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殿春 第6节

作品:《深殿春

    沈观鱼将纸条塞进了袖中,再次看向程六:“程叔说这次和那些小案不一样,不一样在哪?”

    程六摆手:“这事我哪知道,但是‘空印’二字,你且细思。”

    空印文书,这字号已经久不听闻了,但沈观鱼确实听父亲说过那段历史,还是先帝当皇子的时候。

    当时睿宗朝的一桩集体贪腐案,当时各地收上的钱粮、军需在路途中难免漏损有缺损,和在原地时出的账目总会有差错,空印文书本是为此想出的应对之策。

    官印提前盖下了,却是空白的,为的就是到京城,户部核算之后再填上数目,就可应对结项,

    可不少官员拿了路途遥远当幌子装糊涂,贪墨、做假账的事不一而足,甚至连各地军镇人数都可以用空印文书,朝野一片乱象。

    睿宗已被朝臣逼到眼前,不得已痛下狠刀,此案牵连几万人,流血漂橹,全国上下的刽子手里的刀都砍得卷了刃,菜市场的血水都冲不稀,百姓砍头都看腻了,回家根本吃不下饭。

    这事成了大靖立朝以来最大的案子,空印文书被彻底杜绝。

    之后先帝爷体恤,知道押运粮草上京的官员辛苦,便定了一个可供折损的范围,得了贤名。

    沈观鱼当时听到张凭云手中有军镇的空印文书,心中震惊之余,更明白此事非同小可。

    程六知道姑娘聪明,她爹恨不得从她六岁开始夸,一看她面色就知道她明白,又劝:

    “这事儿太邪门,先帝可是下了死令,真犯了事儿,皇帝都没法救,要我说,沈家说不定将来就你一个人丁了,也别去犯傻了。”

    沈观鱼深吸了一口气,将提前备好的银票装在荷包里留下,“谢谢程叔的劝解,但观鱼不能眼睁睁看着妹妹走上绝路。”

    说罢,施了一礼,带着扶秋出去了。

    嗨!程六摇头,这姑娘和她爹像,是真的倔。

    沈观鱼记得来时的路,和扶秋在僻静的巷子里走着,头顶玉兔皎洁,月光和灯笼的光将两个人的身影拉长。

    安静的夜更显得人语清晰。

    沈观鱼道:“我记得张凭云所在的军镇是,登州?”

    扶秋也记得清楚,点头:“确是登州,当时登州都指挥使在二姑爷成亲时还送了礼呢。”

    当时的卫指挥使……沈观鱼已经嫁人了,外头的人事和消息都知之甚少,朝中局势更是一问三不知。

    她叹了口气,心里极快地思索起了能快速了解时局的法子,明日该想个法子找爹爹还在为官的旧友打听一下。

    一路没什么阻碍,她们又回到了停放马车的地方。

    扶秋帮着沈观鱼将车帘掀开,即刻吓了一跳。

    她竟没察觉到里边有人!

    沈观鱼率先认出了人,更是震惊。

    赵究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

    彼时皇帝就在马车上自在安坐着,长腿屈起,在车内显出几分逼仄,撑起的衣摆垂在银纹皂靴筒上,车上烛火映着缎袍,有微微光华流转,显出质感的上乘,

    车内只点着一盏油灯,足以瞧见年轻帝王完美无瑕的下颌,他稍低头,那漂亮的模样全显了出来,两笔斜飞的墨眉下,工笔般隽丽的眼睛映着星火,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侄媳,这么晚出来所为何事?”又亲切又戏谑,似长辈似同辈。

    不知为何,在那样的眼神下,沈观鱼莫名地生出想逃的冲动。

    第5章 江南

    “不必多礼,上来吧。”赵究阻了两人行礼,又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番她的少年装扮,当得上一句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沈观鱼却有些犹豫,到底是外男,同处车内只怕不好。

    但要如何谢绝,难道让她们两个人用腿走回去吗。

    见她犹豫,知道是什么原因,赵究不笑了,“侄媳打听到什么了?”

    这句话让沈观鱼面上一瞬闪过错愕,随即又释然,陛下能在这里等着,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

    “陛下也在查空印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场合,她说话少了敬畏。

    他不答话,一双眼睛静静凝着她,星火俱寒。

    仿佛在说:“你要在这儿谈?”

    赵究的话到底吸引了她,他能问出那话,接下来说的必定有关,无论是什么,沈观鱼迫切地想知道。

    她终究是上了马车,背着赵复安出来打探消息已是不妥,再多一样又如何,只是同乘一车罢了,别让人知道就行。

    她安慰自己。

    躬身进去后,车帘被扶秋放了下来,形成了一处狭小的空间。

    扶秋本来打算进来的,但沈观鱼坐在一边,赵究的长腿就搁到了另一侧,已经没有能站的地儿了,她只好坐在前室赶车。

    她们离府选的是不引人注目的小车,高大的人坐在沈观鱼原来的位置上,让她顿时觉得整驾马车都小了许多,只能小心地坐在侧边,将手脚收好。

    “此情此景,倒也熟悉。”他又笑了。

    沈观鱼不知他说的何意,只见他的脸在烛光下泛着玉质的暖色,这么爱笑的人怎么没有半点笑纹。

    赵究是与她局促完全不同的自在,“沈钧的线人本事如何?让朕瞧瞧。”

