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339节

作品:《七零之佛系炮灰

    “妈,你要去哪儿?”严家大女儿听见声响,出来问道。

    黑妹开口道:“天气太热了,我出门转转,你看着两个妹妹些。”

    “妈,都这么晚了,要不还是别去了吧,万一你迷路回不来怎么办?”大女儿有些担心。

    黑妹却说:“放心,我认得路。”

    说完便打开门出去了。

    大女儿皱了皱眉,心底有些担心,她觉得今晚上的妈妈有些不对劲,但看了看屋子里已经睡着的两个妹妹,她还是没跟上去,搬了个凳子坐在院子里等。

    黑妹的脚步飞快,溪源镇的街道四通八达,她却总能准确的绕过每一个路口,没有丝毫的停留。

    很快,她在一栋老宿舍楼前停下了脚步。

    抬起头,依稀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开着灯,有些人家正在吃晚饭,有些人家却开始听收音机,看电视,整顿楼都显得生机勃勃。

    黑妹抬起头,原本飞快的脚步却停了下来,如同灌注了水泥一般沉重。

    夜色越来越浓,黑妹心底的勇气也在退缩,最后,她一咬牙,打算转身就走。

    忽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姑娘,你是不是迷路了?”

    黑妹浑身一颤,不敢置信的回头。

    站在楼梯口看着她的正是白母,中年丧女,白母看着老了许多,头发都已经是花白了,在脑后简单的挽成一个发髻。

    黑妹近乎贪婪的看着她,白母看着老了,但精神还不错,脸色红润,这让黑妹即将被愧疚吞噬的心脏略安。

    白母见她不说话,眼眶却红彤彤的,又问了一句:“方才我在屋里头洗碗,瞧着你在下头站了好久也不动,你这是要找哪家,还是迷路了?”

    “大晚上的,你一个女人在外头可不安全。”

    黑妹掩饰的低下头:“我,我迷路了。”

    “大娘,请问石环路往哪儿走,我迷路了。”

    白母连忙给她指路:“就在那一头,你绕过路口就到了。”

    “要我送你过去吗?”

    不知道为什么,白母方才在楼上瞧着,心底忽然咯噔一下,现在看着眼前的女人红了眼眶,也忍不住跟着心疼起来。

    黑妹抬头,露出一个笑容来:“不用,那我就过去了。”

    “大娘,谢谢你。”

    听着她郑重的道谢,白母笑道:“一句话的事情,这有啥好谢的。”

    “那,那我走了。”

    “快去吧,晚上别到处乱跑了。”

    黑妹强忍着继续留下来的念头,转身跑了出去。

    白母却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这才慢悠悠回到家。

    一进门,儿媳妇就奇怪的问:“妈,你怎么忽然跑下去了?”

    “没事,我就是……”白母一时说不清自己什么滋味,她想说自己瞧见一个姑娘,小花要活着也差不多那么大。

    但白母想到早些年因为出嫁的事情,白小花跟哥哥嫂嫂的关系都闹僵了,到底是咽下了这句话:“我就是觉得热,下去透透气。”

    “那你下次跟我说一声,免得我们担心。”

    “好,知道你们都孝顺。”

    黑妹不敢回头,一路飞快的跑回了家,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泪流满面。

    蓦的,屋内探出一个小脑袋:“妈,你怎么哭了?”

    黑妹猛地弯下腰,紧紧的抱住女儿:“妈没哭,就是跑得太热,弄得满脸大汗。”

    幸好,她失去了一个家,但还有一个家。

    严海并不知道这一晚发生了什么,等他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坐在床边的黑妹一开口,却说:“阿海,咱们去一趟上河村吧。”

    第207章 感应

    黑妹的话很突兀, 严海愣了一下,反问道:“可是阿东不在家。”

    “他是不在,但他两个妹妹不是在家吗?”黑妹又说道,“咱俩参加高考的复习资料还是她们用过的, 多亏了他们大方, 咱们才能考出现在的好成绩。”

    “咱俩以前在北方也就算了,现在都回来了, 也该上门道谢的。”

    严海一想, 也觉得妻子说的很对, 笑着说:“那就今天去吧, 我认识路。”

    “把咱从北方带来的特产拿一些,其他你看着什么合适带什么。”他们带回来不少东西, 有些直接寄到了上海, 其余都是用来当礼物的。

    昨天送到孙家一些,其余的倒也够了。

    黑妹挑挑拣拣, 又用布袋子装了。

    “孩子也去吗?”严海问道。

    黑妹看了看三个女儿:“别带了吧,省得来回麻烦。”

