紧跑过去,“爸,你没事吧?”

    苏爱国捂着酸痛的额头,冲女儿摇了摇头,“我没事。”他翻了两页,又默念了两遍。等灯绿了,他才过去。

    苏以沫赶紧跟过去,又念了好几遍,他侧头看了她一眼,“咦?你已经把盒饭拿回来了啊?那正好,我就不用去拿了。”

    苏以沫点头,把早上邻居来敲门的事说了。

    苏爱国有些头疼,“我早上五点就起了,把单词抄写了两百遍,直到六点,我才背单词,他们连六点都没起。这也太懒了。”

    苏以沫讪讪地,“爸,我早上八点才起。”

    她严重怀疑爸爸在内涵她,而且她有证据。

    苏爱国忙改口,“那……那我早上不在家读单词了。”他挠头想了半天,“我到公园里背。”

    苏以沫没想到爸爸居然连公园都愿意去,“您不怕被别人看到笑话?”

    苏爱国叹了口气,“别人爱怎么笑就怎么笑吧?总比输了强。”

    要是输给自己的女儿,他才是真的没脸见人。

    两人走到家门口,苏爱国正想掏钥匙开门,又有个邻居过来,“你家早上是不是在背英语啊?”

    苏爱国脸一红,苏以沫不想再给人道歉,接过爸爸手里的钥匙,进门躲清静去了。

    苏爱国给邻居道完歉,觉得这样不是事儿,于是买了一袋子水果,从下至上挨家挨户送去,向他们赔礼道歉。有的邻居不在,他就写了张道歉信,贴在门口,水果就放在门口。

    这么一折腾回到家,盒饭都凉了。

    苏爱国重新热一遍,急匆匆吃完,将女儿给他买的收音机拿着,到一楼继续研究发动机。

    施工等人见他手里拿着着收音机,眼睛一亮,“哟,你这是觉得太无聊,所以放歌给我们听,是不是?”

    搞机械是非常枯燥的,要是能听歌,多少能放松心情。

    苏爱国摆手,“不是。”

    还不等他解释,从外面进来一人,看到苏爱国时笑了声,“我刚刚看到你拎着一袋水果,挨家挨户送过去,你家有啥喜事,这么大方?怎么不给我们送点儿?”

    苏爱国摆摆手,“别提了。”

    他把自己早上起来背单词扰民的事说了。

    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我之前听我闺女说,小沫当着全校同学的面说你要自学英语、考雅思托福、出国留学,我还以为小沫只是演讲,吹牛而已。何着你是来真的?”

    苏爱国也是要脸的。他哪好意思告诉他们,自己是上了女儿的当啊。

    他无奈又悲催地认下此事,“我也是为了给孩子立个目标,以身作则。”

    施工惊讶张了张嘴,“可我记得你毕业很多年了吧?”

    虽然他推荐苏爱国去大学旁听,但是苏爱国毕竟不是本科生,他只需要听专业课就行。根本不需要考英语课、数学课。也就是说自打他18岁高中毕业起,他就再也没接触过英语。

    算了算他的年纪,他已经18年没接触过英语了。

    这……他还记性住英语单词吗?

    苏爱国故作轻松地点头,“对。活到老,学到老。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他人是一脸钦佩,换成他们,可办不到。学习是学生的事。他们是大人,就该挣钱养家。苏爱国真牛啊。

    施工拍了拍苏爱国的肩膀,“之前我还挺嫉妒你的,可这会儿我不嫉妒了。”

    就连他都没有勇气重新捡起书本,苏爱国却敢。难怪小沫学习成绩那么好,原来是言传身教。

    众人也都给予他鼓励。

    苏爱国按响收音机的开关,“那你们一定不介意我在这儿听英语吧?”

    众人:“……”

    要不要这么拼啊?

    施工不想听英语分心,他给苏爱国提了条建议,“如果你想通过雅思托福,我觉得你不应该在这里练听力,你应该跟我们练口语。我们可都是在国外留过学。雅思考试分为: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四个部分。口语也是必考的,尤其是你到国外,也要跟别人交流。咱们国内许多大学生英语考试挺高,但就是不会说。学的都是哑巴英语,你要多练练。”

    他看向其他人,“你们有没有意见?”

    大家觉得比起听英语,还是用英语交流容易接受,“行!没问题。”

    他们没意见,苏爱国却有意见。他已经很久没学英语了,只处“hello”阶段,像工作这种程度的交流,真的太难了。

    但他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大家有意帮他,他自然不能辜负大家的好意。

    于是在研究发动机时,苏爱国跟他们用英语交流。如果遇到听不懂的单词,他就让他们说得慢一点儿,翻身查字典,再回答他们的问题。

    翌日,苏以沫上完英语课回去,半道上又看到了爸爸。这次倒是没再看书,而是手里拿着收音机,耳朵上挂着耳机,这是换成了听力?

    苏以沫跑过去跟他并行,想跟他说话,又怕打扰他听英语,只能默默闭嘴。

    吃饭时,苏爱国同志从兜里翻出便签本,一边吃饭一边看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