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322节

作品:《七零之佛系炮灰

    “隔天出来一看,你猜怎么着?”

    谢南山忙问:“怎么了?”

    老大爷道:“他们家老屋塌了,四个人全被压在屋子底下,挖出来的时候已经没气了。”

    “全死了?”谢南山心惊肉跳,暗道那东西果然是祸害,谁拿着都得倒霉。

    老大爷点头道:“可不都死了,那天雨吓得太大了,大半夜的也没有人出去看,第二天才发现哪儿还来得及。”

    “等挖出来人都硬了,哪儿还能活。”

    “原本还要安排人住进去,但大家伙都觉得那地儿太晦气,所以一直空着呢。”

    抽了几口烟,老大爷十分唏嘘的样子。

    谢南山听着都觉得离谱,老房子年久失修塌了正常,但一下子压死了四个人,而且大半夜周围人都没听见呼救的声音,这样太离谱了。

    他眼神闪烁,又问道:“难道他们家就没亲戚吗?”

    “前头还留下个女儿,但也没早音信了。”老大爷说道。

    谢南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叔,您还知道啥老黑家的事情吗,跟我说说呗,不然我回去也不好交差。”

    抽着烟,老大爷心情好,也多说了几句:“他们本来不是上海人,打仗那时候搬过来的,老黑前头那媳妇还是个童养媳。”

    “童养媳你知道伐,早些年穷人家的孩子养不活,就卖给他们家当童养媳了。”

    “前头那媳妇长得好,人也好,就吃亏在没爹没妈,被他们家可着劲欺负,哎呦喂,现在提起来还觉得可怜。”

    “大冬天的让她在院子里个人洗衣服挣钱,就为了那一分两分的,他媳妇的手指头都快烂光了。”

    “后头又生了个女儿,连着女儿一起受苦。”

    谢南山也跟着唏嘘了几句,但他对童养媳的事情不感兴趣,他的重点在老黑家上,追问道:“他们家老一辈呢,都没了吗?”

    殊不知就是因为他这一打岔,倒是错过了一个真相。

    老大爷想了想,摇头道:“都没了,搬过来之后没几年老头子先没了,后来老娘也没了,再后来前头的媳妇也没了。”

    “那时候老黑天天打女儿,觉得她是个扫把星,要我说他们家原本就倒霉,也不是生了女儿才这样的。”

    “虽然现在要破除迷信,但你说这家人邪性不邪性,我看八成是犯了忌讳,要不然怎么从老到小一个都留不住。”

    谢南山越听越觉得像自家,当年他们家不也跟犯了太岁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去世。

    一时间,谢南山倒是同命相连,有些同情起老黑家来。

    他有心再仔细问问,但老大爷知道的也不多,颠来倒去就是那么几句话。

    “其他实在是想不起来了,老黑家不喜欢跟别人来往,整天神神叨叨的,要不是他们家死得太惨,你这会儿问起,我指不定还想不起来了。”

    谢南山叹了口气,有预感自己要无功而返了。

    他看了看那破院子:“大爷,我能进去看看吗?”

    “去吧去吧。”老大爷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里头啥东西都没有了,也没啥好看的。”

    谢南山进去一看,确实是什么都没有,当初坍塌之后,这破屋子就没被修缮过,好多地方已经不能看了。

    院子里但凡是能用的东西,早已经被左邻右舍拿走了,如今长满了杂草不说,看着就阴森森的。

    谢南山叹了口气,想起自己出门前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人在,铁定能找到舍利子。

    可现在倒好,千算万算也没算到黑家完全没人了。

    谢南山绕了几圈,实在是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只能讪讪的离开了。

    却不知道在他离开后不久,弄堂里来了一个人。

    因为常年的下地辛苦,女人脸上带着几分沧桑,却依稀能看见年轻时候的模样。

    老大爷眯了眯眼,忽然认出来:“你,你是不是老刘家的小女儿?”

    刘云身体一顿,抬头打量了他几眼:“您是王叔叔吧?”

    “哎呦喂,还真的是你啊,你这是……回来了?”王大爷想起去年开始就有不少知青回来,有些是正规办了手续的,有些是考中了大学的,而有些却是偷溜回来的。

    他不知道刘云是哪一种。

    刘云也没解释,她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头发,笑着说道:“是啊,这一走都快十年了,终于能回来了。”

    “回来好,省得你爸妈惦记着你。”王大爷笑道。

    刘云笑得有些勉强,招呼道:“王叔,那您先忙,我回家去了。”

    王大爷点了点头,忽然又喊住她:“小云,你等等,我有件事想问你。”

    刘云停下脚步。

    王大爷问道:“老黑家那个女儿,当初是不是跟着你一块儿走了?”

    刘云没想到他问的是黑妹,奇怪道:“你是说黑妹吗,当初是跟我一起下乡的。”

    “哎,我就记得你俩要好。”王大爷拍着大腿道,“她现在哪儿呢,还活着不?”