    左右老大在家也能看着两个小的,以前在下乡的地方也这样, 他们俩没什么不放心的。

    孙强昨天就把那辆老自行车送回来了, 时隔多年,因为养护的好,自行车倒是还能骑。

    严海好多年没骑过车, 这会儿跨上去, 摇晃了两下才稳住:“小妹, 上来吧。”

    黑妹坐在后头,抱住了他的腰。

    自行车的轮子转过街道,偶尔还能看到卖早餐的铺子, 来来往往的上班人群。

    蓦的,严海刹住车:“居然有卖粢米饭的。”

    “你肯定没吃过这个吧,我去买一个让你尝尝。”

    不等黑妹说话,严海就骑过去问:“同志,这粢米饭怎么卖?”

    “五毛钱一个。”老板乐呵呵的说,“你可别觉得贵,我这饭团里不但有猪油豆干,还放了腊肠,那可都是肉。”

    靠近了,粢米饭的香味就飘散开来。

    严海毫不犹豫的掏出钱:“给我来一个,分量足一点。”

    “那肯定给你压得实实的。”老板迅速的打开锅盖,溪源镇这一带的做法,是糯米浸泡后加入生抽煮熟了,然后把香肠豆干这些切碎了拌匀。

    这会儿只要挖上来,捏成一个团子就成了,五毛钱的粢米饭足足有成年男人的拳头大小,压得严严实实的。

    严海付了钱,接过去就递给身后的妻子:“尝尝看喜不喜欢。”

    “这是我们这边才有的早饭,我小时候可爱吃了,可惜后来物资紧缺反倒是吃不上了。”

    主要是这东西做起来费工夫,普通人家也舍不得这么做。

    黑妹低下头,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熟悉而陌生的味道萦绕在口中,卖饭团的人说的是实话,他们家用料好也足,猪油渗透到了每一颗米粒上,包裹着腊肠的肉香味,豆干中和了其中的油腻,一口下去又香又糯。

    “好吃吗?”

    “好吃!”黑妹嘴角忍不住露出笑容,举起手让他也吃一口。

    严海低头咬了一口,评价道:“要是再加点花生碎或者油条就更好吃了。”

    黑妹笑着说:“已经很好吃了,等回头咱多买几个,让女儿们也尝尝。”

    “行,明早我出来买。”严海笑道,“刚才我瞧见街边卖早饭的人不少,别看溪源镇小,好吃的可不少,明天咱都尝尝。”

    “也别买太多,不然吃不完浪费。”

    “吃不完我给扫尾,保证不浪费。”

    两人你一口,我一口,一个扎实的粢米饭团就被解决了。

    自行车离开了溪源镇,进入了周围的生产队,严海望了望四周:“这儿倒是没怎么变。”

    “是这边吗?”黑妹探出头问。

    “应该是。”虽说他只跟着孙强来过一次,但从溪源镇往上河村走只有一条大路,只要不在半路上岔进小路就不会错。

    “就在前面。”严海指了指前头的一棵大树,“我记得这棵树,往右边转就是老顾家了。”

    很快,一栋老屋出现在他们面前。

    黑妹跳下车,打量着前面的屋子,她心底有些奇怪。

    按理来说,顾明东家有两个工人,现在还出了两个大学生,这日子应该过得很不错才对,哪想到他们家屋子破成这幅样子。

    严海倒是没想那么多,跳下车喊道:“有人在家吗?”

    “是谁啊?”老屋的门打开,里头走出来一个老人。

    严海一愣,他记得顾明东家没有长辈,父母早已过世,一时以为自己找错地方了:“老人家,请问顾明东家在哪儿?”

    “你是?”郑通打量着眼前的人。

    “哦,我是他一个老朋友,今天过来看看。”严海解释道。

    郑通笑了笑:“那你找错地方了,他们家早就搬了,你往左边走个一百米,那边的新房就是他们家。”

    严海忙道:“谢谢老人家。”

    他转身打算骑车,郑通的目光却落到了黑妹身上,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停顿在她胸口的位置。

    郑通的眼神犀利而锋利,黑妹皱眉,心底涌起几分不自在来。

    她下意识的伸手握住胸口的珠子,这东西是原主留下的,这些年从来没离过身,给她带来巨大的安全感。

    “我们快走吧。”黑妹催促道。

    结果没等他们离开,却听见郑通慢悠悠的问:“顾明东出去了,这几天也不在家啊,你们找他做什么?”

    严海停下脚步:“我们住两天就得走了,怕等不到他回来,就想着先过来一趟。”

    郑通笑了笑,忽然道:“你这媳妇不是本地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