    说着修长白皙的手伸到了她面前。

    竟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

    沈观鱼默默看他一眼,后倾了一下身子,自袖中取出了那叠好的纸,低眉耷眼地放在他掌心之中。

    赵究摊开就着烛光看,光亮映着他的眉眼柔和隽丽,此刻不像帝王,倒像拿着花笺的清贵公子。

    她明秀的眼总是自以为不会被发现地看一眼他,又转开,觉得他不注意的时候又看一眼。

    一面摄于帝王的威慑,一面又想从他面上读出点什么。

    但赵究虽然注意在纸上,却总能抓住她的眼神,好端端的察言观色倒像了心照不宣的玩闹。

    两三次后沈观鱼就面红耳赤地放弃了,这简直是冒犯,也实在有失体统,况且帝王心思怎么是她能揣测到的。

    赵究没开口追究,沈观鱼只能强装无事发生,低眼瞧自己的膝头。

    纸条看完就被随意撂在小几上,赵究笑道:“你爹这线人找得不错,事大到这地步,谁不封口,还能把当日情形打探个七八成,本事很大。”

    连皇帝都说事大,那当真不是单纯的案子,定是牵扯了权斗。

    沈观鱼心底暗叫糟糕,若真是权斗,就不是单纯找出真相就能平息的。

    “陛下,那剩下的二三成,”她小心觑他神色,“是什么?”

    “你这么聪明,慢慢总能知道的。”

    她没防备得到这么个答案,又觉得赵究的语气像极了在明苍书院读书时,夫子跟她说话的语气。

    沈观鱼放松了下来,赵究没说什么时候下车,也没有不让她问,那就接着问:

    “臣媳听闻前指挥使在张凭云成亲时还送了贺礼,空印案一事本是一个不知情的捣衣娘捅破,却事牵整个登州军镇,说来冒犯,如今的指挥使为何不将此事压下,偷偷处置了张凭云,烧了文书?”

    “你打听一下就能知道,前登州都指挥使姓罗,是朕登位的助力之一,现任都指挥使叫罗丰棠,是他的长子,捣衣娘送文书之时一路问过去,多人得见,这事瞒不住。”

    赵究否定了她的说法。

    沈观鱼皱眉,赵究登基不过一年,从龙之功不可谓不大,犯这么大的风险,这么快就退下来推儿子上去了,总不如本人在位置上,更能被皇帝看见。

    她斟酌着开口:“那前指挥使如今是……”什么情况。

    赵究黑长睫羽轻扇了一下,声沉如水:“不巧,半年前过身了。”

    原来如此。

    但听赵究说得越多,沈观鱼越发觉自己知道得太少。

    军镇都指挥使向来只有统兵权,但其实赵究登位并无血腥,而是先帝其他几子斗得元气大伤,最后落到他手上的,但他却说了登位的助力……

    沈观鱼顺着他的话想,只觉得越来越乱。

    何时前都指挥使在她脑中就和张凭云的案子扯上关系了呢。

    赵究喜欢沈观鱼认真地听他说话,再垂眸细细揣摩他话里意思的模样。

    “余下的,将来你自会知道。”见她两撇秀眉蹙得更紧,他微牵起唇角。

    沈观鱼脑中是一团乱麻,说道:“陛下将此事告知臣媳,可是也要证明,空印案与登州军镇无关?”

    “不错,朕不喜文书出现在登州军镇,但也不会将所有事告诉你。”

    人道狡兔死,走狗烹,皇帝才登基不久,心头患如今还在朝堂。

    “那陛下为何不阻止,反而告诉臣媳这些?”

    她眼眸明泛地闪着光,同他对视,赵究的眼神却划向了别处

    “朕无意徇私,早年唤声同窗,如今又是侄媳,既有两份情谊又碰巧见到,自然提点几句。”

    没想到他会提这事,沈观鱼不知如何答话才有不跟皇帝攀亲的嫌疑,只好说道:“陛下体谅臣媳失德之罪,还多加提点,臣媳感激不尽。”

    赵究不爱看聪明人装傻,但今日就放过她了,“手伸出来。”

    沈观鱼一愣:“嗯?”

    手猝不及防被抓住,察觉到他干燥微凉的指尖,沈观鱼差点失声喊了出来,然而那漂亮的手已经退开,远去了。

    再看手上,是一张叠好的纸,沈观鱼按着胸口,抚顺被吓得急促起来的心跳。

    赵究像没把方才的动作当回事,说道:“这是诸方口供。”

    她这才傻傻点头,打开看了一下,“臣媳多谢陛下。”

    “侄媳客气了。”他的声音已经懒了下来,像是困倦了。

    其实,那一声声的“侄媳”和“臣媳”,沈观鱼心中听着是别扭的,脸上也露了些不自在。

    在昔年同窗、如今是皇帝的赵究口中喊出,莫名显得不伦不类的。

    “不喜欢朕这么喊?”赵究眼色变得深暗,烛台下的手指轻敲膝节,其实他也不喜欢。

    沈观鱼摇头:“不是,臣媳只是不大习惯。”

    “既然不习惯,那就改了吧,往后便唤你——玉顶儿?”赵究轻挑起墨眉,微歪着头时慵懒又玩味。

    他怎么知道自己这个小名?