    “您这说的啥话啊,她活得好好的,现在都已经嫁人了。”刘云说道。

    “嫁人了?”王大爷惊讶了一下。

    “这不是当初她爸妈弟弟一块儿死了,居委说送了信过去,但一直也没见回信,也不见人,大家伙儿以为她也出事了。”

    虽说亲爸继母对她不好,但全家死了个干净都不回来,弄堂里大家都说黑妹也死在外头了。

    王大爷道听途说,还以为是真的。

    刘云脸色有些尴尬,淡淡说了句:“她现在挺好的,嫁给一块儿下乡的知青了,两人感情挺好的。”

    “方才那小伙子走的太急了,要是稍微晚点就能遇上你。”王大爷遗憾道。

    刘云不明所以:“王叔,您怎么问起黑妹来了?刚才是谁来找她?”

    王大爷解释道:“是她爸的朋友的儿子,刚才看着挺伤心的。”

    刘云一听,不在意的说:“这都多远的关系了,就算知道又能咋样,难道还能千里迢迢的赶去找她不成。”

    说完这话,刘云就赶紧回家去了。

    王大爷一想也是,知不知道也没啥影响。

    而另一头,谢南山见寻找无望,只得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打算等回去之后找到顾明东再说。

    第198章 时间线

    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 严海与黑妹的生活却十分安宁。

    严海扛着锄头往回走,一路上时不时给人打招呼,相比起刚下乡那会儿, 他看着壮实了不少,精神头瞧着也不错,再也没有一丝萎靡。

    在生产队里, 严海看着人缘不错,偶尔还有人招呼:“阿海,拿几个柿子回去吃。”

    不等严海推辞,手里头就被塞了几个西红柿,他只得笑着谢了。

    回到家, 没等严海进门呢, 两个小姑娘就一前一后冲出来, 一边一个抱住严海的大腿:“爸爸回来啦!”

    严海放下锄头,弯腰笑着将她们抱起来:“你们妈妈呢?”

    “在屋里头看着小妹。”老大歪着头说。

    说话的功夫, 黑妹也走了出来,见他满头大汗有些心疼,伸手帮他擦了擦头上的汗:“马上就要高考了,何必再去地里头。”

    严海却说:“这些年都习惯了,一直待在屋里头看书看得我眼花,还不如下地干会儿痛快。”

    黑妹忍不住笑起来:“哪有你这样的, 那等以后考上了大学岂不是坐不住?”

    “那那能一样。”

    说着坐下来, 大女儿立刻懂事的去端了一碗水过来, 让严海喝着润润口。

    去年高考来得太急,严海和黑妹虽然都准备了,但都没考上,今年的时候孙强大老远给他们寄来了复习资料, 严海肯定不能辜负好友的心意。

    见父母要开始复习读书,大女儿乖巧的抱走了老三,熟练的哄着她玩儿,不让她打搅到父母。

    等三个女儿跑出去玩,黑妹眉宇之间才露出几分担心来。

    严海握住她的手:“怎么了?”

    黑妹叹了口气,下意识的按住自己的肚子:“阿海,我听说知青回城的话,一个人只能带走一个孩子。”

    严海一听,微微皱眉:“你听谁说的?”

    “是刘云临走前说的,她……”想起刘云为了离开这里,回到上海,将两个孩子都丢下了,黑妹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严海对刘云的印象也不大好,安慰道:“放心吧,这个只能带走一个,应该也是针对户口问题的,大不了咱们不落户。”

    户口关系着口粮,一般的知青回城连解决自己的生计都是问题,更别提其他了,自然是没办法带上负累。

    黑妹一想,如果他们俩都能考上大学的话,倒是真不用担心养不活孩子。

    想起孩子,黑妹就忍不住想到另一件事,低着头说了句:“爸妈会不会有意见?”

    严海看见她的神色,便知道她的心思,伸手搂住她:“都这么多年了,爸妈早就想通了。”

    “可是我……”黑妹心底却止不住的愧疚,她不敢将自己的来历告诉任何人,心底却一次次怀疑不能生孩子,就是因为她的缘故。

    他们结婚到现在这么多年,自己的肚子却一直没动静。

    严海从来不责怪她,夫妻俩的感情很好,甚至后来还收养了附近生产队不要的女孩儿,如今家里头有三个女儿。

    可不能生这件事,依旧是黑妹心底的一个结。

    严海低头亲了一口她的额头,笑着说道:“媳妇,咱们都有三个女儿了,一个比一个聪明漂亮懂事,我早就心满意足了。”

    黑妹终于被逗笑了,反手抱住丈夫,她说:“咱俩好好复习,争取早点考上大学,这样就能带着她们三个进城了。”

    严海笑道:“等考上了,能离开这里了,我就带你回家看看,也不知道我们的屋子还在不在,到时候你一定要见见孙强,他是我从小到大最好的朋友。”

    “嗯,是得好好谢谢他。”黑妹靠在他怀中,眼神微微闪烁。

    上河村生产队

    孙强正跟顾明东坐着喝茶,一边抱怨道:“我妹倒好一走了之,可苦了我跟燕燕了,我妈现在三天两头的让我去劝。”

    “你说从小到大这么多年,我妹做了决定的事情,是我跟燕燕能劝得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